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58)
2023(3684)
2022(3214)
2021(3036)
2020(2622)
2019(6340)
2018(5915)
2017(12732)
2016(6794)
2015(7984)
2014(7652)
2013(7704)
2012(7260)
2011(6401)
2010(6357)
2009(5992)
2008(6159)
2007(5501)
2006(4753)
2005(4269)
作者
(17823)
(14918)
(14903)
(14197)
(9964)
(7190)
(6797)
(5682)
(5657)
(5380)
(5074)
(5030)
(4738)
(4707)
(4631)
(4584)
(4447)
(4444)
(4364)
(4217)
(3700)
(3640)
(3595)
(3402)
(3399)
(3387)
(3291)
(3200)
(2973)
(2924)
学科
(38191)
经济(38146)
(31174)
(30399)
企业(30399)
管理(29241)
方法(23710)
数学(22210)
数学方法(22165)
(15515)
(12264)
财务(12263)
财务管理(12241)
企业财务(11936)
业经(8803)
(7923)
中国(6528)
(6361)
(5880)
人事(5623)
人事管理(5621)
(5406)
贸易(5402)
(5324)
金融(5324)
体制(5319)
公司(5258)
(5233)
技术(5066)
企业经济(5017)
机构
大学(102916)
学院(100564)
(49720)
经济(49085)
管理(45265)
理学(39966)
理学院(39698)
管理学(39443)
管理学院(39246)
研究(26779)
(26194)
中国(23462)
财经(21282)
(19686)
(19670)
经济学(16718)
财经大学(16419)
经济学院(15412)
商学(14411)
商学院(14320)
(13466)
中心(13035)
北京(12226)
经济管理(12159)
科学(11770)
(11740)
(11672)
业大(11475)
金融(11406)
(10577)
基金
项目(64972)
科学(53668)
基金(51868)
研究(47840)
(43127)
国家(42793)
科学基金(39163)
社会(34204)
社会科(32781)
社会科学(32773)
基金项目(27468)
自然(24800)
自然科(24292)
自然科学(24290)
自然科学基金(23946)
教育(23023)
(22992)
资助(22522)
(19322)
编号(17443)
(16893)
教育部(15728)
人文(15293)
国家社会(14830)
成果(14285)
重点(13994)
(13885)
大学(13498)
(13433)
创新(12966)
期刊
(47685)
经济(47685)
研究(29261)
(23719)
管理(17650)
中国(14374)
(12894)
金融(12894)
财经(12354)
学报(11391)
科学(11011)
(10419)
大学(9907)
学学(9565)
经济研究(8271)
(7990)
技术(7164)
财会(6854)
业经(6639)
问题(6599)
会计(6373)
(6086)
技术经济(5524)
世界(5438)
农业(5158)
统计(5109)
国际(5008)
理论(4910)
商业(4813)
(4731)
共检索到142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罗昆  王芳  舒缨淇  
本文立足于契约参照点理论,以中国国有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手工采集CEO晋升激励、CEO主动离职等数据,采取OLS和PSM等分析方法,较为全面地探究了薪酬参照落差、晋升激励与CEO主动离职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上一年薪酬参照落差越大,本年发生CEO主动离职的可能性越大;晋升激励对CEO主动离职行为具有抑制作用;晋升激励对薪酬参照落差与CEO主动离职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弱化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政治晋升有助于抑制CEO主动离职行为,对薪酬参照落差与CEO主动离职之间的正向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后,以上研究结论依旧成立。本文的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契约参照点效应的研究范围,并对企业制定合理的CEO激励机制以及减少CEO人才流失提供了理论与经验证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爱民  朱大鹏  
以2007—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管政治晋升预期对普通职工薪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企高管政治晋升预期与普通职工薪酬显著负相关,且高管政治晋升预期越高,普通职工薪酬业绩敏感性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中央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预期对普通职工薪酬和薪酬业绩敏感性的负向作用在地方国有企业中更大。当高管政治晋升预期较高时,更倾向于进行低效率过度投资。而企业投资规模越大,普通职工薪酬越低。研究结论不仅为高管政治晋升预期加剧管理层与普通职工之间的代理冲突提供了直接经验证据,也对完善国企高管晋升激励机制和普通职工利益保护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业坤  梁亮  
本文以2004—2016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激励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激励会降低会计信息质量,且对地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地,高管政治晋升激励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受企业业绩和地方政治环境的影响,表现为,业绩较好的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激励更容易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下降;非政治周期期间、政治氛围较弱的地区,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激励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和拓展了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以及会计信息的理论研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肖建华  王若凡  
科研组织衍生企业(academic spin-offs)是科研组织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创办的企业。近年来,我国的科研组织衍生企业与日俱增,但经营业绩并不理想。其中,公司治理机制特别是高管激励的有效性一直被认为是影响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我国境内上市的94家科研组织衍生企业为样本,从不同实际控制人的视角,探讨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晋升激励三种高管激励模式对企业综合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际控制人为母体科研组织的衍生企业,其高管激励模式与实际控制人为非母体科研组织的衍生企业显著不同;薪酬激励与晋升激励对科研组织衍生企业综合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股权激励的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洪辉  章琳一  
本文利用2008—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舞弊数据,采用混合样本和配对样本方法研究了高管晋升激励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晋升激励与财务舞弊负相关,而且晋升激励与公司财务舞弊的次数负相关。(2)考虑高管变更,发生CEO变更的年份,晋升激励对财务舞弊的抑制效应明显要弱于没有发生CEO变更的年份。(3)考虑继任者的来源,发现如果继任高管来自职业经理人,该类公司的晋升激励对财务舞弊的抑制作用明显要比继任高管来自控股股东的强。(4)考虑ST类、非ST类公司的晋升激励差异,发现对于具有较强舞弊压力的ST类公司而言,晋升激励对财务舞弊的抑制作用要比非ST类公司的强。此外,本文也考虑了高管权力因素的影响,发现高管权力并不能影响本文的实证结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洪辉  章琳一  
本文利用2008—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舞弊数据,采用混合样本和配对样本方法研究了高管晋升激励与财务舞弊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晋升激励与财务舞弊负相关,而且晋升激励与公司财务舞弊的次数负相关。(2)考虑高管变更,发生CEO变更的年份,晋升激励对财务舞弊的抑制效应明显要弱于没有发生CEO变更的年份。(3)考虑继任者的来源,发现如果继任高管来自职业经理人,该类公司的晋升激励对财务舞弊的抑制作用明显要比继任高管来自控股股东的强。(4)考虑ST类、非ST类公司的晋升激励差异,发现对于具有较强舞弊压力的ST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付东  
