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58)
- 2023(7453)
- 2022(6256)
- 2021(5702)
- 2020(4411)
- 2019(9999)
- 2018(9524)
- 2017(17792)
- 2016(9528)
- 2015(10670)
- 2014(10537)
- 2013(10514)
- 2012(10249)
- 2011(9656)
- 2010(9894)
- 2009(9098)
- 2008(8871)
- 2007(8268)
- 2006(7917)
- 2005(7327)
- 学科
- 济(47315)
- 经济(47163)
- 业(23308)
- 管理(21478)
- 中国(18417)
- 地方(17279)
- 企(16728)
- 企业(16728)
- 农(16254)
- 业经(13586)
- 学(11882)
- 方法(11711)
- 农业(11375)
- 地方经济(9763)
- 发(9719)
- 理论(9165)
- 和(9065)
- 融(8668)
- 金融(8667)
- 银(8355)
- 银行(8343)
- 行(8249)
- 制(7883)
- 财(7750)
- 教育(7544)
- 贸(7487)
- 数学(7486)
- 贸易(7475)
- 发展(7409)
- 数学方法(7409)
- 机构
- 学院(139550)
- 大学(138512)
- 济(57276)
- 经济(55978)
- 研究(55461)
- 管理(47606)
- 中国(41104)
- 理学(39154)
- 理学院(38545)
- 管理学(37912)
- 管理学院(37604)
- 科学(33062)
- 京(31118)
- 所(28621)
- 财(26754)
- 研究所(25565)
- 中心(24504)
- 范(24240)
- 农(24233)
- 师范(24041)
- 江(23327)
- 北京(20644)
- 财经(20050)
- 院(19429)
- 师范大学(19364)
- 州(19205)
- 农业(18355)
- 业大(18250)
- 经(17961)
- 省(17687)
- 基金
- 项目(84821)
- 研究(67231)
- 科学(66697)
- 基金(58264)
- 家(49893)
- 国家(49303)
- 社会(44143)
- 科学基金(41356)
- 社会科(40483)
- 社会科学(40472)
- 省(34816)
- 教育(30999)
- 基金项目(29914)
- 划(28963)
- 编号(28611)
- 成果(25289)
- 发(25027)
- 自然(23056)
- 资助(22970)
- 自然科(22463)
- 自然科学(22460)
- 自然科学基金(22056)
- 课题(21335)
- 发展(20575)
- 展(20182)
- 重点(19673)
- 部(18317)
- 年(17734)
- 创(17383)
- 国家社会(17375)
共检索到237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贺武华 杨小芳
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待薄弱学校发展,可以进一步找到薄弱学校发展的困难之所在。作为社会中的薄弱学校,社会分化、社会竞争与人员流动、社会资本的获得、社会文化认同等社会学意义上的问题都是不利于薄弱学校发展的因素。改进薄弱学校发展的共识性策略是推行差异性的不均衡发展策略。
关键词:
薄弱学校发展 社会学视角 不均衡发展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兴国
薄弱学校改进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我国,它是实现教育公正必须解决的问题。从制度分析理论视角看,竞争机制与行政主导是我国公立薄弱学校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薄弱学校的改进,一方面需要确立非竞争性理念、教育性理念和公共性理念;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薄弱学校的自我改进与自我努力,强化自我担当意识,把教育-学习共同体作为学校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
薄弱学校改进 非竞争性 教育-学习共同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令永
欠发达地区弱校在优秀教师和生源上遭受发达地区强校和本地重点校的双重挤压,造成教师沉湎于回到从前、寄望未来、侍奉时间的"时间错位"困境,使教师未能立足现实、正视自身教学变革相对成绩的价值,抑制了他们在教学变革中自身优势的发挥和创新潜能的挖掘。发现真实自我、守护教学意义是欠发达地区弱校走出这一困境的根本出路。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薄弱学校 教学变革 时间错位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路光远
加强初中建设工程,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既要抓硬件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更要抓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方法的改革。形成学校的办学愿景,着力重塑学校文化,以"文化立校"的理念推进学校的发展。为师生共同成长搭建平台,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实践让社会满意的公信教育。
关键词:
初中建设 文化立校 内涵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启亮
"薄弱学校"是义务教育发展中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以维护弱势群体学生的人格尊严为前提,"薄弱学校"在资源配置、师资状况、家庭环境、生源素质等方面的"薄弱"都值得分析与辩护。"薄弱学校"是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它不应当被视为施舍、怜悯的对象,它以自己特有的教育品格,担当着特定的社会责任,当前亟待改造的不只是"薄弱学校",而是还有对弱势群体的不公正评价。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邓亮 林天伦
在我国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完善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制度建设成为我国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薄弱学校改造的重要任务。本文从准入与退出制度、评价制度和监督制度三个层面,审视我国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制度建设中所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完善的准入与退出标准,规范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市场秩序;采用科学的评估指标对薄弱学校委托管理进行第三方评估,提升委托管理效果;加强委托管理监督体系建设,全方位落实委托管理责任等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作为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中国农业社会学的发展方兴未艾。通过对农业社会学发展现状的考察,本文认为,“生产视角”下的农业转型研究,虽然使农业社会学初步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社会学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问题、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针对这一状况,农业社会学应当推动研究视角的转变,即从“生产视角”迈向“生产—消费视角”。在新的研究视角下,研究者应当以“食物体系”为核心概念,推动相关研究的整合和学科地位的进一步确立,最终通过回应社会现实问题,迈向有机公共社会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作为一门新兴分支学科,中国农业社会学的发展方兴未艾。通过对农业社会学发展现状的考察,本文认为,“生产视角”下的农业转型研究,虽然使农业社会学初步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社会学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问题、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针对这一状况,农业社会学应当推动研究视角的转变,即从“生产视角”迈向“生产—消费视角”。在新的研究视角下,研究者应当以“食物体系”为核心概念,推动相关研究的整合和学科地位的进一步确立,最终通过回应社会现实问题,迈向有机公共社会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文一 姚晓迅 江发文
