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6)
- 2023(4664)
- 2022(4300)
- 2021(3894)
- 2020(3608)
- 2019(8655)
- 2018(8614)
- 2017(16696)
- 2016(9639)
- 2015(11230)
- 2014(11555)
- 2013(11729)
- 2012(11240)
- 2011(10260)
- 2010(10437)
- 2009(9778)
- 2008(10017)
- 2007(9301)
- 2006(7811)
- 2005(6928)
- 学科
- 济(41133)
- 经济(41097)
- 业(24374)
- 管理(23987)
- 方法(22301)
- 数学(20140)
- 数学方法(19975)
- 企(18668)
- 企业(18668)
- 农(11832)
- 学(10817)
- 财(10334)
- 中国(9387)
- 地方(8214)
- 贸(8182)
- 贸易(8181)
- 易(7929)
- 农业(7750)
- 业经(7230)
- 制(6960)
- 和(6863)
- 务(6367)
- 财务(6353)
- 财务管理(6332)
- 企业财务(5938)
- 银(5728)
- 银行(5688)
- 融(5472)
- 环境(5471)
- 金融(5469)
- 机构
- 大学(148236)
- 学院(146787)
- 济(57542)
- 经济(56239)
- 管理(52527)
- 研究(51768)
- 理学(45312)
- 理学院(44751)
- 管理学(43847)
- 管理学院(43583)
- 中国(37668)
- 科学(35991)
- 农(35317)
- 京(31769)
- 所(28980)
- 农业(28553)
- 业大(27441)
- 研究所(26723)
- 财(25633)
- 中心(24073)
- 江(22870)
- 财经(20658)
- 北京(19650)
- 范(18959)
- 师范(18678)
- 农业大学(18627)
- 经(18581)
- 经济学(17954)
- 州(17893)
- 院(17558)
- 基金
- 项目(97652)
- 科学(74304)
- 基金(69362)
- 研究(66322)
- 家(62211)
- 国家(61699)
- 科学基金(50574)
- 社会(39447)
- 省(39385)
- 社会科(37266)
- 社会科学(37250)
- 基金项目(37149)
- 自然(34579)
- 自然科(33728)
- 自然科学(33709)
- 划(33515)
- 自然科学基金(33101)
- 教育(30700)
- 资助(28996)
- 编号(27202)
- 成果(22577)
- 重点(22391)
- 部(21480)
- 发(21207)
- 计划(20436)
- 创(19822)
- 科研(19520)
- 课题(18769)
- 创新(18642)
- 科技(18476)
共检索到209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洪云 旦巴次仁
【目的】探讨藏鸡NDV的毒力和F基因的遗传进化特征。【方法】从采集的藏鸡病料中分离鉴定NDV,通过测定鸡胚平均致死时间(MDT)和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死指数(ICPI)来确定分离株的毒力。采用RT-PCR方法克隆藏鸡NDV分离株F基因,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并进行进化分析。【结果】共分离鉴定出F5、FX10、F20、F74、F75、F17、F72、FH2等8株NDV,其中F17、F72、FH2为强毒株,其余5株为弱毒株。8株病毒F基因ORF均为1 662bp,编码553个氨基酸,强毒株ORF编码产物含有12个半胱氨酸残基,弱毒株有13个半胱氨酸残基,比强毒株在27位(强毒株C27变为R27)多了...
