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3)
- 2023(5079)
- 2022(4214)
- 2021(3800)
- 2020(3128)
- 2019(6781)
- 2018(6622)
- 2017(11573)
- 2016(6805)
- 2015(7608)
- 2014(7634)
- 2013(7321)
- 2012(6768)
- 2011(6325)
- 2010(6333)
- 2009(5660)
- 2008(5478)
- 2007(5106)
- 2006(4385)
- 2005(3866)
- 学科
- 济(21409)
- 经济(21372)
- 管理(16547)
- 业(13546)
- 企(10620)
- 企业(10620)
- 方法(8383)
- 学(8027)
- 制(7902)
- 中国(7265)
- 数学(7210)
- 数学方法(7134)
- 教育(6942)
- 财(6607)
- 农(6532)
- 体(5886)
- 融(4972)
- 金融(4964)
- 理论(4949)
- 银(4822)
- 银行(4792)
- 业经(4694)
- 地方(4653)
- 行(4617)
- 研究(4515)
- 度(4294)
- 制度(4291)
- 生(4258)
- 农业(4023)
- 环境(3767)
- 机构
- 大学(98386)
- 学院(96571)
- 研究(39489)
- 济(34093)
- 经济(33046)
- 管理(30301)
- 科学(26432)
- 农(26146)
- 理学(25965)
- 中国(25798)
- 理学院(25531)
- 管理学(24840)
- 管理学院(24669)
- 京(21340)
- 所(21225)
- 农业(20966)
- 研究所(19590)
- 业大(19485)
- 财(16884)
- 中心(16880)
- 江(16037)
- 院(14738)
- 省(14389)
- 农业大学(13628)
- 技术(13537)
- 财经(13218)
- 范(13029)
- 北京(12937)
- 室(12899)
- 师范(12740)
- 基金
- 项目(69644)
- 科学(52783)
- 基金(48806)
- 研究(46747)
- 家(45102)
- 国家(44724)
- 科学基金(36576)
- 省(29165)
- 社会(27853)
- 社会科(26340)
- 社会科学(26336)
- 基金项目(25347)
- 自然(24896)
- 划(24422)
- 自然科(24356)
- 自然科学(24337)
- 自然科学基金(23895)
- 教育(22800)
- 资助(19821)
- 编号(18202)
- 重点(16490)
- 成果(15177)
- 计划(14978)
- 发(14912)
- 创(14728)
- 部(14583)
- 课题(14474)
- 创新(13870)
- 科技(13845)
- 科研(13646)
共检索到148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蒋楚楚 辛静静 夏树全 罗平 邵果园 崔永一
【目的】从蕙兰‘红香妃’Cymbidium faberi ‘Hongxiangfei’中筛选获得兰科Orchidaceae植物病害生防菌,为蕙兰菌根化栽培及绿色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蕙兰‘红香妃’健康根段培养、分离、纯化、鉴定内生真菌;以5株常见植物病原菌为指示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生物防治效果最优的内生真菌,并用活体接种法验证其抑菌效果。【结果】在蕙兰‘红香妃’健康植株根段培养中共分离筛选出6株内生真菌,经鉴定4株属于毛壳属Chaetomium spp.,1株属于镰刀属Fusarium spp.,另1株属于赛多孢属Scedosporium spp.。在平板对峙培养中发现:6株内生真菌对5株病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Z2菌株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对兰花茎腐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的抑制效果明显,抑制率为67.51%;Z3菌株蝇生二叉毛壳菌Dichotomopilus funicola对兰花炭疽病致病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抑制率达68.56%。活体接种试验表明:经Z3菌株处理组,春兰‘绿云’ C. goeringii ‘Lüyun’病叶率、病情指数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组。【结论】Z3菌株是筛选出的防治兰科植物病害的优势拮抗生物防治菌。图4表2参3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舒 陈春黎 刘敏 廖庆刚 赵小兰
为探讨益生真菌对大花蕙兰组培苗生长的促进效应,从野生兰科植物根系分离的内生真菌中筛选出2株真菌菌株C2y1和S1g1,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和ITS序列鉴定,分析2株真菌共生对大花蕙兰幼苗营养生长、矿质元素吸收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检测了真菌在兰花根系中的定殖特点。结果表明:2株真菌能促进大花蕙兰植株根系生长、总生物量增长和叶绿素含量增加;C2y1相比于对照能显著促进大花蕙兰幼苗对N、P、K、Fe等矿质元素的吸收,尤其是菌根化苗Fe元素含量高出对照163.24%;菌株S1g1则显著促进植株对Ca、MN、ZN的吸收,处理植株的Ca和ZN含量高出对照62.00%和68.09%;形态结构和ITS序列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兰楠 祁高富 喻子牛 赵秀云
从油菜幼苗中通过PDA培养基分离出9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观察和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中6株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1株鉴定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1株属于镰刀菌属(Fusarium),1株属于炭角菌目(Xylariales)。从鉴定出的油菜内生真菌中,筛选出1株有抑菌活性的生防真菌——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YY-11,此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油菜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永兰 张志元 冉国华
