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4)
2023(1814)
2022(1710)
2021(1624)
2020(1427)
2019(3539)
2018(3353)
2017(6534)
2016(3669)
2015(4237)
2014(4361)
2013(4314)
2012(3897)
2011(3465)
2010(3586)
2009(3374)
2008(3398)
2007(3139)
2006(2841)
2005(2435)
作者
(11369)
(9639)
(9423)
(9047)
(6041)
(4756)
(4401)
(3953)
(3649)
(3401)
(3265)
(3260)
(3076)
(3058)
(2962)
(2960)
(2873)
(2836)
(2763)
(2750)
(2439)
(2390)
(2372)
(2180)
(2176)
(2156)
(2143)
(2105)
(2052)
(1953)
学科
(17043)
经济(17027)
管理(15325)
(14315)
(13709)
企业(13709)
方法(8861)
数学(7917)
数学方法(7796)
(5206)
人事(4248)
人事管理(4247)
(3973)
财务(3965)
财务管理(3958)
企业财务(3811)
(3669)
(3530)
业经(3482)
(3393)
经营(3149)
(3135)
中国(3090)
地方(3049)
(2962)
技术(2956)
(2841)
计划(2763)
决策(2760)
环境(2515)
机构
大学(55666)
学院(55141)
管理(24382)
(21880)
经济(21400)
理学(21261)
理学院(21068)
管理学(20759)
管理学院(20663)
研究(17407)
中国(12833)
(11814)
科学(11532)
(10593)
(9247)
业大(9033)
(8963)
财经(8582)
研究所(8248)
(8084)
中心(7969)
(7711)
农业(7272)
北京(7266)
经济管理(6558)
(6554)
(6462)
师范(6378)
财经大学(6375)
(6370)
基金
项目(37978)
科学(29933)
基金(27109)
研究(26218)
(23775)
国家(23564)
科学基金(20481)
社会(16485)
社会科(15689)
社会科学(15682)
(15670)
基金项目(14406)
自然(13957)
自然科(13645)
自然科学(13641)
自然科学基金(13376)
(12957)
教育(12361)
资助(11823)
编号(10085)
重点(8634)
(8595)
成果(8047)
(7814)
(7603)
计划(7497)
课题(7448)
科研(7357)
创新(7262)
教育部(7180)
期刊
(22342)
经济(22342)
研究(14453)
中国(10097)
(9291)
管理(8756)
学报(8578)
科学(8253)
(7314)
大学(6428)
学学(6098)
技术(5466)
农业(5029)
教育(4558)
统计(4431)
(4143)
财经(4114)
决策(3834)
技术经济(3622)
(3500)
(3413)
金融(3413)
财会(3368)
业经(3349)
资源(3337)
经济研究(3248)
(3190)
科技(3006)
问题(2760)
会计(2544)
共检索到77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粟  潘洁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体",缔结契约的各方都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由于缔约各方的目标函数及所掌握的信息存在差异,信息优势方会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侵害其他缔约方利益,这种现象称之为"代理问题"。为解决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委托—代理矛盾,股东不仅需要依靠市场机制、组织机制、声誉机制以及法律等外部机制制约经理人行为,而且需要从企业内部入手,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使经理人行为尽可能符合股东利益。股东对经理人激励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薪酬激励。本文在代理理论框架下探讨薪酬设计中业绩评价指标的选取和业绩评价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颖  安同良  
20世纪90年代后,EVA最大化成为西方企业追求的最重要的财务目标,并形成了基于EVA的利润分享机制。本文即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探讨了薪酬激励的依据,介绍了EVA的测度方法以及红利银行计划,在对其优点进行探讨的基础上,提出将EVA指标引入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考察与薪酬激励。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秋  
本文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为例,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择时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动机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诱发了管理层的私利动机和机会主义行为,管理层通过择时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达到避免业绩下滑的目的;业绩下滑越严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越高;同时,管理层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中获得了薪酬激励,尤其在业绩下滑的公司,高管薪酬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的敏感系数显著大于对其他盈余项目的敏感系数。本研究从契约有用性视角揭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有助于强化对上市公司机会主义会计行为的监管,改善薪酬契约这一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燕红  
全面选取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连续5年的数据对"限薪令"颁布后的高管薪酬激励性进行分析,选取报表高管薪酬和股权激励部分结合的完整薪酬作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与高管人员之间的报酬—绩效契约关系已基本形成,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但高管薪酬的贡献率低,薪酬结构单一,激励性的效用发挥与政府管制有关,国有企业的激励性效用要低于其他企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葵  
本文研究管理层薪酬和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薪酬和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管理层薪酬高的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要显著地好于管理层薪酬低的上市公司。以营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和经营性现金流量率为比较指标,管理层薪酬高的上市公司会计业绩要显著优于管理层薪酬低的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长江  冯正强  王国顺  
内容提要: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企业三种激励方案的薪酬激励数量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改进了以往的研究方法。结果表明,无论是实行哪一种薪酬激励方案,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绩效与其高级管理人员所能得到的薪酬激励数量都呈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同时通过对比发现,年薪制的激励效果最佳,股权激励的效果不太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政策环境角度对完善我国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小克  李惠蓉  
创业导向对企业而言具有战略意义,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的成长和组织经营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创业导向能否通过对高管激励来影响企业的绩效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选取2009年上市的中国创业板制造业、服务业等365家企业2013—2017五年的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创业导向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和权益薪酬激励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创业导向对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绩效的调节效应显著为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志红  齐莹莹  白晓峰  
高管薪酬激励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促进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但高管薪酬激励是否能够提高业绩预告质量,目前并未得到明确结论。文章以2007—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高管薪酬激励对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与业绩预告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薪酬结构中的股权薪酬占总报酬的比重越高,业绩预告质量越好。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激励对业绩预告质量的影响程度更大。研究丰富了高管薪酬激励和业绩预告的相关研究,能为上市公司业绩预告质量的提高提供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卜华  王云  
本文参考2010年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选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在20072014年间的5676个样本,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以便考察国企在实施经济增加值考核办法前后高管薪酬激励效应的变化。研究发现:国企高管薪酬与EVA值显著正相关;在实施EVA指标考核后,高管薪酬的激励效应显著增强,且竞争行业的国企高管薪酬激励效应显著高于垄断行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天,王宗军,田林  
经营者的薪酬契约是上市公司激励机制建立的核心。经营者薪酬激励效果可以薪酬-业绩敏感系数来评价。本文采用模型来对湖北上市公司薪酬-业绩敏感系数计量分析,来揭示湖北上市公司薪酬激励的时间效应和不同公司薪酬激励效果的差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晓东  田利华  李晏墅  
有效的薪酬激励可以吸引阅历更丰富、能力更强的人进入企业,鼓励公司内部员工接受职位变化。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使其对企业的价值存在着重大差异,企业内部有着不同的阶层和特殊的群体,最典型的主要有高管人员、知识员工、销售人员等三类。这三类人力资本特性各异,在企业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如何通过薪酬激励他们为企业价值的增加以及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一直是企业界和理论界的研究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