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3)
- 2023(1534)
- 2022(1304)
- 2021(1347)
- 2020(1139)
- 2019(2542)
- 2018(2621)
- 2017(4605)
- 2016(2849)
- 2015(3372)
- 2014(3536)
- 2013(3445)
- 2012(3512)
- 2011(3154)
- 2010(3250)
- 2009(3201)
- 2008(3485)
- 2007(3385)
- 2006(3050)
- 2005(2796)
- 学科
- 济(10429)
- 经济(10409)
- 管理(8237)
- 业(6796)
- 企(6127)
- 企业(6127)
- 方法(4825)
- 学(4416)
- 数学(3821)
- 数学方法(3671)
- 中国(2786)
- 财(2766)
- 理论(2588)
- 制(2577)
- 农(2571)
- 贸(2198)
- 贸易(2195)
- 易(2141)
- 业经(1941)
- 教育(1841)
- 体(1834)
- 银(1804)
- 银行(1782)
- 务(1771)
- 财务(1759)
- 财务管理(1750)
- 和(1746)
- 教学(1744)
- 策(1742)
- 行(1688)
- 机构
- 大学(46129)
- 学院(44874)
- 研究(17475)
- 济(13651)
- 中国(13448)
- 管理(13423)
- 经济(13193)
- 科学(13093)
- 农(11549)
- 京(10992)
- 理学(10984)
- 理学院(10809)
- 所(10316)
- 管理学(10311)
- 管理学院(10241)
- 研究所(9368)
- 农业(9310)
- 业大(8949)
- 中心(8002)
- 江(7754)
- 财(7094)
- 北京(7048)
- 省(6891)
- 范(6365)
- 州(6299)
- 院(6261)
- 师范(6233)
- 技术(6191)
- 农业大学(6003)
- 室(5638)
共检索到74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守雷 王清章 彭光华
采用福林法测定了藕节中总酚的含量 ,确定了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福林法测定藕节中总酚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 ,没食子酸在福林试剂与 10 %Na2 CO3 之比为 1∶1(v∶v) ,体积为 3ml,反应温度为 2 5℃ ,反应时间为 30min ,浓度为 2~ 10 μg/ml时与其吸光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 89.5 %~ 96 .5 % ,变异系数为 2 .14 % ,有较好的精确度和准确度。
关键词:
藕节 总酚 福林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超 陈小军 张建超 刘伟 王慧 孙志良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地锦草不同部位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地锦草不同部位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表明,总黄酮在2.0~16.0μg(R=0.999)时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2.2%;HPLC法测槲皮素在0.584~29.190μg(R=0.999)时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地锦草不同部位中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全草、种子、茎、根,其中叶的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分别为43.25mg/g和17.86mg/g.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爱青 尉万聪 扎巴土多 穆再排尔江 薛照辉
以洋葱、芹菜、韭菜、菠菜、卷心菜和番茄为材料,采用福林酚试剂法和铝离子显色法分别测定经爆炒、焯、煮、微波4种方式处理后不同蔬菜中的总多酚及总黄酮含量,并以转移率、保存率和损失率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考察。结果显示:煮处理后,蔬菜中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明显下降,番茄中总多酚损失率高达42.14%,韭菜和菠菜的总黄酮损失率均超过40%;微波和焯处理后,蔬菜中多酚和黄酮向汤中的转移量较多,其中,微波处理后黄酮的转移率均超过35%;爆炒后蔬菜中的总多酚保存率相对较高,洋葱、韭菜、菠菜中总多酚损失率均低于10%。热烹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丹丹 李建科
【目的】系统研究Folin-Ciocalteu(FC)比色法测定石榴皮中多酚含量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石榴皮资源提供有效的测试手段。【方法】以没食子酸为标准物质,考察FC试剂浓度、Na2CO3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FC比色法测定石榴皮多酚含量的影响,用L9(34)正交试验对测定条件进行优选,并对FC比色法的测定效果进行评定。【结果】适宜的显色条件是:FC试剂浓度为0.6 mol/L,Na2CO3质量浓度为0.150g/mL,在25℃避光条件下反应50 min后,于765 nm处测吸光值。1~6 mg/L没食子酸的吸光度值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淑芳 范志远 杨建华 藩莉 赵廷松 刘娇 石桌功
