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91)
- 2023(11276)
- 2022(9728)
- 2021(8802)
- 2020(7514)
- 2019(17441)
- 2018(17165)
- 2017(32514)
- 2016(18196)
- 2015(20907)
- 2014(21296)
- 2013(21345)
- 2012(20713)
- 2011(19204)
- 2010(19517)
- 2009(18085)
- 2008(17990)
- 2007(16512)
- 2006(14748)
- 2005(13593)
- 学科
- 济(83093)
- 经济(83012)
- 业(46394)
- 管理(45827)
- 企(34963)
- 企业(34963)
- 方法(32939)
- 数学(28765)
- 数学方法(28495)
- 中国(24982)
- 农(24228)
- 地方(23101)
- 学(19398)
- 财(18084)
- 业经(17636)
- 农业(16364)
- 贸(15397)
- 贸易(15386)
- 制(14877)
- 易(14823)
- 融(14118)
- 金融(14116)
- 银(14079)
- 银行(14017)
- 行(13549)
- 地方经济(12743)
- 环境(12468)
- 发(12455)
- 和(12421)
- 技术(11308)
- 机构
- 学院(272689)
- 大学(272361)
- 济(110387)
- 经济(107870)
- 研究(105332)
- 管理(94963)
- 理学(79999)
- 中国(79123)
- 理学院(78865)
- 管理学(77290)
- 管理学院(76776)
- 科学(69009)
- 京(60961)
- 农(59434)
- 所(57856)
- 研究所(52605)
- 财(49969)
- 农业(47195)
- 中心(47013)
- 业大(46105)
- 江(44610)
- 北京(39388)
- 财经(38455)
- 范(37861)
- 院(37619)
- 师范(37342)
- 省(35502)
- 州(35311)
- 经(34707)
- 经济学(33664)
- 基金
- 项目(175512)
- 科学(134542)
- 基金(123127)
- 研究(122726)
- 家(110905)
- 国家(109939)
- 科学基金(90098)
- 社会(74290)
- 省(70838)
- 社会科(70160)
- 社会科学(70138)
- 基金项目(64545)
- 划(60603)
- 自然(59829)
- 自然科(58329)
- 自然科学(58307)
- 自然科学基金(57232)
- 教育(56151)
- 资助(52040)
- 编号(49700)
- 发(43889)
- 重点(41233)
- 成果(41216)
- 部(37871)
- 课题(36550)
- 创(35589)
- 计划(35298)
- 科研(34207)
- 发展(34060)
- 展(33477)
- 期刊
- 济(130414)
- 经济(130414)
- 研究(82512)
- 中国(61855)
- 农(55184)
- 学报(52277)
- 科学(45477)
- 财(38503)
- 大学(37560)
- 农业(37328)
- 管理(35505)
- 学学(35359)
- 教育(32023)
- 融(27933)
- 金融(27933)
- 技术(23523)
- 业经(21997)
- 经济研究(20888)
- 业(20539)
- 财经(19215)
- 问题(17340)
- 经(16581)
- 版(14376)
- 技术经济(13889)
- 贸(13806)
- 业大(13466)
- 资源(13439)
- 图书(13221)
- 科技(13113)
- 世界(13041)
共检索到429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常君 任华东 姚小华 杨水平 王开良
[目的]研究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后期油脂积累与果实矿质元素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开展薄壳山核桃油脂转化与调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薄壳山核桃‘马罕’、‘28号’品种为研究对象,在果实发育后期取样测定果实大小与质量、粗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和果实不同部位矿质元素含量,分析油脂积累和矿质元素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后期种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不断增加,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减少;种仁粗脂肪含量和脂肪酸含量随果实发育变化品种间表现出差异,‘28号’品种种仁粗脂肪含量不断提高,而‘马罕’品种粗脂肪含量却表现出先不断提高后出现小幅下降;‘28号’品种油酸、硬脂酸含量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花生酸和棕榈酸含量逐步降低,‘马罕’品种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先增加后又逐渐降低,‘28号’品种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则逐步降低;薄壳山核桃果实种仁粗脂肪累积与矿质元素氮、磷、钾和钙含量成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结论]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后期种仁脂肪含量随果实发育而提高,油脂中脂肪酸组成比例随果实发育而变化,存在饱和脂肪酸向不饱和脂肪酸转化趋势;种仁粗脂肪含量及油脂中脂肪酸含量随果实发育变化品种间存在差异;薄壳山核桃果实发育后期矿质元素氮、磷、钾和钙含量与油脂积累存在显著相关性,这些矿质元素可能在薄壳山核桃种仁油脂累积和脂肪酸转化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油脂积累 矿质元素 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及华 冯云霄 张海新
