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2)
2023(6017)
2022(5107)
2021(4657)
2020(3894)
2019(8475)
2018(8175)
2017(15303)
2016(8772)
2015(9770)
2014(9672)
2013(9788)
2012(9291)
2011(8794)
2010(8763)
2009(8162)
2008(7994)
2007(7218)
2006(6706)
2005(6070)
作者
(29703)
(24907)
(24869)
(23416)
(15667)
(12275)
(11162)
(9956)
(9483)
(8841)
(8762)
(8602)
(8387)
(8097)
(7979)
(7800)
(7701)
(7506)
(7381)
(7273)
(6488)
(6163)
(6062)
(5706)
(5698)
(5688)
(5645)
(5378)
(5270)
(5190)
学科
(37572)
经济(37541)
管理(21651)
(16033)
地方(13968)
方法(12966)
(11350)
企业(11350)
(11125)
(10565)
数学(10172)
数学方法(10042)
中国(9448)
地方经济(8083)
环境(7936)
农业(7863)
业经(7825)
资源(7649)
(7297)
理论(6011)
(5856)
(5460)
(5404)
(5019)
贸易(5017)
(4898)
(4780)
(4779)
金融(4778)
生态(4444)
机构
学院(130777)
大学(129412)
研究(53513)
(45091)
经济(43841)
管理(43752)
科学(39045)
中国(38810)
理学(36608)
理学院(36004)
管理学(35127)
管理学院(34901)
(30213)
(30046)
(29833)
研究所(28041)
农业(24059)
中心(23498)
业大(22857)
(21558)
师范(21238)
(21219)
(19839)
(19456)
北京(19275)
(19108)
科学院(18085)
(17789)
师范大学(17154)
(15596)
基金
项目(92362)
科学(70832)
基金(64565)
研究(62251)
(60259)
国家(59753)
科学基金(48326)
(38051)
社会(37656)
社会科(35547)
社会科学(35534)
基金项目(34573)
自然(33334)
(32463)
自然科(32232)
自然科学(32213)
自然科学基金(31619)
资助(27370)
教育(26920)
编号(24509)
(22748)
重点(21998)
计划(19742)
成果(19608)
(18800)
课题(18260)
科技(18236)
(17943)
科研(17874)
发展(17084)
期刊
(55426)
经济(55426)
研究(33563)
中国(29330)
学报(29294)
(27045)
科学(25380)
大学(19700)
农业(19166)
学学(18387)
管理(14885)
教育(13237)
(12445)
资源(11572)
(10551)
图书(9720)
业经(9636)
技术(9113)
(8781)
金融(8781)
经济研究(7756)
业大(7671)
(7341)
(7292)
书馆(7267)
图书馆(7267)
问题(7187)
科技(6866)
财经(6846)
(6437)
共检索到200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鹏举  
从2001年8月到2002年8月对藏东南察隅河上游流域内的大中型兽类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野外调查,对其捕猎状况进行了社区调查。主要调查了灵长目、食肉目和偶蹄目共21种动物,确认了一物种分布新记录。调查发现,数量最多的是羚牛、鬣羚等偶蹄类动物,种类数量最多的是食肉类动物,但其数量稀少,有的可能已经灭绝。调查发现,捕猎是威胁当地野生大中型动物生存的最直接和最大的因素,另外,它们还受到林区人为活动和栖息地破坏等不利因素的威胁。论文把保护当地野生动物与发展当地经济结合起来考虑,并提出了6点保护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娜娜  徐正会  张成林  刘霞  李巧  
蚂蚁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社会性昆虫,除了地球的两极及雪线之上,陆地上几乎都有蚂蚁的踪迹。蚂蚁不仅具有药用、食用及研究价值,还有改良土壤、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植物种子、防治害虫等功用(徐正会,2002)。此外蚂蚁还是指示生物多样性和环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飞  张富斌  常涛  林鹏程  刘焕章  
根据2016~2018年任河上游4次鱼类资源调查数据,对该地区的鱼类物种组成、分布格局、物种多样性和群聚结构等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18个调查样点共采集鱼类36种,其中土著鱼类34种,外来鱼类2种。34种土著鱼类隶属于3目9科30属,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多鳞白甲鱼(Scaphesthes macrolepis)1种,重庆市重点保护鱼类有汉水扁尾薄鳅(Leptobotia hansuiensis)和峨眉后平鳅(Metahomaloptera omeiensis) 2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易危(VU)鱼类有多鳞白甲鱼、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和细体拟鲿(Pseudobagrus pratti) 3种。尖头大吻鱥(Phoxinus oxycephalus)、嘉陵颌须鮈(Gnathopogon herzensteini)、宽鳍鱲(Zacco platypus)和峨眉后平鳅等小型山溪急流性鱼类在调查水域分布较为广泛,同时也是鱼类群聚中的主要优势种类。鱼类物种多样性整体呈现出随河流梯度向下游延伸而逐渐增加的趋势。与历史调查资料相比,任河上游鱼类资源明显衰退,主要表现为物种数量减少、部分种类分布范围缩小和小型化趋势加剧等。为促进任河上游鱼类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建议严格控制水电开发强度、加强渔政管理和实施生态修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甲瑞  王小兰  
