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2)
- 2023(12924)
- 2022(11283)
- 2021(10573)
- 2020(8777)
- 2019(20346)
- 2018(19916)
- 2017(37972)
- 2016(20795)
- 2015(23163)
- 2014(23287)
- 2013(22960)
- 2012(20837)
- 2011(18733)
- 2010(18475)
- 2009(16853)
- 2008(16357)
- 2007(14118)
- 2006(12138)
- 2005(10751)
- 学科
- 济(78237)
- 经济(78111)
- 管理(63057)
- 业(59099)
- 企(50475)
- 企业(50475)
- 方法(37755)
- 数学(32596)
- 数学方法(32197)
- 财(22399)
- 中国(20808)
- 农(20272)
- 学(18859)
- 业经(17623)
- 制(16331)
- 地方(15294)
- 务(15049)
- 财务(14980)
- 财务管理(14955)
- 企业财务(14332)
- 理论(13738)
- 农业(13510)
- 技术(13242)
- 贸(13226)
- 贸易(13215)
- 易(12836)
- 和(12793)
- 银(12077)
- 银行(12039)
- 环境(11962)
- 机构
- 大学(293709)
- 学院(289905)
- 管理(117354)
- 济(111147)
- 经济(108642)
- 理学(102627)
- 理学院(101458)
- 管理学(99711)
- 管理学院(99166)
- 研究(95674)
- 中国(69653)
- 京(62132)
- 科学(60903)
- 财(52682)
- 所(47771)
- 农(47033)
- 业大(44866)
- 研究所(43769)
- 中心(43104)
- 财经(42545)
- 江(40774)
- 北京(39002)
- 经(38804)
- 范(38478)
- 师范(38101)
- 农业(36953)
- 院(35270)
- 州(33453)
- 经济学(32881)
- 财经大学(31935)
- 基金
- 项目(205539)
- 科学(161532)
- 基金(149787)
- 研究(148358)
- 家(131316)
- 国家(130244)
- 科学基金(111917)
- 社会(92976)
- 社会科(88030)
- 社会科学(88010)
- 基金项目(80208)
- 省(79669)
- 自然(74328)
- 自然科(72576)
- 自然科学(72560)
- 自然科学基金(71271)
- 教育(68174)
- 划(67639)
- 资助(61413)
- 编号(59877)
- 成果(48499)
- 重点(45804)
- 部(45370)
- 创(42645)
- 发(42538)
- 课题(40874)
- 创新(39732)
- 科研(39660)
- 教育部(38847)
- 大学(38269)
- 期刊
- 济(117568)
- 经济(117568)
- 研究(84310)
- 中国(54643)
- 学报(48995)
- 科学(44191)
- 农(42141)
- 管理(41926)
- 财(40157)
- 大学(36829)
- 学学(34514)
- 教育(33570)
- 农业(29416)
- 技术(23613)
- 融(22534)
- 金融(22534)
- 财经(20549)
- 业经(18931)
- 经济研究(18371)
- 经(17354)
- 图书(15618)
- 业(15208)
- 问题(15138)
- 科技(14442)
- 理论(14300)
- 版(13662)
- 技术经济(13269)
- 实践(13247)
- 践(13247)
- 现代(12657)
共检索到413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建伟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5-2010年的大样本数据,本文对薪酬委员会质量与CEO薪酬-业绩敏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发现:在控制影响薪酬-业绩敏感度的其他特征变量后,CEO货币薪酬与会计业绩显著正相关,与股票业绩并不显著相关;薪酬委员会质量高的公司相比质量低的公司,CEO的薪酬-业绩敏感度更大,即薪酬委员会质量高对CEO薪酬-业绩敏感度有增量效应,但这种增量效应在高成长性公司、亏损公司以及国有控股公司里有所减弱。这些结论进一步深化扩展了"高层梯队理论"研究的视野,对规范上市公司治理、健全薪酬委员会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薪酬委员会 CEO 薪酬-业绩敏感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小燕 王跃堂
薪酬委员会的目标之一是为上市公司制定良好的薪酬制度,使经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从而提升公司价值。我国引入的薪酬委员会制度能实现该目标吗?文章选择2002-2006年上市公司自愿设立薪酬委员会作为研究样本,就有效契约论和经理人权力理论对薪酬委员会制度是否有助于提高公司薪酬业绩敏感度进行了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自愿设立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越高,薪酬业绩敏感度越低;(2)公司相对业绩水平会影响薪酬委员会的作用,尤其是相对业绩较差的公司,设立薪酬委员会显著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度;(3)市场化进程也会影响薪酬委员会的作用,市场化程度高(低)会显著增强(减弱)薪酬委员会设立对薪酬业绩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德仁 林乐 陈运森
本文提出并初步实证检验了"薪酬辩护假说"。首先,本文论证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并基于它提出了薪酬辩护假说之子假说——当经理人有着薪酬辩护需求和较强能力影响公司薪酬政策制定时,在薪酬辩护净效用增加的情形下会通过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的提高来为薪酬做"结果正当性"辩护。本文对此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在经理人薪酬辩护需求强烈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相对于经理人没有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的企业经理人报酬—业绩敏感度显著更高,且经理人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与更高的报酬—业绩敏感度之关联主要出现在相对薪酬较高、相对业绩较好和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公司之中,这说明经理人报酬—业...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峰
