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7)
2023(3965)
2022(3360)
2021(3196)
2020(2793)
2019(6468)
2018(6379)
2017(11338)
2016(6742)
2015(7795)
2014(7638)
2013(7773)
2012(7270)
2011(6486)
2010(6665)
2009(6312)
2008(6541)
2007(6285)
2006(5806)
2005(5388)
作者
(22587)
(18769)
(18563)
(17591)
(11920)
(8957)
(8394)
(7373)
(7207)
(6854)
(6516)
(6359)
(6243)
(6202)
(6142)
(5806)
(5716)
(5674)
(5581)
(5550)
(4932)
(4806)
(4654)
(4385)
(4370)
(4350)
(4293)
(4001)
(3995)
(3887)
学科
管理(29719)
(22317)
(21141)
企业(21141)
(20200)
经济(20172)
(10130)
方法(8932)
(7356)
财务(7336)
财务管理(7313)
(7141)
企业财务(6930)
数学(6776)
数学方法(6680)
(6658)
人事(5878)
人事管理(5877)
(5686)
中国(5614)
业经(5555)
(5463)
(5184)
(4757)
理论(4729)
银行(4720)
经营(4695)
(4438)
(4331)
计划(4258)
机构
大学(93745)
学院(92315)
研究(36397)
管理(34826)
(31689)
经济(30639)
中国(30541)
理学(27164)
理学院(26733)
管理学(26240)
管理学院(26044)
科学(25547)
(22938)
(22300)
(21142)
研究所(19194)
(18401)
农业(18036)
(17032)
业大(16748)
中心(16701)
(15603)
北京(14837)
(13528)
(13259)
财经(12673)
技术(11796)
(11675)
科学院(11662)
(11491)
基金
项目(57789)
科学(43199)
基金(40532)
(38695)
国家(38390)
研究(36905)
科学基金(30701)
自然(23265)
自然科(22658)
自然科学(22644)
自然科学基金(22239)
(22119)
基金项目(21068)
(20387)
社会(20112)
社会科(18864)
社会科学(18853)
资助(17734)
教育(16872)
编号(14307)
重点(14032)
计划(13443)
(12323)
科技(12034)
成果(11900)
(11839)
科研(11837)
(11451)
课题(11053)
创新(10859)
期刊
(42241)
经济(42241)
研究(27275)
中国(26642)
学报(21150)
(19208)
科学(18335)
(17897)
管理(17894)
大学(14808)
学学(13931)
农业(12819)
(10398)
金融(10398)
教育(10290)
(9577)
技术(8287)
财经(6728)
会计(6603)
资源(6024)
(5901)
业大(5686)
经济研究(5644)
(5623)
财会(5526)
业经(5306)
图书(5103)
现代(4831)
农业大学(4701)
问题(4588)
共检索到161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董保华  杨杰  
我国的工资分配经历了由国家分配到市场决定的转变,在这个历史转轨过程中,国家逐步退出对工资分配的直接干预,转而注重对工资的底限保护,工资水平开始由市场决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工资制度的改革中被激发出来,工作效率、企业效益得到了迅速提升,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工资体制改革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合同法》在对劳动合同制度进行全面整合的同时,也对工资制度进行了规定,加强了对工资制度的行政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洪银燕  
现代化的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薪酬机制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属于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薪酬管理制度具备科学性与合理化,才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到企业当中,成为施工企业稳定的必要条件之一,为施工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莉  
我国加入WTO后 ,金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如何保持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势头 ,人才竞争是关键。银行在人才竞争中 ,必须建立有激励性的人员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万希  
本文对比现有的薪酬设计技术提出了基于贡献的薪酬设计方案,并结合案例阐释了该方案的具体操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杰  何莉娟  
目前,在企业中实施的薪酬体系主要有两大类,职位薪酬体系和技能薪酬体系。技能薪酬体系是一种基本薪酬决定体系,是根据员工所掌握的与业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来支付报酬的。传统的技能薪酬体系广泛运用于蓝领员工,因为,这些岗位的工作是可以具体化和量化的。对于白领员工,其适用性就较差,因为,决定他们工作绩效的不仅是传统的知识与技能,而更多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晓雪  董文静  