为探索西藏高海拔地区高山松最优树高曲线,提高高原森林资源调查精度。以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尼洋河流域高山松天然林为对象,基于22块样地共计588株高山松实测树高—胸径数据分析高山松树高曲线变化规律。选取10个经典树高曲线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求解,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残差和MD对模型的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5)Logistic方程H=a/(1+be~(-cD))拟合高山松的树高曲线效果最好(R~2=0.900 3),可作为尼洋河流域高山松的最优树高生长曲线模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芳芳  徐宗学  左德鹏  
黄河上游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然而,近年来黄河上游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流域水资源情势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基于SWAT模型,研究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流域径流在未来两个时期(2046年-2065年以及2081年-2100年)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未来两个时期内,流域径流量呈减少趋势,且2081年-2100年时期的减少幅度较2046年-2065年时期大;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年径流量序列的第10和90百分位值(R10和R90)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出现在CSIRO-A2和INM-B1两种组合情景下;CSIRO模式下流域径流量最大,INM模式下最小,MRI模式居中;日径流量的第90百分位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马宝珊  徐滨  魏开金  朱祥云  徐进  
为了解安宁河浮游动物资源现状,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进行了安宁河支流的周年调查,并分别于雨季和旱季增加了安宁河干支流的两次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共检出浮游动物3门33属47种,其中以原生动物和轮虫居多,桡足类较少。全年优势种为普通表壳虫(Arcella vulgaris)、无棘匣壳虫(Centropyxis ecornis)、球形砂壳虫(Difflugia globulosa)和长圆砂壳虫(D.oblonga)。安宁河支流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704 ind./L和0.002 4 mg/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春华  赵雨森  辛颖  魏琳  张欣  
在阿什河上游的帽儿山实验林场境内,选取代表性的6种林分类型,测定了各林分枯落物层的蓄积量,采用室内浸泡法对持水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厚度为2.8 5.5 cm;枯落物总蓄积量为9.27 39.81t.hm-2;最大持水量为25.65 136.83 t.hm-2;最大拦蓄水量为21.02 87.53 t.hm-2;总有效拦蓄水深为1.726.71 mm。6种林分枯落物层的持水能力排序为:兴安落叶松林>针阔混交林>红松林>蒙古栎林>樟子松林>水曲柳林。对6种林分枯落物的持水量、吸水率随浸泡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回归拟合,表明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存在对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倪金生  
以山东莒县沭河上游流域地区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大汶口、龙山和岳石文化时期遗址空间结构及其与环境特征的关系分析,建立了基于GIS的沭河上游考古遗址预测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较为精确地分析得出遗址分布与地形高度、河流分布等因子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莒县沭河上游流域地区遗址点分布在高程较低和坡度低于3°的地方,说明遗址点多选择在较为适宜农业活动的地方;在遗址选择朝向上,整个研究区域的朝向分布比较均衡,但以西、西南、东和东南为主;史前人类的居住地主要沿支流分布,而远离干流,以避免洪水灾害的危害;随着时间的推进,遗址点所处位置的高程和坡度逐渐增高增大,距离河流的各种距离总体上也呈增加的趋势,这与人类克服环境限制能力的提高有关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俊  叶瑜  魏学琼  