为了了解桃果实生长发育期间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对大久保桃果实发育期N、P、K、Ca、Mg 5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单果累积水平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实中5种矿质元素含量随果实膨大均呈递减趋势,但对应单果中的矿质元素积累量却不断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中除K元素以外,N、P、Ca、Mg含量之间呈现明显正相关关系,与单果重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但果实内矿质元素积累量与单果重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Ca元素积累量与单果重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其它4种元素与单果重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桃 矿质元素 生长发育 相关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海军 生静雅 刘广勤 陈亚辉 曹福亮
为了解薄壳山核桃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进程,为薄壳山核桃栽培管理提供参考,2012-2013连续2年,对4个薄壳山核桃品种‘波尼’、‘威斯顿’、‘肖肖尼’、‘马汉’果实纵横径生长动态进行测量,构建果实纵横径生长的Logistic模型,并对果实进行解剖,观察记录不同品种发育进程。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果实生长呈典型的"S"型曲线,Logistic拟合系数均超过0.9614,与实测数据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因此,Logistic模型可准确地预测薄壳山核桃果实的生长发育。拟合方程确定了各品种果实生长初期、速生期、生长后期的时间节点;结合解剖结果,明确了各品种果实发育进程。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何国庆 俞春莲 饶盈 章富阳 沈晓飞 黄坚钦 刘力 夏国华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主要矿质元素、种仁脂肪和脂肪酸的变化特征,以40年生山核桃为试材,对果皮和种仁中氮、磷、钾、钙、镁等主要矿质元素、种仁脂肪和脂肪酸进行了分析测定,并探讨了各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核桃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干物质总质量没有显著增加,但果皮干物质大量向种仁转移,其中8月5-20日是种仁干物质快速积累期(从0.62 g·粒-1增长至1.34 g·粒-1)。钾大量从种仁向果皮转移,种仁钾质量分数从8月5日的11.71 mg·kg-1降至9月6日的3.44 mg·kg-1,而果皮钾质量分数从5.70mg·kg-1升高至9.18 mg·kg-1,种仁与果皮中钾质量分数存在消长变化,拐点为8月17-20日;种仁氮、磷、镁质量分数均高于果皮;果皮和种仁中矿质元素质量分数有一定的相关性。种仁脂肪质量分数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上升,8月5-10日是脂肪快速积累期(从243.20 mg·g-1上升至586.02 mg·g~(-1))。油酸、亚油酸、棕榈酸是种仁充实过程中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三者占脂肪酸总量的92.33%~97.50%。脂肪与棕榈酸和亚麻酸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油酸显著正相关(P<0.05);具有相近或相同碳链长度的脂肪酸存在较高的负相关关系,其中油酸与亚油酸和亚麻酸极显著负相关(P<0.01)。氮、钾是山核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矿质营养,种仁氮、钾与脂肪酸组分的相关性最高。因此,丰产优质栽培建议施好果实膨大肥。图1表4参3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小玲 刘卓荣 幸学俊 高柱
【目的】探索赣南脐橙不同生长发育期果实营养物质含量及果实与叶片中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重金属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变化特征,并分析果实和叶片中不同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为研究脐橙生理代谢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赣南10年生纽荷尔脐橙为试验材料,自脐橙盛花期后90 d (7月)起,每月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脐橙果实糖酸含量及果实和叶片中大量元素(N、P、K、Ca、Mg)、微量元素(B、Fe、Mn、Cu、Zn)、重金属元素(Pb、Cr、Cd)和轻稀土元素(La、Ce、Pr、Nd、Pm)等的含量,分析其周年动态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9月份是脐橙果实和叶片矿质营养及重金属元素变化的关键时期。