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84)
- 2023(8227)
- 2022(6593)
- 2021(5825)
- 2020(5154)
- 2019(11433)
- 2018(11253)
- 2017(22617)
- 2016(11985)
- 2015(13389)
- 2014(12979)
- 2013(13373)
- 2012(12219)
- 2011(10527)
- 2010(10722)
- 2009(10296)
- 2008(10577)
- 2007(9632)
- 2006(8407)
- 2005(7643)
- 学科
- 业(77501)
- 企(73418)
- 企业(73418)
- 济(65205)
- 经济(65135)
- 管理(59442)
- 方法(34173)
- 数学(26737)
- 数学方法(26635)
- 财(26365)
- 业经(25475)
- 农(20994)
- 务(20649)
- 财务(20647)
- 财务管理(20627)
- 企业财务(19661)
- 农业(16051)
- 技术(15576)
- 策(13329)
- 划(13032)
- 制(12939)
- 经营(12033)
- 企业经济(12022)
- 中国(11840)
- 和(11081)
- 理论(10677)
- 技术管理(10626)
- 体(10575)
- 人事(10091)
- 人事管理(10089)
- 机构
- 学院(182373)
- 大学(176363)
- 济(85282)
- 经济(84070)
- 管理(82594)
- 理学(71956)
- 理学院(71429)
- 管理学(70867)
- 管理学院(70520)
- 研究(47874)
- 中国(41978)
- 财(41298)
- 京(34628)
- 财经(33444)
- 经(30566)
- 江(27695)
- 农(27126)
- 经济学(26187)
- 商学(25558)
- 商学院(25352)
- 财经大学(24791)
- 科学(24257)
- 经济学院(24007)
- 中心(23475)
- 业大(23298)
- 经济管理(22877)
- 所(22083)
- 州(21412)
- 农业(21186)
- 北京(21122)
- 基金
- 项目(116014)
- 科学(95687)
- 基金(89136)
- 研究(87408)
- 家(74538)
- 国家(73827)
- 科学基金(67749)
- 社会(60328)
- 社会科(57479)
- 社会科学(57461)
- 基金项目(47356)
- 省(45290)
- 自然(42826)
- 自然科(41967)
- 自然科学(41959)
- 自然科学基金(41378)
- 教育(39644)
- 资助(36257)
- 划(35743)
- 编号(33581)
- 业(31265)
- 创(28165)
- 部(27153)
- 国家社会(25554)
- 创新(25226)
- 成果(25174)
- 人文(24925)
- 制(24898)
- 重点(24806)
- 教育部(24544)
共检索到264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玥
基于中国一家大型央属企业中层员工2015—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业绩晋升敏感性模型。根据锦标赛理论,探究员工晋升参与意愿与员工所处办公室业绩晋升敏感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岗位与晋升岗位间薪酬差异和所处部门事先晋升概率对企业业绩晋升激励制度实施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职级间薪酬差异越大,或是员工所在的办公室事先晋升概率越高,业绩晋升敏感性越强,企业的业绩晋升激励制度发挥越好。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步丹璐 张晨宇 林腾
基于隐性激励的视角,本文考察了高管晋升预期对其自定薪酬以及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晋升预期与薪酬差距显著负相关,晋升预期高时,高管会倾向于领取低薪酬,缩小薪酬差距。同时,不同晋升预期类型对高管行为影响有所差异。相对于集团内部晋升预期,政治晋升预期对薪酬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大。而且,晋升预期的行政级别越高,高管薪酬越低,对薪酬差距的抑制效果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晋升预期虽然降低了高管薪酬、缩小了薪酬差距,但并未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也未能激励高管创造更好的业绩。本文从隐性激励视角对高管"零薪酬"现象进行了解释,为进一步完善薪酬激励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步丹璐 张晨宇 林腾
基于隐性激励的视角,本文考察了高管晋升预期对其自定薪酬以及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晋升预期与薪酬差距显著负相关,晋升预期高时,高管会倾向于领取低薪酬,缩小薪酬差距。同时,不同晋升预期类型对高管行为影响有所差异。相对于集团内部晋升预期,政治晋升预期对薪酬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大。而且,晋升预期的行政级别越高,高管薪酬越低,对薪酬差距的抑制效果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晋升预期虽然降低了高管薪酬、缩小了薪酬差距,但并未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也未能激励高管创造更好的业绩。本文从隐性激励视角对高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巫强
本文利用2005至200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36450条高管薪酬数据,检验了高管薪酬锦标赛在中国企业中的存在性和激励性。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中的高管薪酬锦标赛机制是存在的,但其存在形态和激励效果与西方企业明显不同。从存在形态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受控股股东性质这样的外生性因素影响较大;从激励效果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这种负向关系在有非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更明显,在有纯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则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如果期望高管薪酬产生较好的激励作用,必须建立能将真正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管理者从企业内甄选出来的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瑞龙 王元 聂辉华
