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3)
- 2023(5545)
- 2022(4062)
- 2021(3638)
- 2020(2990)
- 2019(6181)
- 2018(6371)
- 2017(12185)
- 2016(6861)
- 2015(7687)
- 2014(8043)
- 2013(7459)
- 2012(6546)
- 2011(5656)
- 2010(5686)
- 2009(5295)
- 2008(5237)
- 2007(4910)
- 2006(4479)
- 2005(4058)
- 学科
- 济(26464)
- 经济(26440)
- 管理(15257)
- 业(14478)
- 企(11798)
- 企业(11798)
- 中国(10004)
- 农(9501)
- 业经(9412)
- 方法(9026)
- 地方(7328)
- 理论(7201)
- 农业(6717)
- 产业(5922)
- 发(5530)
- 学(5214)
- 数学(5122)
- 数学方法(5051)
- 发展(4814)
- 展(4805)
- 和(4783)
- 制(4536)
- 教育(4510)
- 财(4505)
- 经济理论(4015)
- 信息(3906)
- 文化(3868)
- 体(3849)
- 银(3671)
- 银行(3666)
- 机构
- 学院(94520)
- 大学(90446)
- 管理(32742)
- 济(31656)
- 经济(30838)
- 研究(30762)
- 理学(27416)
- 理学院(27045)
- 管理学(26403)
- 管理学院(26219)
- 中国(22854)
- 科学(19983)
- 京(19506)
- 范(16837)
- 师范(16697)
- 财(15647)
- 江(15515)
- 所(14895)
- 中心(14156)
- 农(14078)
- 研究所(13514)
- 师范大学(13279)
- 州(12972)
- 北京(12184)
- 财经(12172)
- 业大(12153)
- 院(11235)
- 技术(11179)
- 经(10900)
- 农业(10756)
- 基金
- 项目(61555)
- 科学(48354)
- 研究(47518)
- 基金(42410)
- 家(36371)
- 国家(35993)
- 科学基金(30905)
- 社会(30456)
- 社会科(28750)
- 社会科学(28739)
- 省(26390)
- 基金项目(22863)
- 教育(21798)
- 划(20805)
- 编号(20600)
- 自然(18133)
- 自然科(17654)
- 自然科学(17650)
- 自然科学基金(17301)
- 成果(17120)
- 资助(16410)
- 发(14677)
- 课题(14613)
- 重点(14005)
- 年(12465)
- 项目编号(12327)
- 创(12320)
- 国家社会(12311)
- 部(12050)
- 发展(11913)
共检索到143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季传峰 孙小淼
分析了薛绍徽译《八十日环游记》中文学形象的本土化现象,指出文学形象的变异过程即是译者自我发现、自我认识的过程,揭示了译者通过文学形象的再创造积极构建文化身份的过程。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季传峰 孙小淼
文章援引翻译规范理论,回顾薛绍徽译《八十日环游记》的翻译过程和历史场景,梳理翻译家薛绍徽有意无意遵循的翻译规范,解析译本背后的翻译策略、文化选择以及译者行为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心理。
关键词:
薛绍徽 《八十日环游记》 翻译规范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季传峰 李梁
文章分析了薛绍徽与陈寿彭在合译《八十日环游记》时不同的翻译目的,指出陈寿彭的翻译目的反映了晚清知识群体的主流意识,而薛绍徽通过译作抒发了晚清传统知识女性渴望走出固有天地、了解世界的心声,这可看作现代女性意识的萌发。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堃
林纾和薛绍徽是近代文学家和翻译家,他们有着相似的出身、身份认同和文化价值观。对儒家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使得他们的翻译观念和行动呈现出特殊的时代特征:他们既接受西方的新思想、新观念,又坚守纲纪伦常;既不能认同于译者身份,又不得不以翻译为工具和途径,表达深层的文化意图。这使得他们的翻译作品无法忠实于原著,同时也使相对于西方的文化主体性得以彰显。此外,薛绍徽积极认同儒家道德框架下的女性身份,并借小说人物之口表达自己的性别立场和女性经验。林、薛二人的翻译是世变时代的文化镜像,映照出晚清的时代情绪与知识分子心态
关键词:
林纾 薛绍徽 晚清中国 翻译 性别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韩云飞
<正>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广核)经过40余年发展,业务覆盖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科技型环保、产业金融等“6+1”产业。公司积极迈向海外市场,截至2023年年底,业务覆盖全球五大洲,境外控股装机规模及气电装机规模均位居央企前列。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广核立足当地,高度重视国际形象建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孟朦 周丽敏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在学术界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小说主人公哈克与黑奴吉姆一起大逃亡的经历就是哈克的成长历程。通过逃亡,哈克消除了自己作为一个顽皮的孩童流浪者身上的阴影部分。小说阐述了哈克鲜明的性格特征以及对所处社会道德的认识,与社会合为一体,做出了自己"心"的选择。背弃扭曲的社会道德,选择了对"自由"的追求,从而被社会接纳为群体的新成员。
关键词:
哈克贝利·费恩 马克·吐温 自由 觉醒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琴
开发并构建"岗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是解决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存在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不够、定位不清晰、过分追求全面等问题的重要路径。要与行业市场的实际需要相衔接,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切实需求;着眼于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制定突出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标准,形成工作岗位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要针对有关证书的鉴定考核内容设计教学任务,使课程教学与相应岗位资格的要求相一致。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万宝军
