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74)
- 2023(11182)
- 2022(9945)
- 2021(9429)
- 2020(7965)
- 2019(18299)
- 2018(18207)
- 2017(35176)
- 2016(19511)
- 2015(21515)
- 2014(21517)
- 2013(21414)
- 2012(19583)
- 2011(17560)
- 2010(17301)
- 2009(15616)
- 2008(15087)
- 2007(13035)
- 2006(10995)
- 2005(9499)
- 学科
- 济(73006)
- 经济(72929)
- 管理(53210)
- 业(51611)
- 企(43585)
- 企业(43585)
- 方法(36421)
- 数学(31632)
- 数学方法(31272)
- 学(19917)
- 财(18925)
- 农(18467)
- 中国(18015)
- 业经(15957)
- 地方(14739)
- 制(13208)
- 务(12694)
- 财务(12635)
- 理论(12619)
- 财务管理(12615)
- 贸(12476)
- 贸易(12471)
- 农业(12336)
- 易(12107)
- 企业财务(12067)
- 和(11971)
- 技术(11947)
- 环境(11142)
- 银(10700)
- 银行(10632)
- 机构
- 大学(275828)
- 学院(272813)
- 管理(107246)
- 济(101412)
- 经济(99093)
- 理学(94350)
- 理学院(93204)
- 研究(92962)
- 管理学(91341)
- 管理学院(90869)
- 中国(64863)
- 科学(63256)
- 京(58689)
- 农(51480)
- 所(48243)
- 业大(47280)
- 财(45262)
- 研究所(44854)
- 农业(40961)
- 中心(40892)
- 江(38291)
- 财经(37462)
- 北京(36484)
- 范(35549)
- 师范(35067)
- 经(34210)
- 院(34088)
- 州(31334)
- 技术(30318)
- 经济学(30006)
- 基金
- 项目(198521)
- 科学(154344)
- 基金(143901)
- 研究(138021)
- 家(128128)
- 国家(127120)
- 科学基金(107917)
- 社会(84550)
- 社会科(80081)
- 社会科学(80058)
- 省(78587)
- 基金项目(77333)
- 自然(74050)
- 自然科(72331)
- 自然科学(72306)
- 自然科学基金(71016)
- 划(66555)
- 教育(63049)
- 资助(59852)
- 编号(54584)
- 重点(44757)
- 成果(43872)
- 部(42759)
- 发(41650)
- 创(41111)
- 科研(39037)
- 计划(38750)
- 创新(38437)
- 课题(37986)
- 大学(36225)
- 期刊
- 济(104702)
- 经济(104702)
- 研究(75431)
- 学报(53781)
- 科学(46587)
- 中国(46446)
- 农(45984)
- 大学(39033)
- 管理(37794)
- 学学(37187)
- 财(32964)
- 农业(32083)
- 教育(27817)
- 技术(21610)
- 融(19305)
- 金融(19305)
- 财经(17786)
- 业经(17228)
- 经济研究(16909)
- 业(16122)
- 经(15047)
- 科技(14855)
- 业大(14751)
- 版(14250)
- 图书(14158)
- 问题(13761)
- 林业(13362)
- 理论(13288)
- 技术经济(12473)
- 实践(12349)
共检索到376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艳红 张颢 陈宇春 蹇洪英 陈敏 唐开学 邱显钦
【目的】黑斑病是月季露地种植中的重要病害,其病原菌为蔷薇盘二孢(Marssonina rosae),筛选出抗黑斑病的月季种质资源是月季抗病育种的物质基础。【方法】为了筛选出高抗黑斑病月季种质资源,于月季黑斑病盛发期,对野生蔷薇属9个组的46份野生种进行黑斑病室内鉴定和田间鉴定的抗病性评价。对筛选出的免疫材料和高感材料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等3种酶活性的测定,并利用电镜扫描对其进行叶片组织结构形态观察。【结果】室内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46份蔷薇属种质资源中鉴定出2份免疫材料,13份高抗材料。感染黑斑病后,3种酶活性抗病品种均比感病品种高,感病野生种粉红香水月季的PPO活性上升幅度最大,达到767.78%。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免疫材料金樱子叶表皮细胞排列紧密,蜡质层密质均匀,气孔开合度小,叶片结构不易感染黑斑病原菌;高感材料粉红香水月季叶表皮细胞排列疏松,蜡质层疏散不均匀,气孔开合度大,叶片结构较易感染黑斑病原菌。【结论】叶片酶活性、叶片表皮蜡质层和气孔开合度可以作为黑斑病抗性筛选的初步鉴定指标。筛选出的黑斑病免疫及高抗野生种质资源,可作为抗病育种亲本材料,利用杂交育种或分子育种等手段,选育出高抗黑斑病的月季新品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慧 卜燕华 王茂良 戴思兰 丛日晨
采用田间鉴定与叶片离体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地区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蔷薇属36个品种(种)的抗黑斑病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使用感病率为参数的原模型公式不能很好地区分蔷薇属不同品种(种)之间的抗病差异,用田间观测的感病指数(I)替代发病率(N),可以对蔷薇属植物抗黑斑病能力进行有效检测。利用优化的蔷薇属植物抗黑斑病等级模型,可将供试蔷薇属品种(种)分为4类:4个免疫品种(种);9个高抗品种(种);15个感病品种(种);8个高感品种(种)。刺梨、无刺蔷薇、三季玫瑰、玫瑰的抗黑斑病能力综合值显著高于月季。现代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杰辉 张宏志 陈己任 熊兴耀 钟晓红 李炎林