关键词:
藏鸡 新城疫病毒 F基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彪雄 苏惠娟 石丽娟 肖榕 周红波 索朗斯珠
为了解湖北鸡源禽流感病毒的遗传进化和氨基酸变异情况,将分离到的2株禽流感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利用RT-PCR扩增流感病毒基因组片段,PCR扩增流感病毒片段、克隆至pMD18-T载体,并对序列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2株病毒高度同源,其HA和NA基因属于Y280谱系,PB1、PA、NP和NS基因属于SHF98-like谱系,PB2和M基因属于G1-like谱系;HA裂解位点均为-RSSR↓GLF-,具有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在HA蛋白上比当前流行株Y280多了一个潜在糖基化位点313(NCS);在234位点(对应H3编号中的226)产生了从Q到L的突变;在M2蛋白的31位点均产生了从S到N的突变。该2株H9N2亚型流感病毒为Y280谱系的病毒,这提示湖北地区可能也流行Y280-like分支禽流感病毒,虽然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ow pathogenic AIV,LPAIV),但具有感染哺乳动物的潜在风险。
关键词:
禽流感 H9N2 遗传进化 氨基酸位点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左文博 蒲德粉 王威威 王林果 韦平 何秀苗
【目的】明确云南某肉鸡场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病例的病原类型及分子特征,以了解IBDV新型重排毒株在肉鸡中的流行情况、分子进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防控和疫苗选用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疑似IBDV感染的病鸡法氏囊进行研磨处理后,采用巢式RT-PCR进行检测,后将IBDV阳性的法氏囊组织悬液接种于9日龄SPF鸡胚并进行病毒分离,对病毒的vVP2和VP1-b基因扩增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成功分离出一株新型IBDV重排毒株(命名为YN-YX221110),接种9日龄SPF鸡胚后,胚体整体呈现弥漫性出血,头、颈以及背部皮肤有出血点。基于vVP2基因序列,分离株YN-YX221110与新型变异株(nvIBDV)参考株的核苷酸相似性最高,为93.2% ~ 97.9%,分离株YN-YX221110的vVP2基因222A特征性氨基酸位点与UK661、HK46等超强毒株(vvIBDV)参考株相同,249K、256V、279N、284A、294L、299S等位点与新型变异株(nvIBDV)参考株中的SHG19相同;在基于vVP2基因的遗传进化树中,分离株YN-YX221110与GX-QZ191002、SHG19等nvIBDV参考株聚为一支,属于A2d分支。基于VP1-b基因序列,分离株YN-YX221110与参考株中的经典毒株(cIBDV)类似株核苷酸相似性最高,为97.8% ~ 98.4%,分离株YN-YX221110的vVP2基因特征性氨基酸位点240D、242D、287T、390L和393E与致弱毒株(attIBDV)参考株中的B87、Gt相同;在基于VP1-b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分离株YN-YX221110与参考株Gt、B87和CEF94等cIBDV类似株中的attIBDV聚为一支,属于B1a分支。分离株YN-YX221110基因型为A2dB1a。【结论】成功分离得到肉鸡源IBDV分离株YN-YX221110,其A片段来源于nvIBDV,B片段来源于cIBDV类似株中的attIBDV,为新型IBDV重排毒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方谱县 刘康 张蕙畅 夏思进 张健淞 任杰 肖少波 方六荣
通过RT-PCR对采集自河北省2个猪场的5份腹泻仔猪小肠内容物进行检测,结果均为猪δ冠状病毒(PDCoV)阳性。将病料处理后接种LLC-PK1细胞,从2个猪场的病料中各成功分离到1株PDCoV,分别命名为PDCoV CHN-HeB-A1株和CHN-HeB-B2株。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Western blot和电镜观察对分离的病毒进一步鉴定,IFA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2株病毒都能与PDCoV M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电镜下可观察到直径100~150 nm、呈典型皇冠状的病毒粒子,证实所分离的病毒为PDCoV。全基因组测序以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2株PDCoV与中国大陆毒株相似性较高,为98.7%~99.1%,与中国香港毒株处于同一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海波 孟庆玲 乔军 才学鹏 贺志昊 刘昱成 彭叶龙 王国超 陈创夫 都曼·努尔坎杰
【目的】研究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新疆流行株的遗传变异情况。【方法】采集新疆石河子地区疑似感染ORFV的羔羊唇部结痂病料,通过PCR扩增、Vero传代细胞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动物回归试验等方法,检测、分离和鉴定ORFV毒株,对分离鉴定的3株ORFV毒株保护性抗原基因B2L和F1L及毒力基因VIR、GIF和VEGF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从病料中分离鉴定出3株ORFV新疆流行株(ORFV-SHZ1、ORFV-SHZ2和ORFV-SHZ3)。分析结果显示,ORFV分离株保护性抗原基因B2L、F1L相对保守,B2L和F1L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参考株的同源性分...