农村薄弱小学在整个义务教育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尽管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这一局面,但造成薄弱学校困境的根本性原因——社会损蚀,却需要更为长远的乡村社会改造计划。文章在对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小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社会损蚀造成乡村义务教育困境的具体机制。研究表明,在现代文明与乡土文明存在张力,乡村社会结构出现坍塌的背景下,扎根于乡村的中小学无法实现人、财循环回流,这对乡村社区乡村学校产生缓慢地、日益沉沦式的侵害。但由乡村社区自发建立起来的基金会可以改善这种状况,通过基金会的运行,部分地实现了乡村人、财的循环回流,这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及社区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玉栋 王明珠
基于对X市202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教师调查数据,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精准评估不同类型或不同内容的专业发展活动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师教学品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个人背景、教学资历和任教情况对教师是否参加专业发展活动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在对教师教学品质的总体影响方面,正式的结构化专业发展活动比非正式活动更有效,以实践性能力为主题的专业发展活动比理论性知识为主题的活动更有效,但所有专业发展活动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品质提升幅度较小,并且教师参与率较高的专业发展活动效果反而不显著;在对教师教学品质不同维度的影响方面,协作类专业发展活动,以及聚焦应对复杂情境和学生素养提升等内容的专业发展活动对教师教学品质在明确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认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三个维度的提升效果较好,但大多数专业发展活动对课堂管理维度提升效果不佳。综上,建议从制度设计、理念指引、内容聚焦、质量保障方面进一步完善针对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和实践路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江红 孙枭雄
结合对我国中部地区花村的田野调查,对精准扶贫实践过程进行研究发现,村治主体公共权威的缺失是导致精准扶贫基层实践困境的重要原因。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悬浮,吸纳式治理将村治主体引入既无体制支持又与村民关系松散的尴尬境地,使其公共权威无法确立,同时村治主体还需承担政策变动的消极后果,及扶贫建档立卡制给村治主体所带来的"三角压力";驻村干部对村治主体权力的短暂替代及村民对该种权力的"工具性"认同、利用,致使村治主体公共权威在精准扶贫实践中进一步缺失,以致出现贫民争贫闹访、村民怨气横生,农村基层治理困境进一步凸现。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权威缺失 争贫闹访 基层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仙锋 张勇
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由经济环境、网络环境、管理环境及市场结构入手,借鉴美、日、韩、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分析我国证券电子商务发展薄弱的原因,指出经济环境与网络环境是最根本基石,管理环境是深层源泉,而市场结构则是直接原因。提出应从根本上强化基本环境建设,改善整体状况;在资本市场的管制问题上,应分析形势、及时创新;针对券商与投资者问题,应引导券商合作、并购,培育基金,加大投资者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甜甜
据英国BBC国际新闻网2008年11月4日报道,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近日向那些在检查中成绩不佳的学校施压,称将会对这些学校进行更多的检查。教育标准局将从2009年9月起采用新的督导系统对英格兰的学校进行检查。教育标准局表示,在提高标准的道路上"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丽华
单从某些局部因素出发去改进薄弱学校的尝试往往是很难成功的。为此,本文选取了H中学作为个案,以学校作为改进单元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学校改进是外驱力和内驱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学校改进的不同时期内外驱力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影响学校改进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制度的改进、关爱共同体的形成、校长的领导力、教师专业成长、环境建设、教育资源的共享等。薄弱学校改进的过程为学校自身发展、外部合作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多方面启示。
关键词:
薄弱学校 学校改进 影响因素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国家需求与企业需求、个体需求不协调的二元困境,这一状况的形成有深刻的经济根源。对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四个国家产业形态、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运行模式之间关系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不选择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体产业形态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之间不存在必然关联性,而选择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体产业形态的国家,则必须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做支撑。而这种产业形态及其所需要的高水平职业教育的形成,均需要相应的经济运行模式做支撑,这就是对企业行为进行适当协调和限制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我国极度宽松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与所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存在不协调现象,此即为经济政策的二元化。它不仅使企业的生产技术升级动力难以激发出来,而且使得企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人们缺乏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二元困境。有必要借鉴德国、日本等后福特主义国家的发展思路,反思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模式,重新定位企业在市场中的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