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9)
- 2023(11760)
- 2022(10488)
- 2021(9865)
- 2020(8327)
- 2019(19080)
- 2018(19065)
- 2017(36658)
- 2016(20426)
- 2015(22908)
- 2014(22987)
- 2013(22645)
- 2012(20695)
- 2011(18731)
- 2010(18624)
- 2009(17278)
- 2008(16864)
- 2007(14715)
- 2006(12961)
- 2005(11554)
- 学科
- 济(74876)
- 经济(74757)
- 管理(62086)
- 业(56547)
- 企(48739)
- 企业(48739)
- 方法(34614)
- 数学(29500)
- 数学方法(29124)
- 财(22221)
- 农(19799)
- 中国(19004)
- 学(18871)
- 制(18560)
- 业经(17766)
- 地方(14342)
- 务(14045)
- 财务(13976)
- 财务管理(13946)
- 理论(13360)
- 企业财务(13225)
- 和(12883)
- 农业(12843)
- 体(12805)
- 环境(12803)
- 贸(12769)
- 贸易(12763)
- 技术(12509)
- 易(12399)
- 银(12297)
- 机构
- 大学(292119)
- 学院(288765)
- 管理(113076)
- 济(108208)
- 经济(105643)
- 研究(98071)
- 理学(98056)
- 理学院(96894)
- 管理学(95172)
- 管理学院(94661)
- 中国(70499)
- 科学(63961)
- 京(62642)
- 财(52751)
- 农(52041)
- 所(50734)
- 业大(47524)
- 研究所(46291)
- 中心(43325)
- 江(42688)
- 财经(41667)
- 农业(40917)
- 北京(39418)
- 经(37694)
- 范(37114)
- 师范(36694)
- 院(35608)
- 州(34213)
- 经济学(31768)
- 技术(31417)
- 基金
- 项目(201512)
- 科学(156447)
- 基金(145169)
- 研究(143998)
- 家(127806)
- 国家(126773)
- 科学基金(107781)
- 社会(88325)
- 社会科(83531)
- 社会科学(83511)
- 省(79769)
- 基金项目(77688)
- 自然(72159)
- 自然科(70409)
- 自然科学(70386)
- 自然科学基金(69100)
- 划(67025)
- 教育(65783)
- 资助(59783)
- 编号(58220)
- 成果(48102)
- 重点(45141)
- 部(43762)
- 创(42025)
- 发(41948)
- 课题(40604)
- 创新(39301)
- 科研(38958)
- 制(38399)
- 计划(37638)
- 期刊
- 济(119754)
- 经济(119754)
- 研究(84856)
- 中国(55150)
- 学报(53376)
- 农(47910)
- 科学(46252)
- 管理(42026)
- 财(40744)
- 大学(39512)
- 学学(37365)
- 农业(32798)
- 教育(31757)
- 技术(23786)
- 融(23192)
- 金融(23192)
- 财经(20330)
- 业经(19245)
- 经济研究(18012)
- 经(17141)
- 业(16071)
- 问题(15467)
- 科技(15364)
- 图书(15207)
- 理论(14828)
- 版(14802)
- 业大(14571)
- 实践(13708)
- 践(13708)
- 技术经济(13091)
共检索到419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伟 韩秀丽 白淑兰 邵东华
选用6个外生菌根菌株为接种体,分别对2个月龄虎榛子实生苗进行接种,培养4个月菌根感染率均超过40·8%。测定各处理苗木生物量、膜透性、SOD活性、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是以提高植物组织水势、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膜伤害程度、增加根冠比等机制来增强苗木的抗旱性,从而推迟苗木的萎蔫时间与延长干旱临界致死时间;厚环粘盖牛肝菌及点柄粘盖牛肝菌是通过提高苗木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等机制来提高苗木的抗旱性;而卷边桩菇则是通过促进苗木的生长、增强苗木的生长势、降低苗木膜伤害程度、提高SOD活性和脯氨酸浓度、降低MDA含量等多种机制提高苗木的抗...