用70%甲醇超声提取核桃仁中的总多酚,Folin-Ciocalteu比色法研究该提取物中总多酚含量测定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核桃仁提取物加Folin-Ciocalteu试剂0.5 mL、10%Na2CO3溶液8 m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5 h,在770 nm处测定吸光度,总多酚的含量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8.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28%。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稳定性、重现性、精密度好等优点,适宜于核桃仁提取物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伟 李遵 段伟华 幸伟年 占志勇 孙颖 龚春 彭以元
以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安徽五省的40份木通植物为试材,采用比色法建立木通属植物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并测定其木通藤茎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表明:(1)采用甲醇超声波提取,再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最后用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来制备样品,可以完整提取木通总皂苷;以齐墩果酸为标准物进行木通皂苷的定量测定方法适合于大量木通试样的分析。(2)分析结果表明白木通总皂苷含量最大,江西地区适合进行选育高含量木通皂苷的木通品种。
关键词:
木通皂苷 白木通 江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唐玉霞 王慧敏 刘巧玲 吕英华 王凌 孙世友
以国家标准法GB/T5009.93-2003为基础,以小麦标准物质(GSB-2)、石麦12和冀丰733为试验材料,应用AFS-230E型原子荧光光度计,研究了原子荧光法测定小麦硒的各种影响因素,并对国家标准法测定农产品硒存在的一些缺点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盐酸浓度、硼氢化钾浓度对测定小麦硒均有一定影响,但改良剂铁氰化钾对测定结果基本没有影响。将国家标准法中硒的预还原方式改进为煮沸20 min,在盐酸浓度20%、硼氢化钾浓度1.5%的条件下,可不加改良剂铁氰化钾测定小麦硒。该法测定小麦硒,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可满足实际测试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
原子荧光法 小麦 硒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钟吕玲 冯琨华 张思敬 杨乐 秋祖铭 袁学尧 韩席鹏
开发了一种用氯离子选择电极安全、快速测定水泥中氯离子含量的实验方法。该实验以水泥中氯离子引起钢筋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行业问题为背景,包含电极电位和溶液离子浓度关系的知识点,精确配制溶液、普通酸度计测溶液电动势的基本化学操作,以及绘制标准曲线等数据处理。该实验以综合设计性实验开展。
关键词:
大学化学实验 水泥中氯离子 选择电极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泽南 张庆路 李凯凯 陈浩
为研究不同种植地域对“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在武汉、西安、陵水、宁波等14个地区种植了该黑米品种,通过高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测定不同种植地域来源的“华墨香5号”样品中靶向代谢物,以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种植的“华墨香5号”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来自西安地区样品检出量最高,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2.855 mg/g、芍药色素-3-O-葡萄糖苷0.491 mg/g、原儿茶酸0.088 mg/g;黄石地区样品检出量最低,分别为0.865、0.162、0.048 mg/g。表明黑米中花青苷和酚酸类化合物积累显著受到种植环境影响,为生产高营养价值黑米,需针对特定品种筛选合适的种植地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玉萍 李应金 赵立红 刘亚丽 夏振远
为了提高土壤样品中全磷和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研究了连续流动法在土壤全磷、全钾含量测定中的应用,对土壤样品的前处理条件和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回收率、精确度进行了试验,并与国标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体系微波消解,连续流动法测定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较理想,连续流动法在土壤样品中全磷、全钾含量的检测效率及方法稳定性上具备优势。