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2)
- 2023(11720)
- 2022(9793)
- 2021(8867)
- 2020(7851)
- 2019(18176)
- 2018(18183)
- 2017(34931)
- 2016(19141)
- 2015(22117)
- 2014(22414)
- 2013(22437)
- 2012(21133)
- 2011(19373)
- 2010(20090)
- 2009(18807)
- 2008(18662)
- 2007(17129)
- 2006(15091)
- 2005(13623)
- 学科
- 济(102785)
- 经济(102696)
- 管理(54547)
- 业(52266)
- 方法(43894)
- 企(42621)
- 企业(42621)
- 数学(39173)
- 数学方法(38544)
- 农(22548)
- 学(22086)
- 中国(21554)
- 地方(21393)
- 财(18601)
- 业经(18535)
- 技术(16293)
- 农业(15151)
- 贸(15101)
- 贸易(15095)
- 制(14571)
- 易(14551)
- 理论(14281)
- 地方经济(13904)
- 和(13892)
- 环境(12976)
- 融(12467)
- 金融(12462)
- 银(12145)
- 银行(12100)
- 行(11542)
- 机构
- 大学(297041)
- 学院(296808)
- 济(127295)
- 经济(124702)
- 管理(110069)
- 研究(104738)
- 理学(94568)
- 理学院(93443)
- 管理学(91400)
- 管理学院(90860)
- 中国(76686)
- 科学(66885)
- 京(63483)
- 所(56152)
- 农(55394)
- 财(54249)
- 研究所(51269)
- 业大(47458)
- 中心(46709)
- 江(46087)
- 农业(44022)
- 财经(43572)
- 北京(40041)
- 经济学(39975)
- 经(39247)
- 范(38433)
- 师范(38032)
- 院(36227)
- 州(35963)
- 经济学院(35798)
- 基金
- 项目(193274)
- 科学(150058)
- 基金(138705)
- 研究(135539)
- 家(122849)
- 国家(121947)
- 科学基金(102477)
- 社会(84910)
- 社会科(80495)
- 社会科学(80466)
- 省(76826)
- 基金项目(72664)
- 自然(67488)
- 自然科(65939)
- 自然科学(65917)
- 自然科学基金(64708)
- 划(64658)
- 教育(63292)
- 资助(58677)
- 编号(54138)
- 重点(44485)
- 成果(44107)
- 部(42441)
- 发(42336)
- 创(39882)
- 课题(38320)
- 创新(37561)
- 科研(37064)
- 计划(36961)
- 教育部(35649)
共检索到4415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代义 李泽银 付跃民
一、技术措施的实施 (一)选用优良品种,选择最佳播种时间 为了使蕃茄提早上市,及时连作水稻,蕃茄种籽选用高产优质早、中熟杂交一代种中蔬4号、5号、早半1号为主,在11月下旬选择排水良好的田块,整好苗床,每边苗床埂高3—5寸、苗床宽1—1.4米,长度视田块定。施足底肥即可播种。20—25天分苗移栽到新的整好的苗床。 水稻选用汕优63或汕优72均可。4月25—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九林 戴振福 顾春健 陈廷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建飞 卞新民 方钊海
苏南地区麦瓜玉米稻种植方式的技术经济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陆建飞,卞新民丹阳市延陵镇人民政府方钊海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进入了结构调整的时期,以“三高”农业为导向,科学地引导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是农业生产的现实要求。江苏南部经济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庆根 朱德峰 陈温福 徐正进 梁伊明 杨水章 赵宣楼
超级稻在获得单产量高于一般水稻产量的同时能否为稻农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通过对超级稻品种“协优 93 0 8”和“沈农 60 6”生产试验与示范点的投入与产出效益的调查和分析 ,发现超级稻不仅在产量方面具有比优质稻和普通稻 2倍的优势 ,而且在效益方面也表现出更强大的优势。本文根据超级稻产量和效益的优势特点 ,提出在我国水稻主产区应加快超高产水稻品种的推广与种植等几项措施。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舜 王志刚 卜义霞 张宝生 庄恒扬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黑麦草—水稻和小麦—水稻两种种植模式的水稻产量、经济效益和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种植模式中水稻的产量差异不明显;在施氮0、75kgh/m2情况下,黑麦草—水稻的经济效益分别比小麦—水稻低23.91%、10.12%,而在施氮150、225kgh/m2情况下,黑麦草—水稻经济效益分别比小麦—水稻高2.54%、15.28%;黑麦草—水稻种植模式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比小麦—水稻模式高,速效磷、速效钾则相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黄初 宋鸿鹤
