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1)
2023(8983)
2022(8168)
2021(7747)
2020(6570)
2019(15246)
2018(15334)
2017(29493)
2016(16344)
2015(18390)
2014(18262)
2013(18078)
2012(16436)
2011(14555)
2010(14179)
2009(12828)
2008(12208)
2007(10368)
2006(8862)
2005(7449)
作者
(47848)
(39736)
(39581)
(37542)
(25246)
(19200)
(17844)
(15854)
(15180)
(14072)
(13770)
(13324)
(12580)
(12381)
(12280)
(12190)
(12095)
(11887)
(11337)
(11334)
(10084)
(9622)
(9554)
(8924)
(8920)
(8880)
(8810)
(8678)
(8015)
(7975)
学科
(59223)
经济(59157)
管理(44474)
(42897)
(36260)
企业(36260)
方法(30004)
数学(25964)
数学方法(25668)
(16594)
(15808)
中国(14318)
(14150)
业经(13204)
地方(12171)
理论(10765)
农业(10496)
(10486)
(10416)
贸易(10411)
(10101)
技术(9949)
环境(9829)
(9465)
财务(9408)
财务管理(9394)
(9218)
企业财务(8902)
教育(8758)
(8523)
机构
大学(226126)
学院(224377)
管理(91377)
(81359)
理学(80265)
经济(79430)
理学院(79381)
管理学(77932)
管理学院(77555)
研究(74590)
中国(52368)
科学(50958)
(48445)
(41269)
业大(38883)
(38351)
研究所(35674)
(35180)
中心(33243)
农业(32801)
(30972)
北京(30327)
(29351)
财经(29221)
师范(29014)
(27236)
(26661)
(25597)
技术(25054)
师范大学(23558)
基金
项目(164625)
科学(127625)
基金(118310)
研究(116644)
(104849)
国家(104015)
科学基金(88293)
社会(70035)
社会科(66202)
社会科学(66184)
(65070)
基金项目(64190)
自然(60599)
自然科(59139)
自然科学(59121)
自然科学基金(58037)
(55563)
教育(52914)
资助(48731)
编号(47777)
成果(37910)
重点(36964)
(35209)
(34715)
(34319)
课题(32559)
科研(32164)
创新(31952)
计划(31887)
大学(30198)
期刊
(84186)
经济(84186)
研究(61477)
学报(42398)
中国(37501)
(37052)
科学(36661)
管理(31768)
大学(30656)
学学(29048)
农业(26519)
(24849)
教育(24269)
技术(18761)
(14632)
金融(14632)
业经(14284)
(13555)
图书(13322)
财经(13077)
经济研究(12971)
科技(12642)
理论(11903)
业大(11693)
实践(11266)
(11266)
(11006)
林业(10958)
问题(10953)
(10908)
共检索到307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圣梅  杨晓红  郑雪虹  刘雄德  
蔬菜大棚土壤微生物种类及数量的初步研究姚圣梅1)杨晓红2)郑雪虹3)刘雄德3)(1)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武汉430070;2)武汉市蔬菜生产办公室,武汉430022;3)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武汉430070)APRELIMINARYSTUDYONTH...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彩菊  程智慧  孟焕文  李晓敏  赵慧玲  刘同金  
【目的】明确大棚番茄连续定位套蒜第3年度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试验设单作番茄、套作大蒜、套作青蒜3个处理,定期采集土样并分析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套蒜可增加土壤的微生物数量,3个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套作青蒜>套作大蒜>单作番茄;与单作番茄相比,连续3年套蒜能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4种酶的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套作大蒜>套作青蒜>单作番茄,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现为套作青蒜>套作大蒜>单作番茄。套作大蒜和青蒜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相关性以及不同土壤酶之间的相关性较单作番茄土壤更显著。【结论】大棚番茄套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孟平红  肖厚军  郭惊涛  谢双萍  潘德怀  付纪勇  李桂莲  
为探讨蔬菜不同区域和种植模式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对贵州省高、中、低不同海拔区域的蔬菜高效种植模式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了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区域蔬菜高效种植模式下微生物总数和细菌总数均明显高于传统种植模式,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也有一定程度提高;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不同程度地高于传统模式,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比传统模式分对照别提高1.37~1.44和1.51~2.80倍。不同区域蔬菜高效种植模式的应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润池  宗良纲  邱晓蕾  袁润杰  罗敏  
