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43)
2023(8964)
2022(7473)
2021(6932)
2020(5873)
2019(13558)
2018(13175)
2017(24273)
2016(13325)
2015(15024)
2014(14661)
2013(14464)
2012(13157)
2011(11829)
2010(12080)
2009(11482)
2008(11682)
2007(11134)
2006(10116)
2005(9285)
作者
(35681)
(29800)
(29575)
(28261)
(19069)
(13974)
(13521)
(11404)
(11185)
(10856)
(10190)
(9862)
(9646)
(9630)
(9423)
(9154)
(8693)
(8687)
(8679)
(8561)
(7444)
(7244)
(7100)
(6768)
(6756)
(6746)
(6618)
(6519)
(5972)
(5841)
学科
管理(52141)
(46057)
经济(45975)
(42136)
(37226)
企业(37226)
(20758)
方法(16860)
(16144)
中国(14830)
(14412)
(14146)
贸易(14140)
(13966)
数学(13508)
数学方法(13355)
业经(12605)
(12335)
财务(12286)
财务管理(12250)
(11936)
企业财务(11551)
(10266)
(10004)
银行(9997)
(9453)
(9417)
农业(9111)
地方(9025)
体制(8649)
机构
大学(178737)
学院(177726)
(72661)
经济(70837)
管理(69716)
研究(57639)
理学(56957)
理学院(56287)
管理学(55571)
管理学院(55161)
中国(48377)
(41458)
(38604)
科学(31633)
(30279)
财经(30035)
中心(28060)
(27666)
(27095)
(24418)
北京(24414)
研究所(24136)
(23722)
(23311)
师范(23111)
经济学(22550)
业大(22148)
财经大学(22055)
(21479)
(20656)
基金
项目(110686)
科学(87350)
研究(86402)
基金(79589)
(67759)
国家(67117)
科学基金(58099)
社会(55410)
社会科(52419)
社会科学(52409)
(43050)
基金项目(41435)
教育(40903)
(35713)
编号(35701)
自然(34941)
自然科(34084)
自然科学(34078)
自然科学基金(33486)
资助(31956)
成果(30855)
(27275)
课题(25850)
(25383)
重点(24960)
国家社会(23070)
(23056)
(22988)
(22927)
教育部(22487)
期刊
(90093)
经济(90093)
研究(58374)
中国(47461)
(36627)
管理(31222)
教育(26593)
学报(23511)
(23375)
科学(22621)
(21053)
金融(21053)
大学(19588)
技术(17796)
学学(17657)
财经(15779)
农业(15052)
业经(13934)
(13599)
经济研究(13143)
问题(11479)
(11294)
会计(10522)
图书(10384)
国际(9826)
财会(9667)
(9385)
现代(8733)
职业(8421)
(8400)
共检索到300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邓亮  林天伦  
在我国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完善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制度建设成为我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薄弱学校改造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准入与退出制度、评价制度和监督制度三个层面,审视我国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制度建设中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完善的准入与退出标准,规范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市场秩序;采用科学的评估指标对薄弱学校委托管理进行第三方评估,提升委托管理效果;加强委托管理监督体系建设,全方位落实委托管理责任等路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兴国  
薄弱学校改进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我国,它是实现教育公正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制度分析理论视角看,竞争机制与行政主导是我国公立薄弱学校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薄弱学校的改进,一方面需要确立非竞争性理念、教育性理念和公共性理念;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薄弱学校的自我改进与自我努力,强化自我担当意识,把教育-学习共同体作为学校建设的目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建  
"管、办、评"相分离的学校委托管理既是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当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践模式。探索薄弱学校委托管理,是基于委托管理制度的本质和薄弱学校发展的资源境遇而做出的合理选择。其价值在于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与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整合、促进管理制度的生成与创新。薄弱学校委托管理的价值呈现与过程深化,需要着力于实现学校内部社会资本的集聚内生、加强学校外部社会资本的拓展外生,以及促进学校内外部社会资本的互动融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索磊  
薄弱学校改进有赖于法律提供保障,而问责又是薄弱学校改进法律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内容。薄弱学校委托管理的根基是市场化和公益信托,强有力的问责机制是其成败的关键。基于信托机制的特许学校政策是美国改进薄弱学校的主要措施,美国允许开办特许学校的州均颁布了《特许学校法》。由于一些州《特许学校法》的问责条款不够完善,导致法律的可操作性较弱,对不合格特许学校的问责未能落到实处,从而引起人们对特许学校这一改革措施成效的极大争议。我国薄弱学校改进中的"委托管理"也面临着法律保障的问题,美国《特许学校法》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为我们提供些许借鉴与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伟  胡梅  
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面临绩效预算模式型构粗疏,绩效评价机制薄弱,绩效审计实效性不彰,绩效问责制功能不足等诸多困境。因此,应科学、合理型构绩效预算模式,强化绩效评价机制,提高绩效审计实效性和增强绩效问责制的功能,以破解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的困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文一  姚晓迅  江发文  
