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23)
- 2023(2896)
- 2022(2541)
- 2021(2379)
- 2020(2121)
- 2019(4859)
- 2018(4886)
- 2017(8801)
- 2016(5463)
- 2015(6001)
- 2014(5950)
- 2013(5589)
- 2012(5270)
- 2011(4543)
- 2010(4706)
- 2009(4077)
- 2008(3889)
- 2007(3566)
- 2006(3123)
- 2005(2767)
- 学科
- 济(15534)
- 经济(15529)
- 业(11829)
- 管理(10474)
- 企(9686)
- 企业(9686)
- 方法(6871)
- 数学(6151)
- 学(6137)
- 数学方法(6051)
- 理论(5259)
- 中国(5244)
- 农(5053)
- 结构(5026)
- 财(4994)
- 教学(4853)
- 制(4578)
- 教育(4546)
- 产业(4081)
- 体(3445)
- 学法(3371)
- 教学法(3371)
- 务(3266)
- 财务(3266)
- 财务管理(3262)
- 地方(3218)
- 业经(3213)
- 企业财务(3185)
- 农业(3073)
- 学理(3038)
- 机构
- 学院(69846)
- 大学(68869)
- 研究(27806)
- 济(23544)
- 经济(22935)
- 管理(20550)
- 科学(19924)
- 中国(19718)
- 理学(17837)
- 理学院(17498)
- 农(17042)
- 管理学(16945)
- 管理学院(16819)
- 京(15674)
- 所(15605)
- 研究所(14661)
- 农业(13530)
- 业大(13496)
- 中心(12209)
- 江(11873)
- 范(10882)
- 技术(10858)
- 师范(10667)
- 财(10656)
- 院(10502)
- 北京(9795)
- 省(9195)
- 室(9055)
- 州(8798)
- 农业大学(8694)
- 基金
- 项目(50085)
- 科学(37885)
- 研究(34377)
- 基金(34017)
- 家(31711)
- 国家(31452)
- 科学基金(25484)
- 省(21054)
- 社会(18939)
- 划(18312)
- 教育(18184)
- 基金项目(18128)
- 自然(18103)
- 社会科(17782)
- 社会科学(17774)
- 自然科(17695)
- 自然科学(17682)
- 自然科学基金(17364)
- 资助(14407)
- 编号(14368)
- 重点(12808)
- 成果(11486)
- 课题(11383)
- 发(10968)
- 计划(10792)
- 部(10748)
- 创(10549)
- 科技(10121)
- 创新(9909)
- 科研(9698)
共检索到104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章 韩碧文 赵云云
菊苣花梗薄层培养花芽分化中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表明,在花芽原基的形成中细胞内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大量增加,且始终可见线粒体的分裂增殖,大量增加的线粒体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的活动提供能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为花芽分化合成新的结构蛋白和新的功能蛋白。花芽分化是一强烈的代谢过程。此外,壁旁体多处可见,且常与内质网、高尔基体相邻分布,其功能可能与物质运输有关。
关键词:
菊苣 薄层培养 花芽分化 超微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振家 姜成英 史艳虎 陈炜青 陈年来 赵梦炯 吴文俊
【目的】研究油橄榄成花诱导与花芽分化期间侧芽内源激素含量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对油橄榄花芽形成及大小年结果的调控作用。【方法】以16年生油橄榄‘鄂植8号’和‘莱星’为试材,在划分成花诱导期与花芽分化期的基础上,分析花芽形成中侧芽玉米素核苷(ZR)、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变化及大、小年树间含量差异。【结果】‘鄂植8号’成花诱导期从9月23日开始,至次年2月18日结束,约持续150天;‘莱星’成花诱导期从8月21日开始,至次年2月18日结束,约持续180天。尽管2个品种成花诱导期起始时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其成花诱导关键期(11月18日至次年1月15日)和成花诱导结束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学芳 王利凯 周竹青
以淹水处理的小麦品种华麦8号(耐湿)和华麦9号(不耐湿)为材料,对次生根显微结构和皮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小麦次生根通气组织形成方式以及品种间耐湿差异的细胞学基础。结果表明,淹水144 h后,华麦8号次生根形成发达的通气组织且结构保持完整,而华麦9号次生根虽然也能够形成通气组织,但根的结构却失去完整性。次生根孔积率变化研究表明,华麦8号孔积率增长幅度大,华麦9号孔积率增长幅度小,且在同一淹水时期,华麦8号孔积率均大于华麦9号。对华麦8号皮层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表明,淹水12 h后,细胞核变形;24 h后,染色体发生凝集,核膜变模糊,细胞壁变透明;48 h后,核膜破裂,细胞核解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富华 黄真池