自2002—2004年,对广东梅州、重庆北碚、湖南石门的不同种类的柑橘(柑、橙、柚)进行了12次定点取样分离,共分离到柑橘内生真菌5642株,其中有5136株已鉴定,分别属于24个属.在这24个属中,出现频率在1%以上的只有Colletotrichumspp.,Fusariumspp.,Alternariaspp.,Penicilliumspp..柑橘内生真菌的静息部位依种类而异,Colletrichumspp.主要分布在柑橘的叶片、枝条、果皮内;Fusariumspp.则主要分布在根中.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柑橘 柑橘内生真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利沙 蒋妮 蓝祖栽 张占江
【目的】分析药用植物肿节风的内生真菌多样性,筛选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菌株,为寻找新的抗菌药物资源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从肿节风的不同组织中分离出具有抗菌活性的内生真菌,结合形态特征和ITS序列对其进行种类鉴定,筛选出抗菌活性强的内生真菌菌株。【结果】从肿节风的不同组织中分离、纯化得到111株内生真菌,选择42株不同形态类型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分属于9目20属28种。筛选出抗菌活性强的RJ-1和JJ-1菌株[分别鉴定为橡胶生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heveicola)和新壳梭孢菌(Neofusicoccum parvum)],对15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三七灰霉病菌(Botrytis sp.)、三七根腐病菌(Fusarium solani)、三七炭疽病菌(Colltetorrichum gloeosporioides)、香蕉炭疽病菌(Colltetorrichum sp.)、艾纳香褐斑病菌(Phoma sp.)、苦玄参叶斑病菌(Alternaria sp.)和肿节风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dematium)等7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具有强的抑菌广谱性。【结论】肿节风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其中的RJ-1和JJ-1菌株对15种病原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作为抗菌活性菌株开展深入研究。
关键词:
肿节风 内生真菌 抗菌活性 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涛
【目的】三蕊兰(Neuwiedia singapureana)为兰科拟兰亚科(Apostasioideae)三蕊兰属(Neuwiedia)植物,是兰科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开展三蕊兰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促生潜能研究,可为发掘海南地区三蕊兰内生真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布于海南吊罗山自然保护区野生三蕊兰为材料,通过分离培养,结合ITS测序及分析开展三蕊兰根内可培养真菌分离鉴定,并对其溶磷能力进行检测。将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和多花脆兰(Acampe rigida)原球茎进行共培养,检测其对2种兰科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可明显观察到三蕊兰根细胞内分布的真菌菌丝。共获得三蕊兰根内生真菌24个OTUs,分属于9科14属,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分离概率最高;Nectriaceae科5个属(如Cylindrocarpon和Gliocephalotrichum等)真菌分离率次之。其中5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溶磷能力,为Apiotrichum sp.(Neu242),Cylindrocarpon spp.(Neu83和Neu154),Gliocladiopsis sp.(Neu245),和Mucor sp.(Neu123)属真菌。菌株Mucor sp. Neu123和Apiotrichum sp. Neu242对铁皮石斛和多花脆兰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三蕊兰根内具有丰富的可培养内生真菌,筛选鉴定出具溶磷能力的兰科促生真菌,可为兰科植物的人工繁育提供促生菌株资源,也为兰科菌根共生磷营养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三蕊兰 内生真菌 溶磷真菌 促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璐 纪明山 王勇 徐洪波 齐补坤
【目的】分离药用植物苦参内生真菌,明确其抑菌特性,确定内生真菌BS001发酵产生抗菌物质的种类及结构。【方法】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平板菌块法测定抑菌特性,捷克八层析试验确定其极性,柱层析及冷冻干燥的方法对其分离纯化,并利用TLC生物自显影进行跟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纯度,1H-NMR、13C-NMR以及液相色谱-质谱(LC-MS)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苦参种子中分离出1株内生真菌菌株,编号为BS001。该菌株对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炭疽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等病原菌具有抑制效果,其中对番茄炭疽病菌的抑菌直径达2.734 cm。其发酵液...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佩文 番华彩 金桂梅 郭志祥 李元广 刘树芳 曾莉
以分离和筛选具有抗真菌活性的香蕉根际及内生真菌为目的,从云南省内不同种植区的香蕉根际及植株内分离到93株真菌。以香蕉枯萎病菌、香蕉炭疽病菌、香蕉小窦氏叶斑病菌、香蕉暗双孢叶斑病菌、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香蕉角斑梨孢病菌等6个病原真菌为靶标,对这93株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采用孢子萌发抑制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初步测定其抗菌活性,并通过生长速率法和温室盆栽进行活性复筛。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对上述6种病原真菌具有抑制活性的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8.28%、25.81%、17.20%、21.51%、18.28%、23.66%;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对上述6种病原真菌具有抑...