关键词:
虎榛子 菌根苗 抗旱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小芹 高悦
研究几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松苗抗松枯梢病和抗松材线虫病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菌增强了马尾松苗苗木对松枯梢病的抵抗力,其中华美牛肝菌(504)菌根苗的抗性最强,其次为黄豹斑鹅膏(EG)和彩色豆马勃Pt2菌根苗,彩色豆马勃Pt1和紫金蜡蘑(ZJ)菌根苗的抗性相对较弱;但外生菌根菌对湿地松苗苗木抗松枯梢病的能力未见提高。对黑松和马尾松菌根苗接种松材线虫后发现,菌根增强了黑松和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的抵抗力,延缓或减轻了苗木的死亡,以504、Pt2和EG的效果较好。黑松菌根苗接种松材线虫后各处理体内早期的PAL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对松材线虫抗性较强的菌根苗其体内PAL酶活也较高,反之亦然。供试外生菌根菌的促生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秀丽 方亮 周晶 白淑兰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虎榛子幼苗接种5种外生菌根真菌(6个菌株)。通过对接种幼苗菌根形态观察,以及菌根感染率、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接种这些外生菌根真菌后虎榛子均能形成菌根,菌根感染率最低可达40.8%以上,对照无菌根感染现象。并且这些菌种能够明显促进虎榛子的生长,其中卷边桩菇对虎榛子促生效果最佳,生物量为对照的2 1倍。通过对菌根石蜡切片观察,接种处理在皮层细胞间均能形成典型的哈蒂氏网结构,不同菌种哈蒂氏网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未接种的苗木无哈蒂氏网形成。
关键词:
虎榛子 菌根合成 外生菌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吕全 雷增普
苗木菌根化能够提高对干旱胁迫的抵御能力。本试验证明菌根技术具有提高板栗苗木抗干旱性能的作用 :提高苗木束缚水含量 12 .0 8%~ 57.4 9% ;在干旱胁迫下叶片推迟 2 4~ 4 3.2 h出现萎蔫 ,重新复水后提前 4 .8~ 2 8.8h恢复正常 ,萎蔫系数降低 2 1.95%~ 58.0 4 % ,有效光合强度提高 3.84 %~ 2 30 .72 %。菌根化提高宿主耐旱力的机理部分在于菌根化能影响到植物体内部的组织结构变化 :叶肉质化程度提高 0 .0 9%~ 7.88% ,比叶面积增大 2 .6 7%~ 18.83%。这种组织结构上的变化进而影响到生理特性的变化 :叶保水力增...
关键词:
外生菌根 板栗 抗干旱性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曲正伟 周春菊 诸葛爱燕 谢波 茹颜飞 李彦
通过大田试验,着重研究了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长4640、长6878和长6154灌浆结实期的冠层温度和旗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结果表明:在小麦灌浆结实期间,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长4640、长6878和长6154有着优良的冷温特性,其冠层温度持续偏低,甚至低于冷型对照品种小偃6号,它的其他性状如旗叶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等指标优于暖型品种,一些指标亦优于小偃6号,在灌浆结实后期表现尤为明显,显示出长4640、长6878和长6154有着优异的冷温特性,以长6154表现更为明显。为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抗旱小麦品种 冠层温度 生理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邵艳军 康立娟 安建辉 刘玉瑛
以2%科瀚98抗旱保水剂浸种处理24 h的玉米、小麦,棉花种子,播于蛭石塑料盆中。经一段时间的自然干旱后,发现经保水剂处理后,几种作物的出苗率、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及部分酶活性均较对照提高,苗长势较好,说明一定浓度的保水剂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其抗旱能力。
关键词:
保水剂 种子 出苗率 生理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淑兰 白玉娥 方亮 刘勇
Ostryopsis davidiana is a special species in China, and is also advantagous shrub of Daqing Mountains weak ecological system; Cenococcum geophilum (Fr.) spread widly in the world and have strong adaptability. C.geophilum (Fr.) applied to experiments can be isolated from O.davidianas thin roots. I...
关键词:
虎榛子 土生空团菌 外生菌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岩 李会彬 边秀举 路炜 刘海军
以4种不同的狗牙根品种为研究对象,在人工控水条件下,对已成坪的草坪进行自然干旱胁迫处理,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干旱胁迫下,植株绿叶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丙二醛与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则有所增加,但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结果,4种狗牙根品种抗旱性强弱为:C3,C1>A3>A5。
关键词:
狗牙根 抗旱性 草坪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建妙 刘楚瑜 陈城 吴楚
【目的】干旱是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甚至死亡的主要环境胁迫之一。旨在探究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彩色豆马勃(Marx 270)对麻栎幼苗抗旱性的影响。【方法】以麻栎幼苗为材料,进行植株正常水分管控处理(对照,CK)、干旱胁迫处理(D)、正常水分管控+接种彩色豆马勃处理(Pt)和接种彩色豆马勃+干旱处理(Pt+D)4种处理,分析干旱胁迫下接种彩色豆马勃对麻栎幼苗的菌根定植以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接种彩色豆马勃能够在麻栎幼苗根部形成菌丝套,促进麻栎幼苗生长发育并且降低干旱胁迫对其影响。其中,Pt+D处理的株高和地径比D处理分别显著性高出49%和52%。接种彩色豆马勃能显著提升麻栎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为Pt处理> Pt+D处理> CK处理> D处理,进一步改变气体交换相关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干旱胁迫下导致麻栎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增加,而接种彩色豆马勃后除POD外,Pt+D处理的SOD、CAT、APX和GR活性与D处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再者,接种彩色豆马勃能显著提高麻栎AsA含量,Pt处理比CK处理显著高出74%,Pt+D处理比D处理显著高出103%,但是对GSH含量却无影响。