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9)
2023(6584)
2022(5801)
2021(5551)
2020(4631)
2019(10289)
2018(10252)
2017(18383)
2016(10916)
2015(12495)
2014(12311)
2013(10945)
2012(9717)
2011(8891)
2010(8882)
2009(8028)
2008(7526)
2007(6791)
2006(6017)
2005(5021)
作者
(26327)
(21860)
(21519)
(20782)
(13822)
(10722)
(10235)
(8594)
(8499)
(7978)
(7528)
(7311)
(7029)
(6802)
(6694)
(6652)
(6543)
(6489)
(6392)
(6216)
(5648)
(5340)
(5273)
(5096)
(5091)
(5028)
(4930)
(4807)
(4542)
(4473)
学科
(30957)
经济(30814)
管理(24449)
(20632)
(18389)
企业(18389)
方法(14336)
中国(14021)
理论(11113)
教育(11080)
数学(10611)
数学方法(10329)
(10200)
业经(8810)
(8259)
(7789)
教学(7452)
(7356)
地方(6552)
农业(6276)
技术(5444)
(5435)
(5341)
贸易(5339)
(5154)
环境(4996)
工作(4763)
(4652)
财务(4634)
财务管理(4625)
机构
大学(134368)
学院(133546)
管理(46592)
研究(43914)
(43220)
经济(41939)
理学(40246)
理学院(39664)
管理学(38533)
管理学院(38282)
中国(28501)
(28352)
科学(27469)
(24733)
师范(24570)
教育(21761)
(21744)
(21185)
(20651)
技术(19900)
中心(19770)
研究所(19753)
师范大学(19438)
(19125)
职业(18895)
业大(18637)
北京(18129)
(16774)
财经(16350)
(16167)
基金
项目(89478)
研究(72662)
科学(70661)
基金(59554)
(50213)
国家(49637)
社会(43996)
科学基金(42424)
社会科(40290)
社会科学(40275)
教育(39595)
(38149)
编号(33478)
(32805)
基金项目(30873)
成果(28135)
课题(25519)
自然(25516)
自然科(24959)
自然科学(24952)
自然科学基金(24433)
资助(24265)
(22291)
重点(21049)
(20296)
项目编号(20133)
规划(19661)
(19621)
大学(19019)
(18800)
期刊
(49445)
经济(49445)
研究(41051)
教育(40992)
中国(34757)
学报(19277)
(17690)
技术(17315)
科学(17095)
(16427)
大学(15923)
管理(15796)
职业(14856)
学学(12990)
农业(12801)
图书(10021)
技术教育(9676)
职业技术(9676)
职业技术教育(9676)
业经(9239)
(8389)
论坛(8389)
经济研究(7871)
财经(7593)
书馆(7332)
图书馆(7332)
(7212)
金融(7212)
(6801)
(6614)
共检索到203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毛瑞  万明钢  
本文通过实验重点探讨藏、汉大学生在社会比较、时间比较下不同因素对职业可能自我评价的交互动态影响,发现(1)时间比较后的评价高于社会比较后的评价;(2)内隐比较下的评价高于外显比较下的评价;(3)比较类型与比较方式交互作用显著,比较方式更易在社会比较水平中发挥作用;(4)不同社会比较倾向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5)藏族大学生在创造力维度存在比较类型、比较方式与人格特质的三重交互作用;(6)汉族大学生在创造力维度存在比较方式与人格特质的交互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鑫  杨红燕  
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标准有序Logistic模型,检验分析了比较对老年人主观幸福的影响。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其关键在于比较,社会比较和时间比较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比效应是解释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心理机制;时间比较对不同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心理不健康、多子女、家庭经济地位高、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影响更大;生活保障、社会公平等宏观制度因素对老年人主观幸福影响显著。据此提出,推进老年人继续教育、再就业等工作,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加大民生建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政策倾斜与人文关怀重点关注弱势老年人群体;重点推进生活保障、社会公平等宏观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丕国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自卑心理量表》和《大学生社会比较量表》对4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自卑心理程度较轻;大学生向上比较频率处于中等水平,而向下比较频率处于较低水平。大学生自卑心理与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的频率相关显著;社会比较部分因子对大学生自卑心理具有预测作用。社会比较方式不同的大学生,自卑心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粟雪琼  曾玲娟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了493名高职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和社会比较倾向。结果表明,高职生的自我和谐处于中等水平,且在不同生源地、专业满意度和社会比较倾向上有显著差异;能力比较能显著预测总的自我和谐程度、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及自我的刻板性;观点比较能显著预测总的自我和谐程度、自我的灵活性及自我的刻板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侯慧清  安定明  张凯  
相关研究表明,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因民族、宗教信仰及生活区域等方面的不同,在工作价值观上存在差异,继而影响其就业取向。针对此现象,本文使用新生代工作价值观量表,对青海省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藏汉大学生在工作价值观的5个维度上存在差异,尤其在工作价值观的功利导向和内在偏好两个维度上差异明显。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丘文福  林谷洋  叶一舵  陈志勇  
