- 年份
- 2024(3307)
- 2023(4768)
- 2022(4074)
- 2021(3867)
- 2020(3068)
- 2019(7431)
- 2018(7401)
- 2017(13369)
- 2016(7563)
- 2015(8468)
- 2014(8446)
- 2013(8362)
- 2012(7933)
- 2011(7046)
- 2010(7094)
- 2009(6275)
- 2008(6068)
- 2007(5046)
- 2006(4255)
- 2005(3909)
- 学科
- 济(24369)
- 经济(24335)
- 管理(17182)
- 业(14395)
- 企(11569)
- 企业(11569)
- 方法(9019)
- 农(7794)
- 教育(7416)
- 地方(7362)
- 数学(7299)
- 数学方法(7179)
- 中国(7094)
- 理论(6845)
- 学(6473)
- 制(6020)
- 业经(5995)
- 财(5934)
- 农业(5411)
- 教学(5322)
- 研究(5272)
- 环境(4378)
- 生(4373)
- 和(4295)
- 融(3864)
- 金融(3862)
- 度(3854)
- 制度(3851)
- 研究生(3660)
- 银(3495)
- 机构
- 大学(99029)
- 学院(95644)
- 研究(34665)
- 管理(33835)
- 济(32423)
- 经济(31206)
- 理学(28574)
- 理学院(28115)
- 管理学(27466)
- 管理学院(27273)
- 中国(25086)
- 京(22462)
- 科学(21330)
- 所(16595)
- 中心(16565)
- 范(16433)
- 江(16409)
- 师范(16277)
- 农(15998)
- 财(15738)
- 研究所(14907)
- 业大(14351)
- 北京(14259)
- 师范大学(13472)
- 院(13411)
- 州(13230)
- 农业(12298)
- 财经(12135)
- 技术(11973)
- 省(11312)
- 基金
- 项目(65598)
- 研究(50357)
- 科学(50129)
- 基金(44858)
- 家(38763)
- 国家(38367)
- 科学基金(32592)
- 社会(29087)
- 社会科(27305)
- 社会科学(27299)
- 省(26577)
- 教育(25163)
- 基金项目(24237)
- 划(22369)
- 编号(22162)
- 自然(21262)
- 自然科(20635)
- 自然科学(20629)
- 自然科学基金(20237)
- 成果(18656)
- 资助(17828)
- 课题(16044)
- 重点(14681)
- 部(14228)
- 发(13658)
- 创(13569)
- 年(13568)
- 大学(13161)
- 项目编号(12726)
- 创新(12553)
共检索到152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汤欣 杨祥
万福生科与海联讯补偿方案为在司法程序之外,及时、高效地赔付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案件中的受害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可资推广的模式。但若严格依循现行证券立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两案的补偿方案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对于同一案件中的多项虚假陈述行为,应当作出恰当的切割,使各项虚假陈述行为与其各自一一对应的揭露日或更正日均构成应予赔偿的情形;同时,若存在对同一虚假陈述行为以"挤牙膏"的方式分次加以揭示的情形,也应当将每一次部分揭露或部分更正之日均视为具有独立性的揭露日或更正日,从而形成多种补偿情形,以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晓光 张晓萍
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频发,尤其是2013年的创业板更是财务造假的高发地带,广大投资者是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直接受害者。文章以"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为例,通过分析财务舞弊给投资者带来的损失,探寻投资者赔偿体系的构建,进而不断培育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
关键词:
财务舞弊 欺诈上市 投资者赔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有星 汤方实
我国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中审计机构的责任认定,已经从最初的绝对连带责任向比例连带责任转变,从严厉处罚向过责相当转变。这些变化趋势,一方面源于合乎比例原则的要求,使处罚手段与投资者保护的目的相当,体现实质正义;另一方面则是基于现实效应而进行的价值平衡,以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乐视网案是我国证券虚假陈述集体诉讼的重大案件,判决呈现出审计机构责任判断和说理精细化的趋势,有助于审计机构过罚一致,防止“寒蝉效应”。但该案判决在审计机构责任的因果关系阐述、过错判断和定责方面仍存在完善空间,有必要根据不同虚假陈述行为分别认定实施日和揭露日、明确“重大过失”和勤勉尽责认定标准、细化比例连带责任,使责任承担更精细、责任比例更符合实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边琳
社会利率已成为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在社会利率的演化进程中,理论研究、规制决策以及实践应用都显示出对其取值的重要影响,目前,法律正成为新的影响因素。与社会利率相关的法律主要集中在侵权责任领域,人身损害赔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当只考虑个人收入时,社会利率是10.50%,优化值是8.54%;当考虑整个家庭的收入时,社会利率是8.67%,优化值是6.22%。这个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法律所确定的社会利率为8%~10%,如果对立法进行微调或对司法进行加强,则可以使社会利率下降到6%~8%。虽然两种取值都高于目前国内外普遍选用的...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武 张翰林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方位推进的背景下,流域生态保护的制度构建迫在眉睫。现有关于流域生态保护的核心制度是生态补偿机制的合理构建。学界普遍认为生态补偿机制应发力于对上游地区的机会补偿,然而却不能兼顾流域水质恶化后上下游之间关系的处理。因此有必要在流域生态保护中厘清补偿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关系。目前生态补偿机制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就制度目的与运行机理上表现为广泛的"链接"与"交叉"。当下尚未有任何规章制度阐释二者之间的关系,应从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之间的关系入手,剖析并界定二者之间的制度真空、制度冲突与制度耦合等三种关系。同时从生态补偿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之间的制度依据、制度配置状态角度对两种制度的适用情形、责任序位以及资金的配置使用关系做出合理"区分"。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尊毅 王国军
