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94)
2023(12716)
2022(11154)
2021(10380)
2020(8781)
2019(20173)
2018(20140)
2017(39250)
2016(21348)
2015(24066)
2014(24022)
2013(23911)
2012(21650)
2011(19515)
2010(19453)
2009(17898)
2008(17547)
2007(15422)
2006(13488)
2005(11988)
作者
(61025)
(50773)
(50277)
(47906)
(32166)
(24274)
(22777)
(19823)
(19162)
(18210)
(17253)
(16969)
(16118)
(15917)
(15530)
(15527)
(15097)
(15082)
(14439)
(14398)
(12461)
(12453)
(12140)
(11437)
(11278)
(11259)
(11215)
(11207)
(10232)
(9926)
学科
(86412)
经济(86289)
管理(67894)
(63377)
(54456)
企业(54456)
方法(38659)
数学(33148)
数学方法(32803)
(23450)
(22871)
业经(21087)
中国(20792)
(19589)
(17377)
地方(17177)
(14811)
贸易(14805)
(14454)
技术(14403)
财务(14384)
(14380)
财务管理(14352)
农业(14263)
理论(14107)
(13913)
(13733)
环境(13640)
企业财务(13591)
产业(13212)
机构
大学(303955)
学院(302748)
管理(123814)
(122115)
经济(119481)
理学(107662)
理学院(106539)
管理学(104913)
管理学院(104362)
研究(98488)
中国(71860)
(64506)
科学(59931)
(56781)
(48489)
(46714)
财经(45307)
业大(45119)
中心(44527)
研究所(43955)
(43948)
(41051)
北京(40522)
(38231)
师范(37901)
农业(36661)
经济学(36292)
(35694)
(35375)
财经大学(33723)
基金
项目(209012)
科学(164900)
研究(154470)
基金(151942)
(131212)
国家(130165)
科学基金(112710)
社会(97517)
社会科(92551)
社会科学(92530)
(82005)
基金项目(81049)
自然(72992)
自然科(71243)
自然科学(71228)
自然科学基金(69957)
教育(69855)
(68217)
编号(63109)
资助(62313)
成果(50886)
重点(46139)
(46092)
(44416)
(44071)
课题(42911)
(41521)
创新(41111)
教育部(39777)
国家社会(39735)
期刊
(133479)
经济(133479)
研究(89185)
中国(55489)
管理(46060)
学报(45877)
(43166)
(42736)
科学(42532)
大学(35060)
学学(33031)
教育(31523)
农业(29759)
技术(26380)
(24140)
金融(24140)
业经(22677)
财经(21902)
经济研究(20910)
(18665)
问题(17371)
理论(17226)
实践(15938)
(15938)
科技(15060)
图书(14897)
(14865)
技术经济(14666)
现代(14053)
商业(13496)
共检索到437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桂芹  王丽丽  
本文利用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蔬菜价格月度数据测算了蔬菜生产与批发、生产与零售、批发与零售价格之间的同期相关系数,认为蔬菜全产业链条价格之间有超越"线性"的影响关系,呈现出"相互影响"的特点,蔬菜全产业链条价格之间的传递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与零售价格相比,蔬菜批发价格的上涨更能带动生产价格的提高。因此,要实现蔬菜全产业链价格的科学传递和合理分配,必须提高菜农组织化水平,发展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优化蔬菜零售终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有望  李崇光  宋长鸣  
本文以大白菜、西红柿和青椒为例,运用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对我国蔬菜产业链价格逆向传递的非对称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蔬菜的价格沿产业链逆向传递均具有非对称特征。其中,零售环节到批发环节存在"正"的价格非对称传递,批发环节到生产环节存在"负"的价格非对称传递。这种价格的非对称传递造成蔬菜生产者福利受损,导致其在零售价格上涨时获利少,并在零售价格的下跌时亏损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圣军  
根据2004年1月~2012年6月生猪及猪肉全产业链条价格月度数据,在5%的置信度下,各环节价格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波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彼此之间超越传统的"线性"影响关系。根据脉冲响应图,对于生猪价格1个标准差的冲击,仔猪价格、猪肉批发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在10个月内的最大累计响应系数分别为3.96、1.79和2.07,呈现出明显的"放大效应";根据方差分解表,在仔猪价格、生猪价格、猪肉批发价格和猪肉零售价格10个月内的预测误差中,生猪价格的解释力度总体保持在60%以上,充分显示生猪价格是全产业链条价格传递的"核心发动者"和"最大影响者"。因此,稳定生猪及猪肉全产业链条价格,核心是通过加强屠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超  
蔬菜价格波动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近年来波动频率有所加快,且不同品种的蔬菜价格波动特征不同。蔬菜价格形成的过程受到物质和人工费用的影响,流通环节成本较高。蔬菜价格波动则受到自然灾害、食品安全事件影响,生产扶持政策也影响到价格波动。蔬菜价格形成机制也存在着调控水平低、市场主体组织程度低、流通环节过多、流通过程中损耗大等问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和日本,都对蔬菜价格实施一定的市场化调控手段。未来,应尽快出台蔬菜生产流通方面的权力清单,建立重要蔬菜品种调控目录制度,积极培育市场化蔬菜流通主体,花大力气降低流通成本,尽最大努力减少流通损耗,多措并举完善蔬菜保险政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润梅  庞晓鹏  王征南  
我国蔬菜的市场零售价格不断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蔬菜批零价差过大。因此,研究农产品不同流通环节的价格传递机制,对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对北京蔬菜市场上小白菜、西红柿和土豆的价格变化进行研究,发现零售价格是影响蔬菜批零价差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发现蔬菜市场的零售商对某些产品拥有一定的市场支配力,能够通过一定的途径提高零售价格,扩大价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美晔  王凯  