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文章选取2006—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和货币薪酬两种激励措施是否优化了公司投资行为这一问题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和货币薪酬都起到了提高适度投资的作用,优化了经理投资行为。对经理进行有效激励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二者还没有产生相互影响,同时使用两种手段不具有增量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坤  
高管薪酬契约是解决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公司业绩的激励效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对长、短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均具有正向激励效应,高管持股比例仅与当期会计业绩正相关,与长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不相关,这恰恰反映出目前以货币薪酬为主的高管薪酬结构既具合理性,又存在缺陷,并提出一些完善高管薪酬契约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曹伟  杨德明  赵璨  
在将国有企业高管腐败分成违规腐败与隐性腐败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高管政治晋升与腐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治晋升预期越高,发生违规腐败的可能性越小;但却更容易发生公款消费、跑官寻租等隐性腐败。这是因为,晋升预期较高的高管,更关注晋升能否实现。为了提高政治晋升的概率,他们会尽可能地避免违法违规的腐败行为。但同时他们更倾向于采取公款消费、跑官等寻租手段,来打点、维持、提升各种关系,尽可能为政治升迁铺平道路。而晋升机会较小的高管更关注权力"过期作废"的问题。在相关制度不太健全的环境下,这类高管更容易利用手中权力谋取私人利益,更容易发生违规腐败。唯有在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的基础上,才能使政治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骏  
已有研究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债务水平与管理层权力会影响高管薪酬激励。本文在此基础上将高管薪酬激励的扭曲分为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并结合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研究了大股东、债权人和管理层对激励扭曲影响的程度。研究发现,股权越集中,激励过度程度越弱,激励不足程度越强;相对长期借款而言,短期借款会限制高管薪酬激励过度的现象,这一关系在激励不足组中并不明显;管理层权力越大,则会加大激励过度与不足的程度。在考虑了产权性质的差异后,这三个方面对激励过度与不足的影响也发生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激励过度与激励不足会受到大股东、债权人、管理层和产权性质的不同影响,这为进一步理解高管薪酬激励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廖明情  雷倩华  
"柠檬"问题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而近期兴起的股票期权使高管薪酬激励成为热门话题,不过现有文献对高管薪酬激励如何影响市场的交易成本却鲜有涉及。本文通过构建详细的分析框架,利用高频数据和因子分析方法,从高管薪酬激励这一特定的内部治理出发,深入探讨了其对"柠檬"问题的解决和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越好,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交易成本越小。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相对股权激励和持股激励来说,货币薪酬激励对交易成本的影响更大。在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和持股激励并未对交易成本产生影响;在非国有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横峰  罗堞  王昊  
企业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那么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公司治理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为回答这一问题,文章以薪酬差距度量高管晋升锦标赛激励,用企业研发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度量企业创新水平。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内部薪酬差距促进了企业创新;整体上,企业薪酬溢价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证明了高管晋升锦标赛激励对企业创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高管任期在高管晋升锦标赛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结论为企业借助高管晋升锦标赛激励机制提高自主创新水平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妍  赵立彬  
应用2006—2013年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数据样本,实证考察了国有企业高管政治晋升激励与并购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基于政治晋升激励而发动的并购导致公司价值毁损。这一实证结果表明,现有国企负责人晋升考核机制容易诱发企业负责人机会主义行为,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本文的研究,扩展了政治晋升的研究对象,从以往的政府官员个人拓展到微观企业,也将职业生涯与公司价值相关研究由西方市场化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拓宽至中国式特色的政府管制的国企高管市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宏亮  王靖宇  缪森林  
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仅掌控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且肩负着增加就业、缩小贫富差距等社会责任。本文以国有上市公司2008-2014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晋升激励、薪酬激励与国企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晋升激励和薪酬激励都会刺激国企过度投资,晋升激励和薪酬激励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存在着替代作用;与公益类国企相比,商业类国企有着更加明显的过度投资倾向,更容易受到晋升激励与薪酬激励的影响。因此,在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应对不同功能的国企进行分类管理,进一步提高国企特别是商业类国企的投资效率;应充分利用好物质激励和非物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宏亮  王靖宇  缪森林  
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仅掌控着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而且肩负着增加就业、缩小贫富差距等社会责任。本文以国有上市公司2008-2014年数据为研究对象,对晋升激励、薪酬激励与国企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晋升激励和薪酬激励都会刺激国企过度投资,晋升激励和薪酬激励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存在着替代作用;与公益类国企相比,商业类国企有着更加明显的过度投资倾向,更容易受到晋升激励与薪酬激励的影响。因此,在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应对不同功能的国企进行分类管理,进一步提高国企特别是商业类国企的投资效率;应充分利用好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两种手段,正确引导国企高管的投资行为;政治晋升要减少"关系晋升"现象,国资委要做好投资者利益的"看门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