使用2008~2011年189位央企领导的职位变动数据,本文第一次研究了作为"准官员"的央企领导的政治晋升机制。我们发现:(1)央企营业收入增长率的增加会提高央企领导升迁的概率,并降低央企领导离职的概率;(2)拥有中央委员及候补委员或中纪委委员身份的央企领导,有更高的升迁概率和更低的离职概率;(3)拥有博士学位的央企领导有更高的升迁概率;(4)相对于营业收入增长率,央企的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没有对央企领导的升迁产生显著正的影响,这表明目前央企的发展方式仍然是"规模导向型";(5)央企职位的经济报酬没有对央企领导的升迁产生显著的影响,这表明央企领导更像是政府官员而非职业经理人。本文的研究证实,经济...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晋升 官员 政绩 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奇锋 王永中
本文主要考察企业内部管理层与普通员工间薪酬差距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对发明家晋升促进技术创新这一机制进行检验。发明家创新与晋升锦标赛模型表明,薪酬差距扩大将提高发明家晋升激励,鼓励发明家增加创新投入,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论文使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模型检验后发现,薪酬差距扩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正向促进效应,提高发明家创新效率和参与意愿,而发明家所获专利增加能够提高其晋升管理层概率,晋升管理层的发明家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强度、改善研发创新效率、吸引高水平发明家等途径促进技术创新。理论与经验分析研究显示,薪酬差距通过发明家晋升渠道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正向促进效应。
关键词:
薪酬差距 企业创新 发明家晋升 锦标赛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缪毅 胡奕明
结合中国的特殊制度背景,本文对不同产权性质下高管内部薪酬差距的成因和激励效果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手工搜集2005至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数据发现,薪酬差距与竞争者人数以及经营风险正相关,并且这种联系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适当拉开薪酬差距的确对员工产生了激励作用,但过大的薪酬差距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我们还发现,薪酬差距的激励作用受到晋升可能性的影响,也受到产权性质的影响,这种激励效果在民营企业、政府间接控制的企业、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依次减弱。本文的研究为企业如何更加有效地激励员工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证证据,同时也为解决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激励问题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锦标赛理论 晋升激励 薪酬差距 产权性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建华 王若凡
科研组织衍生企业(academic spin-offs)是科研组织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创办的企业。近年来,我国的科研组织衍生企业与日俱增,但经营业绩并不理想。其中,公司治理机制特别是高管激励的有效性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境内上市的94家科研组织衍生企业为样本,从不同实际控制人的视角,探讨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晋升激励三种高管激励模式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际控制人为母体科研组织的衍生企业,其高管激励模式与实际控制人为非母体科研组织的衍生企业显著不同;薪酬激励与晋升激励对科研组织衍生企业综合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股权激励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爱民 朱大鹏
以2007—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管政治晋升预期对普通职工薪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企高管政治晋升预期与普通职工薪酬显著负相关,且高管政治晋升预期越高,普通职工薪酬业绩敏感性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中央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预期对普通职工薪酬和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负向作用在地方国有企业中更大。当高管政治晋升预期较高时,更倾向于进行低效率过度投资。而企业投资规模越大,普通职工薪酬越低。研究结论不仅为高管政治晋升预期加剧管理层与普通职工之间的代理冲突提供了直接经验证据,也对完善国企高管晋升激励机制和普通职工利益保护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罗昆 王芳 舒缨淇
本文立足于契约参照点理论,以中国国有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手工采集CEO晋升激励、CEO主动离职等数据,采取OLS和PSM等分析方法,较为全面地探究了薪酬参照落差、晋升激励与CEO主动离职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一年薪酬参照落差越大,本年发生CEO主动离职的可能性越大;晋升激励对CEO主动离职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晋升激励对薪酬参照落差与CEO主动离职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弱化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政治晋升有助于抑制CEO主动离职行为,对薪酬参照落差与CEO主动离职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后,以上研究结论依旧成立。本文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契约参照点效应的研究范围,并对企业制定合理的CEO激励机制以及减少CEO人才流失提供了理论与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根龙 李婕
