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4)
- 2023(8519)
- 2022(7429)
- 2021(6574)
- 2020(5756)
- 2019(13397)
- 2018(13116)
- 2017(26350)
- 2016(14224)
- 2015(16290)
- 2014(16570)
- 2013(17060)
- 2012(16226)
- 2011(14925)
- 2010(15308)
- 2009(14465)
- 2008(14340)
- 2007(13219)
- 2006(11840)
- 2005(10913)
- 学科
- 济(83084)
- 经济(83027)
- 管理(38118)
- 业(35865)
- 方法(31264)
- 数学(28143)
- 数学方法(27956)
- 企(27268)
- 企业(27268)
- 税(22181)
- 税收(20724)
- 收(20556)
- 财(19728)
- 地方(19629)
- 农(18312)
- 中国(17185)
- 学(15454)
- 业经(14037)
- 地方经济(13294)
- 贸(12493)
- 贸易(12487)
- 制(12248)
- 农业(11950)
- 易(11896)
- 和(11080)
- 务(10247)
- 财务(10223)
- 财务管理(10199)
- 环境(10173)
- 融(9818)
- 机构
- 学院(218213)
- 大学(217579)
- 济(102973)
- 经济(101057)
- 研究(78522)
- 管理(78326)
- 理学(66633)
- 理学院(65843)
- 管理学(64791)
- 管理学院(64367)
- 中国(59076)
- 财(50302)
- 科学(46670)
- 京(45480)
- 所(41676)
- 农(38653)
- 财经(38516)
- 研究所(37287)
- 中心(34671)
- 经(34606)
- 江(34438)
- 经济学(33618)
- 业大(31605)
- 农业(30486)
- 经济学院(30240)
- 北京(29029)
- 财经大学(27974)
- 院(26766)
- 州(26536)
- 范(26278)
- 基金
- 项目(133438)
- 科学(103312)
- 研究(96393)
- 基金(96150)
- 家(83621)
- 国家(82991)
- 科学基金(69599)
- 社会(62270)
- 社会科(59105)
- 社会科学(59083)
- 省(51849)
- 基金项目(50332)
- 划(43196)
- 自然(43093)
- 教育(42753)
- 自然科(42049)
- 自然科学(42032)
- 自然科学基金(41291)
- 资助(40439)
- 编号(38956)
- 成果(32583)
- 发(30363)
- 重点(30232)
- 部(29747)
- 创(26949)
- 课题(26622)
- 国家社会(26193)
- 科研(25574)
- 性(25539)
- 创新(25423)
共检索到340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洁 朱学义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蔬菜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这无疑是惠民政策的又一体现。文章从其相关规定出发,探讨了蔬菜流通环节免征增值税的经济后果,重点分析对税收的影响与会计处理,最后说明其意义。
关键词:
蔬菜流通环节 免增值税 经济后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涛 邓秀媛 陈碧琴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检验了增值税扩围改革的有效性,为优化增值税改革路径和完善实施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主要结论和启示是:改革对上市公司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和明显的市场反应;改革有利于消除企业流转税重复征税,加快服务经济转型;在改革中需要谨慎选择增值税扩围后适用税率;改革需要考虑行业投入特征及行业减税公平,以优化整体结构性减税效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韩丽荣
主要分析了两种不同方式的增值税免税对经济的影响。指出在零售环节以前各种中断式的免税并不会实现真正的免税目的,只有连续式免税和零售环节的中断式免税才能起到免税的作用。国家在制定免税政策以及纳税人在选择生产经营方式时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关键词:
增值税 免税 经济分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佟克胜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对蔬菜等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趋势,蔬菜等农产品价格也随之上涨。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07—2010年,新鲜蔬菜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3%、10.7%、15.4%、18.7%。为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平稳产销运行、保障市场供应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要降低流通成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砺戎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在1994年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税制改革。新税制在公平税负,促进竞争,推进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增值税类型的选择问题。本文试图对不同类型的增值税做一些经济分析,并对我国增值税类型的选择提出参考意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韩存 毛剑芬
笔者运用2007年全国42部门的投入产出简表数据,在建立生产型增值税模型和消费型增值税模型的基础上,模拟计算了2012年上海市增值税改革试点和未来营业税全部改为增值税改革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增值税改革总体趋势是逐步减轻了企业税收负担,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服务)结构的优化调整;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小企业所占的比重更高,增值税改革会提高部分服务业的税负水平。
关键词:
增值税 扩围 产业关联 影响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严才明
本文通过对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浙江省金华市增值税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工业用电等经济指标以及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效果依存情况的实证分析,揭示了税收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得出,相对于GDP而言,制造业的增值税与工业用电相关程度更高;税制改革进入成熟阶段后,增值税收入对税收优惠政策的依存度逐年增加。
关键词:
税收收入 经济政策 依存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瑶 陆新葵
增值税转型具有拉动投资的效应,本文从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投资与消费结构等不同角度对增值税转型可能会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增值税转型可能会使本已失调的经济结构进一步恶化,增值税转型推进方案的选择应该慎重考虑。
关键词:
增值税转型 产业结构 行业结构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郑金宝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我国现行的增值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我国加入W TO以及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作为我国现行税制主要税种的增值税如何进行转型,与国际惯例接轨,这对增强增值税的内在机制及我国参与世界贸易往来均有重要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邹淼
"免、抵、退"税方式复杂的计算公式造成许多财务人员的困惑。本文从出口退税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了"免、抵、退"税方式的计算逻辑以及本质含义,并通过将计算过程划分为内销业务应纳税额计算以及出口业务应退税额计算两部分进行考量,提出了一种简便的计算思路。最后,本文还对免抵税额是否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提出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
出口退税 免抵退税 免抵税额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鹏
我国涉农增值税政策在投入环节部分生产资料免税;生产环节中农产品生产进项不抵,销项不征,非农产品生产进项不抵,销项征税;加工环节在进项抵扣方面,凭票抵扣和核定抵扣相结合,在销项计税方面,按初加工和深加工的不同性质差别计税;流通环节中内销采用差别税率方式,外销实行免税并退税的方法。现行多环节涉农增值税政策在立法方面、税制设计方面、税收征管方面存在巨大隐忧,亟须完善。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虹雁 刘强
本文在考察了新准则下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政策的基本执行情况后,从商誉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及时性两方面对商誉减值会计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准则时期披露商誉减值的公司数较旧准则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增幅且新准则时期的商誉减值较旧准则时期的商誉摊销具有显著的增量价值相关性,商誉后续计量的会计政策变更有效地鼓励了上市公司主动披露其私有信息,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但是新准则时期上市公司每年计提的商誉减值额波动率非常高,通过处置子公司注销商誉减值准备的上市公司也越来越多,且商誉减值的计提时点要显著滞后于股票收益率降低的时点,延期计提的时点可能为两期。因此,建议准则应强化披露商誉减值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商誉减值 价值相关性 及时性 经济后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萧艳汾
本文通过比较增值税与营业税对企业的不同影响,用过去几年的实际数据模拟分析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在避免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收负担等方面的效应,从而说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经济影响,并对完善税收制度提出有关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营业税 增值税 经济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克亮
增值税"免、抵、退"的计算是税法的一个难点,很多人不理解"免、抵、退"的计算依据为什么是FOB价而非当期出口产品耗用的外购原材料金额。本文从增值税的计税原理入手对此问题进行深入解析,以促进广大实务工作者深入理解出口退税政策和掌握"免、抵、退"计算方法。
关键词:
增值税 免抵退 FOB 出口退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