水稻抛秧是黑龙江省穆棱县近几年推广的一项新的种植技术,通过多年多点试验表明,该项技术具有劳动强度轻,用工少,产量高,效益大等特点,很有推广、应用价值。 一、对比分析 首先对水稻抛秧与插秧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本试验在穆棱县水稻主要产区河西乡普兴、福来、朝阳三个村的十五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清慧 艾天成 李方敏
本文对比分析了水稻追肥采用流入施用和撒施两种方法所产生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评价了水稻流入施肥法的技术效果。试验证明 :在一定条件下 ,水稻追肥采用流入施用法 ,其技术操作简便易行 ,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施肥新方法。根据试验示范结果 ,提出了水稻流入施肥法应用的技术要点和配套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哲洙 李兴国
水稻高产育苗是水稻生产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水稻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利用吉林省珲春市近年来水稻生产的有关历史资料和试验资料,对该市先后推广应用的旱育苗、简塑钵苗、机制钵苗等三种不同的水稻育苗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效益评价,旨在为该市选择和推广具有良好的增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妍 周维佳 王厚俊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邹慧 刘桂华 吴平
双季稻改植再生稻后 ,再生稻的头季优于早稻 ,再生季优于二晚 ,增效显著 ,2 0 0 1年调查显示 :增效 2 3 0元 亩 ,增幅达 1 0 0 % ;调优水稻结构 ,发展再生稻 ,在种植技术上抓好品种选择、温光资源利用、栽培模式等增效环节 ;并在种植规模、科技推广、购销等方面做大再生稻产业。
关键词:
双季稻 再生稻 栽培模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俊 潘晓雪 李玉成 张学胜 李伟 陶雅露 张康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种植模式对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能在降低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方法】在环巢湖地区开展大田实验,共设置4个实验组:常规种植模式(CK)和“紫云英还田+有机肥”(T1)、“秸秆还田+沼液”(T2)、“秸秆还田+大豆饼肥”(T3)3种有机种植模式。分别测定田面水中氮磷浓度,稻米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及水稻产量和氮磷吸收量。【结果】移栽期和分蘖前期稻田田面水氮磷浓度达到高峰;相较于常规种植组,在移栽期,有机种植组田面水的总氮(TN)浓度和总磷(TP)浓度分别降低13.47%~23.84%和23.71%~28.79%;在分蘖期,有机种植组田面水的TN浓度和TP浓度分别降低13.47%~23.84%和21.86%~36.75%。有机种植模式下,水稻的转运效率提高14.50%~23.80%,稻米中的Cd、As和Pb含量显著降低,各实验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且稻米产量未显著下降,净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37.59%~51.64%)。【结论】有机种植模式均可有效降低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且移栽期和分蘖前期是防控氮磷流失的关键阶段。T2模式下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最小,净总经济效益提高幅度最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会英 赵金果 周衍平
玉米是山东省平邑县卞桥镇第二大粮食作物。近年来,该镇夏玉米播种面积一直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4,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1/3,成为左右该镇粮食生产大局的重要农作物。1987年以前,卞桥镇种植夏玉米主要是丹玉13,烟单14等常规稀植品种,但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品种已逐步退化,产量连年下降。因此,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品种改良已势在必行。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九林 陈家勇
万亩稻茬小麦免耕机条播技术经济效益分析江苏省杨中县农技推广中心郭九林,陈家勇扬中县属江苏沿江稻茬麦区,是一个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经济较为发达的小县。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形势下,迫切需要高产高效、省工省力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大宇 陈昭玖 蔡波
利用江西鄱阳湖周边10个县的村级层面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鄱阳湖地区水稻种植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长期的平均降水量对水稻种植模式具有显著的影响,长期平均降水量越多,单季稻种植的比重越低,双季稻种植比重越高。短期的极端天气事件对当年水稻种植模式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水稻 种植模式 鄱阳湖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