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30)
- 2023(4616)
- 2022(3639)
- 2021(3492)
- 2020(2908)
- 2019(6687)
- 2018(6766)
- 2017(12254)
- 2016(6826)
- 2015(7920)
- 2014(7863)
- 2013(7802)
- 2012(7378)
- 2011(6724)
- 2010(6525)
- 2009(5859)
- 2008(5850)
- 2007(5379)
- 2006(4897)
- 2005(3943)
- 学科
- 济(24662)
- 经济(24548)
- 管理(17625)
- 业(12037)
- 地方(11798)
- 农(10349)
- 企(8163)
- 企业(8163)
- 中国(8108)
- 农业(6864)
- 资源(6619)
- 业经(6102)
- 环境(5980)
- 方法(5971)
- 学(5819)
- 和(5659)
- 地方经济(4948)
- 数学(4757)
- 数学方法(4683)
- 发(4618)
- 理论(4279)
- 制(4160)
- 财(4071)
- 生态(3807)
- 教育(3800)
- 土地(3699)
- 工作(3472)
- 划(3451)
- 人事(3408)
- 人事管理(3408)
- 机构
- 学院(89532)
- 大学(87747)
- 研究(33247)
- 管理(31413)
- 济(28786)
- 经济(27741)
- 理学(25846)
- 理学院(25413)
- 中国(24932)
- 管理学(24823)
- 管理学院(24640)
- 科学(22874)
- 京(21019)
- 农(17116)
- 所(16873)
- 中心(16082)
- 江(15803)
- 研究所(15334)
- 范(15307)
- 师范(15206)
- 业大(14666)
- 财(13480)
- 北京(13360)
- 农业(13134)
- 州(13074)
- 院(12904)
- 省(12752)
- 师范大学(12219)
- 技术(11399)
- 科学院(10545)
- 基金
- 项目(62519)
- 研究(47795)
- 科学(47143)
- 基金(41054)
- 家(36437)
- 国家(36067)
- 科学基金(29715)
- 社会(27393)
- 省(26215)
- 社会科(25460)
- 社会科学(25450)
- 基金项目(22732)
- 划(21721)
- 编号(21559)
- 教育(21253)
- 自然(19286)
- 自然科(18509)
- 自然科学(18501)
- 自然科学基金(18120)
- 成果(17598)
- 资助(15735)
- 课题(15503)
- 发(14846)
- 重点(14366)
- 年(12784)
- 部(12526)
- 创(12229)
- 项目编号(11703)
- 规划(11560)
- 创新(11475)
共检索到145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建新
建立湖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蕲春县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的条件下,实施"三区两带"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面对这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和社会发展叠加期,国土资源部门要抢抓机遇、解放思想、主动对接,为建设大别山蕲春试验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解放思想,转变服务理念要服务好大别山试验区的建设,首先就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建设大别山试验区的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甘畅 尹建军 王梦晗
旅游扶贫效率作为旅游扶贫成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是衡量旅游产业发展在多大程度上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借助基于产出导向的SBM模型测算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率,综合运用G指数、标准差椭圆、重心轨迹,对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率空间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别山试验区旅游扶贫效率呈先降低后提升的态势,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旅游扶贫效率空间异质性显著,热点地区持续集聚,形成以新洲区为中心的高值集聚区,冷点地区跃迁活跃,形成以麻城市为中心的低值集聚区;旅游扶贫效率总体格局呈西北—东南走向,重心总体向东南方向迁移,主方向呈先扩张后敛缩态势,次方向始终呈极化状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志勇
改革开放以来,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处在后进状态。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主体在黄冈。这给黄冈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了目前的现状和面临的制约因素,看到了黄冈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了金融支持老区新一轮开放开发的思路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银马华 王群 杨兴柱 司新新
贫困山区与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往往具有高度地理重叠性,成为当前旅游扶贫攻坚战重点区域。在当前各种旅游扶贫鼓励政策下,旅游资源优势度与旅游产业集聚程度是旅游扶贫的重要前提和现实基础。利用旅游优势度评价模型和区位熵指数法对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区36个县(市)旅游资源优势度和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空间等级划分与评价。运用多变量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36县(市)旅游资源与产业进行集聚类型分类,得出由各县(市)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与空间滞后量决定的四种不同旅游扶贫区域类型。依据各区域类型特征提出政企合作模式、战略联合模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模式及区域联动模式4种旅游扶贫模式,以期为各县(市)探索新型旅游扶贫模式实现精准扶贫提供指导,对其他同类型贫困片区旅游扶贫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木易 岳文泽 冯少茹 蔡接接
以大别山核心区精准扶贫对象岳西县为研究单元,选择10个生态阻力因子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rcGIS构建生态阻力面,应用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方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和重力模型对生态安全进行诊断和潜在生态廊道识别提取。研究表明:(1)岳西县生态安全较高及高等级区域占县域总面积37.79%,而较低及低等级区域占51.89%,整体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特征,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偏低。(2)ESDA分析显示,生态安全空间分布全局Moran’s I指数为0.6374,LISA图显示岳西县生态安全等级主要以高高(HH)、低低(LL)两种聚集类型为主,在空间上呈明显的片状集聚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选择生境良好的自然保护区及大型风景区斑块为生态源,生成累积耗费阻力面,基于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源之间的最小累积耗费路径,提取潜在生态廊道90条,生态节点103个,利用重力模型识别出21条重要潜在生态廊道,其中,一级和二级潜在生态廊道分别为13条和8条。(3)结合岳西县旅游产业空间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环三带"生态网络框架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对策,该模式可作为岳西县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格局的有效补充。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兰兰 徐彬