正值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阳节,我有幸去上海参观世博会。6月17日清晨七点吃过早餐,我们搭乘出租车,赶到后滩8号门入口处。虽距开馆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但街道马路上已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我们随人流涌到离入口较近处,拿到了一份园区导览图,边看边等待开馆。入园后,首先来到了意大利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权继振
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Monkey在英语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语言、文化两个方面探析韦利的翻译风格,认为译者一方面尽量用陌生化的直译方式传递原著的异质性,使读者经历一场别开生面的异国文化旅行,另一方面,考虑到译文的可读性,译者作了适当取舍,从而确保译本流畅自然。然而,由于太过重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对部分承载汉语文化特质的文化负载词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这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
关键词:
韦利 《西游记》 英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任小玫
传统地名翻译的不足在于对语言转换的理解存在表征性的偏狭。本文从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现存英译本所涉及的地名英译切入,通过汉语拼音方案的运用之于国家统一形象、地名翻译的范式及其变通以及音译、直译与文化传神意译原则之于国际交流意象,引出对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及规范管理可能的向度的探讨,并上升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
地名转译与管理 《徐霞客游记》 文化生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曙琼
明人周朝俊传奇《红梅记》对后世戏曲影响深远,"李慧娘"为剧目的戏曲改编本众多,呈现了不同形象与文化内涵的李慧娘,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昆剧本和京剧本等。但无论是原作《红梅记》,还是后世改编本,在结构上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皆有所欠缺。而樊粹庭豫剧改编本《李慧娘》不仅突破原作艺术格局,又与其他改编本的李慧娘形象迥然有别,作者通过精心的关目安排与情节设置,塑造了至情至义的李慧娘;并在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的过程中,赋予李慧娘鬼魂以现代意义上的女性意识,从而塑造了具有全新人格气质的李慧娘。这不仅显现了作者一贯的对女性的人文关怀,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启示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明
通过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进行内容分析,可以发现,教科书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包括主角人物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个性品质的呈现,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当前个体化趋势的影响,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借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教科书中同时被彰显.但在呈现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上所存在的偏差,以及女性形象出现率不足,使得教科书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尚存在一些局限性.与此同时,当前教科书的进一步优化还需关注个体化社会的内在困境,并在集体主义的框架下思考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建.
关键词:
个体化 语文教科书 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屈文静 李敏
《天龙八部》一书中人物众多,其中身为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金庸虽然对他着墨不多,但他的存在依旧十分吸人眼球。此人命途多舛,集善恶于一身,既狠辣凶残又兼具君子气度,是一位典型的圆形人物,其性格具有明显的两面性。
关键词:
金庸 《天龙八部》 段延庆 权力欲望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齐再前 张红
本文认为,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特点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实践教学,同时也要强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 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纯
本文分析了目前《人物形象造型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的实践与经验,探讨了形象设计专业《人物形象造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
人物形象造型 应用型人才 教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