过去300 a耕地变化重建是环境变化研究的基础。华北地区河湖演变对历史土地开垦的影响需要在历史耕地重建时予以考虑。论文基于清代地方志、民国统计资料和现代土地利用数据,通过量化坡度和历史时期潜在耕地垦殖率因子,建立宜垦性模型,重建过去300 a白洋淀与大清河上游南部流域5个时间断面上空间分辨率为1km×1 km的耕地变化,并结合大清河南支的河道变迁和白洋淀演变过程分析了县域尺度下河道变迁、湖群演变对土地开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近300 a来研究区开垦范围向山区扩展,开垦强度不断加深,平均垦殖率由1646年的0.162增至1980年代的0.579;②白洋淀收缩为安新、容城、任丘、高阳和蠡县土地开垦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清中后期5县垦殖率较同期周围县高约3%~40%不等,且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周围县;③古河道为肃宁、河间、任丘和安国的土地开垦提供了物质基础,河流改道后肃宁、河间和任丘的垦殖率分别增长为原来的2.12、2.6和2.86倍;安国垦殖率增长了37%,为同期增长最为显著的县;④新河道虽会冲毁部分土地,但泛滥区却能为土地开垦提供物质基础,故途经地垦殖率有增有减,蠡县和高阳的垦殖率分别增加为原来的1.80倍和1.88倍,望都、清苑垦殖率分别增加3%、4%,定州垦殖率减少4%。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昝欣  张玉玲  贾晓宇  熊广森  
张家口市是首都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支撑区,流经该区域的永定河上游流域发挥着保育水资源的重要作用。为全面认识永定河上游流域水资源生态价值,对流域水生态各项服务功能开展定量评价。以2017年为基准年,综合采用InVEST模型与市场价值法系统评估研究区的水源供给量,以空间和货币的手段直观地表达该地区的水源供给情况;对于空间数据较难获取的地区,采用当量因子法评估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价值;采用分摊法计算水生态旅游价值。结果表明:其总价值量为55.14亿元,约占张家口市各区县平均GDP(81.87亿元)的67.35%。其中,水源供给价值、水力发电价值、水产品生产价值、休闲娱乐价值等直接使用价值为28.64亿元,土壤保持、河流输沙、生物多样性等间接使用价值为26.50亿元,水源供给、休闲娱乐和水土保持功能对研究区域水生态系统价值提升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区单位面积的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分别为0.35亿元和0.23亿元,生态价值远高于经济效益。本文因地制宜的综合评价方法提升了价值评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对于基础数据较为缺乏的地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霞  徐正会  于娜娜  张成林  周雪英  
[目的]为了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群落的生态学规律,对藏东南嘎隆拉和墨脱河谷不同样地的蚂蚁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多样性。[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手拣法进行调查;利用Estmaete S 9.1.0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抽样充分性;利用多样性分析法,分析了蚂蚁群落的组成、优势种、物种多样性、群落均匀度及群落相似性等群落特征。[结果]合计发现蚁科Formicidae昆虫8亚科,45属,96种。分析发现,不同植被类型优势种和稀有种组成不同,稀有种较多。低海拔区域的沟谷雨林和常绿阔叶林蚂蚁优势种具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西萍  何淑琴  李军军  
调查和分析该省50家大中企业情报能力现状及主要障碍,提出加强企业情报能力的相应对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斌  张耀光  岳兴建  刘绍平  王志坚  
2007年4月到2008年8月对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分布和生物量先后进行了5次调查,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53种,隶属于5门,7纲,42科,其中水生昆虫是怒江流域鱼类饵料的重要来源之一。怒江流域42个采样点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生物量分布从上游到下游呈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其密度和生物量值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55~457.4 ind./m2、3.89~14405.9 mg/m2。聚类分析显示怒江流域大型底栖动物具有相同生境类型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较为相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玉   翟晓燕   张永勇   李淼   刘晓洁  
水生态产品实物量计算是水生态产品价值量核算及价值实现的基础。为客观反映水生态产品价值量与水循环过程的联系,论文以黄河上游湟水河流域为例,采用流域水循环多过程模拟、情景分析和社会经济调查等手段,核算了1986—2015年水生态产品(水资源供给、水资源存量、土壤保持、洪水调蓄、水质净化)实物量及其价值,系统分析了水生态产品价值量组成及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湟水河流域1986—1995年水生态产品总价值量为604.81亿元/a,1996—2005、2006—2015年分别增加了10.87%、24.49%。水生态产品价值主要由水资源存储贡献(占比66.59%~69.53%),水库防洪价值、水资源供给、水质净化价值次之(分别占比18.91%~23.54%、5.08%~5.53%、4.77%~6.12%),土壤保持贡献最小(占比约0.02%)。从上游到下游子流域水生态产品价值量通常呈减小趋势,个别子流域由于有水利工程,水生态产品价值量明显增加。研究可为黄河上游流域水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