通过对2005~200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权力呈现寻租属性,表现为与非管理层权力型公司相比,权力型公司中薪酬业绩敏感度显著降低,盈利亏损业绩薪酬敏感度非对称性显著增大。这些证据说明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薪酬契约包含无激励价值的权力租金。结果亦识别在中国,董事会独立性和股权结构是影响管理层权力寻租权衡的关键性治理结构。
关键词:
管理层权力 治理结构 薪酬业绩敏感度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小燕 王跃堂
以自愿披露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以"最优契约论"和"经理人权力论"为理论基础,探讨了不同产权性质下薪酬委员会设立与高管薪酬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中设置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更高,而非国有企业中则相反;进一步细分国有企业发现,央企中设置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薪酬业绩敏感度,而地方国企则相反;通过对相对业绩和业绩变化的进一步考察发现,在相对业绩高和业绩上升时,地方国企设置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其薪酬业绩敏感度更高;在相对业绩低和业绩下降时,央企设置薪酬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薪酬业绩敏感度更高。这意味着薪酬委员会的设置在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央企和地方国企以及企业不同相...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泽将 杜兴强
税收负担是会计稳健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稳健性的财务报告对于经理人薪酬契约制定、缓解委托代理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Watts,2003)。本文以2004到2008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税收负担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稳健性的会计盈余对薪酬业绩敏感度有何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税收负担显著提高了会计稳健性,但按照盈利和亏损进行分组后研究发现,这一关系仅存在于盈利组中,而在亏损组中税收负担对会计稳健性无显著影响;进一步的经验证据显示,在盈利组中,由于受到会计稳健性的影响,薪酬业绩敏感度得以显著增强,而在亏损组中薪酬业绩敏感度则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税收负担 会计稳健性 薪酬业绩敏感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勇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银行绩效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并对银行高管薪酬绩效敏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样本银行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之间显著负相关,股权集中、银行风险和银行规模也影响了银行高管薪酬的决定;股权集中和银行风险强化了银行高管薪酬与绩效之间的敏感度,而股权制衡则弱化了薪酬绩效敏感度。
关键词:
高管薪酬 银行绩效 薪酬绩效敏感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晓惠 田蒙蒙 余涛
薪酬委员会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良好的薪酬制度而设立,那么我国薪酬委员会是否促进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为验证这一问题,选取我国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将薪酬粘性加入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中。首先验证薪酬委员会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协同作用,然后检验了薪酬粘性是否存在,并进一步验证薪酬委员会对薪酬粘性的作用。研究发现:(1)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总经理不兼任委员会成员时,委员会独立性越高,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普遍存在"粘性";(3)薪酬委员会独立性并不能抑制高管薪酬粘性现象。可见,目前我国薪酬委员会独立性虽增强了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但并未抑制高管薪酬粘性,薪酬委员会对薪酬契约的治理需进一步加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晓惠 田蒙蒙 余涛
