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1)
- 2023(13112)
- 2022(11532)
- 2021(10768)
- 2020(9045)
- 2019(20753)
- 2018(20712)
- 2017(39982)
- 2016(21994)
- 2015(24468)
- 2014(24597)
- 2013(24229)
- 2012(22006)
- 2011(19823)
- 2010(19703)
- 2009(18182)
- 2008(17793)
- 2007(15563)
- 2006(13482)
- 2005(12006)
- 学科
- 济(81346)
- 经济(81219)
- 管理(66981)
- 业(61790)
- 企(53075)
- 企业(53075)
- 方法(37913)
- 数学(32524)
- 数学方法(32132)
- 财(24533)
- 农(21178)
- 中国(20832)
- 制(20057)
- 学(19808)
- 业经(19008)
- 务(15774)
- 财务(15704)
- 财务管理(15672)
- 地方(15542)
- 企业财务(14932)
- 理论(14455)
- 贸(14328)
- 贸易(14321)
- 易(13939)
- 技术(13919)
- 银(13883)
- 体(13863)
- 银行(13836)
- 农业(13831)
- 和(13619)
- 机构
- 大学(311367)
- 学院(307931)
- 管理(121756)
- 济(118558)
- 经济(115863)
- 理学(105757)
- 理学院(104547)
- 研究(103839)
- 管理学(102730)
- 管理学院(102167)
- 中国(75354)
- 京(66374)
- 科学(65832)
- 财(57737)
- 所(52667)
- 农(51039)
- 研究所(48089)
- 业大(48020)
- 中心(46183)
- 财经(45956)
- 江(44768)
- 经(41760)
- 北京(41709)
- 农业(40016)
- 范(39971)
- 师范(39565)
- 院(38134)
- 州(36121)
- 经济学(35509)
- 财经大学(34394)
- 基金
- 项目(215380)
- 科学(168742)
- 基金(156608)
- 研究(155693)
- 家(137353)
- 国家(136265)
- 科学基金(116489)
- 社会(97033)
- 社会科(91903)
- 社会科学(91880)
- 省(84011)
- 基金项目(83586)
- 自然(77076)
- 自然科(75235)
- 自然科学(75216)
- 自然科学基金(73859)
- 教育(71209)
- 划(70970)
- 资助(64190)
- 编号(62687)
- 成果(51611)
- 重点(48046)
- 部(47416)
- 创(44908)
- 发(44698)
- 课题(43351)
- 创新(41940)
- 制(41617)
- 科研(41502)
- 教育部(40546)
- 期刊
- 济(128520)
- 经济(128520)
- 研究(90711)
- 中国(58007)
- 学报(53120)
- 科学(47612)
- 农(46348)
- 管理(44889)
- 财(44801)
- 大学(40008)
- 学学(37778)
- 教育(34149)
- 农业(31847)
- 融(25932)
- 金融(25932)
- 技术(25147)
- 财经(22562)
- 业经(20535)
- 经济研究(19967)
- 经(19112)
- 问题(16619)
- 业(15961)
- 科技(15823)
- 图书(15529)
- 理论(15502)
- 版(15089)
- 实践(14257)
- 践(14257)
- 技术经济(13847)
- 业大(13713)
共检索到444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绍铃 吴巨友 吴俊 齐永杰 高永彬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花粉—雌蕊相互识别,防止其近亲繁殖的重要机制,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蔷薇科果树如梨、苹果、李子等表现出自交不亲和性,该反应由S位点(S-locus)的一对S等位基因,即雌蕊和花粉的S基因控制,分别为S-RNase和S-locus F-box/S-haplotype-specific F-box基因。本文综述了蔷薇科果树雌蕊和花粉S基因的鉴定及其结构和进化的特性、自交亲和性突变机制及自交不亲和性反应发生过程中花粉生理生化变化及其信号转导机制等,以期为深入系统研究蔷薇科果树自交不亲和及亲和性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华清 张绍铃 李晓 吴俊
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特异性地识别并拒绝自花或亲缘关系很近的花粉的一种遗传机制,该特异性受S基因座控制。S-RNase介导的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在被子植物中分布最广泛,在茄科、蔷薇科和玄参科植物上研究比较深入。研究表明,雌雄双方的特异性决定因子分别是S基因座中具有多态性的核酸酶和含有F-box结构域蛋白基因,但其他修饰基因也参与其中。本文概括了该类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现状,并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就其工作模型作进一步探讨,同时简要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瑞 张虎平 程寅胜 王英珍 刘兴 王国明 张绍铃