关键词:
羊口疮病毒 分离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新疆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贡嘎 王刚 罗润波 陈明勇 索朗斯珠
为研究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及其遗传进化情况,了解其与其他动物源大肠杆菌的亲缘关系,采集西藏牦牛腹泻粪便240份,采用微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血清型鉴定和致病性研究,并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16SrRNA鉴定、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16株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中:3株与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5株与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2株与犊牛源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4株与牛源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1株牦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单独形成一个较远的分支;1株与痢疾杆菌和人源出血性大肠杆菌亲缘关系较近,可能成为对人类造成潜在危险的病原菌。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与牛源、禽源、猪源、人源大肠杆菌的之间亲缘性很近,存在跨种间传播风险。该种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动物致病试验表明,致死率高达95%,应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西藏牦牛 大肠杆菌 致病性 系统发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冲 武小椿 王波 韩青松 杨增岐
【目的】研究野猪源与家猪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陕西分离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根据VR-2332和HB-1(sh)/2002毒株序列设计引物,对2株PRRSV陕西分离毒株Shaanxi-1(家猪源)、Shaanxi-2(野猪源)全基因分段进行扩增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依次拼接得到病毒的全基因,然后进行序列的比对分析。【结果】PRRSV Shaanxi-1、Shaanxi-2毒株高度同源且均属于美洲型毒株,它们与2006年以前分离的毒株相比存在明显差异(与BJ-...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海汀 张成福 信金伟 姬秋梅 柴志欣 曾贤彬 钟金城
为了解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情况,本研究测定了西藏15个牦牛类群的mtDNA ND5基因序列,分析其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分类。结果表明:1西藏牦牛mtDNA ND5全序列长度在1821~1823 bp,无内含子,T、C、A和G 4种碱基的平均比例分别为32.9%、10.6%、27.5%、29.0%,存在一定的碱基组成偏倚性。2共发现变异位点36个,其中15个单态突变位点,13个简约信息位点;存在碱基缺失、插入、转换和颠换等,插入或缺失位点8个,T/C转换较多,G/C颠换较少。3西藏牦牛mtDNA ND5共有23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数(H)、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平均核苷酸多样性(...
关键词:
西藏牦牛 ND5基因 遗传多样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者玉琦 柴志欣 武志娟 姜辉 钟金城 信金伟
旨在通过mtDNA ND1探究6个西藏特色牦牛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进化及亲缘关系,为西藏牦牛的遗传多样性、历史演化以及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提供理论依据。利用PCR和直接测序法分别测定了西藏帕里牦牛、嘉黎牦牛、工布江达牦牛、斯布牦牛、江达牦牛、类乌齐牦牛6个群体共95头个体ND1基因蛋白质编码区(CDS)序列,利用DNAMAN、DNASP 5.1、Mega 7.0、Arlequin 3.5.2等软件分析其序列多态性、单倍型多样性、遗传距离等,并构建单倍型网络图及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西藏牦牛群体ND1基因CDS区序列长度均为956 bp,共检测获得78个变异位点和16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d)及核苷酸多样性(Pi)分别为0.670和0.004 21,Tajima′s D均为负值;根据群体遗传差异的分子方差分析可知,西藏牦牛群体内的变异程度大于群体间变异;斯布牦牛与嘉黎牦牛之间的分化程度较大,其余大部分群体间的分化程度为中等或较弱。此外,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类乌齐牦牛单独聚为一类,而嘉黎牦牛、工布江达牦牛、斯布牦牛、江达牦牛先聚为一类,然后再与帕里牦牛聚为一大类;16种单倍型可分为2个聚类簇,说明西藏牦牛可能存在2个母系起源;与其他牛种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家牦牛、爪哇野牛和普通牛可能是西藏牦牛的混合母系起源。西藏牦牛遗传多样性十分丰富,其中类乌齐牦牛遗传多样性最丰富,6个牦牛群体存在2个母系起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胜雄 胡尚连 孙霞 曹颖 卢学琴 蒋瑶
【目的】4CL是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合成酶,通过对4CL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为其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4CL基因完整cDNA和编码氨基酸序列进行数据挖掘,利用Mega软件、ExPASy的Prosite数据库、NCBI的Conserved Domains数据库,进行4CL基因核酸和蛋白质水平上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构建了4CL基因的系统发生树,揭示出植物中的4CL基因聚类与植物分类大体一致,主要以基因家族的形式存在,但基因家族中部分基因存在着结构和功能的分化,4CL基因中存在着GC含量偏高和偏低两大类基因。4CL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保守区高度相似,但是在单...
