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3)
- 2023(12905)
- 2022(10957)
- 2021(9943)
- 2020(8344)
- 2019(19173)
- 2018(18762)
- 2017(36315)
- 2016(19772)
- 2015(22244)
- 2014(22504)
- 2013(22651)
- 2012(21790)
- 2011(19846)
- 2010(20193)
- 2009(18524)
- 2008(18729)
- 2007(17136)
- 2006(14835)
- 2005(13862)
- 学科
- 济(92749)
- 经济(92667)
- 业(51340)
- 管理(49673)
- 企(39958)
- 企业(39958)
- 方法(36578)
- 数学(30918)
- 数学方法(30630)
- 中国(26599)
- 农(26230)
- 地方(26097)
- 业经(21553)
- 学(20247)
- 财(19456)
- 农业(17748)
- 制(16311)
- 贸(16111)
- 贸易(16100)
- 易(15492)
- 银(15043)
- 银行(15002)
- 融(14727)
- 金融(14724)
- 和(14636)
- 地方经济(14525)
- 行(14508)
- 技术(13511)
- 环境(13335)
- 产业(13328)
- 机构
- 学院(293261)
- 大学(291809)
- 济(120881)
- 经济(118230)
- 研究(108047)
- 管理(105779)
- 理学(89915)
- 理学院(88676)
- 管理学(87047)
- 管理学院(86477)
- 中国(80773)
- 科学(68564)
- 京(63440)
- 所(57145)
- 农(55893)
- 财(55080)
- 研究所(51918)
- 中心(49029)
- 江(46506)
- 业大(45076)
- 农业(43894)
- 财经(43144)
- 范(41936)
- 师范(41504)
- 北京(40413)
- 经(38988)
- 院(38515)
- 州(37357)
- 经济学(37298)
- 省(34127)
- 基金
- 项目(191163)
- 科学(149526)
- 研究(137897)
- 基金(136476)
- 家(120453)
- 国家(119406)
- 科学基金(100252)
- 社会(86613)
- 社会科(82120)
- 社会科学(82099)
- 省(76294)
- 基金项目(72520)
- 划(64446)
- 自然(64311)
- 自然科(62754)
- 自然科学(62733)
- 教育(62144)
- 自然科学基金(61632)
- 编号(55745)
- 资助(55261)
- 发(47293)
- 成果(46161)
- 重点(44402)
- 部(41548)
- 课题(39749)
- 创(39514)
- 发展(37508)
- 创新(37015)
- 展(36901)
- 科研(36512)
- 期刊
- 济(140178)
- 经济(140178)
- 研究(88239)
- 中国(61878)
- 农(51784)
- 学报(49611)
- 科学(45611)
- 财(41896)
- 管理(38281)
- 大学(36497)
- 农业(35030)
- 学学(34320)
- 教育(33067)
- 融(28615)
- 金融(28615)
- 技术(24686)
- 业经(24293)
- 经济研究(22357)
- 财经(21505)
- 业(19352)
- 问题(19091)
- 经(18641)
- 技术经济(14923)
- 图书(14882)
- 版(14625)
- 贸(14493)
- 商业(14379)
- 资源(14150)
- 科技(13971)
- 统计(13400)
共检索到4499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方永恒 张娇
基于2013—2018年面板数据,解析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借助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剖析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发展时空演变与各因素的作用规律具有高度一致性,由东南向西北呈现出阶梯状发展趋势。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基础设施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部分抵消了文化传播距离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逐渐减小,促进了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的平稳发展,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可以将影响因素时空异质性的作用机理分为3个阶段:依靠资金政策等扶持的前期发育阶段、以产业扩张和完善发展机制为主的中期扩张阶段、文化产业自成体系和平稳发展的后期稳定阶段。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因时因地因阶段制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婉怡 方永恒
基于文化产业微观主体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核密度估计、最邻近指数等方法,分析基于企业异质性的藏羌彝走廊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藏羌彝走廊文化企业分布不均,呈现出"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表现出"自西向东""南北发散"的递增态势;(2)藏羌彝走廊在空间上主要以"枢纽城市"为单一集聚点,部分枢纽城市呈现多辐射集聚的特征;(3)通过对比五大枢纽城市发现,藏羌彝走廊东部地区核心城市在文化企业空间集聚过程中所起的辐射作用明显大于西部地区,且集聚强度越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越明显;(4)异质性文化企业主要呈现"小集聚,大分散""大集聚,小分散""规模不等集聚连绵区""规模相似连片集聚区"等4种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永恒 宋婉怡 张倩
基于我国1985—2018年间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政策,选取政策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3个维度对政策进行指标赋值量化,运用平均协同度测度模型,以量化数据描绘出了政策协同演变过程。结果发现:随着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政策数量的增多,总效力逐年上升,总协同度以及各目标与措施间协同度不断增长。但2014—2018年,其协同度增长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各目标与措施间协同度存在显著差异。针对协同度较弱的目标与措施,进一步提出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政策有效实施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政策协同 政策量化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明洪
"藏彝走廊"是我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民族走廊,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联结我国西北、西南,纵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印缅孟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从统筹西藏与四省藏区协调发展出发,变民族走廊、文化走廊为经济走廊,建成联结西北西南跨国经济通道,拱卫西南边疆特别是西藏,横跨五大藏区,聚合藏、彝、羌等30多个少数民族的走廊型经济带。从实践上看,国家实施相关政策已经做出了前期探索。推动"藏彝经济走廊"建设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定位,建立产业支撑,交通、城市建设先行,内外协作与协同机制以及给予政策支持。
关键词:
西藏 四省藏区 统筹协调 藏彝走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建国 柴剑峰 陶立坚
本文以汶川为样本,通过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人口流迁形式、特征、动力与存在问题,来管窥藏羌彝走廊人口流迁的整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勾勒了藏羌彝走廊这一特殊民族区域人口有序流迁路径,初步探索了一条民族地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发展有效、社会秩序良好、民族文化传承的科学发展之路。
关键词:
