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6)
- 2023(12365)
- 2022(10785)
- 2021(10074)
- 2020(8248)
- 2019(19097)
- 2018(19116)
- 2017(36555)
- 2016(19971)
- 2015(22441)
- 2014(22655)
- 2013(22437)
- 2012(20798)
- 2011(18870)
- 2010(18948)
- 2009(17124)
- 2008(16515)
- 2007(14491)
- 2006(12880)
- 2005(11438)
- 学科
- 济(84342)
- 经济(84259)
- 管理(54444)
- 业(53186)
- 企(42707)
- 企业(42707)
- 方法(33691)
- 数学(28613)
- 数学方法(28308)
- 中国(25197)
- 地方(23544)
- 农(23350)
- 业经(19805)
- 学(18031)
- 财(17529)
- 农业(15979)
- 贸(14538)
- 贸易(14525)
- 易(13990)
- 制(13901)
- 环境(13812)
- 和(13800)
- 技术(13663)
- 理论(13493)
- 银(13334)
- 银行(13293)
- 融(13011)
- 金融(13010)
- 地方经济(12869)
- 行(12817)
- 机构
- 大学(280857)
- 学院(280735)
- 管理(111782)
- 济(109455)
- 经济(106913)
- 研究(97816)
- 理学(96126)
- 理学院(95003)
- 管理学(93447)
- 管理学院(92945)
- 中国(72181)
- 京(61636)
- 科学(61631)
- 所(49660)
- 财(48798)
- 农(46370)
- 研究所(45199)
- 中心(43600)
- 业大(42329)
- 江(41562)
- 北京(39636)
- 范(39504)
- 师范(39146)
- 财经(38674)
- 农业(36011)
- 院(35740)
- 经(35090)
- 州(34580)
- 师范大学(31566)
- 经济学(31233)
- 基金
- 项目(191389)
- 科学(149670)
- 研究(142121)
- 基金(136108)
- 家(118128)
- 国家(117055)
- 科学基金(100135)
- 社会(87184)
- 社会科(82481)
- 社会科学(82460)
- 省(76103)
- 基金项目(72897)
- 自然(64885)
- 教育(64674)
- 划(63787)
- 自然科(63324)
- 自然科学(63312)
- 自然科学基金(62136)
- 编号(59297)
- 资助(55897)
- 成果(48269)
- 发(44885)
- 重点(42670)
- 部(41302)
- 课题(41263)
- 创(39756)
- 创新(36948)
- 项目编号(36186)
- 科研(36129)
- 发展(35867)
- 期刊
- 济(126586)
- 经济(126586)
- 研究(85847)
- 中国(57314)
- 学报(43809)
- 农(43073)
- 管理(41892)
- 科学(41158)
- 教育(36463)
- 财(34530)
- 大学(32848)
- 学学(30620)
- 农业(30555)
- 技术(25202)
- 融(25130)
- 金融(25130)
- 业经(22437)
- 经济研究(19495)
- 财经(17919)
- 图书(17047)
- 问题(16299)
- 业(15386)
- 经(15157)
- 科技(14506)
- 理论(14403)
- 技术经济(13650)
- 实践(13370)
- 践(13370)
- 现代(13159)
- 商业(12887)
共检索到421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曲波 许玉凤 邵美妮 翟强 张春宇 李冬华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结合扫描电镜技术对虎眼万年青的胚珠及胚囊的发育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 ,发现虎眼万年青的胚珠为倒生胚珠 ,具双层珠被、薄珠心 ,具有变形珠被绒毡层。胚囊发育类型为英地百合型 ,合点端形成胚囊吸器。
关键词:
虎眼万年青 胚珠 胚囊 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廖富荣 林武镇 陈细红 陈青 陈红运 黄蓬英 方志鹏 吴媛 沈建国 林石明
【目的】对一批荷兰进境番红花种球(Crocus sativus)进行病毒鉴定,以防止危险性病毒传入危害。【方法】根据已报道的马铃薯Y病毒科(Potyviridae)通用引物(Sprimer和M4T),采用RT-PCR方法对一批番红花种球样品进行检测,取其中一个RT-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利用Gen Bank上的基本局部比对搜索工具(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BLAST)和MEGA 6中的基于对数期望的多重序列比较(Multiple Sequence Compar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素贞 聂东伶 吴思政 梁文斌 柏文富
采用盆栽试验,将广东万年青在25(对照)、30、35、40、45℃下分别处理8 d后,在常温(25℃)下恢复3 d,于2,4,6,8,11 d取样检测叶片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含量、P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在低于35℃处理后的变化幅度不大,在40、45℃高温胁迫下随时间的延长增幅变大,最大增幅可达72.62%;丙二醛含量在高温胁迫初期明显上升,且随胁迫温度的升高增幅变大,常温恢复3 d后高于35℃胁迫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未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高于35℃胁迫处理下先升高,至胁迫第6天开始下降,且胁迫温度越高的处理的酶活性变化越大,常温恢复3 d后高于40℃胁迫处理的...