果实纵、横径和单果质量均与生长发育期呈显著正相关,脐橙果实近球形,果形指数为1.04~1.07。柠檬酸是脐橙果实总酸的主要组成成分,最高可达82.76%。叶片矿质营养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均高于果实。大量元素Ca、Mg和微量元素Cu、Zn是影响果实和叶片矿质营养积累的关键因子,其中Ca可以促进果实Mg和Cu的积累,抑制叶片Mg和Zn积累;Mg与果实Cu和叶片Z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脐橙果实中未检测出Pb和Cd元素,叶片中Pm与其他4种轻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其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呈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B是影响叶片Pm积累的关键因子,能显著促进叶片Pm积累,果实中未检测出Pm;果实和叶片中的La、Ce、Pr、Nd元素之间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脐橙果实品质受矿质营养元素的协同影响,其中大量元素Ca、Mg和微量元素Cu、Zn是影响脐橙果实品质的关键因子;脐橙果实品质未受到重金属Pb、Cr、Cd的污染;脐橙叶片轻稀土元素La、Ce、Pr、Nd含量越高,转移积累到果实中的量也越高。
关键词:
赣南脐橙 矿质营养 果实品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先裕 黄坚钦 徐奎源 夏国华 袁紫倩 凌骅 王正加
为解决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花期花粉的采集和有效保存等问题,系统观测雄蕊开花习性,采用荧光染色反应(FCR)法研究了不同散粉期花粉生活力差异,以及不同储藏条件(室温密封、室温密封干燥;4℃密封、4℃密封干燥;-70℃密封、-70℃密封干燥)和储藏时间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4月26日薄壳山核桃雄蕊花萼开裂,5月6日花药由绿变黄,5月7-9日雄蕊进入散粉期,5月8日散粉量最大,占花粉总量的75%,至5月10日花粉基本散尽,花药变黑、小花开始脱落;②散粉期花粉生活力大小依次为即将散粉期(花药由绿变黄)>散粉初期>散粉盛期>散粉末期,花粉耐储藏性亦是即将散粉期最优,即将散...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芩 付燕 刘雅兰 张婷渟 彭舒 邓洁
【目的】探明影响枇杷果实发育的优良性状功能基因,为分子辅助育种创制枇杷高糖果实特异种质和生产高糖枇杷果实品质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对高糖枇杷果实发育后期5个阶段的果肉转录组进行测序,基于差异表达基因的基因本位数据库(GO)、Pathway显著性富集(KEGG)和蛋白家族数据库(Pfam)分析,挖掘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其生长发育调控网络,揭示优良性状的分子机制。【结果】枇杷高糖果实5个时期15个样品共获97.67 Gb 高质量转录组数据,4个对比组合共筛选获得16 22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对比组合DAF170 vs DAF180的差异表达基因最丰富,共获得11 12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 066个差异表达基因映射到135条KEGG代谢通路,碳代谢、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植物激素信号转导,及淀粉和蔗糖代谢5个代谢途径为富集基因数目最多的5个通路。进一步筛选获得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326个,其中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油菜素内酯、茉莉酸和水杨酸信号转导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61个、36个、43个、20个、29个、100个、27个和10个。【结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油菜素内酯、茉莉酸和水杨酸可能协同调控枇杷果实后期发育,调控糖分的积累;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枇杷果实糖积累的分子机理,以及开展枇杷分子辅助定向育种和品质调控提供基础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沈志军 马瑞娟 俞明亮 蔡志翔 宋宏峰 李晓
为了研究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及有机酸的变化规律,以21份各类型桃种质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果实发育过程中主要糖和有机酸含量。发现蔗糖含量在所有试材中均呈前期平稳或小幅增长,成熟前30~50d快速积累的趋势,部分品种采前小幅降低;各品种柠檬酸含量也呈类似的变化,前期最高,花后10~30 d均有显著的大幅下降,此后出现小幅的升高后平稳,采前大部分品种降低。果糖、葡萄糖、山梨醇、苹果酸、奎尼酸品种间差异大,且无明显的变化趋势。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果实发育过程中,各试材蔗糖与果实大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有20个品种的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呈显著的相关性;果实成熟时风味与蔗糖、pH、糖酸比之间存在极显...
