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2)
2023(4071)
2022(3278)
2021(3309)
2020(2816)
2019(6888)
2018(6908)
2017(13864)
2016(7302)
2015(8405)
2014(8399)
2013(8108)
2012(7013)
2011(6252)
2010(6507)
2009(6036)
2008(5811)
2007(5112)
2006(4572)
2005(4037)
作者
(19764)
(16436)
(16401)
(15768)
(10565)
(7775)
(7432)
(6417)
(6193)
(5895)
(5644)
(5582)
(5229)
(5197)
(5083)
(4962)
(4888)
(4717)
(4679)
(4647)
(4135)
(4007)
(3972)
(3838)
(3715)
(3665)
(3602)
(3513)
(3279)
(3119)
学科
(31414)
经济(31384)
管理(21775)
(21620)
方法(18061)
(17608)
企业(17608)
数学(16727)
数学方法(16236)
(9137)
中国(7302)
(7194)
农业(6246)
业经(6224)
理论(6167)
(6118)
(5305)
贸易(5302)
(5176)
(4857)
(4684)
银行(4683)
地方(4557)
(4485)
(4364)
技术(4304)
教学(4222)
(4094)
(4084)
(4064)
机构
学院(102506)
大学(101248)
管理(42526)
(40832)
经济(39941)
理学(37300)
理学院(36980)
管理学(35973)
管理学院(35815)
研究(29521)
中国(23275)
(20671)
(18606)
科学(17924)
财经(14940)
(14424)
业大(14322)
中心(14249)
(14238)
(13830)
(13576)
北京(12962)
研究所(12944)
(12792)
师范(12676)
经济学(12218)
(12071)
财经大学(11215)
技术(11151)
经济管理(10986)
基金
项目(69229)
科学(55034)
研究(50729)
基金(50355)
(43410)
国家(43055)
科学基金(37899)
社会(31959)
社会科(30357)
社会科学(30350)
(27524)
基金项目(25865)
教育(25206)
自然(24960)
自然科(24462)
自然科学(24460)
自然科学基金(24013)
(22849)
资助(22228)
编号(21241)
成果(16955)
重点(15448)
(15340)
课题(14722)
(14484)
(14026)
教育部(13570)
创新(13495)
大学(13234)
人文(13211)
期刊
(42088)
经济(42088)
研究(27503)
中国(19142)
管理(16143)
(14492)
科学(13586)
学报(13245)
教育(13061)
(12926)
技术(11343)
大学(10959)
学学(10345)
(8676)
金融(8676)
农业(8668)
统计(7644)
业经(7375)
财经(7289)
经济研究(7009)
(6924)
决策(6329)
(6216)
技术经济(5700)
问题(5222)
商业(4766)
(4668)
(4619)
职业(4500)
科技(4396)
共检索到143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岳颖  
薪酬支付依据不仅决定薪酬支付的方式,更决定薪酬模式的有效性和员工的满意度。本文提出应该建立一种以科学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岗位职责、岗位等级)为载体,以投入(知识、能力、素质等)、产出(成果、绩效)为维度的投入产出薪酬模型,并根据不同性质单位、不同的发展战略、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岗位特点以及这些因素的所占的不同权重,来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单位的薪酬依据和薪酬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田效勋  
实践中的薪酬制度有很多种称谓,如岗位绩效工资、职能工资、岗位技能工资、协议工资、计件工资等等不下十个,理论家在总结时就事论事者多,对实践者来说无所适从,很难理清设计脉络。概括来讲,薪酬有五种基本的模式:基于岗位的薪酬模式、基于绩效的薪酬模式、基于技能的薪酬模式、基于市场的薪酬模式、基于年功的薪酬模式。只要掌握其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对这五种基本薪酬模式进行巧妙的组合,就能够设计出适合自己企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彭璧玉  
企业的薪酬制度必须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相适应。本文在分析传统薪酬制度的特性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概括了战略薪酬的内涵和特点,总结了影响战略薪酬设计的基本因素,提出了战略薪酬设计的几种主要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思宏  陈洪浪  
研发人员的薪酬怎么设计?项目奖是良药还是毒药?研发人员的薪酬如何与公司战略挂钩等薪酬难题困惑着研发经理和人力资源经理。作为Y公司的战略功能单位.研发部的薪酬设计必须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要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曹雁  
