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38)
2023(15106)
2022(12991)
2021(12090)
2020(9924)
2019(22687)
2018(22461)
2017(42442)
2016(23280)
2015(26158)
2014(26068)
2013(25782)
2012(24058)
2011(21747)
2010(21861)
2009(19672)
2008(19003)
2007(16612)
2006(14771)
2005(13119)
作者
(69869)
(57840)
(57608)
(54659)
(36945)
(27858)
(26100)
(22910)
(22096)
(20650)
(19972)
(19594)
(18684)
(18459)
(17986)
(17943)
(17247)
(17150)
(16574)
(16416)
(14592)
(14443)
(14049)
(13254)
(13009)
(12994)
(12826)
(12736)
(11699)
(11455)
学科
(97013)
经济(96924)
管理(60476)
(57786)
(45803)
企业(45803)
方法(38275)
数学(32830)
数学方法(32443)
中国(28744)
地方(27755)
(26383)
(23625)
业经(21926)
(19789)
农业(18137)
环境(16283)
(16114)
贸易(16100)
(15972)
(15690)
(15467)
地方经济(15322)
理论(14970)
(14878)
技术(14825)
银行(14813)
(14810)
金融(14804)
(14319)
机构
大学(328566)
学院(327695)
(125242)
管理(125198)
经济(122299)
研究(118814)
理学(107909)
理学院(106510)
管理学(104371)
管理学院(103798)
中国(86978)
科学(77968)
(72317)
(61408)
(57928)
研究所(56316)
(56272)
中心(52985)
业大(51278)
(49192)
(47672)
师范(47192)
北京(46107)
农业(45310)
财经(44670)
(44063)
(40581)
(40292)
师范大学(38337)
经济学(36408)
基金
项目(228770)
科学(179448)
研究(164618)
基金(164243)
(145150)
国家(143931)
科学基金(122237)
社会(101250)
社会科(95859)
社会科学(95837)
(90556)
基金项目(88132)
自然(81227)
自然科(79292)
自然科学(79277)
自然科学基金(77805)
(77159)
教育(74769)
编号(67082)
资助(66789)
成果(54366)
(53047)
重点(52343)
(48843)
课题(47312)
(47034)
科研(44000)
创新(43902)
计划(42571)
发展(41578)
期刊
(142927)
经济(142927)
研究(98241)
中国(66629)
学报(56355)
(52755)
科学(52160)
管理(45988)
大学(41169)
教育(40276)
(39125)
学学(38590)
农业(36923)
(28040)
金融(28040)
技术(27868)
业经(24575)
经济研究(22266)
财经(20537)
图书(19646)
(19180)
问题(18519)
(17447)
科技(17194)
资源(17189)
理论(15516)
技术经济(15134)
(15035)
现代(14801)
商业(14436)
共检索到4899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盼   余国安   侯伟鹏  
冲积扇是山区河流(沟谷)出口常见的堆积地貌形态。发育成熟、稳定的冲积扇是山区生产生活的良好区域,但同时也是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潜在易发区。研究冲积扇的地貌特征及成因有助于山洪泥石流灾害合理防控和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以中国藏东南帕隆藏布流域冲积扇为研究对象,结合Google Earth、遥感影像以及野外踏勘调查,统计分析区域冲积扇地貌发育特征、空间分异及主要类型和成因,并探讨气候影响下区域冲积扇变化,结果发现:(1)帕隆藏布流域冲积扇面积较坡降空间波动剧烈,干流冲积扇整体较支流冲积扇小且陡;三大支流冲积扇从上游曲宗藏布到下游易贡藏布面积中值呈增大趋势,而坡降中值呈减小趋势;扇体面积与流域面积呈弱正相关,扇体坡降与流域面积呈负相关且与流域崎岖度呈正相关,4个分析区域冲积扇与流域形态参数之间的拟合关系存在明显差异。(2)流域内洪积扇、泥石流扇和坡积扇三类扇体地貌特征差异大,且与其来源流域的联系不同,表现为泥石流扇与流域形态参数之间的拟合相关性均最强,而坡积扇的相关性很弱。(3)扇体发育受降水、物源供给、主导动力机制及主河作用等因素影响,气候变化(如升温、强降雨事件增多等)背景下,流域不断新生冲积扇且原有冲积扇规模(甚至类型)发生变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民  李占斌  崔灵周  管新建  
流域地貌形态的科学量化是研究地貌学复杂问题和流域土壤侵蚀模型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定雨强模拟降雨作为主要驱动力,以小流域模型不同发育时段的DEM数据为基础,利用多重分形模型计算分析了小流域不同发育阶段地貌多重分形及其参数,探讨了小流域地貌不同发育阶段的多重分形特征及其表征的流域地貌意义。结果表明:在小流域地貌发育的幼年阶段,随着地貌的不断发育,地貌奇异指数分布范围△α从第2期的0.5085增至第4期的0.6716,呈增长变化趋势,平均增长幅度为16.04%,多重分形参数△f则呈现出递减趋势,降幅为29.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娜   沈爱红   石云   佘洁   张风红   郭瑞   吴涛   李建华   朱晓雯   李红霞  