为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大学生焦虑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该研究基于大学生使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的分析,采用社交媒体使用强度量表、上行社会比较量表、青少年心理资本量表和焦虑量表,对73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和社交媒体使用中的上行社会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2)社交媒体使用强度能通过社交媒体使用中的上行社会比较和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对焦虑产生影响,该中介作用包含两条路径:上行社会比较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上行社会比较和心理资本的序列中介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进行客观的社会比较、提升心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杨晓峰  许思安  郑雪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95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方差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不同组别在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均存在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显著负相关。(3)回归分析表明,社会支持对核心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回归效应显著,核心自我评价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结论:社会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均可作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变量,核心自我评价是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向辉  
在缺乏股票卖空机制的情况下,能否推出股指期货?本文着重分析全球主要市场推出股指期货和建立股票卖空机制的时间关系,认为不应夸大股票卖空机制的实际作用,强调股票卖空机制不是推出股指期货的前提条件,并且可以考虑先推出股指期货再建立股票卖空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巍  周建平  郭本禹  
职业可能自我的良性发展直接关乎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发展、自我实现与社会化进程,也直接影响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本研究尝试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采用叙事访谈法,探讨了来自4所高校的6名优秀毕业生职业可能自我的本土化特征,并尝试用华人本土心理学理论和自我同一性状态理论诠释相关访谈材料。结果显示:处于家族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大学生群体就业现状呈现两极分化特征,人情社会与逐渐固化的社会阶层加剧了中国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失衡与凝固。最后,文章针对高校、家庭教育与大学生本人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应对上述困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昱方  刘永恒  
本文基于社会比较的视角,探究了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组织认同形成的影响,分析了员工程序公平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领导——成员交换的调节作用。依据苏南5家企事业单位35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组织认同和程序公平均存在显著正向作用;(2)高绩效工作系统是通过程序公平的部分中介作用正向影响组织认同的;(3)程序公平与组织认同的关系受到领导——成员交换的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且程序公平的中介作用也是通过领导——成员交换正向调节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志强  王雁  
本研究采用语义一致性判断任务,通过操纵干扰项和目标项在字形和语音上的相似性、改变刺激呈现进程、以及比较听障大学生与健听大学生的反应特征探讨语音、字形在高频汉字识别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语音、字形均在汉字识别的早期阶段激活,并分别通过发音核证检验、书写核证检验起到减少汉字形似性、同音性对汉字识别干扰的作用。同时,一致性对汉字识别中语音的激活产生影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孔凡柱  赵莉  
大学生就业不仅表现为数量,更应体现在质量上,提高大学生就业绩效首先需要洞悉影响绩效的因素。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不同类群大学生的职业搜寻绩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群大学生职业搜寻绩效差异显著,有无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和沟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绩效的三点策略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爱磊  白宜凡  
基于一项始于2013年且仍在进行的追踪调查,探讨进入精英大学的农村籍大学生特殊的社会体验(不少研究指出的“自卑”心理)。所谓的“自卑”可以重新加以概念化,即农村籍大学生的一种特殊主观建构——对自身社会能力的“低估”,可被纳入社会流动研究的视域考察。农村籍大学生对社会能力的“自我低估”是他们经历向上的社会流动时不熟识新的地位文化的结果。由于自认为缺乏被认可的“知识”和“文化技能”,接受访谈的农村籍大学生普遍提及感到“不自信”,倾向于对自身的社会能力进行负面评价。由于否定自身的社交能力,接受访谈的农村籍大学生会倾向减少在非学业领域的探索。对农村籍大学生自卑现象的考察应着重结构分析。其意义在于,既可深入揭示其本质与社会成因,也为消解针对农村学生的刻板印象并进而为他们增能赋权提供可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姜衍  
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归根到底是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管理,在"陌生人"社会、网络媒体的交往环境下,大学生作为"反思的实践者",如何在主体间性的理论范式下进行自我主体教育和理性交往,需要以一种自我体验式的历练来达到真正的自知自觉,即教育在于培养大学生成为"反思的实践者",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在大学生活乃至人生道路上引领自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昊  侯玉波  
本研究以西藏自治区A大学和陕西省B大学各200名藏族大学生为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他们的自我概念和跨文化人际适应的关系,以及文化情境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到内地学习提升了藏族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和人际适应能力;不论是在内地还是西藏,藏族大学生个人取向自我都能正向预测跨文化适应能力;但生活在内地的藏族大学生他人取向自我正向预测跨文化人际适应,生活在西藏的藏族大学生他人取向自我概念则反向预测跨文化人际适应。上述结果说明了生活在内地的藏族大学生自我概念提高并表现为主动的跨文化适应策略,从而有利于跨文化人际适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