结合有机农场土壤特性演变的长期定位研究,重点对比分析有机与常规种植蔬菜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有机蔬菜地土壤微生物量,酸性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可培养真菌、放线菌菌落数显著高于常规蔬菜地。采用土壤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法得到的有机、常规地块土壤细菌生物量分别为12.64 nmol.g-1和7.29 nmol.g-1,并且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结合R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有机种植地块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综合评分高于常规种植地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佳佳  李季  杜相革  
本研究试验地位于中国农业大学曲周试验站,于2002年3月开始按照有机、绿色和常规3种不同生产模式进行温室蔬菜长期试验研究。本试验分别于2009年1月18日、4月5日、7月11日、10月11日4次,分别在0~20cm和20~40 cm土层按S取样法取样,采用常规平板培养和菌落计数方法,测定土壤微生物的数量,旨在揭示不同管理方式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动态变化,为有机农业生产中的土壤管理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管理方式明显促进土壤细菌数量的增长。其中,在0~20 cm土层中4~10月细菌数量变化为有机处理>常规对照,且在4月份和10月份达到显著水平;在20~40 cm土层:细菌的数量表现为有机处理>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秋芳  姜培坤  
采样分析了毛竹竹根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结果表明 :毛竹竹根区土壤细菌数量明显多于林间土 ,其 R/S值 (土壤酶活性比值 )平均为 1.5 3;从不同年龄竹来看 , 、 度竹竹根区细菌数量多于 度竹。毛竹竹根区土壤真菌数量也明显多于林间土 ,R/S值平均为 2 .0 5 ;其中 度竹竹根区真菌数量显著多于 、 度竹根区 ,差异达显著水平。放线菌数量无论是毛竹竹根区与林间土之间还是不同年龄毛竹竹根区土之间均无明显不同。毛竹竹根区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林间土 ,R/S值分别平均为 1.2 8、1.4 8、和 1.94 ,但在 、 、 度竹竹根区之间这 3类酶的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蕾  徐梦  王凌  茹淑华  孙世友  郜静  李玭  张国印  马俊贤  
基于豆科作物养分减投的轮作模式有助于在保障高产的基础上实现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为了探讨引入豆科蔬菜的轮作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集定位试验3种轮作模式:西红柿-甜瓜、豆角-甜瓜、西红柿-豆角土壤样品,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组成和结构差异,并结合土壤性质等环境因子探讨影响设施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引入豆角的轮作模式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的α-多样性,其中豆角-甜瓜模式显著降低了细菌Pielou指数,西红柿-豆角模式显著降低了真菌Chao指数。西红柿-豆角模式显著增加了土壤细菌中己科河菌门及真菌中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是另2种轮作模式的2.3,4.1~4.8倍。在科水平上,西红柿-豆角模式显著增加了细菌亚硝化单胞菌科、Rokubacteriales、 S085及真菌小不整球壳科、虫草菌科和丛赤壳科的相对丰度;豆角-甜瓜显著促进了细菌甾体杆菌科的生长;而西红柿-甜瓜显著提高了细菌Roseiflexaceae和生丝单胞菌科的相对丰度。CCA分析表明,地上部作物种类、pH值和NO~-_3-N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并且土壤细菌对环境因子改变的响应比真菌敏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茄科-葫芦科轮作,引入豆科作物的轮作模式显著降低了细菌的均匀度和真菌的丰富度,并且改变了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组成及结构,而且细菌对轮作模式改变的响应比真菌敏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明  闫文德  梁小翠  多祎帆  王志勇  刘亮  
研究了亚热带樟树林土壤微生物特征及改变碳输入方式(对照、添加凋落物、去除凋落物、去根添加凋落物、去根去除掉落物、去根)对其数量变化的影响。以稀释平板计数法对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微生物总数量分别为去根去除凋落物(67.47×103CFU/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汝  王海宁  姜远茂  魏绍冲  陈倩  葛顺峰  
【目的】研究不同苹果砧木对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采用微生物稀释平板培养法对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八棱海棠(M.micromalus Makino)、楸子(M.prunifolia(Willd)Borkh.)、新疆野苹果(M.sievesii(Ledeb.)Roemer)、东北山荆子(M.baccata Borkh.)等5种苹果砧木土壤根际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不同苹果砧木土壤根际微生物各生理类群数量差异显著,并且都以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土壤微生物数...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丽珍  牛伟  戎宏立  
