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8)
- 2023(12216)
- 2022(10415)
- 2021(9568)
- 2020(8202)
- 2019(19285)
- 2018(18754)
- 2017(36209)
- 2016(19512)
- 2015(22069)
- 2014(21944)
- 2013(21699)
- 2012(20103)
- 2011(18235)
- 2010(18415)
- 2009(17331)
- 2008(17477)
- 2007(15890)
- 2006(13806)
- 2005(12660)
- 学科
- 济(80331)
- 经济(80216)
- 管理(59872)
- 业(55991)
- 企(46633)
- 企业(46633)
- 方法(36362)
- 数学(31103)
- 数学方法(30750)
- 财(25691)
- 农(22606)
- 中国(21200)
- 贸(19963)
- 贸易(19958)
- 制(19731)
- 易(19524)
- 业经(18019)
- 学(16702)
- 务(14904)
- 财务(14873)
- 财务管理(14831)
- 农业(14724)
- 企业财务(14002)
- 地方(13907)
- 银(13625)
- 银行(13598)
- 理论(13579)
- 出(13427)
- 体(13238)
- 融(13071)
- 机构
- 大学(285617)
- 学院(282546)
- 济(120092)
- 经济(117619)
- 管理(107644)
- 研究(93281)
- 理学(92694)
- 理学院(91642)
- 管理学(90206)
- 管理学院(89649)
- 中国(71334)
- 财(59593)
- 京(58896)
- 科学(54898)
- 财经(46779)
- 所(46505)
- 农(44847)
- 中心(43466)
- 江(42929)
- 经(42327)
- 研究所(41856)
- 业大(39706)
- 经济学(38725)
- 范(37545)
- 师范(37205)
- 北京(36964)
- 农业(35174)
- 经济学院(35105)
- 财经大学(34690)
- 州(33704)
- 基金
- 项目(184819)
- 科学(146258)
- 研究(137773)
- 基金(135373)
- 家(116887)
- 国家(115894)
- 科学基金(99372)
- 社会(89290)
- 社会科(84598)
- 社会科学(84576)
- 基金项目(71301)
- 省(71295)
- 教育(64394)
- 自然(61969)
- 自然科(60527)
- 自然科学(60509)
- 划(60369)
- 自然科学基金(59447)
- 编号(56010)
- 资助(54531)
- 成果(47038)
- 部(42503)
- 重点(42005)
- 发(39465)
- 制(39097)
- 创(38693)
- 课题(38644)
- 国家社会(37379)
- 教育部(37146)
- 创新(36208)
- 期刊
- 济(132149)
- 经济(132149)
- 研究(85714)
- 中国(55661)
- 财(48572)
- 学报(42418)
- 农(41076)
- 科学(38844)
- 管理(38503)
- 大学(32842)
- 教育(32435)
- 学学(30774)
- 农业(26951)
- 融(26549)
- 金融(26549)
- 技术(23913)
- 财经(23746)
- 经济研究(21463)
- 业经(21127)
- 经(20437)
- 问题(18079)
- 贸(16735)
- 业(14109)
- 技术经济(13876)
- 版(13815)
- 理论(13512)
- 国际(13262)
- 商业(12853)
- 统计(12750)
- 财会(12562)
共检索到422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兴国
薄弱学校改进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我国,它是实现教育公正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制度分析理论视角看,竞争机制与行政主导是我国公立薄弱学校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薄弱学校的改进,一方面需要确立非竞争性理念、教育性理念和公共性理念;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薄弱学校的自我改进与自我努力,强化自我担当意识,把教育-学习共同体作为学校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
薄弱学校改进 非竞争性 教育-学习共同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邓亮 林天伦
在我国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完善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制度建设成为我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薄弱学校改造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准入与退出制度、评价制度和监督制度三个层面,审视我国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制度建设中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完善的准入与退出标准,规范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市场秩序;采用科学的评估指标对薄弱学校委托管理进行第三方评估,提升委托管理效果;加强委托管理监督体系建设,全方位落实委托管理责任等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华
单从某些局部因素出发去改进薄弱学校的尝试往往是很难成功的。为此,本文选取了H中学作为个案,以学校作为改进单元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学校改进是外驱力和内驱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学校改进的不同时期内外驱力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影响学校改进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制度的改进、关爱共同体的形成、校长的领导力、教师专业成长、环境建设、教育资源的共享等。薄弱学校改进的过程为学校自身发展、外部合作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多方面启示。
关键词:
薄弱学校 学校改进 影响因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黎平辉
教师教学个性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一种显示。制度化教育以其专制型的知识供应制度,以其管理上的单向行政化,以其教育目的的过度功利化,妨碍了教师的教学自主自由,抑制了教师的创造性及其个性的发挥。因此,民主型知识供应制度的建构,双向契约型管理关系的建立以及促进人的发展的"质"的评价体系的确立等无疑是教师教学个性脱离困境的理想出路。
关键词:
自我 教师教学个性 制度化教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文一 姚晓迅 江发文
农村薄弱小学在整个义务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尽管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一局面,但造成薄弱学校困境的根本性原因——社会损蚀,却需要更为长远的乡村社会改造计划。文章在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小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社会损蚀造成乡村义务教育困境的具体机制。研究表明,在现代文明与乡土文明存在张力,乡村社会结构出现坍塌的背景下,扎根于乡村的中小学无法实现人、财循环回流,这对乡村社区乡村学校产生缓慢地、日益沉沦式的侵害。但由乡村社区自发建立起来的基金会可以改善这种状况,通过基金会的运行,部分地实现了乡村人、财的循环回流,这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及社区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励骅 白华
