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7)
- 2023(13976)
- 2022(12094)
- 2021(11358)
- 2020(9388)
- 2019(21814)
- 2018(21330)
- 2017(41932)
- 2016(22524)
- 2015(25192)
- 2014(24841)
- 2013(24142)
- 2012(21833)
- 2011(19315)
- 2010(18827)
- 2009(16851)
- 2008(16124)
- 2007(13555)
- 2006(11600)
- 2005(9614)
- 学科
- 济(87608)
- 经济(87516)
- 管理(69078)
- 业(65123)
- 企(56291)
- 企业(56291)
- 方法(44964)
- 数学(39209)
- 数学方法(38684)
- 财(24172)
- 农(22852)
- 中国(21274)
- 业经(20332)
- 学(18293)
- 务(16758)
- 财务(16690)
- 财务管理(16658)
- 地方(16178)
- 企业财务(15885)
- 农业(15399)
- 理论(15356)
- 技术(15029)
- 制(14544)
- 贸(14474)
- 贸易(14469)
- 和(14394)
- 易(14046)
- 环境(13680)
- 划(13168)
- 银(11663)
- 机构
- 大学(309519)
- 学院(307471)
- 管理(129860)
- 济(120438)
- 经济(117926)
- 理学(114427)
- 理学院(113280)
- 管理学(111296)
- 管理学院(110745)
- 研究(94498)
- 中国(68859)
- 京(63794)
- 科学(58529)
- 财(54183)
- 业大(45516)
- 财经(45048)
- 所(44341)
- 农(44161)
- 中心(43860)
- 江(41412)
- 经(41265)
- 研究所(40914)
- 范(39985)
- 师范(39637)
- 北京(39284)
- 经济学(36108)
- 院(35110)
- 农业(34487)
- 财经大学(34156)
- 州(34145)
- 基金
- 项目(223343)
- 科学(177136)
- 研究(164070)
- 基金(164013)
- 家(141905)
- 国家(140746)
- 科学基金(122936)
- 社会(104338)
- 社会科(98910)
- 社会科学(98885)
- 基金项目(87733)
- 省(86310)
- 自然(80382)
- 自然科(78529)
- 自然科学(78510)
- 自然科学基金(77083)
- 教育(75875)
- 划(72534)
- 编号(67071)
- 资助(66626)
- 成果(52845)
- 部(49589)
- 重点(49126)
- 创(46992)
- 发(46118)
- 课题(44510)
- 创新(43750)
- 教育部(43204)
- 国家社会(43053)
- 科研(42907)
- 期刊
- 济(121226)
- 经济(121226)
- 研究(84522)
- 中国(49571)
- 学报(46740)
- 管理(46227)
- 科学(43821)
- 财(41670)
- 农(39029)
- 大学(36501)
- 学学(34381)
- 教育(32723)
- 农业(27692)
- 技术(27595)
- 融(21782)
- 金融(21782)
- 财经(21289)
- 业经(20504)
- 经济研究(19282)
- 经(18071)
- 图书(16602)
- 问题(15817)
- 科技(15140)
- 理论(15097)
- 技术经济(14794)
- 版(14211)
- 实践(13998)
- 践(13998)
- 业(13848)
- 现代(13507)
共检索到418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韩洪灵 余博 刘强 陈汉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共同富裕的实现有赖于有效市场的初次分配、有为政府的再分配和有爱社会的三次分配之间的有机协同。薪酬治理是初次分配中的关键环节,在推进共同富裕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以联想集团的薪酬治理体系为切入点,剖析新经济企业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对新经济企业而言,若能在薪酬治理、知识资本与共同富裕三者之间形成正反馈循环,那么企业的价值创造与共同富裕能得以同时实现;若三者之间形成负反馈循环,那么企业的价值创造不具有可持续性,共同富裕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因此,对于新经济企业而言,分配效率与分配正义要么同时呈现,要么同时缺失。有鉴于此,本文对当前薪酬治理制度提出以下政策改进建议:建立薪酬话语权制度,进行高管薪酬专项审计,强化薪酬伦理建设。
关键词:
薪酬治理 知识资本 共同富裕 联想集团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洋洋 孙宏 张蕊
共同富裕背景下,营商环境建设能够破除企业生产经营壁垒,降低高管努力的不可观测性,实现薪酬契约优化。本文以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检验营商环境对企业内部薪酬差距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营商环境改善能够优化企业薪酬契约,缩小内部薪酬差距。良好营商环境下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信息透明度增加和代理问题缓解是薪酬差距趋于合理的作用机制;具体实现路径在于企业能够有效控制高管薪酬增速、降低高管薪酬粘性。进一步分析表明,上述治理效应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高管薪酬操纵动机较强和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此外,营商环境改善能够缓解薪酬差距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为我国营商环境建设发挥微观治理效应、助力共同富裕实现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瑶 赵青 郭立宏
基于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与CLDS数据,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够缓解居民所面临的机会不均和收入差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总体富裕和共享富裕,加快实现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结果在物质资本充盈的地区更为显著,也存在区域异质性,另外互联网的使用会加深数字金融对机会不平等和收入不均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也会通过提高金融产品的持有概率和增加信贷可得性缩小收入差距。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磊 徐世盛 刘长庚
“资本大鳄”行为威胁高质量发展,适时节制资本有助于推动共同富裕。节制资本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观始终坚持共同富裕导向,新时代节制资本包括防止资本过度集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双重内涵。节制资本可通过遏制资本及收入不平等、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等渠道促进生产增长和成果共享,推动共同富裕;主要政策工具是节制资本税收框架和平台经济反垄断。我国节制资本仍面临管控阻力较大、资本外逃、税制不健全、扩张边界模糊、互联网领域舞弊高发、配套改革不完善等现实难点。中国节制资本的制度设计要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实际,排除国际资本税收竞争的认识干扰,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和举国体制的作用,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应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降低管控阻力,审慎开放资本账户防止资本外逃,加快构建多种类、累进制的资本税制体系,健全资本扩张负面清单和强化反垄断力度,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从而更好地统筹处理资本行为作用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亢延锟 侯嘉奕 陈斌开
政府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是造成城乡教育和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国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作为外生的政策冲击,识别了政府教育投入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以及长期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国家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投资,显著提高了学龄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积累,使初中完成率和高中完成率提高了1.46%和2.40%,同时受教育年限提高了0.18年,这一效果对于低收入家庭和父母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更为有效。第二,这一政策还提高了学龄青少年劳动力市场的长期表现,从事非农工作的概率提高了3.97%,收入提高了7.68%,并且这一效果不依赖于是否外出务工。第三,成本收益分析表明校舍改造的收益远大于成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的结果对政府教育投入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严谨的经验证据,并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探讨了这一关系的内在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这是非常美好的国家发展愿景,也反映了包括我在内的每一个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可是,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共同富裕,就必须静下心来准确理解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什么样的,以及如何实现之。会议给了我们答案: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理解,一个共同富裕的社会就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中间大指的是规模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等收入群体 低收入人群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茂修