通过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三氯卡班(TCC)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5mg/kg三氯卡班(TCC)处理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有激活作用,20.0~70.0 mg/kg的浓度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而对于真菌,2.5~20.0 mg/kg的浓度表现为激活作用,40.0~70.0 mg/kg的浓度开始阶段表现为激活作用,随时间推移,激活作用逐渐降低表现为抑制作用,随后又表现为激活作用且激活作用逐渐增强。各个浓度TCC处理对土壤中蛋白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对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亦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21 d时抑制作用最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艳慧  王双磊  李金埔  秦都林  张美玲  聂军军  毛丽丽  宋宪亮  孙学振  
为研究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于山东农业大学棉花科研基地德州市抬头寺经济开发区试验田进行试验,设棉花秸秆还田与未还田2个处理,研究连续4年棉花秸秆还田对0~6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显著增加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周年土壤微生物平均总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19.87%,20.07%,56.15%;其中周年土壤细菌和真菌平均数量分别比未还田增加了20.91%、26.38%(0~20),20.59%、31.18%(20~40)和56.85%、32.30%(40~60),均达显著差异水平;周年土壤放线菌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湛方栋  何永美  陈建军  祖艳群  李元  韩明珠  方其仙  
采用微生物培养法研究追肥对云南省丘北辣椒旺盛生长期、开花坐果期、盛果期和收获期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自生固氮菌、纤维分解菌、钾细菌、有机磷细菌和无机磷细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丘北辣椒土壤微生物数量在旺盛生长期和收获期较多。追肥增加辣椒4个时期的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自生固氮菌数量,开花坐果期的钾细菌和有机磷菌,除盛果期外的无机磷细菌数量,对丘北辣椒土壤纤维分解菌数量没有增加效果。在辣椒旺盛生长期和开花坐果期进行追肥,S5处理(基肥50%,2次追肥各25%加0.1%微肥)对丘北辣椒土壤细菌、自生固氮菌和钾细菌,S1处理(基肥50%,2次追肥各25%)对土壤放线菌,S3处理(基肥30%,追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焦如珍  杨承栋  
通过对江西省分宜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的山下、上村2个林场的一代和二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研究发现,二代杉木人工林土壤放线菌数量、类群以及芽孢杆菌属、固氮菌属、纤维单胞杆菌在细菌中所占比例均明显比一代杉木林的少;但真菌数量以及土壤杆菌、微球菌属、色杆菌属在细菌中所占比例、青霉菌在真菌中所占比例均明显比一代杉木人工林的高。一代和二代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的放线菌数量均比非根际土壤的少,细菌数量却比非根际土壤的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晓霞  刘兆辉  王梅  王学君  郑东峰  孙泽强  
在露天栽培条件下,研究套种翻压不同绿肥对番茄土传病害的抑制作用和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通过套种小油菜、芥菜疙瘩、香菜、水萝卜、花椰菜5种蔬菜做绿肥翻压,统计分析了露天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产量和耕层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结果表明,与不套种相比,套种翻压小油菜效果最好,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产量增加21.98%;其次是套种翻压水萝卜,番茄青枯病发病率降低,产量增加19.58%;套种翻压芥菜疙瘩显著降低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但对番茄的产量影响不大。绿肥均能明显增加耕层土壤中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细菌数量呈现小幅增加趋势。因此,套种翻压小油菜和水萝卜能够降低露天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提高番茄产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董林根  姜小娟  方茂盛  
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分析了雷竹覆盖保护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使用有机物料覆盖的雷竹林地土壤的微生物数量显著增加。3个覆盖处理(竹叶、砻糠和稻草)林地微生物总数是对照的30~60倍,其中细菌增加幅度最大,竹叶和砻糠处理的变化幅度要明显大于稻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