关键词:
广东万年青 高温胁迫 生理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小菊 张友德 李和平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结合子房整体透明法 ,在光学水平上对龙须草Eulaliopsisbinata(Retz)C .E .Hubbard作了细胞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 ,龙须草生殖方式为无融合生殖的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珠中没有大孢子母细胞的发生和发育 ,其无孢子生殖胚囊原始细胞是由胚珠深处的珠心细胞分化而来的。胚囊原始细胞多产生于珠心表皮下 5~ 7层处的珠心细胞 ,数目在 3~ 8个之间。未见单胚囊现象。通常由靠近珠孔端的 1个胚囊原始细胞迅速增大 ,经过 2次核分裂形成四核胚囊 ,并进一步分化为成熟胚囊 ;而其它胚囊在发育的过程中逐渐退化 ,偶有 2~ 3个胚囊分化为成熟胚囊。初步结果显示龙须草...
关键词:
龙须草 无融合生殖 体细胞无孢子生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崔彬彬 魏俊杰 张妍 曹柳青 刘帅勇 沈一岚 孙宇涵
【目的】对银腺杨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和胚囊的发育进程进行研究,为确定染色体加倍的有效处理时期提供细胞学参考,以提高通过雌配子染色体加倍途径选育三倍体的效率。【方法】2014年1月采集银腺杨雌花枝进行水培,48h后每隔3h采集花芽样品。采用石蜡切片法对银腺杨的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胚囊发育进程进行研究,同步观察雌花芽的外部形态。【结果】银腺杨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胚囊发育进程与花芽的外部形态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花序微露时,大孢子母细胞进入减数分裂细线期;1/2花序伸出芽鳞,发育到减数分裂中期Ⅰ;花序全部露出、长约1.55cm左右时,进入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授粉前12h,功能大孢子进入胚囊发育时...
关键词:
银腺杨 大孢子母细胞 减数分裂 胚囊发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梅 王晶 罗凤霞 杨宏光 李智辉
以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和元帅(Acapulca)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其胚囊发育,观察花粉管生长和双受精过程,研究适合百合的授粉及进行胚抢救的时期。结果表明:百合大孢子的发育形式为贝母型,其胚囊发育最终形成育性正常的7细胞胚囊,-2级的胚囊已经发育成熟,适宜授粉受精。异花授粉后花粉管3~5d到达胚囊,并释放出2个精核进行双受精。百合胚胎发育经过合子、原胚、球形胚、子叶型最终发育成熟。胚乳发育与胚胎同步,属于核型胚乳,在形成球形胚后胚乳细胞逐渐形成细胞壁。授粉后45d进行胚抢救较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代西梅 黄群策 秦广雍 李国平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对水稻品种IR36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的胚囊形成和发育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IR36二倍体胚囊的发育过程中,观察到了几种前人未曾报道的异常胚囊类型,即三核胚囊、六核胚囊、九核胚囊及一些退化胚囊,其形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结果可为正确认识水稻胚囊发育形成过程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
水稻 胚囊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树彪 尚勇进 王景雪
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在光学水平观察了淀粉在大麦胚珠发育中的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淀粉粒的聚积出现三次高峰,即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之前,受精之前和种子成熟时期。认为淀粉的积累预示着活跃的代谢活动。珠心中具贮藏淀粉,说明短命珠心不仅作为转运组织,而且在一定时期具贮藏功能。
关键词:
大麦 胚珠 淀粉动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冰 王秀峰 樊治成
目的建立西葫芦离体雌核发育高频植株再生体系,以加速自交系选育,有效缩短西葫芦杂种一代育种周期。方法将西葫芦未受精胚珠接种至附加2,4-D、NAA、BA的N6培养基上可形成胚状体,该胚状体转接至无激素的N6培养基上可形成再生植株。结果试验共获得120棵再生植株(R0),其中41株因生活力低下死亡,8株用于摸索移栽方法死亡,71株移栽成活且生长正常,其中42株性状表现符合二倍体特征且育性正常,已有10株获得自交果实及种子,其余29株育性异常。试验结果表明,胚珠发育时期、培养基、供体基因型及供体栽培季节等均显著影响胚状体诱导频率。结论胚状体起源于胚囊成员细胞,再生植株为胚囊植株。试验筛选出3种诱导频...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李黎 李帆 钟俊生