关键词:
香蕉内生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侯廷龙 刘惠茹 李春涛 王庆容
为探明遵义金鼎镇合江源养殖场患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致病原因,通过对患有腹水、鳍条充血和游动缓慢等症状的黄颡鱼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纯化,得到纯培养菌株MLT-1,经过回归感染证实其为黄颡鱼的致病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同时采用乙醇提取法获得30种中草药醇提物,固体培养基打孔测试中药醇提物对MLT-1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诃子、大黄、烟叶、樟叶、桑白皮5种中草药对MLT-1的抑菌效果较好,诃子和大黄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0.49 mg/mL,烟叶的MIC和MBC均为0.98 mg/mL,樟叶和桑白皮抑杀温和气单胞菌效果相同,MIC和MBC分别为0.195 mg/mL和3.91 mg/mL。结果表明诃子、大黄、烟叶、樟叶、桑白皮5种中草药可用于防治黄颡鱼温和气单胞菌细菌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士家 孙正海 李丽萍
【目的】从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中分离具有相应功能的内生菌,并将其转接到自身或其它植物中,已成为植物内生菌开发应用的重要研究方向。分离鉴定喀西茄(Solanum aculeatissimum)根茎叶内生真菌,筛选具有促生功能的内生真菌并通过转接其他植物进一步验证其促生功能,以期为喀西茄内生真菌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喀西茄根茎叶为研究对象,分离并鉴定其内生真菌;测定菌株的溶磷、解钾、固氮、产铁载体、产吲哚乙酸(IAA)等促生能力;通过接种紫花苜蓿并测定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指标,进一步验证喀西茄内生真菌的促生功能。【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得到27株内生真菌,茎中分离得到13株,根中分离得到9株,叶片中分离5株。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来自11个属,优势属为间座壳属(Diaporthe)和镰刀菌属(Fusarium)。促生功能验证发现20株真菌具有产IAA能力,21株真菌具有固氮能力,2株具有产铁载体能力,1株有解钾能力,9株具有溶磷能力。转接紫花苜蓿后有3株(J12:Trichoderma simmonsii、G5:Penicillium ochrochloron和J4:Alternaria alstroemeriae)具有促生功能的菌株在紫花苜蓿种子萌发时能显著提高萌发指标,在盆栽时期仅菌株J12和J4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的生长指标。【结论】首次进行了喀西茄内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从喀西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27株内生真菌,茎部位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最多。分离并鉴定了具有促生功能的内生真菌,并成功转接紫花苜蓿,通过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指标验证了内生真菌的促生功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玲 张雯龙 蓝桃菊 陈艳露 覃丽萍 NARISAWA Kazuhiko 刘斌
从不同植物的茎和叶中分离获得204株真菌,通过对白菜的致病性测定筛选获得1株能显著促进白菜生长的内生真菌菌株24L-4。结合形态学特征观察进行ITS-r DNA和18S-r 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确定为DevrIeSIA LAgerSTroem。该菌株对铁皮石斛组培苗的株高、叶宽、茎径和干质量分别较未接种对照处理增加33.3%、65.7%、27.3%和45.1%,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同时,盆栽试验表明:D.LAgerSTroem铁皮石斛盆栽苗的茎径、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较无接种对照增加104.0%、83.9%和114.7%,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显微镜观察发现:D.LAgerSTroem可定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永涛 王建华 赵清梅 李海利 宋毓民 王妍 张志敏 崔忠华 耿果霞 李勤凡
【目的】确定甘肃棘豆中是否存在产生苦马豆素(SW)的内生真菌。【方法】对甘肃棘豆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应用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甲基化--αD-甘露糖苷内标法分别对菌丝中SW进行检测,筛选可生成SW的疯草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5.8S rDNA-ITS序列进行扩增,并对扩增序列进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种属分类。【结果】筛选出1种可以产生SW的甘肃棘豆内生真菌FEL3,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得其菌丝中SW含量为400.52μg/g。根据形态学、5.8S 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和文献报道,确定FEL3为埃里格孢属真菌。【结论】甘肃棘豆中存在生成SW的内生真菌Embel...
关键词:
甘肃棘豆 苦马豆素 内生真菌 埃里格孢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余永涛 何生虎 赵清梅
【目的】从宁夏野生苦豆子中分离内生真菌,筛选能够产生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氧化槐果碱或槐定碱4种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的内生真菌。【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分离菌株显微形态进行观察,根据形态对各菌株进行初步分类;应用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酸性染料比色法检测各分离菌株的生物碱成分。对能够产生生物碱的真菌ITS和SSU rDNA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根据序列信息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结合形态特征,对其进行种属分类。【结果】从苦豆子中共分离到27株真菌,其中23株分属于青霉属、曲霉属、链格孢属、镰刀菌属、Simplicillium属真菌,4株为不产孢菌;筛选出E1、E3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贾方芳 方玉鹏 孟娜 石文立 王妍 李勤凡
【目的】探索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中是否存在产槲皮素的内生真菌。【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对鱼腥草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分离纯化后收集菌丝利用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代谢产物中的槲皮素,并分析其产量。采用形态学和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分析鉴定产槲皮素的内生真菌。【结果】从鱼腥草不同部位共分离得到9株内生真菌,其中由根中分离得到的菌株YXC-G1具有产生槲皮素的能力,为笋顶孢属(Acrostalagmus sp.)真菌,菌丝中槲皮素的含量为8.296 mg/g。【结论】从鱼腥草根部分离到1株产槲皮素的内生真菌YXC-G1,其可作为生产槲皮素的备选菌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