[目的]本文旨在对蔷薇科果树液泡膜单糖转运蛋白(TMT)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分析其染色体定位、序列特性、进化关系及在白梨中的表达特征,为蔷薇科果树TMT基因功能研究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基于苹果、草莓、梅、桃、白梨、西洋梨和黑树莓7个蔷薇科果树物种的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序列分析,通过RT-q PCR技术分析白梨TMT基因在各器官组织中和果实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性。[结果]苹果、草莓、梅、桃、白梨、西洋梨和黑树莓等TMT基因家族成员数量分别为5、2、4、4、6、4、2,各物种TMT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梦雨 李小强 王鹏 张华 张绍铃 吴巨友
[目的]本文旨在鉴定分析CLE(CLAVATA3/Embryo surrounding region)多肽家族的特点及进化特征,深入了解蔷薇科果树CLE多肽的功能。[方法]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结果,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参考拟南芥中CLE多肽序列鉴定梨、苹果、桃、梅、草莓和黑树莓6个蔷薇科果树物种CLE多肽家族序列信息,重点分析梨CLE多肽家族的基因结构和理化特性等;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PbrCLE成员在不同组织以及在花柱和花粉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5个PbrCLE成员在花粉和花柱中的表达模式。通过外源CLE多肽处理梨花粉,研究其调控花粉管生长的功能。[结果]本研究在蔷薇科果树中共筛选到91个CLE候选基因。各物种CLE基因不均匀分布在5~12条染色体上。聚类分析将所有CLE基因分为4组。K_a/K_s分析表明大部分PbrCLE基因都经历了纯化选择。转录组结果表明大部分CLE基因在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较低,这与多肽信号分子在植物体内含量较低相一致。外源合成的PbrCLE31多肽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梨花粉管生长。[结论]蔷薇科果树中存在保守的CLE基因,并且PbrCLE31多肽可以抑制梨花粉管的生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天忠 龙慎山 李茂福 白松龄 孟冬
苹果是蔷薇科一个典型的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果树树种。本文详细介绍了苹果S等位基因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基于PCR技术的苹果S基因型鉴定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方法,列出了迄今国内外应用这些方法鉴定出的500多个苹果品种的S基因型。本文对于苹果品种授粉树的合理配置和杂交育种亲和性亲本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苹果 自交不亲和性 S等位基因 S基因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超 袁德义 杨亚 王碧芳 刘冬明 邹锋 谭晓风
【目的】比较研究油茶自交与异交授粉后花粉管在雌蕊中生长行为的差异,探明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类型及特征,进一步认识油茶生殖特性的同时丰富、完善其生殖生物学研究资料,为促进油茶增产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方法】根据花粉管荧光显微观察的试验原理并有针对性地结合油茶雌蕊的特点,综合运用荧光显微镜结合经过改良的荧光压片法、荧光切片法和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油茶雌蕊结构特征和花粉管在雌蕊中的生长情况,运用扫描电镜重点观察油茶自交花粉管发生的不亲和反应特征,对油茶自交不亲和性进行解剖学方面的研究。【结果】油茶为开放型花柱,两边贴合的中空花柱道是花粉管生长通道,由一层特化的内表皮细胞构成,多根花柱在基部合生进而形...
关键词:
油茶 自交不亲和性 花粉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杨 林韧安 袁超群 马丽娅 王佳囡 朱玉球 高燕会
为了探讨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自交和杂交亲和性的生物学机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铁皮石斛自交、种内杂交后柱头性状和花粉管的生长情况。结果发现:自花授粉1 h后,花粉粒萌发,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接近子房处,4 h后花粉管进入子房,8 h后停止生长,72 h后子房萎缩,花粉管消失,不同的亲本间略有差别。种内杂交后的花粉管能够顺利进入子房,发育良好。由于铁皮石斛自交花粉管进入子房后停止生长,导致子房萎缩,可以认为铁皮石斛属于配子体自交不亲和。研究结果为铁皮石斛的自交不结实机理研究提供了细胞学基础,也为铁皮石斛种质资源保育、杂交育种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中草药学 铁皮石斛 自交 杂交 亲和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付彦荣 孙振元 赵梁军 韩益
将地锦和五叶地锦杂交,未能获得杂交种。对人工辅助自交和杂交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情况进行了荧光显微观测。观察发现:人工辅助自交后,花粉粒可在各自柱头表面正常萌发,花粉管可伸入花柱内。将地锦和五叶地锦杂交时,多数花粉粒不能在柱头表面萌发,或者花粉管呈卷曲、先端膨大、破裂等异常现象。授粉后2~48h的花柱中,未观察到花粉管。由此推断,地锦和五叶地锦之间的不亲和发生在柱头表面。
关键词:
地锦 五叶地锦 种间杂交 不亲和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锐 余阳俊 徐家炳 陈广 张凤兰 孙继志 孙天水
大白菜花期喷NaCl溶液,结合蜜蜂授粉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的试验结果表明,喷3%NaCl溶液效果最佳;于上午9:30喷结籽最多;每天早晨喷3%NaCl后在不同时间进行人工授粉均可结籽;NaCl处理株的花粉授粉效果好于未处理株,用于授粉的蜜蜂在使用前需隔离4天,以使身上的花粉失活。NaCl处理后的柱头乳突细胞胼胝质含量的变化与亲和性变化有相同趋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礼瑶 熊仁次 何璐 马思洁 杨叔青
为全面系统地挖掘蔷薇科小G蛋白ROP,在分子水平上为蔷薇科抗病育种提供候选基因。物种系统进化关系分析、ROP蛋白全基因组筛查、Rho功能域分析、蛋白聚类分析及理化性质分析分别运用了NCBI、iTOLv6、GDR、SMART、MEGA11.0和Maximum-likelihood algorithm1及Protparam和expasy等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11种蔷薇科植物聚为6个亚支;11种蔷薇科植物中筛查到80个ROP蛋白;80个蔷薇科ROP蛋白和11个拟南芥ROP蛋白聚为6个进化分支;蛋白长度、等电点、分子量、脂肪指数及不稳定指数分别为143~215 aa、5.59~9.63、15.74~23.07 ku、85.28~94.95和27.96~57.14。80个蔷薇科ROP蛋白在草莓中数量最多,甜樱桃最少;蔷薇科ROP蛋白分布于第Ⅳ、Ⅴ和Ⅵ分支中,拟南芥ROP蛋白分布于Ⅰ、Ⅱ、Ⅲ、Ⅳ和Ⅴ分支中,即分支Ⅵ为蔷薇科特异性分支,分支Ⅰ、Ⅱ和Ⅲ为拟南芥特异性分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梦培 乌云塔娜 朱高浦 赵罕 杜红岩
仁用杏为我国六大木本粮油战略性树种之一,是"三北"地区适应性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重要生态经济树种之一,被誉为"铁杆庄稼",其抗逆性强,也是集抗旱、抗寒(可低至-35℃)、抗风沙为一体的"先锋"树种。杏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5%左右,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在70%以上,与橄榄油相近,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
关键词:
蔷薇科 S-RNase基因 仁用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滑 陈放 段丽君 叶要妹
以二倍体红薇(H,2n)、三倍体紫薇(Z,3n)、四倍体紫薇(Z,4n)及四倍体银薇(Y,4n)为试材,进行杂交试验,检测紫薇异倍体杂交的亲和性,并采用细胞学倍性鉴定法对杂交子代的倍性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杂交组合子代的结实特性以及种子的出苗率均存在差异,其中Z(4n)×H(2n)的单果重(0.22 g)、单果种子数(40.1)、千粒重(1.79 g)及出苗率(36.4%)均高于H(2n)×Y(4n),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在二倍体与四倍体的杂交中,四倍体作为母本的亲和性更高;H(2n)×Z(3n)后代倍性主要为非整倍体,占80%以上,其次是2n,占11.8%;Y(4n)×H(2n)...
关键词:
紫薇 异倍体 杂交亲和性 倍性鉴定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巨友 李启明 王鹏 张绍铃
S-RNase是梨等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的雌蕊决定因子,属于RNase T2家族核糖核酸酶,其经典的功能是降解RNA。我们研究证实了S-RNase可以与微丝骨架蛋白Pbr Act1互作,解聚花粉管微丝骨架。同时,S-RNase诱导花粉管产生磷脂酸,抑制微丝骨架的解聚,减缓自交不亲和花粉管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进程。
关键词:
梨 自交不亲和 花粉管 微丝骨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杰 贾月慧 张克中 崔金腾
东方百合与卷瓣组野生百合杂交(简称OS组合),属于亲缘关系最远的组间杂交,杂交障碍最大。挖掘雌蕊中杂交亲和性与不亲和性差异表达基因,有可能解释不亲和性杂交中引起花粉管定向生长异常的机理,进而阐明不亲和性杂交的分子机理,为实施克服杂交不亲和障碍技术措施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技术),分别以不亲和性杂交和亲和性杂交的东方百合雌蕊为试验组(tester)和驱动组(driver),建立正向抑制消减杂交文库,随机挑选180个阳性克隆,经过测序、去劣、去冗余、序列比对,有113个EST与数据库中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华清 衡伟 李晓 黄绍西 张绍铃
梨品种大果黄花由黄花芽变而来。田间授粉试验表明,黄花梨自花授粉结实率仅为1.5%,属于梨自交不亲和性品种;而大果黄花自花授粉的结实率高达60.0%,属于自交亲和性品种;相互授粉时,黄花×大果黄花组合的坐果率达70.0%,为杂交亲和,但反交时坐果率为1.0%,表现为杂交不亲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这些组合授粉后花柱内花粉管生长情况,也得到相同的结果。这些结果表明,两品种雌蕊的自交不亲和性性状正常。进一步鉴定出了黄花和大果黄花是基于S-RNase基因的S-基因型,发现两者均含有S1-RNase和S2-RNase基因;而且两品种的这1对雌蕊S-RNase基因均特异性地在花柱中表达,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表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