本文基于组织控制视角,深入分析不同的薪酬支付基础所具有的控制功能,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赋予薪酬新的内涵:绩效薪酬具有产出控制功能,职务薪酬具有行为控制功能,技能薪酬具有投入控制效果。由于包括产出可衡量性、任务可规划性以及行为可观察性在内的工作任务的控制特性决定了管理者可以获得的控制信息,而且它也是决定薪酬支付基础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本文将控制特性与薪酬支付基础相结合,提出产出可衡量性是绩效薪酬的先决条件,任务可规划性是职务薪酬的基本要素,投入控制功能是技能薪酬的显著优势。这为管理者选择适当的薪酬支付基础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依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邱悦  
据《今日美国》2008年10月22日报道,在美国,少部分学校(但有增长趋势)正在进行教师薪酬改革(teacher-pay packages):如果学生考试成绩有所提高或在偏远、条件艰苦(配备人员艰难)的学校(hard-to-staff)工作,教师将会得到高额的薪酬,并获得奖金,通常可达数千美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晓兵  汪小红  田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晓兵  肖平  汪小红  
美、日同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薪酬管理模式是东西方管理中两个最具典型的代表。本文从薪酬的外部竞争性、内部一致性、激励机制以及制度化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美日两国薪酬管理模式之间的差异,并指出中国企业在薪酬管理策略上的现实选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胜永  
传统的薪酬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寻找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薪酬管理模式,成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合理薪酬管理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宽带薪酬"、"全面薪酬"、"自助式薪酬"三种现代薪酬管理模式,并进一步对它们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继胜  李果  
JCBC固定薪酬对于引进、激励和稳定其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固定薪酬的构成,通过分析目前银行采用的不同薪酬政策,提出了JVBC固定薪酬的支付策略,建立了固定薪酬支付模型,即银行不用按期支付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报酬,而通过每一个时点上的员工对于未来工资总额的预期高于竞争对手来发挥固定薪酬的作用,最后,对模型的构建特点和结构特点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与评价。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丽丽  
薪点制是一种较为科学的薪酬计量方法,在企业薪酬设计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理论上,薪点制却没有得到非常恰当的表示。文章采用多角度分析的基本思路,对薪点制进行两个层面,四个维度的分析,试图得出一种较为恰当的薪点制表示方法,使薪点制更好的发挥其科学上的张力,亦易于理论与操作上的把握。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萍  
本文以效用最大化为基本出发点构建了一种新的薪酬策略:自助式薪酬方案。通过对其设计理念的分析,以模型的形式分别对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的自助方案进行了设计,并说明了自助式薪酬方案的实施条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瀛  潘泽江  
在发展型行业中,常有高薪酬高流失率现象出现。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对现有的薪酬构成不满意是其中关键原因之一。现有的薪酬模式往往只重视货币薪酬的体现,忽视了非货币薪酬的激励作用。自助式薪酬是以员工为导向的薪酬模式,它的最大优点在于能从员工内心深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徐礼平  彭正龙  
薪酬从内涵上看,就是一系列信息和沟通的语言,是企业的信号系统,直接影响着对企业最核心的资源——人才的管理。本文从薪酬设计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薪酬体系如何传递信息,传递着什么样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是如何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来实现薪酬管理的目标:吸引、保持和激励人才,供企业薪酬设计时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正堂  王亚蓓  刘宁  
团队薪酬计划是发挥团队功效的重要制度保障,但是,关于其设计要素和模式的理论研究还很薄弱。任务互依性是团队工作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团队的薪酬互依性,并形成了团队内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两个层次。团队薪酬计划的设计包括绩效测量、绩效目标、绩效薪酬敏感性等要素。本文总结归纳了常见的分配模式,一次分配包括基于绝对绩效标准的预算制薪酬计划和基于相对绩效标准的竞赛制薪酬计划两种方式,而二次分配包括平均分配法、绝对贡献分配法和相对贡献分配法三种方式。两个层次不同分配方式的结合,会形成多样的团队薪酬计划模式,每种薪酬计划都有其适用的不同情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