薪酬委员会是为了保障上市公司良好的薪酬制度而设立,那么我国薪酬委员会是否促进了薪酬契约的有效性,为验证这一问题,选取我国2007—2015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将薪酬粘性加入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中。首先验证薪酬委员会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协同作用,然后检验了薪酬粘性是否存在,并进一步验证薪酬委员会对薪酬粘性的作用。研究发现:(1)薪酬委员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总经理不兼任委员会成员时,委员会独立性越高,薪酬—业绩敏感性越强;(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普遍存在"粘性";(3)薪酬委员会独立性并不能抑制高管薪酬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奕明 张爱萍
本文以2005-2016年的A股上市金融机构为样本,从高管的薪酬结构入手,对高管薪酬与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采用了六种方式来衡量金融机构的风险:市场风险(贝塔系数)、非系统风险、股票收益率波动性、业绩指标ROA和ROE的波动性以及是否违规。研究发现: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与业绩呈显著正相关;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与市场风险有着正向关系,但与其他风险无明显关系;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以货币性薪酬为主,低风险的金融机构往往有着较高的固定薪酬(即固定工资)和较低的变动薪酬(即业绩薪酬),高风险的金融机构则相反。
关键词:
高管薪酬 业绩薪酬敏感度 金融机构 风险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子成 张建武
随着薪酬委员会制度在美英等发达国家的普及,该制度已成为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目前,关于薪酬委员会制度有效性的问题,学术界存在观点分歧。理论上,虽然三层次代理理论和公平理论为薪酬委员会的设立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也有学者运用经理权力模型、竞标理论和锦标赛理论等对薪酬委员会制度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而以三层次代理理论、经理权力模型等理论为假设前提的实证研究则集中从薪酬委员会成员的任职资格决定因素、薪酬委员会设立和薪酬委员会构成对经理薪酬的影响,以及薪酬委员会成员报酬激励对经理薪酬的影响等方面对薪酬委员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但结论也不完全一致。本文对西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
薪酬委员会 有效性 理论依据 实证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息 杜玉鹏
以2004年为研究窗口,筛选出沪深两地1001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2004~2007年四年年度财务数据,从公司治理的角度,选取大股东持股比例、薪酬委员会、高管持股和独立董事制度四个特征,考察了公司治理对高管薪酬敏感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规模和年度效应之后,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持股与高管薪酬敏感度负相关,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和高管持股可以减轻委托代理关系,降低薪酬激励的水平;薪酬委员会制度在薪酬方面相比于独立董事制度更相关,薪酬委员会设立可以提高薪酬敏感度,而独立董事与薪酬敏感度没有相关性,这似乎说明独立董事制度尚待加大执行力度。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高管薪酬敏感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雯 江伟
本文选取2001年至2011年上市公司作为全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设立薪酬委员会对薪酬粘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业绩敏感度之间的确存在不对称性,即薪酬粘性的特征;但薪酬委员会的设立有助于降低薪酬粘性,且其中包含女性成员、独立董事比例越大、成员平均年龄越大或是成员平均薪酬越高的薪酬委员会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
薪酬委员会 高管薪酬 业绩敏感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亮 罗宏
以2001~200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薪酬委员会的设置与高管薪酬正相关,薪酬委员会的设置并没有显著影响上市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这意味着薪酬委员会的作用有待加强。国有企业薪酬委员会的设置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并没有发现类似证据。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存在着薪酬管制。薪酬委员会的设置使高管薪酬趋于市场化,起到了薪酬激励的作用,进而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绩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烨 孟佳娃 许艳
会计盈余时效性反映了企业会计收益信息与实际经营成果的结合程度,是监督、评价经理人当期努力影响未来业绩的重要指标。根据委托代理理论中与股东利益相融合的薪酬委员会结构旨在增强经理人薪酬契约设计有效性的观点,对2010~2011年我国A股主板909家上市公司以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的分析结果显示,与股东诱因融合度高的薪酬委员会结构能够增强经理人薪酬-绩效敏感度,同时能够根据当期会计盈余时效性调整盈余的薪酬权重,避免经理人短视,降低代理成本。有经理人参与的薪酬委员会降低了薪酬委员会薪酬契约设计的有效性,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经理人不兼任薪酬委员会委员情形下的薪酬委员会更加有效,未发现薪酬与审计委员会董事分离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