关键词:
桃 果实发育 糖 有机酸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俞春莲 王正加 夏国华 黄坚钦 刘力
以10个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的脂肪相对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核桃仁中的脂肪相对含量为69.11%~78.19%,出仁率为36.79%~59.47%,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90.00%,其中以油酸最高,其次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花生酸,且油酸和亚油酸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油脂肪酸组成相同,但脂肪酸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相对含量为73.01%~58.76%;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相对含量为32.20%~19.6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海波 李林光 刘嘉芬 何平 李慧峰 张勇 杨建明
【目的】探讨金冠苹果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和不同成熟阶段的区分,为判断其适宜采收期、实现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果实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维生素C(Vc)、硬度等品质指标;采用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果实挥发性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果实糖酸组分。【结果】金冠果实发育后期单果重、TSS、可溶性糖、糖酸比、酯类成分、糖组分总体呈上升趋势,可滴定酸、Vc、硬度和除苹果酸外的酸组分呈下降趋势,醇、醛类成分和苹果酸呈先升后降趋势;除花后182—189 d TSS和硬度有较大增幅和降幅外,品质指标在花后168 d后趋于平稳变化,以乙酸...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永杰 吴强盛 汪芳玲 徐雅雯 韩梦壮 肖之炎
【目的】探讨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对土壤养分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油茶单作模式(Cam)、油茶+薄壳山核桃间作模式(Cam&Car)和薄壳山核桃单作模式(Car)3种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0~30 cm林地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真菌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以及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间作模式林地土壤pH值和水解性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均居于Car单作模式和Cam单作模式之间。间作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薄壳山核桃土壤酶活性,降低了土壤有效钾(AK)、有效硫(AS)、交换性钙(ECa)含量。3种模式土壤真菌测序共获得1 084个OTUs,共有OTUs数量为111个,特有OTUs的数量表现为Car> Cam&Car> Cam。3种模式共鉴定出8门11纲56目131科201属257种真菌,其中Saccharomycetes、Sordariomycetes、Agaricomycetes是3种模式共有优势菌纲,Wickerhamomyces是共有优势菌属。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3种模式土壤真菌ACE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即Car> Cam&Car> Cam,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没有显著差异。基于Bray-Curtis距离的土壤真菌群落组成主坐标分析结果表明,Cam&Car间作模式与Car单作模式和Cam单作模式均有交集,其中与Car单作模式交集较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属水平主要真菌与土壤环境因子存在相关关系,其中与交换性钙含量、有效钾含量、有效硫含量存在显著性负相关。【结论】油茶与薄壳山核桃间作增大了林地养分消耗,但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薄壳山核桃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建议油茶和薄壳山核桃间作时,加大肥力管理,特别是含钙、钾和硫元素肥料的投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旭东 郑纪伟 田雪瑶 教忠意 窦全琴