为了阐明诱导因子诱导系统获得性抗性机制,研究了百草枯PQ,钛铁试剂Tiron和稻白叶枯菌弱毒株XOO75-1等诱导因子对稻白叶枯病的系统获得抗性、诱导叶活性氧代谢及挑战接种叶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Q和XOO75-1可诱导系统获得抗性.XOO75-1使处理稻叶SOD和CAT活性降低,使POD活性、O2i产生速率及MDA含量升高;PQ使SOD,CAT,POD活性、O2i产生速率及MDA含量升高;两者均使处理稻叶膜脂IUFA降低,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升高.PQ和XOO75-1使挑战接种叶病斑附近组织结构受保护,比未处理叶的细胞结构损伤小,较接近正常叶,细胞内结构以叶绿体变化最为显著.Tiron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婷 牛慈琼 石雷 廖怀建
为建立有效的印度黄檀组培快繁技术,本研究采用优树嫁接苗的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阐明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基础培养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活性炭浓度对诱导培养的影响,以期为获得能够保持母株优良性状的无性系苗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最佳的消毒方法是,外植体先用75%酒精浸泡30 s,然后用0.1%升汞浸泡10 min,此时污染率最低,腋芽萌发率最高,污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16.67±2.03)%和(70.33±2.03)%;相对于B_5和WPM基础培养基,使用MS培养基对外植体进行培养,萌芽率和苗高最高,分别为(85
关键词:
印度黄檀 消毒 腋芽 诱导培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红芳 昝林森 孙永刚
【目的】建立牛前体脂肪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方法,研究牛前体脂肪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化特征,为研究牛脂肪发育和脂肪沉积的机制提供一种简便有效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自新生牛脂肪组织中获得前体脂肪细胞,对培养的牛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生长曲线测定、油红O染色及脂肪细胞标志基因LPL、PPAR-r和脂联素表达研究。【结果】80%的牛前体脂肪细胞接种后12h开始贴壁,4d后开始向脂肪细胞转化,10d后绝大部分细胞脂滴融合,细胞脂肪含量增加;分离的牛前体脂肪细胞接种后1~2d生长缓慢,3~8d进入对数生长期,9d后进入平台期,之后细胞数目开始下降。经胰岛素诱导分化过程中,LPL在牛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敬虹 齐红岩 阎妮
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 L.)"玉美人"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薄皮甜瓜最初花芽分化过程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子叶展开期在第1真叶叶腋处出现花原基,依次分化出花萼原基、花冠裂片原基、雄蕊原基和雌蕊原基。花芽分化进程较快,整个发育期约30d。同一节位叶腋处可形成一个或多个花原基,但同一节位叶腋处的花原基并不是同时分化的,第1个花原基分化完成后,第2个和第3个花原基才依次分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枫 杨际双
【目的】研究短日处理下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方法】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通过对短日处理下花芽的形态解剖观察及顶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花芽分化过程中顶芽中GA3含量下降且大多时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GA3变化与之相反;顶芽中IAA含量先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达到最小值,到花冠形成中期达到最大,叶片内源IAA含量在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到花冠形成期趋于平稳;内源CTK含量大幅增加,均高于未分化期;顶芽中ABA含量先下降,后期呈现上升趋势,叶片中ABA含量变化...
