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65)
- 2023(12691)
- 2022(11018)
- 2021(10543)
- 2020(8985)
- 2019(20891)
- 2018(20951)
- 2017(40531)
- 2016(22113)
- 2015(25228)
- 2014(25622)
- 2013(25214)
- 2012(23306)
- 2011(20969)
- 2010(21028)
- 2009(19442)
- 2008(19425)
- 2007(17853)
- 2006(15547)
- 2005(13838)
- 学科
- 济(93598)
- 经济(93486)
- 业(67379)
- 管理(58920)
- 农(48668)
- 企(45476)
- 企业(45476)
- 方法(41627)
- 数学(37135)
- 数学方法(36572)
- 农业(32093)
- 财(24152)
- 中国(23239)
- 业经(22936)
- 地方(20569)
- 制(19054)
- 学(17490)
- 贸(17213)
- 贸易(17205)
- 易(16722)
- 务(14760)
- 财务(14703)
- 财务管理(14654)
- 银(14112)
- 银行(14077)
- 企业财务(13818)
- 理论(13624)
- 行(13328)
- 技术(13107)
- 和(12900)
- 机构
- 学院(317380)
- 大学(311349)
- 济(128887)
- 经济(126108)
- 管理(121965)
- 理学(104727)
- 理学院(103597)
- 研究(102170)
- 管理学(101615)
- 管理学院(101031)
- 中国(80637)
- 农(68950)
- 京(64800)
- 科学(63664)
- 财(58865)
- 农业(52981)
- 所(52438)
- 业大(51942)
- 中心(51007)
- 江(50113)
- 研究所(47098)
- 财经(46373)
- 经(41879)
- 范(41329)
- 师范(40935)
- 北京(40292)
- 州(40052)
- 经济学(38515)
- 院(35535)
- 经济学院(35024)
- 基金
- 项目(208379)
- 科学(162672)
- 研究(154457)
- 基金(149014)
- 家(129111)
- 国家(127837)
- 科学基金(109430)
- 社会(96016)
- 社会科(90457)
- 社会科学(90431)
- 省(83747)
- 基金项目(79428)
- 教育(71284)
- 自然(70502)
- 划(68955)
- 自然科(68796)
- 自然科学(68776)
- 自然科学基金(67511)
- 编号(65623)
- 资助(61139)
- 成果(52726)
- 重点(46651)
- 部(46260)
- 发(45790)
- 课题(44222)
- 创(43097)
- 创新(40227)
- 科研(40187)
- 大学(39260)
- 教育部(39181)
- 期刊
- 济(147621)
- 经济(147621)
- 研究(89329)
- 农(69689)
- 中国(62329)
- 学报(49107)
- 财(47126)
- 农业(46956)
- 科学(45000)
- 管理(40349)
- 大学(37785)
- 学学(35643)
- 教育(33250)
- 融(31952)
- 金融(31952)
- 业经(30158)
- 技术(29725)
- 业(23127)
- 财经(22359)
- 问题(21242)
- 经济研究(20638)
- 经(19182)
- 版(17366)
- 技术经济(16080)
- 图书(16002)
- 统计(15913)
- 农村(15550)
- 村(15550)
- 世界(15165)
- 资源(14973)
共检索到473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广利 陈俊傲 瞿枭
西藏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剧,虽然其民族、宗教及地域特点对其家庭传统养老模式的延续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一养老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一定挑战。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农牧民家庭及青年群体的深度访谈与问卷分析,从制度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三位一体"对西藏林芝地区农牧民养老保障制度改进的模式进行设计,从而为西藏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为西藏乃至广大农牧区养老模式及其保障体系的政策设计提供镜鉴。
关键词:
西藏地区 藏族农牧民 孝文化观 养老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晓蓉 李辉霞
本文是在对西藏农牧民收入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了人均收入较高的日土县的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发现畜牧业是该地区收入的主要来源。针对日土县畜牧业现状特点 ,揭示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类似该地区的高原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关键词:
西藏 日土县 农牧民收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尚荣
文章基于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1990-2009年的实际数据,对促进民族地区农牧民收入增长的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在现阶段,农村金融发展对农牧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不甚明显。文章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使用协整检验方法证明了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效率与农牧民收入增加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得到以下结论: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牧民收入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与农牧民收入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文章为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改革进程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最后,文章提出了通过农村金融发展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蕴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西藏也开启了新的城镇化进程,提出了"一圈三带两点一线"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其农牧民实现非农就业成为西藏城镇化的关键,农牧民非农就业能力的高低对就业质量起着本质上的作用。本文在对西藏农牧民进行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非农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西藏农牧民目前非农就业能力进行总体评价,并进一步研究农牧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丁文龙 黄菊英
[目的]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西藏农牧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但是,对西藏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多以定性为主,文章力求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对西藏农牧民收入问题进行研究。[方法]为了对西藏农牧民收入进行定量研究,该文就西藏农牧民收入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三产产值和农牧民人口数5个因素19982013年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以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晓莉 丁文龙 黄菊英