【目的】以贺兰山东麓冲积扇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微地形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差异性,探讨两者间相互关系,为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发育机制研究、生态修复及农业生产等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野外调查取样和实验室分析测定为基础,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不同微地形(冲积台地、高漫滩、槽滩、沟床)和不同土层深度(0~20、20~40 cm)的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地理探测器结合典范排序方法对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在不同微地形,土壤砾石含量、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表现为冲积台地>高漫滩>槽滩>沟床,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高漫滩>冲积台地>槽滩>沟床,各元素含量随着土层厚度增大而降低;土壤pH、全磷和全钾含量在不同微地形差异不显著;土壤酶活性在不同微地形表现为碱性磷酸酶与脲酶活性为冲积台地最高,沟床最低,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为沟床最高,冲积台地最低。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少,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地理探测器探测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微地形土壤酶活性空间分异是各土壤理化性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通过进一步的冗余分析表明:全氮、碱解氮、土壤砾石含量和速效钾是影响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区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指标,重要性大小排序为:全氮>碱解氮>土壤砾石含量>速效钾。【结论】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区不同微地形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土壤各理化性质对土壤酶活性的作用强弱不尽相同,揭示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关系的复杂性及酶活性空间分布变异影响因子的多样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钱新强  
从地理过程分析的角度 ,讨论了黄河大冲积扇南翼上部控制区土地分异各有关因素的影响机制 ,指出黄河活动及其后期影响是这一地区土地分异的最根本的主导因素。并进一步说明了该区域土地分异表现出的逐级深化的显著规律性以及各有关类型的“梳状”空间组合结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民  李占斌  崔灵周  鲁克新  侯建才  
分形理论为流域地貌形态等复杂体系的定量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以室内流域模型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和高精度摄影测量获得的模型流域不同发育时段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为基础,采用变分法计算了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维数,并对分形维数与地貌因子沟谷密度和地面割裂度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流域地貌形态在无标度区间内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准确的反映流域地貌表面的复杂程度;流域地貌形态在流域发育的不同时段具有不同的分形维数,并且与沟谷密度和地面割裂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分形维数作为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的量化指标为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中宏观地貌形态因子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羽松  丁树文  蔡崇法  吕国安  夏栋  朱芸  
[目的]研究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情况、有机质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索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规律,不仅有利于农业用地规划,也为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对山区农林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运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以通城县杨垄小流域崩岗洪积扇农田为研究对象,选定水田和旱地两种洪积扇土地利用方式,分别采集洪积扇农田扇顶、扇中、扇缘以及对照4个区域测定其土壤物理性质,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各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究,研究崩岗对洪积扇农田的影响规律。[结果]崩岗侵蚀导致洪积扇农田土壤严重沙化,土壤结构性恶化。洪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卢杰  郭其强  郑维列  徐阿生  
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种群径级结构、年龄结构及冠幅结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种群的高度结构。种群结构不仅反映了种群不同个体的配置情况,也反映了种群数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晓猛  张建云  孔凡哲  刘翠善  