月季黑斑病是由蔷薇双壳菌及细极链格孢侵染引发的一类严重影响月季观赏价值和生物产量的病害。综述了月季黑斑病的发生与危害及抗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莹 柳李旺 谢学文 孟霖 刘博 王晓武 李宝聚 武剑
【目的】鉴定白菜类作物黑斑病抗性,同时进行白菜黑斑病抗病QTL定位研究,为白菜抗黑斑病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喷雾法接种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分生孢子液于30 d苗龄的白菜离体叶片或植株,黑暗保湿处理后统计病情指数,比较在接种后不同接种部位和不同保湿天数抗性的差异。以优化后的方法鉴定白菜品种的黑斑病抗性,利用白菜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进行黑斑病抗性QTL定位。【结果】优化了白菜黑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并利用该方法鉴定了70份白菜类作物品种的黑斑病抗性,筛选出14份抗黑斑病材料。同时利用白菜RILs群体,定位出两个黑斑病抗性QTL位点,分别位于A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阎文昭 王大一
1989年至1992年采用薯块针刺接种培养方法,对473份甘薯品种资源进行了黑斑病抗性鉴定与筛选,结果未发现免疫抗性品种;抗病品种共19份,占4.0%;感病与高感病品种共367份,占77.6%;中间型耐病品种共87份,占18.4%。
关键词:
甘薯 黑斑病 种质资源 鉴定筛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克钧 朱月林 侯喜林 张蜀宁 曹寿椿
选取84份经芜菁花叶病毒(TuMV)、霜霉病菌[Peronosporaparasitica(Pers.)Fr.]、黑斑病菌[Alternariabrasicae(Berk)Sac.]单抗鉴定后筛选出的自交系,于1992~1993年对其进行上述3种病害苗期人工诱发接种多抗性联合鉴定,获得21份三抗材料。经鉴定,确认为三抗抗源材料。探讨了多抗性联合鉴定的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抗病育种 多抗性鉴定 抗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永强 孙厚俊 陈晓宇 邢继英 谢逸萍
为了明确硅对甘薯苗期黑斑病抗性的影响,以胜利百号(Triumph 100)薯苗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硅酸盐溶液预处理5 d后接种甘薯黑斑病菌,每24 h调查薯苗的发病情况。结果表明,硅能够延长甘薯黑斑病的潜伏期,显著降低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减轻其对薯苗的危害,提高甘薯苗期对黑斑病的抗性。
关键词:
硅 甘薯 黑斑病 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兰 徐家炳 严红 李明远
采用4×4完全双列杂交对大白菜苗期黑斑病的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抗病亲本和两个感病亲本抗性差异显著;两个抗病亲本杂交的F1仍表现抗病,两个感病亲本的F1仍表现感病,一个抗病亲本和一个感病亲本杂交的F1表现中间偏抗类型,F1的抗性和中亲值差异显著,但未达到极显著水平,为部分显性,正反交差异不显著呈现核遗传,细胞质作用不显著。一般配合力的F值极显著,而特殊配合力F值不显著,大白菜苗期对黑斑病的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其广义遗传力为64.45%,狭义遗传力为61.95%。
关键词:
大白菜,黑斑病,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美艳 罗兴录 刘珊廷 樊铸硼 黄堂伟 杨燕妮
为鉴定‘GR891’和‘新选048’2个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品种抗细菌性枯萎病等级,分析木薯叶片侵染病原菌后PAL(苯丙氨酸解氨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5种酶活性,并研究细菌性枯萎病与酶活性关系。利用喷雾法接种木薯叶片评价抗细菌性枯萎病等级,分光光度法测定POD、SOD、CAT和PAL酶活性,采用碘滴定法测定PPO酶活性。结果表明:感病的‘新选048’木薯叶片的病斑长度为(0.3±0.1)cm,病情指数为29.4,而‘GR891’的病斑长度为(0.6±0.2)cm,病情指数为43.7;侵染12d后的2个木薯品种叶片的CAT、PPO、POD3种酶的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其中‘新选048’接种病原菌后CAT、PPO、POD分别上升了72.31%、9.55%、94.78%,‘GR891’接种病原菌后CAT、PPO、POD分别上升了34.2%、20.05%、91.63%,均与抗性呈正相关;‘新选048’的POD和CAT活性水平显著高于‘GR891’酶活性水平,2个木薯品种PAL活性表现各异,‘新选048’PAL活性与抗性呈正相关,而‘GR891’与抗性呈负相关;SOD活性与抗病性不相关。综合各个酶活性变化和木薯的病情指数来看,‘新选048’比‘GR891’对细菌性枯萎病的抗病性更强。
关键词:
木薯叶片 防御酶活性 细菌性枯萎病 抗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邹春蕾 刘长远 王丽萍 王辉 辛彬 孙宝山 吴振红
为了探明嫁接对辣椒抗疫病性的影响,采用灌根法鉴定7个辣椒砧木品种对辣椒疫霉菌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从中筛选出TANTAN(高抗)、格拉夫特(抗)、CM334(免疫)作为砧木,以Early Calwonder(感病)为接穗进行嫁接,以接穗自根嫁接为对照,调查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嫁接苗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嫁接辣椒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且砧木抗病性越强,嫁接苗抗病性越强。在接种辣椒疫霉菌前,嫁接换根可提高接穗的PAL、PPO和β-1,3-glucanase活性,且砧木抗病性越强,这3种酶在接穗中的活性越高。在接种辣椒疫霉菌后,嫁接换根可提高接穗的PAL、PPO、β-1,3-gluc...