农村薄弱小学在整个义务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尽管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一局面,但造成薄弱学校困境的根本性原因——社会损蚀,却需要更为长远的乡村社会改造计划。文章在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小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社会损蚀造成乡村义务教育困境的具体机制。研究表明,在现代文明与乡土文明存在张力,乡村社会结构出现坍塌的背景下,扎根于乡村的中小学无法实现人、财循环回流,这对乡村社区乡村学校产生缓慢地、日益沉沦式的侵害。但由乡村社区自发建立起来的基金会可以改善这种状况,通过基金会的运行,部分地实现了乡村人、财的循环回流,这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及社区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刻铭  刘浩源  
在高校大型仪器管理制度建设中,由于制度不具体系性、内容欠缺时效性、内部存在冲突性、执行缺乏严格性等,制约了大型仪器的规范管理和效能释放。文章从主观和客观逻辑进行原因探析,提出制度建设应遵循合法性、全面性、准确性、适用性等四个原则,并从健全制度体系、更新制度内容、强化制度协同、严格制度执行四个维度实施改进,由此推动大型仪器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绩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贺武华  杨小芳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待薄弱学校发展,可以进一步找到薄弱学校发展的困难之所在。作为社会中的薄弱学校,社会分化、社会竞争与人员流动、社会资本的获得、社会文化认同等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都是不利于薄弱学校发展的因素。改进薄弱学校发展的共识性策略是推行差异性的不均衡发展策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良悦  
中国土地利用管理上存在着制度上的矛盾,导致土地管理制度的困境,形成改革意愿与实际结果的严重偏差。农地非农化和土地开发中利益结构的扭曲是其主要症结,诱使了农地的快速消失和土地的粗放利用。利益结构的调整是消除土地利用管理困境的基本思路,财产税的全面实施与土地发展权的确认是其解决的主要工具。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菁忆  
区域性是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伴随而来的就是区域公共问题的产生。为有效化解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治理困境,区域公共管理制度也自然而然的产生。经过对区域发展以来的区域内公共管理问题的分析,发现公共管理制度并未按照预期的那样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本文为了分析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困境的内外机理,将从行政区意识、法律、博弈、路径依赖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区域公共管理,进而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有所帮助。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吴黎旦  
公司治理机制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但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作为代理人的经营者可能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进而降低财务管理的效率。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机制越不健全,发生损害委托人利益的可能性越高。鉴于当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文章建议直接将财务管理者作为一级代理人,与相关利益者共同治理,并将公司治理机制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等来健全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延龙  
随着教师流动的深入发展,我国现有的教师流动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正式制度宰治、制度功能异化和制度伦理遮蔽。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教师流动制度走出困局的出路在于,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流动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实现教师流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深度融合;恢复教师发展在教师流动制度功能实现中的本体地位,以教师需要和教师解放为核心设计教师流动制度功能的实现机制;确保教师流动制度公共利益的实现并彰显制度的人文关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小强  彭隆辉  
我国今天的高等教育专业制度总体上是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是计划经济、精英高等教育和小科学时代的产物,至今天已处于"两难"困境之中:一方面,科学、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专业种数不断增加,但是按照学科逻辑设置的专业的增加造成了人才培养口径窄、基础薄、发展乏力等问题;另一方面,适应知识经济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减少专业种数,但是专业种数的减少又造成了人才培养中的重复建设、就业困难等问题。走出困境的重要出路之一就是设置跨学科专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沙占华  
由工资引发的劳资冲突日益突出,实行工资共决,成为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实现劳资两利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工资共决的施行还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如地方政府的政绩观的约束、企业方的约束、工会角色的约束、谈判能力的约束、立法上的约束等。工资共决制度的构建,要从转变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完善工资共决的相关立法、转变工会角色等方面着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