由于平均主义在其实质上是一种对产品占有权的平均化观念和主张,因此,它不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相悖,而且还严重偏离了按劳分配的轨道。因为按劳分配的原则赋予劳动者的,只是按照其提供的劳动量(包括数量和质量)的多少获得相应劳动报酬的权利。除此以外别无附加。因此,按劳分配本身就表明了由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的不等,必然去出现劳动报酬的差异。在商品货币关系下。劳动者个人用货币所能买到的社会产品也就不可能相等,甚至极不相等。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陶金国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改革成果令人瞩目。但随着体制转轨,在我国地区、部门、个人等诸多领域,收入分配差距也不断扩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不安。因此,为顺利推进改革,正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洪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也是分配伦理的价值目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城乡居民的收入,逐步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目前已到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的时候了,应当作为科学发展的一个中心课题,认真研究和谋划。鉴于分配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伦理问题,本文从分配伦理的视角,围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改革分配制度,整顿分配秩序,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提出6个方面建议: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深化改革,完善收入决定机制;重视理顺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调节力度,遏止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突出一...
关键词:
科学发展 共同富裕 分配伦理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叔九
解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仍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相符合。为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坚持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这个分配战略的选择,是一个英明的决策。只有一部分人先富,才能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由此也说明,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是统一的,并行不悖的。正由于坚持先让一部分人富并...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乔晓楠 瞿王城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工业以其规模经济特征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同时也影响劳动收入份额,于是有必要考察工业生产集中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本文基于政治经济学原理,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视角进行理论分析并提供经验证据。在微观视角下,随着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集中,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且人均工资上升,并且生产效率构成工业生产集中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中介机制。在宏观视角下,国有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生产集中将缩小行业工资差异,规模以下企业则具有更高劳动收入份额,工业生产集中还将推动劳动力从工业部门向第三产业转移。因此工业生产集中虽然会导致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但有利于经济整体实现共同富裕。此外,本文还从所有制、政府与市场关系以及竞争政策方面提出兼顾效率提升与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方召 高梦瑶 贾少卿 金远培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为初次收入分配的主要内容,薪酬收入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2008—2022年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企业内部高管-普通职工薪酬差距的股票市场收益表现。投资组合分析结果和Fama-MacBeth回归都表明,A股市场对高管-普通员工薪酬过大的差距呈现了显著的负面反应。机制分析结果发现,员工的不平等厌恶影响了企业的收益现金流进而增强了薪酬差距的负面影响,外部投资者的不平等厌恶也发挥了降低股票超额收益的作用。此外,进一步对内部薪酬差距收益异象的来源分析表明,风险补偿解释了股票超额收益。总体上,在推进共同富裕理念的背景下,中国A股市场表现出了对内部薪酬差距的关注,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更为深刻理解内部薪酬极端差距的经济后果,对推进共同富裕、完善初次分配的薪酬收入制度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惠献波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引擎,科技金融为共同富裕实现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选用多期DID方法(Time-varying DID)实证检验了科技金融政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科技金融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机制检验表明,产业转型升级是科技金融政策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有效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科技金融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区位条件优越、资本配置效率高、创新能力强及经济基础好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为探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经验证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军 郑毓铭
基于统一大市场的视角,从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分割的角度研究市场分割影响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机理发现: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分割对于地区间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三种市场分割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稳健性检验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地区异质性的结论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三种市场分割对收入差距有不同的影响。有必要构建统一、有序、开放的全国大市场,消除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和商品市场的地区分割。消除各种制度性的物流障碍,畅通国内大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诚
我国推动共同富裕恰好与迈入数字经济时代在时间上相吻合,在均衡共享等内涵上相契合,故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必然依托于数字经济形态。本文从收入分配的角度辨析数字经济发展如何推动共同富裕:首先,从市场机制、要素分配制度、新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梳理数字经济的收入分配一般分析框架,提出数字经济要坚持市场化运行规则,并要处理好数据要素的分配以及新业态、新模式下的新分配关系;其次,从初次、再次、三次分配视角详细分析了数字经济活动中的分配问题,并发现数字经济总体上改善了收入分配关系,使不同群体、地区和城乡的分配更加均衡;最后,从长期视角提出了数字红利被少数平台垄断、公平分配机制尚未形成、创新越来越形式化等数字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问题并据此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