藏羌彝走廊 人口有序流迁 汶川样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仕潮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作为空间样本,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31个省份2013—2019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采取DP矩阵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供给侧、需求侧及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存在时空差异,且呈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分布格局。东部沿海地区遥遥领先,上海最高,浙江、北京、天津、广东等次之,长江中游的安徽、湖南等发展潜力巨大;考察期内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类型可分为均衡领先型、市场带动型及基础培育型三种,并呈现"基础培育型—市场带动型—均衡领先型"的演化路径。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时空演化 DP矩阵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永志
藏彝走廊是环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条重要的民族走廊,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旅游合作方兴未艾,藏彝走廊只有实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构建"藏彝走廊旅游圈",才能实现这一区域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藏彝走廊 对策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言松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对于促进社会经济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藏地区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极大优势。本文针对西藏经济、社会和文化资源特点以及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各有关因素,采用对比与分析的方法,在探讨、论证西藏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与战略。
关键词:
西藏 文化产业 战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和清 周庆岸
文章基于波特的钻石理论,结合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特征,构建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综合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2012—2019年文化产业数字化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社交网络分析方法对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区域差异显著,差异主要源自区域内部差异,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数字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聚集特征,以“低低”聚集为主,局部空间结构稳定性强;空间关联网络具有显著的关联性、通达性和非均衡性,各省份之间空间关联较少,但彼此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相互联通,网络整体的抗毁性和稳定性较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黎夏
论文利用遥感和GIS对珠江三角洲发展走廊的土地利用空问格局及演变进行了分析。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农业用地本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内部调整。由于区内各个城市之间自然经济要素不同,土地利用变化及空间格局存在着一定的分异规律。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及空间格局在东西发展走廊明显不同,并与一系列变量有关。论文利用紧凑性指数和熵可以对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及演变进行定量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曲景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带动产业融合。文化产业的独特创意性与旅游产业的文化传播性为其融合发展提供良好基础,两者在产品、服务、市场、技术等方面的边界日益模糊。从产业综合实力、经营收入、人才机构角度选择20个产业融合评价指标,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7大区域(31个省级行政区划)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时空变动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2003~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融合初级阶段;(2)融合水平梯度差异明显弱化,区域差异缩小,其中中西部区域融合水平进步最大;(3)融合影响因素空间表现不同,主导因子随时间环境变化,提升产业人才与产业机构的良性互动是...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旅游产业 产业融合 时空变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俊平 陈年来 叶得明
[目的]对水资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测算了两者综合水平,对河西走廊地区20032013年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评。[结果]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低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等4个阶段,呈上升态势;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051增加到2013年的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俊平 陈年来 叶得明
[目的]对水资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测算了两者综合水平,对河西走廊地区2003~2013年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评。[结果]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低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等4个阶段,呈上升态势;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051增加到2013年的0.943,呈现稳定的上升态势,对两者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然而水资源综合水平仅在0.403~0.650之间波动,总体水平较低,水资源对两者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表现出非同步性;从空间特征来看,该区域内各市之间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结论]河西走廊地区总体上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高于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从低度失调到中级协调的上升态势,但协调发展度总体水平偏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艳艳 张多勇 张耀宗 王国强
河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风电基地,研究河西地区风速、有效风速时数、有效风能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为风能资源的开发提供基础参考。文章基于1958~2012年河西地区13个气象站月、日值平均风速,月平均(最低、最高)气温数据,采用M-K非参数检验法、IDW插值法等对近55年风能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年平均风速自西向东递减(-1.25~-7.04);各季风速减幅春季>夏季>冬季>秋季,不同站点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各月平均风速4月最大(3.5M/s),除乌鞘岭、马鬃山外,各站均呈减小趋势;有效风速时数分布高海拔地区>走廊西部>走廊东部>走廊中部,年、季节有效风速时数以减少趋势...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平均风速 有效风能 气候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