关键词:
菊花 花芽分化 内源激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俊娥 李田 孙宪芝 孙霞 郑成淑
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研究了菊花花芽分化过程中叶片和顶芽中内源亚精胺(Spd)含量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外源Spd及其生物合成抑制剂二环己胺(DCHA)对菊花花芽分化的影响,以及其过程中叶片和芽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菊花花芽分化起始期和小花原基分化期叶片中Spd含量较低,而在顶芽内大量积累Spd;短日照处理开始后,碳水化合物含量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Spd处理提高了成花诱导过程中菊花叶片中碳水化合物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促使可溶性蛋白提前达到最高值,促进花芽分化的进程;而DCHA处理得到与Spd处理相反的结果。
关键词:
亚精胺 二环己胺 菊花 花芽分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房伟民 郭维明 陈俊愉 姜贝贝
对不同苗龄植株短日诱导后花芽分化和开花进程进行观察及切花品质指标测定,研究苗龄对切花菊品种精云花芽分化及切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龄对切花菊精云花芽分化与品质有显著影响。苗龄越短花芽创始越迟,苗龄为0 d(定植当天短日处理)的植株从成花诱导到花芽创始需18 d,显著长于苗龄为28 d或以上植株成花诱导所需的4 d。苗龄越短,完成花芽分化所需的时间越长、花期越迟、切花品质越差。4 d是精云对成花诱导的最短反应时间,28 d是达到成熟的成花感受态的苗龄,但要获得高品质切花,苗龄要达到35 d以上才能进行成花诱导。
关键词:
切花菊 苗龄 花芽分化 切花品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湘平 赵志虎 王宏国 夏燕 欧阳建树 苏金为
在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花分化过程中,外源乙烯诱导小孢子败育起始于造孢细胞至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败育过程主要有以下3种方式.(1)造孢细胞的内质网大量增生,分割和吞噬细胞质;细胞核聚集,核染色质形成类似凋亡小体的小球排到细胞质中;小孢子母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细胞原位自溶解体.(2)细胞核偏移贴壁;胼胝质过度沉积,电子密度增高,分布不均匀,不能形成连续的胼胝质壁;溶酶体过度吞噬细胞内含物,细胞结构混乱,质膜破裂,内含物外泻,小孢子母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细胞核解体的残物呈丝状.(3)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不正常,出现细胞核和质体穿壁,形成的四分体发育不均衡,相互粘连;小...
关键词:
乙烯 荔枝 小孢子败育 超微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科厅 王娟 戴思兰
利用节间横切薄层(transverse thin cell layers,tTCLs)培养技术建立不定芽再生体系,可以极大提高植物组织培养的再生频率,并有效控制不定芽玻璃化的发生率。该研究以4个多头切花菊品种:‘Repluse’、‘Regan EliteImproved’、‘Regan Elite Sunny’、‘Regan Elite White’的节间tTCLs为外植体,筛选出不定芽分化所需的最佳生长素种类和浓度、最佳的外植体来源和取材部位,并通过调控琼脂浓度和培养温度来有效降低不定芽玻璃化的发生率。结果表明:试验中的4个品种都能高频再生,不定芽再生率都在70%以上,Ⅰ级节间的tTCLs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景岚 康俊 王丽芳 马强 韩青梅 康振生
【目的】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寡糖处理向日葵植株后对锈菌侵染的抑制作用,以揭示寡糖诱发子在细胞学水平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寡糖喷雾处理向日葵叶片,2d后接种锈菌,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对寄主及病原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诱导处理后有部分夏胞子向内凹陷,萌发受到抑制。寄主细胞对于病原菌的侵入产生了防卫反应结构和物质。表现为寄主细胞壁加厚,染色加深,寄主细胞壁下产生黑色物质沉积;吸器壁加厚,吸器外间质变宽,部分吸器畸形坏死;细胞器变形、空泡化,最终寄主细胞解体、坏死。【结论】寡糖处理对病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可诱导向日葵产生对锈病的抗病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赖钟雄 陈春玲
以龙眼红核子品种的松散型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体细胞胚胎为材料 ,研究了体细胞胚胎经 5 0 g· L- 1 蔗糖成熟培养后的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表明 ,经过成熟培养之后 ,龙眼体细胞胚胎细胞在结构和代谢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该研究有助于了解龙眼体细胞成熟机理以及进一步优化龙眼体胚再生系统
关键词:
龙眼 体细胞胚胎 成熟 超微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