通过对人工培育条件下溪吻虾虎鱼早期发育的观察,详细研究了其外部形态的发育特征。在培育水温(24±0.5)℃下,初孵仔鱼的平均体长为4.67 mm,受精后第6天开口,脊索在出膜前一天开始弯曲,第11天时出膜。尾鳍鳍条最先出现,第一背鳍鳍棘最晚出现,至受精后第18天所有鳍条发育完全。受精后第6~9天(膜内)为前弯曲期仔鱼;第10~17天为弯曲期仔鱼;第18~22天为后弯曲期仔鱼;23天以后进入稚鱼期。相对于同属虾虎鱼的早期发育特征,溪吻虾虎鱼仔鱼具有开口早、出膜晚、发育迅速等特点。
关键词:
溪吻虾虎鱼 仔鱼 早期发育 形态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 金飚 陆彦 金鑫鑫 滕年军 陈鹏
银杏为雌雄异株、风媒传粉植物。其雌花为裸露的胚珠,胚珠在传粉期不仅负责捕捉和识别空气中漂浮的花粉,而且形成花粉进入胚珠体内的通道和贮存花粉的结构,因此胚珠结构对银杏传粉效率和繁殖成效有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半薄切片和扫描电镜等技术观察传粉前后银杏胚珠形态与结构特征的变化,以揭示银杏适应风媒传粉的机制。结果表明:银杏胚珠发育过程中珠柄原基于当年12月首先发生,翌年1月珠被原基分化;3月中旬珠心组织和珠托分化形成,珠心组织分化的同时,周围珠被组织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在珠心上方围合形成珠孔道,珠心内则分化形成孢原细胞;3月下旬胚珠珠孔开始开张,珠孔道伸长,珠心组织靠近珠孔端细胞发生解体死亡,贮粉室逐渐形成...
关键词:
银杏 胚珠 风媒传粉 传粉生物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洋 施红梅 杜彦丽 豆腾飞 王坤 贾俊静 葛长荣
禽法氏囊的结构发育与其免疫功能密切相关,二者直接关系到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解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的研究近况,采用文献综述和归纳总结的方法,阐述现阶段法氏囊发育与免疫功能的研究新进展。结果表明:1)法氏囊发育始于原基发生,最新研究发现该过程与内外胚层均相关;影响造血干细胞向法氏囊定向迁移的具体因素尚未完全理清,但趋化因子起着重要作用,如CXCL12-CXCR4轴参与B淋巴细胞对法氏囊的定植;目前将法氏囊增龄性退化机制归咎于机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主要为性固醇类激素、生长激素以及皮质固醇类激素,但哪种激素起主导作用则尚存争议。2)法氏囊对B淋巴细胞进行筛选的关键是B淋巴细胞前体表面免疫球蛋白的重排形式以及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复合物与肠道抗原的结合情况;法氏囊分泌的囊素肽在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与分化中起重要作用,目前19种囊素肽已被鉴定;法氏囊的免疫功能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病原微生物及环境应激源,它们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引起法氏囊结构的损伤和淋巴细胞的损耗从而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针对研究现状,提出仍待解决的问题:法氏囊能与其他器官组织进行互作,但调控该过程的关键因子筛选与验证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与革新,将推动法氏囊免疫功能的更深入研究,也将为实践生产提供多维度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法氏囊 发育 免疫功能 研究进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卫平 黄荣韶 黄清渊 盛孝邦
为探索红小豆花、幼荚脱落的原因,应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红小豆胚囊的多糖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红小豆雌蕊发育早期,淀粉粒积累于子房壁,以后珠被中积累淀粉粒.胚囊成熟后,胚囊中不积累淀粉粒,只呈PAS正反应.胚珠合点端是营养进入胚囊的主要通道,胚囊营养不足可能是幼荚脱落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红小豆 胚囊 组织化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丽珍 程利民 徐建荣 徐慧君 宋亮 韩晓磊
以鳡鱼(Elopichthys bambusa)为父本,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为母本进行属间人工远缘杂交,对杂交F1胚胎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描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鳡鱼(♂)和赤眼鳟(♀)杂交F1受精卵的平均受精率为(72.13±13.42)%,平均孵化率为(27.40±3.96)%;杂交F1的受精卵为晶莹半透明的圆球形,平均卵径为(0.978±0.028)mm,吸水膨胀后平均卵径为(3.740±0.055)mm,为非粘性半浮性卵;胚胎发育分为受精、卵裂和囊胚、原肠期、神经胚、器官形成期、孵化期6个阶段,其中包括30个主要时期,在温度为25~2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