[目的]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西藏农牧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但是,对西藏农牧民收入问题的研究多以定性为主,文章力求从量化分析的角度对西藏农牧民收入问题进行研究。[方法]为了对西藏农牧民收入进行定量研究,该文就西藏农牧民收入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三产产值和农牧民人口数5个因素1998~2013年之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以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分别以一产产值、二产产值、三产产值和农牧民人口数作为解释变量,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消除共线性带来的影响。而后对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对修正后的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模型通过了t检验,F检验,Dubin-Watson经验,拟合优度较高。[结果]结合当下西藏经济发展的现状得出农牧民收入与各解释变量之间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影响西藏农牧民增收的关键因素。[结论]通过分析可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西藏农牧民增收的作用较为显著,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做进一步的分析,可以发现第二产业的推动作用尤为明显。第三产业产值每提高1%,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提高5.643 362%,第二产业产值每提高1%,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提高10.815 5%。回归结果与当下西藏经济发展现状及农牧民收入实际状况较为吻合。通过实证分析,并结合当下西藏经济发展状况,在该文最后对提高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怡然 龚贤
藏区农牧民持续增收是精准脱贫的重要考量指标,旅游扶贫是藏区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基于旅游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现实情况,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旅游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旅游发展对农牧民收入增长存在正向影响,农牧民收入增长水平取决于旅游者数量而非旅游总收入。针对结论,文章从加大宣传、深度挖掘文化和产品、增强农牧民参与能力和大力发展大众旅游增加游客数量等方面提出了通过旅游扶贫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建议。
关键词:
农牧民增收 旅游扶贫 藏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强 谷睿莹
为了全面了解西藏农牧户小额农信贷的行为特征,为牧区小额农信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013年7月,笔者开展了以当雄县为例的牧区农牧民小额农信贷行为调查。调查表明,西藏牧区农牧民小额农信贷行为在农牧户理解能力、农牧户文化水平、农牧户借贷动机、农牧户信贷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为此,西藏牧区小额农信贷发展必须立足于农牧民小额农信贷行为特征,加强金融创新和金融机构的服务拓展,实现小额农信贷推进和牧区经济壮大的统一。
关键词:
西藏 农牧民 小额农信贷 行为特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莉 谢丛银
农民增收 ,既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也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村工作的中心。甘孜州农牧民收入水平低且增长缓慢 ,在全省以及民族地区排位也处于末位 ,这不仅影响到甘孜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而且关系到甘孜州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就此 ,本文提出了甘孜州农牧民增收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牧民增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存同
文章利用大香格里拉地区"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人口健康促进项目西藏自治区试点县的基线调查与终期实地调查结果,透过健康权利的视角,结合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及生殖健康等主要指标进行项目评估。研究发现,虽然部分指标的数据还有待改善,但从整体上来说,在西藏地区实施人口健康促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牧民聚居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了农牧民的健康意识及人口健康储量。
关键词:
西藏 农牧民 人口健康 公共卫生服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课题组 严思勃
"三农"工作是西藏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发挥中央赋予西藏特殊优惠货币政策的作用,促进农牧民增收,已成为西藏金融部门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西藏农牧民收入概况入手阐述了西藏金融业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措施及其效果,分析了制约金融支持农牧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了金融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农牧民增收 西藏 研究报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魏小文 朱新林
贫困是伴随着人类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普遍发生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地区或民族中。西藏是中国西部自然条件恶劣、人类生存难度大、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高、贫困现象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切实改善西藏生态环境,解决农牧民的贫困问题,不仅是经济社会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如若不能很好解决,会严重影响西藏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西藏环境资源与农牧民贫困关系的研究,认为恶劣的环境条件是导致西藏农牧民贫困的重要原因,对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将西藏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农牧民
关键词:
环境资源 贫困陷阱 反贫困 生态移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洲 张明
农牧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是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西藏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为指导,首先分析了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的西藏农牧区教育发展现状及政府供给效用,然后结合农牧区实地调查资料,重点分析了西藏农牧民对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下降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农牧民需求下降是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本文最后就提高农牧民教育需求提出了相关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
西藏 基础教育 公共产品 实际需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辉霞,何晓蓉,刘淑珍,陈国阶
运用实地抽样调查数据,初步探讨改则县的农户行为与牧民收入的关系,分析了城郊改则镇牧民收入低于其它乡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①由于区位优势,牧民试图寻求增收的捷径,而不安分于畜牧业的生产,导致草地的低效利用;②第三产业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发展导向没有与畜牧业相结合,而且由于缺乏管理技术和经验,第三产业的投入/产出比高,所以少数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户并没有因此而提高家庭收入水平;③地处青藏高原,外出打工交通成本高,加上浓厚本土意识,牧民不愿意到外省打工,而本区就业机会少,劳动力廉价,所以劳务输出并没有成为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④牧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学的生产技术,导致生产投入的利用效率低。
关键词:
改则县 牧民收入 相关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