[目的 ]基于荧光SSR标记结合高通量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稳定、准确的薄壳山核桃基因分型体系,用以分析各品种间亲缘关系并构建指纹图谱,旨在为薄壳山核桃品种鉴定与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评价、品种选育与推广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选取薄壳山核桃及其近缘种54对SSR引物进行初筛,最终确定10对标记合成荧光引物用于后续分析。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基因分型,利用软件统计位点数据并计算各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利用SSR标记间的相互组合构建薄壳山核桃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通过等位片段的转化对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聚类,并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 ]10对荧光SSR标记共扩增出68条等位片段,平均为6.8个;位点Cc19最多,有12个等位基因,位点BFU-Jr19最少,有3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291 0~0.843 5(平均为0.588 3)。优选的4对核心引物Cc19、PM-GA31、PM-CIN4和PM-GA41组合能完全区分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25个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0.62~0.99之间,并聚类成2个大的类群,部分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聚类在一起,部分品种聚类不能与遗传背景完全对应。[结论 ]与传统的显性标记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相比,荧光SSR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薄壳山核桃品种指纹图谱切实可行,通量大且速度快,结果稳定可靠,通过标记组合可有效的对不同品种进行区分。在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中,建议增加杂交亲本数量,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选取一定数量效率更高的标记,以便最大程度地揭示薄壳山核桃品种间亲缘关系的真实水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晓 马会勤 陈尚武 徐海英
葡萄果实发育后期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对果实品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内参基因的选择是基因表达定量分析的关键影响因素。本试验以雷司令葡萄品种花后50、75和95 d的果实为材料,通过半定量RT-PCR,研究了常用持家基因Actin、Tubulin、GAPDH1、8 S rRNA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作为葡萄果实发育后期基因表达半定量分析内参基因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8 S rRNA的表达水平高,且最稳定,其次是Actin,而Tubulin和GADPH的相对表达水平较低;对VvTLP、GHF17 P和VvASR3个功能基因在不同果实材料中的表达水平进行半定量RT-PCR,VvTLP和VvASR的相对表达水平...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解红恩 黄有军 薛霞铭 许长寿 刘力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实生长成熟过程可分成2个阶段:5月初至8月初是果实增大物质增长阶段,其中6-7月是果实快速生长期,至8月初果实生长基本稳定。8-9月是种仁储藏物质的积累和转化阶段;在种仁成熟过程中,山核桃种仁粗脂肪质量分数不断升高,采收时达最高值690.2 g·kg-1;粗蛋白和可溶性糖不断减少,分别从8月5日的117.38和56.05 mg·g-1降至采收时的最低值93.63和19.67 mg·g-1;果实成熟过程中种仁可溶性糖和粗蛋白不断转化成为粗脂肪,种仁粗脂肪与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粗脂肪与粗蛋白的相关系数为-0.991 3(P<0.01),与可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畅盼 顾锡亭 马建文 樊金拴 张博勇 鲁仪增 李玲俐
[目的]研究油用型元宝枫果实形态特征及油脂积累的动态规律,为元宝枫果实的适时采收及油用良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2019和2020年7-11月,以陕西杨凌地区优良元宝枫单株的翅果为试材,通过物候期观测,记录果实颜色和形态变化;采用索氏提取法及GC-MS分析法分别进行油脂提取及种仁油脂肪酸组分与含量测定,分析含油率及各脂肪酸含量的变化规律,并对各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元宝枫种子成熟期为开花后的205~220 d,此时种子形态肥厚而饱满,呈亮黄色;在此期间,种仁含油率呈先增加后略微下降至稳定的变化趋势,在花后175 d时含油率较高,达50%以上。花后145~160 d,脂肪酸总量达到最大值;神经酸相对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稳定不变的趋势,在花后190 d神经酸相对含量可达最高值,为6.24%,因此确定元宝枫果实高神经酸含量的适时采收期在花后190~205 d。在元宝枫果实各脂肪酸的积累过程中,彼此间表现出一定相关性,其中神经酸含量与种仁含油率以及芥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元宝枫果实于花后205 d左右采收,其含油率和神经酸含量均较高,品质最优;可通过选育高含油量的元宝枫种质来获取高神经酸含量的元宝枫油,以提高元宝枫果实的利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