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7)
2023(9045)
2022(7868)
2021(7102)
2020(6323)
2019(14670)
2018(14577)
2017(28003)
2016(15533)
2015(17801)
2014(18192)
2013(18105)
2012(16933)
2011(15233)
2010(15780)
2009(15210)
2008(15107)
2007(13771)
2006(11897)
2005(10990)
作者
(46219)
(38885)
(38758)
(37157)
(24707)
(18505)
(17800)
(15118)
(14480)
(13861)
(13170)
(13018)
(12349)
(12284)
(12229)
(12032)
(12022)
(11426)
(11288)
(11167)
(9722)
(9661)
(9420)
(8813)
(8728)
(8726)
(8724)
(8605)
(7871)
(7764)
学科
(63309)
经济(63216)
管理(49556)
(45636)
(38484)
企业(38484)
方法(30514)
数学(26185)
数学方法(25931)
(21172)
(17478)
(16997)
中国(16545)
业经(13805)
(13145)
(13045)
财务(13011)
财务管理(12931)
审计(12267)
企业财务(12262)
(11882)
贸易(11871)
(11542)
地方(11434)
(11385)
(10961)
银行(10934)
农业(10774)
(10657)
金融(10653)
机构
大学(229675)
学院(227859)
(94660)
经济(92541)
管理(86873)
研究(75311)
理学(74414)
理学院(73583)
管理学(72431)
管理学院(71986)
中国(59059)
(48872)
(48809)
科学(45187)
(38994)
(38949)
财经(37866)
(36281)
中心(35731)
研究所(34578)
(34117)
业大(33533)
农业(30689)
北京(30217)
经济学(29445)
(28134)
(28014)
财经大学(27907)
师范(27816)
(26797)
基金
项目(146935)
科学(114868)
研究(107157)
基金(106668)
(92572)
国家(91814)
科学基金(78082)
社会(67972)
社会科(64417)
社会科学(64392)
(57473)
基金项目(56834)
自然(50184)
教育(49969)
自然科(48928)
自然科学(48912)
(48188)
自然科学基金(48053)
编号(43839)
资助(43653)
成果(36928)
(33682)
重点(33405)
(31288)
(30655)
课题(30350)
(30337)
教育部(28959)
科研(28699)
创新(28518)
期刊
(105083)
经济(105083)
研究(68715)
中国(50170)
(42008)
学报(35525)
(34942)
科学(31886)
管理(30816)
大学(26933)
学学(25451)
农业(22651)
教育(21631)
(21517)
金融(21517)
技术(19403)
财经(19239)
经济研究(17049)
业经(16440)
(16408)
问题(14265)
财会(12465)
(12134)
会计(11700)
(11474)
(11434)
技术经济(11428)
理论(11363)
统计(10334)
审计(10297)
共检索到346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潘琰  董必荣  
国家审计署对 16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检查发现 ,抽查的 32份 2 0 0 1年度审计报告中有 2 3份严重失实。这表明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究其原因 ,社会审计的外部制度环境安排是主要因素。从制度环境安排入手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外部市场监督机制 ,严格执法 ,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蒋品洪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是提高被审计财务信息的可信赖程度,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包括审计报告、验资报告等,以下同)会使注册会计师失去存在的价值。近些年注册会计师因出具不实报告被起诉的案例时常发生,尽管主要原因是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但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外部动力问题也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中小企业审计为例,拟就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三个方面外部动力,作一探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蒋尧明  
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为了应对因审计报告虚假陈述可能引致的巨额民事赔偿,必须建立相应的财产保障机制,具体包括:完善职业风险基金和职业责任保险制度,筹建注册会计师行业共同赔偿基金、实施联合赔偿计划,建立国家行政罚款、刑事罚款财政回拨制度。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蒋尧明  张凤英  
审计报告的虚假陈述是注册会计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客观要件之一 ,这在法律上已有明确规定。但如何界定虚假陈述行为 ,法律界和会计界有不同的观点。由于财务会计报表真实的相对性及现代审计理论和技术固有的局限性 ,决定了审计报告的真实性也只能是相对的 ,即只是相对于会计准则、制度及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准则等法规是真实的。因此在审理注册会计师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索赔案件时 ,也只能用“法律事实”而不能直接用“客观真实”作为衡量注册会计师是否存在虚假陈述行为的依据。只有当“法律真实”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时 ,才能启用“客观真实”标准直接作为判断注册会计师有无虚假陈述行为 ,有无过错的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卫霞  
上市公司通过披露虚假信息获取不当收益,是当今各国证券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国,这一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并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了我国证券业健康发展的毒瘤。作者认为,致使虚假信息广泛蔓延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制度的缺陷,故本文从这一角度对虚假信息披露产生的内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里霜  
虚假审计报告事件在我国屡屡发生,而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几乎不会因之作出民事赔偿。这种情况严重限制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分析我国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审计民事索赔程序,探讨其所涉及的注册会计师过错认定、审计报告使用者的范围及民事责任的内容、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程度等关键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推定过错原则的适用性、区分审计报告使用者的类型以分别确定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以及分别追究被审计单位和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复义  
一、基本案情2006年6月,某省财政厅派出检查组,对某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部分审计报告的审计质量进行了检查。根据检查的情况和结果,2006年11月28日,某省财政厅分别向某会计师事务所及其签字注册会计师王某、李某发出《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处罚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尧明  
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免责,是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1.9规定》、《6.11规定》等司法解释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充分利用《1.9规定》、《6.11规定》中的免责及共同侵权事由,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虚假陈述民事案件中应负的责任作出合乎法理的解释和界定,把民事赔偿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利于维护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正当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黄清河  黄俊婷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巩云婷  
以上市公司存在内部人控制为前提,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通过构建管理当局和审计人员作假的预期收益函数和预期成本函数,分析影响虚假财务报告对外呈报的制度因素以及我国的制度现状,并提出了为防范虚假财务报告我国应采取的制度安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尧明  
美国是对注册会计师虚假陈述民事赔偿制度作了明确、系统规范的国家,对我国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制度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由于中美两国的经济体制、法律制度,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成熟程度有较大差别,因此在借鉴过程中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同时,本文通过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五个阶段的简要回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结合我国会计界、法律界的主流观点,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允银  
从追溯美国虚假专利标记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入手,分析最新的修正案的价值诉求,以及亟需明确的诉权享有者、竞争性损害测量和损失补偿方法等三大问题。在此基础之上,简要回顾中国有关虚假专利标记法律规制的演进,分析中美在该问题上制度设计的差异,以期为中国虚假专利标记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阳  
重视绩效审计报告的开发与利用,对充分发挥绩效审计制度效能、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分析我国绩效审计制度的有效性,重点探讨绩效审计报告的充分披露与社会文化传统耦合的有效路径。从信息的可获得性、完整性与可理解性角度,以公民知情权为介质,重塑社会信任,促进集体行动机制等方面耦合社会文化传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文章最后就我国绩效审计报告披露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吴建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