关键词:
木质素 4CL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小参 崔保安 陈红英 杨明凡 管倩 吕晓丽 王东方
参照GenBank发表的猪IL-2cDNA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将河南地方品种淮南猪脾淋巴细胞在伴刀豆球蛋白A(Con A)的刺激下体外培养27 h后,提取激活淋巴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上并测序。测序结果显示,克隆的HuainanPIL-2 cDNA全长为516 bp,开放阅读框(ORF)包含465bp,编码15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7.4 kDa,等电点为5.27,疏水氨基酸38.3%,亲水氨基酸42.0%,碱性氨基酸11%,酸性氨基酸23%。此cDNA与已报道的猪IL-2同源性为100%,与猫、牛、鸡、狗、鸭、山羊、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晶钰 邓小敏 张彦明 罗艳 李鹏 郭抗抗
用RT-PCR方法对分离于陕西省不同地区的8个鸡肾型IBV毒株的Ⅳ基因分别进行了扩增,将各扩增产物与T载体连接后,转化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质粒并进行基因测序,用DNAstar软件将这8个毒株与GenBank收录的7个IBV代表毒株的Ⅳ基因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了其变异情况。结果表明,B01,YL,WH和 YX株与7株代表毒株的同源性较高,而G,BJ,WG,FF株与7个代表毒株的同源性相对较低。氨基酸推导序列比对结果表明,N蛋白突变以散在的点突变形式为主,其中46,48,50,75,78,189,232,236,237,299,301,350,366等位点容易发生突变,突变位点无明显规律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梁望旺 杨克礼 伍锐 熊忠良 刘泽文 段正赢 徐涤平
为进一步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国内的分子遗传进化情况,对中国大陆1996~2008年间33株PRRSV分离毒株(29株来自GenBank)的GP5序列与国外部分代表毒株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所选PRRSV中国分离毒株中有32株属于北美洲型(NA),并大致可分为2个基因亚群,1株属于欧洲型(EU)。其中,自2006年在我国暴发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H-PRRSV)属于亚群1,且与YA株亲缘关系较近;亚群2毒株则与Ingelvac的弱毒疫苗株及其亲本株VR-2332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翟明霞 强巴央宗 李齐发 商鹏 谢庄
通过19对微卫星引物对西藏不同地区的藏鸡群体(拉萨、林芝、山南和日喀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统计了藏鸡群体多态信息含量(PIC)、遗传杂合度(H)、F-统计量和群体内遗传距离,并采用UPGMA法构建群体的聚类图,比较藏鸡不同地方鸡群体间的遗传变异。试验结果表明:藏鸡群体多态等位基因数为2~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3.9个,藏鸡群体PIC值分布在0.223 2~0.823 1之间,H值在0.256 8~0.846 0之间,PIC和H平均值分别为0.615 1和0.694 3。在所检测的4个地方群体中,各群体均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和遗传杂合度。哈代-温伯平衡检测结果表明:藏鸡群体大部分微卫星标记均...
关键词:
藏鸡 群体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艳艳 胡北侠 文心田 曹三杰 徐栋 张秀美
【目的】明确国内鸡源H9N2禽流感病毒(AIV)的PB1-F2基因分子进化特征,并进一步全面了解国内A型流感病毒(IAV)流行株的PB1-F2的流行情况。【方法】对分离自北方发病鸡群中的14株H9N2亚型AIV进行了PB1-F2基因的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了禽源、猪源和人源H5N1和H9N2亚型AIV、人源和猪源H1N1和H3N2IAV的PB1基因共计337个,系统的对国内不同宿主来源的IAV的PB1-F2基因进行了分子进化分析。【结果】上述IAV的PB1-F2基因形成了6个不同的进化分支。推导的PB1-F2蛋白表现出长度的多态性,因IAV的HA类型和宿主来源的不同,其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