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4)
2023(1038)
2022(910)
2021(827)
2020(711)
2019(1692)
2018(1609)
2017(2807)
2016(1604)
2015(1906)
2014(1798)
2013(1920)
2012(1847)
2011(1630)
2010(1635)
2009(1490)
2008(1541)
2007(1439)
2006(1338)
2005(1260)
作者
(5541)
(4524)
(4522)
(4335)
(2865)
(2289)
(2084)
(1870)
(1808)
(1650)
(1615)
(1582)
(1469)
(1462)
(1458)
(1444)
(1412)
(1375)
(1314)
(1281)
(1140)
(1133)
(1121)
(1100)
(1060)
(1042)
(1005)
(981)
(947)
(923)
学科
(6322)
经济(6316)
方法(4296)
数学(3575)
管理(3550)
数学方法(3393)
(3099)
(3017)
(2827)
企业(2827)
(1734)
理论(1506)
中国(1282)
图书(1261)
(1247)
(1064)
组织(992)
(897)
财务(888)
财务管理(884)
书馆(872)
图书馆(872)
(870)
工作(860)
教育(849)
企业财务(838)
技术(821)
统计(821)
业经(815)
(813)
机构
大学(26007)
学院(24208)
研究(8854)
管理(8655)
(7674)
经济(7401)
理学(7397)
理学院(7279)
管理学(6898)
管理学院(6860)
中国(6844)
科学(6706)
(6189)
(4999)
研究所(4626)
(4439)
业大(4111)
北京(4010)
中心(3894)
(3750)
师范(3719)
图书(3717)
(3706)
书馆(3605)
图书馆(3604)
(3580)
农业(3473)
(3245)
(3077)
师范大学(3064)
基金
项目(16514)
科学(12557)
基金(11964)
(11164)
国家(11085)
研究(10578)
科学基金(9169)
自然(6585)
自然科(6470)
自然科学(6469)
自然科学基金(6335)
社会(6026)
社会科(5743)
资助(5742)
社会科学(5739)
基金项目(5674)
(5527)
(5413)
教育(4667)
编号(4507)
成果(4302)
重点(3677)
计划(3519)
(3397)
科研(3329)
项目编号(3233)
科技(3094)
(2952)
(2907)
大学(2862)
期刊
(7454)
经济(7454)
研究(6552)
学报(5823)
图书(5498)
中国(4944)
科学(4489)
书馆(4316)
图书馆(4316)
大学(4110)
学学(3590)
(3584)
统计(3333)
管理(3183)
(2740)
教育(2733)
(2630)
决策(2533)
农业(2498)
技术(2468)
情报(2147)
技术经济(1564)
业大(1544)
(1544)
理论(1359)
(1357)
财经(1353)
经济研究(1302)
实践(1298)
(1298)
共检索到38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芹芳  
藏书印文辨识的难点在于篆法与章法的多变。古籍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掌握篆字变化规律,如字省、合文、重文、拉长、改变笔划顺序、改变结构、增加笔划七个方面;记住特殊字的异体字;区分形近字之间的差别;运用常识综合判断不容易识别的藏书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国庆  
检视近年出版的有关藏书印的主要文献、古籍书目和图录,藏书印的著录问题不少,说明部分从业人员尚缺乏必要的学识和技能;文献量少质平,反映了图书馆界、专业杂志和出版社对这一科目的忽视。本文就藏书印的释读阐述了个人看法,并以所总结的方法对一些图录的印章释文做了考订辨误,进一步建议本行业的相关机构尽快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必要措施,以免积重难返。在培训古籍编目人员时应增加辨识印章的科目,造就一批专业人才。重要并有条件的古籍收藏单位应仿效日本一些公私图书馆和台湾"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图书馆,建立"馆藏印记资料库系统",积少成多,为最后建成一个"中国历代藏书印记检索系统"做准备。相关的出版社也应该反思过往的实践,提高编辑的业务水平,把好图书质量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少川  
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颗瑰宝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扬光大发挥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他们节衣缩食,典衣当物,为求一典籍甘愿竞折腰,他们所痴迷的却是那一册册散发着墨香的图书,他们的职业道德可歌可泣。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历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藏书印。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主人在自己购置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增泰  
藏书印摭拾张增泰(摘自《书与人》1997年第1期)相传最早的藏书印是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写“贞观”二字的连珠印。此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字连珠印,李泌“端居室印”,李煜“建业文房”印,赵匡胤“秘阁图书”印,都是早期颇有名的藏书印。藏书印名目繁多,有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莫俊  
藏书印辨识是古籍普查登记的重要项目,关系藏书源流的考证和版本价值的判定;同时也是古籍普查的薄弱环节,影响普查数据的质量并制约普查的进度。藏书印的辨识应掌握以下八条要点:寻找位置不遗漏,识读文字善思考,确定印主多查检,判定次序有耐心,辨识结果须查证,平台著录应详尽,确定书影细甄选,完成之后做整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宁  耿波  秦玉蓉  
对《山东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所收录的藏书印进行分类,进而探讨了古代藏书家对藏书印赋予的多种精神内涵,分析了对今人的启示,提示要学习古人的读书、爱书和求知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粹。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芹芳  
干支纪年藏书印作为藏书家常用印鉴的一种,除了具有藏书印共有的特性外,还因印文中含有时间而显出其特殊的一面。它能准确反映印主年龄、藏书活动等史实,对于藏书文化的研究有重大参考意义。干支纪年藏书印可归纳成3种类型:表明印主的生辰年龄;表明印主的仕途变化;用作纪事。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莫俊  
藏书印辨识是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难点。文章列举十个在工作中碰到的典型印例并作剖析,从中总结辨印过程中应注意的十个要点,为普查人员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康冬梅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部分乐嘉藻旧藏善本书,本文辑录其亲笔题跋者四种,迻录跋文并对跋文内容进行相关考释。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芹芳  徐海蓉  
天禄琳琅是清代宫庭藏书处所,《天禄琳琅书目》和》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是清高宗、仁宗朝宫庭藏书的官修善本目录,在目录学、版本学领域有极重要之参考价值.按此书编制体例,书中已著录若干方伪印,于版本鉴定大有裨益.然而百密一疏,书中遗留不少当时没有发现的伪印,文章依序一一指出,并分析伪书的版本及欲冒充之印主,归纳出藏书印作伪主要集中在明代这一结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莫俊  
目前古籍钤印资源的开发是古籍整理学科的冷门,主要原因是钤印释读存在较大困难。本文将古籍钤印的释读方法总结为十类:按部索字法、字形复原法、图符字化法、署名对释法、词句推定法、因零查整法、文献印证法、印印联释法、色位分组法、抓大放小法等,涉及文字辨识、印文解读、印主考证、次序判定等环节,以期为古籍整理人员进行钤印释读提供参考。
[期刊] 西域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康  
文章从藏书票和藏书印的历史发展、功能价值、内容题材、内涵,象征意义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这两种藏书文化衍生品进行比较,探究其中的异与同,挖掘其内在价值,时代赋予的功能属性,并由此管窥当今藏书文化衍生品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林官春  王行荣  冯有胜  
给出藏书利用率的定义,包含某个时刻的利用率、某个时间段的利用率、各类藏书的利用率和藏书总体利用率等,研究了不同藏书利用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类藏书利用率的相关关系。藏书的利用率与各类藏书的结构相关,提出利用藏书利用率数据指导藏书结构的优化方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胡维青  刘晓武  陈少川  
本文介绍了叶德辉藏书保护的理论及借鉴和陈秀清先生的古籍保护方法,并时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索了传统古籍保护方法中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