以长江三峡区间沿渡河流域为例,采用HEC-HMS水文模型系统为模拟工具,基于流域下垫面特征和水动力条件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单位线方法,并应用于降雨径流过程模拟。以自然分水线划分子流域,基于DEM数据和GIS工具提取河网水系特征。采用7种模型评估指标,分别从总量平衡,过程拟合,高水流量和低水流量4个角度评判模型的模拟效果及精度,并给出了模型模拟结果的量化统计指标。模拟结果表明:25场洪水中,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小于20%的有80%,径流深相对误差小于20%的有96%,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大于0.8的有84%。由此可知,提出的分布式汇流方法可有效利用流域下垫面特征和GIS工具提取模型参数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明亮  庄大方  胡文岩  
利用我国“八五”资源环境遥感数据库与“九五”县级土地资源遥感调查数据库分析了 90年代初期到中期我国耕地的变化情况 ,结果显示我国耕地变化存在区域差异 ,其中黄淮海平原及山东丘陵区减少最为显著 ,东南丘陵区耕地为显著增加 ;通过分析各土地利用区划一级单元内不同变化度基本研究单元所占总体耕地面积比例情况 ,说明各区域内耕地动态差异也比较大 ;为了定性反映不同区域内由于耕地面积的变化所引起的整体耕地质量的相对变化 ,运用全国 1 :1 0 0× 1 0 4地貌图与基本研究单元图的叠加 ,统计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上的耕地面积变化量。总体上 ,我国平原地区的耕地减少绝对量与相对量均最大 ,而高原地区耕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甲瑞  王小兰  
为探索西藏高海拔地区高山松最优树高曲线,提高高原森林资源调查精度。以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尼洋河流域高山松天然林为对象,基于22块样地共计588株高山松实测树高—胸径数据分析高山松树高曲线变化规律。选取10个经典树高曲线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求解,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和MD对模型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5)Logistic方程H=a/(1+be~(-cD))拟合高山松的树高曲线效果最好(R~2=0.900 3),可作为尼洋河流域高山松的最优树高生长曲线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永清  李占斌  崔灵周  
以流域地貌形态特征的量化方法为主题,分别从图纸描绘、数理统计、土壤侵蚀模型地貌因子、分形地貌等角度,详细论述了国内外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量化研究的现状及进展,阐明了当前流域地貌形态特征量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霞  徐正会  于娜娜  张成林  周雪英  
[目的]为了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群落的生态学规律,对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不同样地的蚂蚁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多样性。[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手拣法进行调查;利用Estmaete S 9.1.0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抽样充分性;利用多样性分析法,分析了蚂蚁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群落均匀度及群落相似性等群落特征。[结果]合计发现蚁科Formicidae昆虫8亚科,45属,96种。分析发现,不同植被类型优势种和稀有种组成不同,稀有种较多。低海拔区域的沟谷雨林和常绿阔叶林蚂蚁优势种具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梁博  聂晓刚  万丹  喻武  杨东升  汪书丽  
【目的】藏东南是青藏高原乃至全国泥石流集中频发的地域,泥石流是区域内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因此,本文探寻了藏东南中小型泥石流的生态恢复技术。【方法】以时空互代法对藏东南不同年限泥石流沉积区植被演替特征进行调查统计,并以重要值确定不同年限泥石流沉积区植被群落组成。【结果】在海拔27003000 m范围内泥石流沉积区植物群落演替进程植物群落演替进程为西南草莓、苔草群落—藏川杨+鸡骨柴+苔草—藏川杨+越桔忍冬+苔草—藏川杨+高丛珍珠梅+苔草,乔木先锋种主要是藏川杨、灌木先锋种为鸡骨柴和高丛珍珠梅,草本植物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霞  徐正会  于娜娜  张成林  
【目的】调查研究藏东南地区蚂蚁物种分布格局,为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搜索法研究嘎隆拉山和墨脱河谷蚂蚁物种分布格局。沿山体海拔每上升250 m选取1块样地,在每块选定的样地内设置5个1 m×1 m样方,样方间距10 m。每个样方由地表样、土壤样和树冠样组成。样地调查完成后由5人在样地内用搜索法进行1 h蚂蚁调查,包括地表、石下、朽木下、朽木内、植物上等各种场所。【结果】在藏东南嘎隆拉山和墨脱河谷共采集蚂蚁20 371头,隶属于8亚科45属96种,其中切叶蚁亚科18属44种,猛蚁亚科10属24种,伪切叶蚁亚科、行军蚁亚科和细蚁亚科仅1属1种,大头蚁属种类最丰富,有1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金山  沈兴菊  魏军林  
李子凹沟和滑脚坡沟是著名高频泥石流沟蒋家沟中游流通段的两条支沟,流域条件极为相似,泥石流暴发频率高,堆积扇发育快。以这两条沟为对象,观察泥石流在堆积扇上的运动和停积过程,对不同特征的泥石流堆积体进行采样分析,并在每年雨季前后测量堆积扇地形及其纵横断面。对这两条支沟泥石流堆积扇2006~2008年的发育过程、平面形态、纵横剖面、堆积速度等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滑脚坡沟泥石流体颗粒较粗,容重大,泥石流整体堆积,呈垄岗状。李子凹沟泥石流粗大颗粒少,容重小,在扇体上漫流,堆积呈舌状。堆积扇的进一步发育主要靠垄岗状堆积-改道完成。(2)主沟堆积条件下,支沟泥石流堆积扇以淤高为主,且淤高幅度在扇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