薄弱学校的存在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在薄弱学校改进的过程中,国外采取建立统一的鉴别标准,制定专门的改进方案,提供资金和技术扶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吸纳社会资源参与改进等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举措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薄弱学校 学校改进 举措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贺武华 杨小芳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待薄弱学校发展,可以进一步找到薄弱学校发展的困难之所在。作为社会中的薄弱学校,社会分化、社会竞争与人员流动、社会资本的获得、社会文化认同等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都是不利于薄弱学校发展的因素。改进薄弱学校发展的共识性策略是推行差异性的不均衡发展策略。
关键词:
薄弱学校发展 社会学视角 不均衡发展策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丽君 戴蕾 廖思敏
大学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的重心在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价值,并据此评价大学教师作为学术职业的本质价值。基于学术职业视角,大学教师学术发展与教学质量改进应置于制度统一体中,以此增强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与合法性。但是,评教制度一统性与教学发展多样性矛盾、单一化评教导向割裂教与学的内在联系、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与教学的不可评价性,以及绩效评价原则在教学评价改革中难以奏效等问题,已经深刻影响大学评教制度改革实效。大学需重新构思重视教学、回归教学、研究教学与激励教学的制度框架,促进多主体联动展开教学评价,推动以教与学为中心的改革,加强教学学术与实践融合,构建责权利相统一体系,才能推动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
大学教学 教学评价 学术职业 制度改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丽君 戴蕾 廖思敏
大学教学评价制度改革的重心在于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价值,并据此评价大学教师作为学术职业的本质价值。基于学术职业视角,大学教师学术发展与教学质量改进应置于制度统一体中,以此增强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与合法性。但是,评教制度一统性与教学发展多样性矛盾、单一化评教导向割裂教与学的内在联系、教学活动的复杂性与教学的不可评价性,以及绩效评价原则在教学评价改革中难以奏效等问题,已经深刻影响大学评教制度改革实效。大学需重新构思重视教学、回归教学、研究教学与激励教学的制度框架,促进多主体联动展开教学评价,推动以教与学为中心的改革,加强教学学术与实践融合,构建责权利相统一体系,才能推动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
关键词:
大学教学 教学评价 学术职业 制度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延龙
随着教师流动的深入发展,我国现有的教师流动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正式制度宰治、制度功能异化和制度伦理遮蔽。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教师流动制度走出困局的出路在于,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流动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实现教师流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深度融合;恢复教师发展在教师流动制度功能实现中的本体地位,以教师需要和教师解放为核心设计教师流动制度功能的实现机制;确保教师流动制度公共利益的实现并彰显制度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
教师流动 教师流动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小强 彭隆辉
我国今天的高等教育专业制度总体上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是计划经济、精英高等教育和小科学时代的产物,至今天已处于"两难"困境之中:一方面,科学、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专业种数不断增加,但是按照学科逻辑设置的专业的增加造成了人才培养口径窄、基础薄、发展乏力等问题;另一方面,适应知识经济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减少专业种数,但是专业种数的减少又造成了人才培养中的重复建设、就业困难等问题。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之一就是设置跨学科专业。
关键词:
专业制度 困境 跨学科专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沙占华
由工资引发的劳资冲突日益突出,实行工资共决,成为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劳资两利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工资共决的施行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如地方政府的政绩观的约束、企业方的约束、工会角色的约束、谈判能力的约束、立法上的约束等。工资共决制度的构建,要从转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完善工资共决的相关立法、转变工会角色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工资共决 困境 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传松
部分人士将高考制度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基础抽象化,进而抨击高考甚至建议废除高考,反映出高考制度所遭遇的现实困境,其合法性也受到质疑。笔者认为,高考合法性及相关理论命题被遮蔽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也与人们的认识和观念变化有关。当前,为高考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是高考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
关键词:
高考制度 合法性 困境 出路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耿益群
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学术职业所面临的挑战,将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置于学术职业的背景之下,对美国社会和学术界关于终身教授制度的质疑和批评进行了梳理,评述了美国高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并重点介绍了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度这一改革措施。说明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一些州政府和各高等院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是与美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困境息息相关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辉
教师流动影响着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院校进一步发展。文章从教师流动的社会现状出发,在论述高职院校教师流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认为高职院校教师流动的困境在于,缺乏完善的制度与法规引导,影响教师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性;教师流动趋于无序阻碍落后地区建设,近亲繁殖影响学科结构平衡;对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未给予稳定的发展平台导致流动频繁。由此提出应建立规范的教师流动市场,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法规;加大西部等边远地区流入政策的倾斜力度,拓宽流入来源渠道;优化教师发展的学校环境,建立稳定机制,加强培养力度,以更完善的
关键词:
教师流动制度 高职院校 困境 出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