本研究基于蔬菜核心企业视角,对四种不同类型的蔬菜产业链组织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在蔬菜产业链链接过程中主要采取契约式链接模式,产权式链接尚不是主流;销售型核心企业的上游链接对象主要是个体菜农和菜农合作组织,与下游企业的链接相对较为松散;而加工型核心企业则更多地倾向于与具有一定规模的上游蔬菜供应商作为链接对象,与下游企业的链接往往采取契约方式进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凌华  王凯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与澳大利亚蔬菜产业链管理的具体组织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并在比较的基础上加以分析,以求完善中国蔬菜产业链的管理模式,提高其管理效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爱芝  郑少华  
本文采用2000—2010年仔猪、活猪、猪肉价格的月度数据,利用协整检验和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APT-ECM),对我国猪肉产业链上价格长期和短期的非对称性传递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长期价格的非对称传递体现为上游产品价格变化量没有100%地传递到中下游产品中,养殖业的价格传递不如加工业的价格传递顺畅;短期价格传递体现为下游产品对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即利空)比价格下降(即利好)敏感,对上游产品当期的价格变化比滞后期的价格变化敏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圣军  
小麦全产业链定价主体主要由生产者、贸易商、政策储备库和加工饲料厂构成,而这四大主体形成了三条价格链,分别为"规模户直售价格链""小农户间接价格链""政策储备粮拍卖链"。在这三条价格链中,主要有市场和政策两种价格形成机制,其中贸易商"收、储、销"价格形成机制分别为模糊定价、预期定价和标准定价;"国储、地储、托市"价格形成机制分别为财政补贴自负盈亏、财政补贴或兜底、托市收购顺价销售。对此,应在小麦最低收购价改革的同时,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引导农户调整生产结构,提高政策性小麦定价灵活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圣军  李素芳  孔祥智  
本文利用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价格指数、食品类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等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农业产业链条价格传递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链条的价格传递以"需求拉动"为主,以"供给推动"为辅,食品加工企业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居民食品消费价格对上游各环节的价格均在10%的置信度下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其中对农产品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74.2%,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39.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下游各环节的价格均没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有望  
作为居民日常消费品之一,蔬菜近年来价格的频繁波动直接影响到了其消费和生产。蔬菜流通是蔬菜价格形成的基础,研究蔬菜各流通环节间的价格传递效应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蔬菜价格的形成和波动。文章基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黄瓜、西红柿、茄子和尖椒四个蔬菜代表品种的周价格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三元BeKK-GarCH(1,1)模型考察了山东寿光到北京产销地批发市场间蔬菜价格的传递效应。研究发现,山东寿光产地批发市场与北京销地批发市场间蔬菜价格的均值传递效应因蔬菜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单个市场的蔬菜价格同时受到其自身前期波动和其他市场同种蔬菜价格波动传递效应的影响;销地一级批发市场蔬菜价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志刚  梁爽  李腾飞  
农药所导致的环境安全问题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基于此,本文运用特征价格模型,从农药个体特征角度分析了蔬菜出口产地农药价格的决定机制。结果显示,药品形态和功能对农药价格有重要影响,农药特征中是否是高毒农药的指定替代品、渗透性、有无残留对农药价格有决定意义。通过对农药特征对价格影响程度的测算发现,当农药的销售单位规格每提高1%时,每销售单位(瓶或袋)的零售价格会相应提高0.28%。研究还发现,虽然生物农药具有很好的环境包容性,但其与传统农药相比并不具有价格优势,农户依然偏好高毒农药的使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规范农药行业发展,补贴生产低毒环保型农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应友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生鲜蔬菜的供求不断出现变化,这一现象的发生主要受到了生鲜蔬菜流通效率的影响。通常来讲生鲜蔬菜主要的销售路径是从蔬菜的产地经过不断转移之后向市场销售,在蔬菜销售过程中可以通过销售了来获得一定的利润。从目前的生鲜蔬菜的销售情况来看,其生鲜蔬菜整个市场依旧存在问题,对此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市场管理机制,以便保证我国生鲜蔬菜的销售平稳进行。基于此,现基于产业链视角对生鲜蔬菜流通效率的度量及提升对策进行了探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静  刘卫东  高唐  刘雨松  
本文以城市蔬菜供应链价格传导理论为基础,选取重庆地区蔬菜价格实地调查数据,探究蔬菜供应链价格的纵向传导机理。研究发现:蔬菜产地价格、批发价格对零售价格有正向直接影响,且产地价格的边际影响较强;零售价格、批发价格对产地价格的影响不显著,产地价格主要受到前期产地价格影响。这说明重庆市蔬菜供应链价格的正向传导机制顺畅,但逆向反馈作用不明显,并提出稳定重庆市蔬菜价格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媛媛  
蔬菜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产品之一,蔬菜市场的发展情况与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我国农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在本文中,笔者依托大量的历史数据与资料,总结了我国蔬菜价格的波动规律,并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价格波动的相关要素。目前,我国蔬菜市场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蔬菜缺乏质量安全保障、价格波动幅度过大与供应不均衡等。在明确蔬菜价格波动的机理后,笔者以稳定我国蔬菜价格为主旨,提出了调控我国蔬菜市场的有利措施,为相关人士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