同时能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下的过氧化氢含量(H2O2)、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其中Pt+D处理的MDA含量比D处理降低了30%,保护麻栎幼苗膜系统的稳定。在渗透调节系统方面,麻栎幼苗的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干旱胁迫下均显著提高,而接种彩色豆马勃Pt+D处理的麻栎幼苗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却低于D处理。【结论】接种彩色豆马勃能在麻栎幼苗根部形成菌丝套,促进其生长发育。干旱胁迫下,接种彩色豆马勃能减少麻栎幼苗的水分丧失,改善叶绿素的降解,维持光合能力,降低H2O2、MDA和相对电导率,保护细胞膜的稳定,进而提升麻栎幼苗的抗旱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萌圃 李青 王幼珊 倪小会
为了确定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金叶连翘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并研究不同菌种间、同一菌种不同菌株间的接种效果,在温室条件下,对金叶连翘组培苗接种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etunicatumBecker&Gerdemann的3个菌株、GlomusdiaphanumMorton&Walker的2个菌株、Glomusmosseae(Nicol.&Gerd.)Gerd.&Trappe的2个菌株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明显促进金叶连翘组培苗移栽后的生长,但对其移栽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不同菌种间、同一菌种不同菌株间的接种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接种G.etunicatumTW、G....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卫华 张方秋 张守攻 徐大平 陈祖旭 黄烈健
以聚乙二醇(PEG-6000)的渗透溶液模拟水分胁迫条件,比较了不同水分胁迫强度下3种相思幼苗的抗旱性, 并确定了鉴定幼苗抗旱性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相对水分亏缺、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 氨酸等指标可作为鉴定相思幼苗早期抗旱性的生理指标;3个树种的抗旱能力排序为:厚荚相思>大叶相思>马占 相思。
关键词:
相思 幼苗 抗旱性 生理指标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冰彬 张琳琳 于明含 丁国栋 高广磊
【目的】探究不同干旱程度下油莎豆的生理响应、揭示其抗旱机制,可为油莎豆在北方沙区的引种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干旱、半干旱沙区引种的热点油料作物油莎豆为试验材料,通过盆栽控水试验设置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4个处理,其土壤含水率分别为> 12%、8%~12%、5%~8%和<5%,探究干旱胁迫对油莎豆生长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和隶属函数计算评价其抗旱能力。【结果】(1)随着干旱程度加重,油莎豆的冠幅、果实数等生长性状显著降低,根冠比升高;适度的干旱胁迫可以增强油莎豆光合速率。(2)在不同干旱程度胁迫下,油莎豆的渗透调节、激素调节和提升抗氧化酶活性等多种抗逆生化机制的调节能力有所差异,且根系和叶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不同。(3)随胁迫加剧,根系中APX酶活性呈单峰变化,叶片中APX酶活性在重度胁迫下达到最大值;根系中甜菜碱含量持续升高,而叶片中甜菜碱含量呈单峰变化。(4)油莎豆抗旱性度量值为0.468,属于中等抗旱植物。【结论】油莎豆具有一定抗旱能力,沙土土壤水分质量分数8%~12%是油莎豆表型生长、生物量积累和维持光合生理活性的最优土壤水分环境,故在半干旱沙区引种需配备一定灌溉条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丹丹 万勇善 刘风珍 张昆
以12个抗旱性差异的花生品种为试验材料,于苗期进行正常供水和重度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抗旱性花生品种对苗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并分析品种抗旱性与各叶部性状的关系,探讨抗旱机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各参试品种的单株生物量明显降低。根据各品种单株生物量的抗旱系数得出,山花11号、如皋西洋生和A596抗旱性强,山花9号、农大818、海花1号、花育20、79266和花17抗旱性中等,蓬莱一窝猴、白沙1016和ICG6848抗旱性弱。花生品种叶部性状与抗旱机制密切相关,根据干旱条件下各叶部性状的变化规律可探讨品种的抗旱机制,山花11号具有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和御旱、耐旱性;如皋西洋生具有较好的御旱和避旱性...
关键词:
花生 干旱 抗旱性 抗旱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梁军 丁明明 贾秀贞 武红 张星耀
本研究以草坪草高羊茅为材料,将实验室分离的三种细菌(E、F、H)制成菌剂,并将三种细菌制剂应用于草坪草,测定其对草坪草抗旱性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菌剂分别与复合肥混合使用效果最佳,可有效促进草坪草生长,减少电解质透出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草坪草游离脯氨酸含量、硝酸还原酶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增强了草坪草的抗旱性。接种立枯丝核菌后,菌剂与复合肥混合使用可推迟草坪草的发病时间并减少病斑数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高于其它处理,草坪草对立枯丝核菌的抗性明显增强。
关键词:
细菌制剂 抗旱性 抗病性 草坪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明 陈辉 商鸿生
采用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水分胁迫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对宿主沙棘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根内总菌丝量>功能菌丝量>活性菌丝量,总菌丝和功能菌丝是活性菌丝的基础,对宿主生物量积累起重要作用的是活性菌丝;具有磷酸酶活性的菌丝对沙棘生长和抗旱作用最强,随着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提高,宿主林木鲜重增加,萎蔫系数降低。活性菌丝通过直接参与宿主林木磷素营养物质的交换,改善林木养分和水分状况,提高林木抗旱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