"日本3.11福岛核事故"在核事故沉寂了二十六年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爆发出来,轰动全球。福岛第一核电厂运营商TEPCO针对事故对无辜第三方的核损害赔偿在损害赔偿范围、标准、金额、难度等方面都创下新的世界纪录。所幸日本早在发展核电之初就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核损害赔偿法律法规和相关配套措施,整个核损害赔偿体系在实际应对中能够正常运转。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核电发展计划,从防范风险,造福社会公众的角度,有必要认真研究日本应对本次核事故损害赔偿的全过程。本文的目的在于借鉴本次福岛事故的经验教训,着力改变之前核损害赔偿从立法到实施细节双空白的局面,为核电的发展提供全面的风险保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蒋尧明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为了应对因审计报告虚假陈述可能引致的巨额民事赔偿,必须建立相应的财产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完善职业风险基金和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筹建注册会计师行业共同赔偿基金、实施联合赔偿计划,建立国家行政罚款、刑事罚款财政回拨制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蒋尧明
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虚假陈述的认定应主要遵循"程序理性"原则,而非"结果理性"原则;对会计信息"重大事件"的确认应优先采用"投资者决策"标准,同时兼顾"股价重大影响"标准;对财务预测信息应设置"忠实表达警示文字原则";在认定会计信息虚假陈述因果关系时,应充分考虑会计信息披露的"提前效应";《1 9规定》第十九条第四款可具体界定为:证券市场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主要指行业风险)和投资者投机风险三项内容。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向民 陈斌
经过学者们数十年的努力,事件研究法已逐渐在学术领域成为研究股价变化与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的关系的一个成熟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是计算代表市场反应的超额收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尧明
上市公司等相关责任主体建立完善民事赔偿保障制度,是实现《1.9规定》预定目标的必要措施。该项民事赔偿保障制度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设立专项赔偿基金;企业高管人员的责任风险保障制度;券商专项赔偿基金;国家行政罚款、刑事罚款财政回拨制度。
关键词:
会计信息 虚假陈述 民事赔偿 保障制度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付浩
损害赔偿是国际货物买卖中的当事人在对方违约时可采用的重要补救手段,也是世界各国合同法和买卖法均承认的一种救济方法。但各国国内立法对损害赔偿的规定是不一致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这一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即使是同属英美法系的英国和美国,在这一问题上也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国际货物买卖中确定计算损害赔偿的标准时常常会遇到法律适用的困难,产生法律冲突。 1988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在统一世界各国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茜
现行的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以侵权行为为赔偿依据,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法律的侵权行为赔偿责任已确立,但理论中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侵权构成要件并未和侵权责任法衔接。本文以侵权的构成要件为逻辑起点,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在证券虚假陈述侵权中的共同侵权形态,并对会计师事务所侵权行为的主客观要件进行分析,提出违反勤勉义务是会计师事务所违法行为体现。在具有双重功能的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赔偿中,应以投资者保护为中心,将会计师事务所和发行人、上市公司责任内部化处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胡玉浪
旅游以时间为要素,没有时间就没有旅游。对于可归责于旅游经营者之事由而造成的时间浪费,旅游者有权要求损害赔偿。时间浪费损害赔偿属于非财产损害赔偿的一种独立形式。时间浪费损害赔偿责任的成立,需要具备旅游挫败或者遭受严重的损害、旅游者已经浪费了时间、旅游者因旅游时间的徒过而受到损害等构成要件。旅游活动时间浪费请求权是一种债权请求权,这一请求权可以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一并适用。
关键词:
旅游合同 时间浪费 损害赔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沈小军
在侵权法上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成立以人身权益遭受严重侵害为前提,但假期时间浪费并不符合这一要件。因此,旅游者无法以侵权诉讼的形式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德国法对假期时间浪费的赔偿采取合同救济的形式,早期判例以旅游商品化思想为基础肯定假期时间浪费为财产损害,应予以赔偿,但这一理论无法适用于并不从事一定职业的旅游者。此后,在欧盟法的影响下德国判例将假期时间的浪费视为精神损害而予以救济。虽然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旅游纠纷司法解释》规定不得以合同之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但司法实践中仍有部分法院将旅游者假期时间的浪费视为财产损害,并以惩罚性赔偿金的形式予以救济,尽管根据现行法惩罚性赔偿金并不能适用于假期时间的浪费。此外,传统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也以受害人遭受严重人身损害为前提,无法适用于假期时间浪费的赔偿。因此,在立法模式上,应借鉴德国法将假期时间的浪费作为精神损害予以赔偿,并在未来民法典合同编中作出特别规定。
关键词:
旅游合同 假期时间浪费 精神损害赔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慧
从比较视域本文考察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及地区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及地区均在不同程度上认可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尽管立法有宽严,但判例突破已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强大趋势。英美法以不断出现的司法判例为动因,以"合同性质"、"合同目的"、"可预见性"及"明显后果"等为限制条件,把握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尺度,再到逐步扩大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使之类型化,从而明确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大陆法主要是通过扩大法条解释、变通救济理念予以救济,或通过增设法律条文进行规定,满足现实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需求,这些均可作为我国构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现实基础。
关键词: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英美法 大陆法 合同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