国家施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使得大别山地区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该地区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大别山革命老区中的随州市为例,分析其七大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的资源基础与发展现状,将其分为四个区间,根据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禀赋,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减贫的要求,提出了各类产业发展的路径,即,压缩小冶金产业的发展规模,转型发展汽车机械与纺织服装产业,升级发展食品加工产业,扩大生物医药、旅游、新能源(风能、太阳能)等产业的发展规模。
关键词:
大别山革命老区 产业选择 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国强 宋延洲 杨迅周
解决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本文试图运用区域开发理论,对河南大别山贫困生产力战略布局进行探索,从而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提供一条思路,供决策参考。一、资源基础及生产力分布特征 (一)资源基础及其分布河南大别山贫困区(包括桐柏山区)是大別山——桐柏山区的一部分。研究范围包括信阳地区的信阳县、潢川县、光山县、固始县、罗山县、商城县、新县和信阳市,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卓文 王永健 唐亚坤 ULRICH Apel 王艳 肖宋高 李振
通过样方调查、TWINSPAN分类与DCA排序及生态位分析,以物种重要值为分类排序与生态位计测的数据指标,研究湖北省大别山自然保护区天然次生林分类及优势木本生态位宽度与重叠。结果表明:应用TWINSPAN分类并结合DCA排序,可将植被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针叶林Ⅰ、Ⅱ,针阔混交林Ⅰ、Ⅱ,E落叶阔叶林和F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同时DCA排序图中反映了植被由针叶林Ⅰ、Ⅱ——针阔混交林Ⅰ、Ⅱ——落叶阔叶林与常绿落叶混交林的格局变化。在针叶林Ⅰ、Ⅱ中,马尾松与黄山松生态位宽度较大,在针阔混交林Ⅰ、Ⅱ中,松类与栎类等都占据较大生态位,阔叶林阶段占据优势的木本种类更多,不同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宽度随着演替表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钱国玉
2010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纳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省委、省政府要求,"十二五"时期全省上下必须齐心协力在建设中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项小燕 吴甘霖 段仁燕 王志高 张中信 王广艳 张小平
大别山五针松(Pinus dabeshanensis)是大别山区特有种,最大种群分布于安徽省岳西县大王沟。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种群结构,编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并用4个生存函数进行种群的生存分析;同时结合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大别山五针松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别山五针松种群数量少,结构存在波动性。幼苗阶段个体较丰富,幼树阶段个体较少,种群趋于衰退。种群死亡率和消失率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第5龄级出现峰值。4个生存函数曲线表明,大别山五针松具有前期快速减少、中期稳定和后期衰退的特点。谱分析显示,大别山五针松种群动态除受基波影响外,还具有明显的小周期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储诚炜
产教融合趋势下,高等职业院校一个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就是调整与设置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提高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和匹配度。通过对大别山片区四所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剖析其内在历史基础、区域环境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深层次原因,并就设置和调整符合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的涉农专业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涉农专业 大别山片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媛媛 汪紫薇 顾江 余瑞林
红色旅游资源利用与开发将对旅游地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产生强烈扰动,基于"乡土—生态"系统韧性水平厘定红色旅游资源利用空间格局,有利于推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共促共赢。以大别山革命老区为例,从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四方面构建红色旅游地"乡土—生态"系统韧性水平评价体系,并对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特征与类型进行识别。研究结果为:(1)各县域"乡土—生态"系统韧性以中低水平为主,呈"中部高、四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区域内各子系统韧性处于勉强协调状态,县级行政单元的协调度呈现中等水平多、较高与较低水平少的"橄榄型"等级结构。(3)红色旅游资源的冷、热点区分别位于大别山南北两侧及中心地带,呈现出"大集聚、小分散"的特征,根据其规模、影响力划为五种聚类分区。(4)依据"乡土—生态"系统韧性在红色旅游资源高富集区可通过内部要素重构向更高水平发展、在中低密度区因吸纳和适应外界扰动力较弱而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相互抑制这一特征,初步厘定"三区、两带、三核心"的红色旅游资源利用空间格局,并针对不同区域从"乡土—生态"系统韧性视角下提出差异化建议,以期排除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乡土—生态"系统产生的干扰。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安和平 陈爱平
本文针对毕节试验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需要,分析表明:毕节试验区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在投资与管理上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国家投入不足,配套资金难落实;按基建程序管理与不按基建标准投资的矛盾;国家投资计划下达晚,影响当年计划实施和工程质量;生态环境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实施项目存在措施重叠现象;生态工程重建设、轻管理;地方环境保护投入能力弱,城乡人居环境建设投资需求大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编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规划,集聚资源加快推进;增加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投入,提高单位面积投入标准;切实化解地方配套资金难问题;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完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管理体系;加强工程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完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宁宁 钱力
基于能力贫困视角,构建了包含收入、教育、健康和生活条件4个维度10个指标的多维贫困识别指标体系,采取A-F对安徽省大别山连片特困区多维贫困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单维分析中,片区非收入贫困比收入贫困严重,其中户主教育程度、做饭燃料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多维分析中,片区多维贫困覆盖面广,但重度多维贫困程度较低;从各指标来看,做饭燃料、户主教育程度、健康情况贡献率较高,是片区农户贫困的主要原因;从各地区来看,各地区多维贫困存在差异,安庆地区多维贫困程度相对较低,阜阳地区多维贫困程度相对较高。
关键词:
多维贫困 连片特困区 能力贫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