关键词:
辣椒 嫁接 砧木 疫病 防御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伟 吴亚维 王彬 宋莎 罗昌国
【目的】为探索叶片结构与苹果白粉病抗性的关系。【方法】以红富士、金冠、翠秋等14个苹果品种的夏梢老熟叶片为材料,采用表皮撕取法及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叶片气孔和显微解剖构造进行观察和测定,并就结构与品种的白粉病抗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品种间叶片的气孔密度差异显著,并且与品种抗病性成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883;不同品种间叶片的显微结构特征差异不显著,与品种抗病性相关性不显著,品种间变化规律性不强。【结论】叶片气孔的密度可作为苹果白粉病的形态结构的初步鉴定指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良英 高必达 李健强
为培育和筛选李抗病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对李细菌性黑斑病病菌侵染李的过程和组织病理解剖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病原细菌从伤口、气孔和皮孔侵入李果实、叶片和枝梢 ;病斑深达中果皮数层细胞 ,自果皮向果心可分为 3层 ,第 2层被大量细菌定殖 ,第 3层下缘呈扩散状 ,接近内果皮 ;电镜观察表明病原细菌定殖于细胞间隙 ,使细胞膜和细胞壁离解 ,叶绿体受损 .
关键词:
李 黑斑病菌 侵染过程 组织病理解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韩长志 祝友朋 王韵晴
[目的 ]由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引起的黑斑病严重威胁着我国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掌握该病的危害症状、病原以及防治措施,明确未来研究的热点、难点和重点十分重要。[方法 ]基于文献计量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数据库中有关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文献开展分析。[结果 ]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害的危害症状、病害循环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关于该病菌的研究尚缺乏诸如分泌蛋白、致病机制、互作机制等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以及病菌早期快速检测、全程绿色防控等常规性的研究报道。[结论 ]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病原主要为树生黄单胞菌胡桃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 Juglandis,该病的危害程度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大,防治的关键时期是核桃的展叶期和花期等,主要选择铜制剂+代森类、抗生素类+代森类等类型的混合药剂。未来应关注核桃细菌性黑斑病菌的致病因子和致病机制研究,为病菌早期快速检测和全程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核桃 细菌性黑斑病 研究现状 未来展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生力 王崇明 杨丛海 许小幸
对虾白黑斑病是养殖中国对虾的常见病,曾被怀疑是细菌性疾病。本试验通过对病虾肝胰腺、血液和病灶组织的细菌分离,对正常虾用自黑斑病虾投喂感染,与病虾共栖感染以及用分离于病虾的细菌注射感染等一系列试验发现:细菌或其它生物性病原与对虾白黑斑病并无直接关系。通过对病虾的酚氧化酶活力测定.血细胞的观察和流行病学研究.分析认为该病是由于对虾长期营养不良在应激状态下所引发的一种生理性疾病。腹部每节两侧基部和尾肢等部位出现的病灶──白班或黑斑是在对虾处于应激状态下,酚氧化酶诱导相关基质山酚到醌最终产生黑色素形成的。此外还讨论了相关基质的来源以及与对虾应激反应有关的几项因素。
关键词:
对虾,白黑斑病,细菌,酚氧化酶,血液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云琴
蜡梅花黑斑病是蜡梅花部的重要病害,也可为害嫩叶.病原为属半知菌亚门之 Alternariacalycanthi(Carr.)Joly.该文为1989~1991年系统研究的总结,对发病规律,包括适温、越冬与越夏以及防治试验均作了报道.用退菌特(80%,500倍液)防治该病,效果最好.并对蜡梅花黑斑病的全面防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蜡梅 退菌特 发病规律 半知菌亚门 花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