2015年初,《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简称"改革方案")在我国中央企业正式实施。这一方案的实施将更好的建立符合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特点的薪酬制度,也势必会引起企业薪酬激励的变化。基于此,本文以2012~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中央企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改革方案"的实施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改革方案"的实施会降低中央企业的成本粘性;"改革方案"对成本粘性的抑制作用会受到管理层持股水平与股权集中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管理层持股水平以及股权集中度较低时,"改革方案"的实施会使中央企业成本粘性降低程度更加显著。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范文祥   王其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成刚  
当前,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经济发展在各个层面均发生了重大转变,为满足企业员工的岗位设置、任职资格与薪酬激励机制相适应的要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和以贡献者为本的目标,实现员工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分配制度相互融合的目标,激励员工自觉提升工作能力和专长的积极性,快速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薪酬激励和调节功能。文章对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如何构建薪酬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正堂  戴娟  
薪酬保密制度在国内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这项制度一方面保护了员工的个人隐私,避免了员工之间的薪酬比较,并减少了内部冲突和员工流失;另一方面可能会减少组织公平感和信任感,降低员工的满意度和工作动力。避免员工之间的薪酬比较是薪酬保密的积极和消极效应产生的根源。文章还对薪酬的隐私性、薪酬保密的范围、薪酬保密的可靠性等问题展开分析,强调不能因为薪酬保密而忽视薪酬的公平性,并提出薪酬保密制度的实施条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业昆  张亚涛  苏增军  
绩效薪酬是一种重要和复杂的薪酬制度,其有效实施需要具备相应的前提条件。本文根据绩效薪酬的基本原理,提出有效实施绩效薪酬在员工自身、绩效表现、绩效考评和绩效薪酬设计四个方面的一般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零售企业薪酬特点和绩效薪酬状况,得出零售企业有效实施绩效薪酬要进行消除零售企业绩效实现中的不可控因素、建立完善的零售企业绩效考评体系等七个主要前提条件建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韦志林  芮明杰  
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探讨薪酬心理折扣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以及具体的影响路径。通过对718名员工的调查,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薪酬心理折扣对工作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薪酬公平感在薪酬心理折扣和工作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丰富发展了薪酬理论和工作绩效理论,并为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步丹璐  白晓丹  
通过对比上市公司员工规模,本文对员工离职率进行了衡量,以中国2005—2010年发生员工离职的2541个上市公司样本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员工离职率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分析了员工薪酬和薪酬差距对员工离职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这些影响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内的差异。研究发现,较高的员工离职率会显著降低公司未来的会计业绩;并且员工薪酬越高、员工与高管的薪酬差距越低时,员工离职率越低。我们还发现非国有企业的员工薪酬和薪酬差距对员工离职率的影响较国有企业而言更为显著,即非国有企业的员工离职率受员工薪酬和薪酬差距的影响更敏感。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宏  曾永良  宛玲羽  
本文研究攀比的心理特征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高管薪酬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高管薪酬中位数越多,高管进行薪酬攀比的动机越大,其在未来通过盈余管理操纵薪酬的程度增加,并且相比于应计盈余管理,高管更可能通过真实盈余管理操纵薪酬,而这种效应在公司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较大时得以缓解。进一步看,当公司属于竞争性行业或所处行业景气度较低时,薪酬攀比加剧了高管的薪酬操纵行为,即行业特征会对薪酬攀比与薪酬操纵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效应。研究还发现,薪酬攀比对企业未来价值创造的确具有负面效应。上述证据表明,攀比心理是高管实施薪酬操纵的重要诱因,意味着研究高管薪酬激励时,应关注高管对待薪酬的主观心理感受和心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惠英  
一个单位的薪酬管理方式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鼓舞职工士气,提高单位的竞争力,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从薪酬的激励功能入手,剖析了事业单位现行的薪酬机制存在的缺陷,并通过学校这一范例进一步指出了在事业单位推行薪酬管理创新,发挥薪酬激励效应的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