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全磷在0.06%~2.28%、全钾在0.03%~1.66%;全磷、全钾的检出限分别为0.01、0.05 g/k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105.2%;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无显著性差异。方法为土...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法 全磷 全钾 土壤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孙变娜 沈和定 吴洪喜 姚理想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法测定瘤背石磺(Onchidium struma)(上海崇明)、里氏拟石磺(Paraoncidium reevesii)和平疣桑椹石磺(Platevindex mortoni)(福建厦门)、紫色疣石磺(Peronia verruculata)(广东湛江)肌肉组织中牛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瘤背石磺、紫色疣石磺、里氏拟石磺、平疣桑椹石磺的肌肉组织中牛磺酸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6 740.42、7 168.96、5 545.42、5 263.33 mg·kg-1。紫色疣石磺和瘤背石磺的牛磺酸含量均较高,两者无明显差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为毅 王葵 彭晓赟 黄明春 萧浪涛 刘登友 王若仲
建立了一种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植酸含量的方法:加入过量Fe~(3+)与植酸生成4∶1PA(Fe)_4沉淀,再利用盐酸羟胺将剩余Fe~(3+)还原为Fe~(2+),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Fe~(2+),从而实现对稻米植酸含量的检测。对测定体系的pH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分析无机磷酸对植酸含量测定的影响,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和精确度。结果表明:在溶液p H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可准确测定的植酸浓度为6.7×10~(–7)~2.5×10~(–5)mol/L,低浓度和高浓度植酸测定工作曲线的R~2均大于0.99;无机磷酸浓度低于2.0×10~(–5 )mol/L时,游离的无机磷酸对植酸检测无影响;对6.7×10~(–7)~2.5×10~(–5 )mol/L的标准样品进行5次平行试验,回收率为93.30%~104.67%,RSD为1.25%~7.34%。利用该方法测定的黄华占、金穗408、Kitaake、日本晴等4个品种的稻米植酸含量分别为5.42、4.72、6.40、5.68 mg/g,RSD为1.23%~7.60%。
关键词:
稻米 植酸 分光光度法 邻二氮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明锋 蒋智林 朱保坤 张静 包立 杨根华
卷烟烟气中的重金属危害人体健康。为了快速测定卷烟中烟气重金属含量,本研究采用测定烟丝与烟灰中的重金属,然后利用差减法来计算烟气中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铅、镉、砷、铬4种重金属在烟气中的含量能利用减差法准确检出。减差法克服了烟气捕集器和原子吸收法的缺点,是一种操作简便、检测准确、普适性强的方法。
关键词:
烟气 重金属 减差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丽娟 黎其万 严红梅 陈锦玉 邵金良 和丽忠
用碱熔法处理土壤样品,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土壤中氟的含量,确定了TISABⅡ为最佳离子强度剂,通过单变量方差分析筛选出了土壤中F测定的最佳因素TISAB用量15.00 mL,加热温度600℃,盐酸用量6.00 mL,澄清时间为20 min。通过对质控样进行验证实验和加标回收实验,证明该条件准确可靠,对土壤中氟离子含量的测定十分有效。
关键词:
氟离子选择电极 土壤 氟离子 最佳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为毅 王葵 彭晓赟 黄明春 萧浪涛 刘登友 王若仲
建立了一种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稻米植酸含量的方法:加入过量Fe~(3+)与植酸生成4∶1PA(Fe)_4沉淀,再利用盐酸羟胺将剩余Fe~(3+)还原为Fe~(2+),以邻二氮菲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Fe~(2+),从而实现对稻米植酸含量的检测。对测定体系的pH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分析无机磷酸对植酸含量测定的影响,验证方法的重复性和精确度。结果表明:在溶液p H为2.5、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可准确测定的植酸浓度为6.7×10~(–7)~2.5×10~(–5)mol/L,低浓度和高浓度植酸测定工作曲线的R~2均大于0.99;无机磷酸浓度低于2.0×10~(–5 )mol/L时,游离的无机磷酸对植酸检测无影响;对6.7×10~(–7)~2.5×10~(–5 )mol/L的标准样品进行5次平行试验,回收率为93.30%~104.67%,RSD为1.25%~7.34%。利用该方法测定的黄华占、金穗408、Kitaake、日本晴等4个品种的稻米植酸含量分别为5.42、4.72、6.40、5.68 mg/g,RSD为1.23%~7.60%。
关键词:
稻米 植酸 分光光度法 邻二氮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