政治关联是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重要因素,文章以2012—201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企业高管是否身兼党政职务来判断政治关联,考察了政治关联、官员晋升与企业环境投资的关系。结果表明:首先,企业拥有了政治关联会减少环境投资;其次,企业环境投资较少时,环境污染治理不善,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不会因此受到惩罚,故对其经济绩效不会产生负面影响;最后,将环境保护纳入官员考核体系后,拥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增加了环境投资。为此,提出了细化环境问题权责归属、完善上市公司环境治理信息披露制度和加强环境敏感行业监管的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贺立龙 郭劲廷 周慧珍
以沪深上市的956家国有企业为对象,首先单独研究监事会规模和监事会持股比例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然后加入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因素,考察在有无两权分离下监事会特征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监事会规模扩大将显著降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监事会规模每提高一个单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降低0.0509个单位,这种负作用在公用事业和地方国企中更大;监事会持股比例扩大将显著提高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监事会持股比例每提高一个单位,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提高1.5106个单位,这种正作用在房地产行业和央企中更大;当实际控制人存在两权分离时,监事会规模负作用将加剧;当不存在两权分离时,监事会持股比例正作用将加强。上述研究为当前国有上市企业监事会制度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监事会特征 业绩敏感性 两权分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胜军 于渤涵 李雪雪
国企高管面临的薪酬管制越来越严格,在此背景下笔者构建了国企高管薪酬差距与离职率关系的研究模型,根据沪深两股市国企上市公司2006—2018年的财务数据和高管离职数据,用数理统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垂直薪酬差距、平行薪酬差距和行业薪酬差距对国企高管离职率的影响。考虑到国企高管"政治人"和"经济人"的双重身份,笔者将国企高管政治晋升预期作为调节变量引入研究模型中,从隐性激励的视角深入探讨薪酬差距与离职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国企高管垂直薪酬差距和行业薪酬差距显著负向影响离职率,平行薪酬差距显著正向影响离职率;政治晋升预期负向调节垂直薪酬差距与离职率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平行薪酬差距与离职率之间的关系,而对行业薪酬差距与离职率之间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于限薪背景下降低国企高管的离职率以及正确认识和发挥政治晋升预期在国企高管管理中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国企高管 政治晋升预期 薪酬差距 离职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姜先登 康赵宇
本文以2009—2015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作为数据样本,实证考察地方官员晋升激励对辖区企业实际税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官员的晋升激励显著降低了企业实际税负,该影响对处于东部地区企业的实际税负影响更为显著,对国有企业和有政治关联企业的实际税负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此外,本文探索官员晋升对企业实际税负的作用机制,揭示了税收征管强度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此阐释了地方官员晋升所带来的税收征管变化,以期为中国未来的税制改革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官员晋升激励 企业实际税负 税收征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贝贝
基于2006—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卖空对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卖空机制显著提高了公司的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且这种作用在非国有企业和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样本中更为明显;其次,在使用融券卖空量来衡量卖空势力,以及使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安慰剂检验和双重差分法缓解了内生性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通过考虑转融券试点的影响、更换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衡量指标以及改变样本区间等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发现以上的结论保持不变;最后,分析了卖空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的潜在机制,发现卖空可以通过提高股价信息含量来提升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卖空能够有效监督和约束管理层的行为,这也证明了卖空是一种有效的外部公司治理机制。
关键词:
卖空 高管薪酬 薪酬业绩敏感性 双重差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管理层权力、薪酬与业绩敏感性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因素——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EVA敏感性与研发支出研究——基于A股央企的经验证据
经理管理防御对经理人薪酬及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分析——来自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家族参与会影响职业CEO薪酬业绩敏感性吗——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成本粘性、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基于企业风险视角的经验证据
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性因素分析——金融业的证据(2000~2005年)
基于职位变更调节视角的CEO权力-薪酬敏感性研究——来自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银行高管薪酬具有风险敏感性吗?——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