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90)
- 2023(7365)
- 2022(6476)
- 2021(5999)
- 2020(5416)
- 2019(12554)
- 2018(12530)
- 2017(24965)
- 2016(13904)
- 2015(15668)
- 2014(15987)
- 2013(16109)
- 2012(15133)
- 2011(13677)
- 2010(13688)
- 2009(12751)
- 2008(13040)
- 2007(12040)
- 2006(10117)
- 2005(9250)
- 学科
- 济(59873)
- 经济(59814)
- 业(39242)
- 管理(39132)
- 方法(32219)
- 企(31418)
- 企业(31418)
- 数学(29137)
- 数学方法(28893)
- 农(16413)
- 财(15610)
- 中国(13897)
- 学(12866)
- 贸(12188)
- 贸易(12188)
- 易(11875)
- 制(10688)
- 业经(10577)
- 地方(10176)
- 务(10115)
- 财务(10096)
- 财务管理(10070)
- 农业(9908)
- 企业财务(9536)
- 银(9278)
- 银行(9250)
- 融(8814)
- 金融(8812)
- 行(8787)
- 和(8414)
- 机构
- 大学(206096)
- 学院(204830)
- 济(85727)
- 经济(83969)
- 管理(77522)
- 研究(68228)
- 理学(67360)
- 理学院(66589)
- 管理学(65386)
- 管理学院(65008)
- 中国(51308)
- 科学(43487)
- 京(42656)
- 农(40554)
- 财(39081)
- 所(36020)
- 业大(33762)
- 研究所(32911)
- 农业(32581)
- 中心(32147)
- 财经(31848)
- 江(30999)
- 经(28946)
- 经济学(27353)
- 北京(26374)
- 范(25455)
- 师范(25149)
- 经济学院(25016)
- 州(24097)
- 财经大学(23828)
- 基金
- 项目(136014)
- 科学(106204)
- 基金(99859)
- 研究(94386)
- 家(88270)
- 国家(87598)
- 科学基金(73976)
- 社会(59849)
- 社会科(56824)
- 社会科学(56803)
- 基金项目(52982)
- 省(52693)
- 自然(49551)
- 自然科(48431)
- 自然科学(48411)
- 自然科学基金(47586)
- 划(44867)
- 教育(44227)
- 资助(42349)
- 编号(37661)
- 部(31044)
- 重点(30915)
- 成果(30399)
- 发(28424)
- 创(27576)
- 科研(27083)
- 教育部(26302)
- 计划(25977)
- 创新(25924)
- 课题(25503)
共检索到292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玲 岳书铭
本文运用HP滤波分解法对我国蔬菜的生产价格和零售价格波动上涨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发现零售价格增长速度更快、波动幅度更大。蔬菜生产价格和零售价格间存在相互影响的长期均衡关系。两价格传导的非对称性,是导致产销价格增长速度和波动特征差异的重要原因,菜农与蔬菜零售商市场地位的差异以及蔬菜需求弹性小,是导致产销价格非对性传导的根源。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菜农组织化程度,完善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雷钧
在资本市场中,好消息和坏消息对资产价格的冲击往往是不对称的,好消息对资产价格的冲击没有坏消息对资产价格冲击的程度大。本文将通过运用非对称的TARCH及EGARCH模型,对我国沪市股票价格的非对称效应作出实证分析,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喻妍 田清淞 李崇光
选取2004—2017年萝卜、西红柿、黄瓜等12种蔬菜的批发市场周度价格数据,利用广义预测误差方差分解和网络拓扑模型图分析了各品种的关联度。研究结果显示:1)在论证蔬菜价格波动内生性的基础上,发现各蔬菜之间呈现出较高关联度,且不同品种两两之间成对关联度差异明显,其中萝卜存在较强风险脆弱性,黄瓜、茄子等蔬菜则具有较强传染性;2)蔬菜间的相互影响构成蔬菜系统的网络拓扑模型,其中黄瓜、茄子、油菜最具系统重要性,而冬瓜、萝卜的系统重要性最弱。3)调整滞后阶数和预测步数,蔬菜关联度保持在60%~80%之间,依然处于较高水平,结果较为稳健。鉴于此,蔬菜价格波动的防控要把握系统内品种间的关联度,同时注意重点品种的传染性与脆弱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苏江 王俊勇
本文以2000年3月31日至2010年3月31日的上证综合指数和深证综合指数的日收盘价序列、周收盘价序列和月收盘价序列为研究样本,采用ARMA-TARCH和ARMA-EGARCH模型对我国不同频率股票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进行检验。
关键词:
股价波动 非对称性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家清 张智敏 王仁祥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抑或紧缩的程度,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文章基于我国1990年1月~2011年6月的月度数据进行探索性建模分析,通过模型比较发现对D_CPI序列建立AR(2)-ACGARCH(1,1)组合模型最合理,该模型很好的刻画了CPI的非对称性波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D_CPI具有明显的群集效应和逆杠杆效应,即正的外部冲击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大于负的外部冲击;另外短期预测结果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我国CPI月同比增长都将超过6%,预测效果比较理想,较为符合实际情形。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国达 方晨靓
本文分析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内传导路径及其非对称性特征。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间的价格传导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内传导路径中,上中游传导和中下游传导作用程度、时滞、方向均存在不对称。脉冲响应的分析结果显示,价格传导的短期效果与长期影响的运动方向以及作用力的发展趋势的不一致是造成不对称的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玲
本文选取了我国粮油、果蔬、畜产品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分析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和市场上价格非对称传递现状,通过实证方法综合比较得出我国各类农产品价格非对称传导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农民收入、更好发挥政府与市场职能、改善民生起到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
关键词:
鲜活农产品 价格波动 非对称性传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随学超 周应恒 耿献辉
本文应用时间序列分解法分析了我国蔬菜价格短期波动的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1994-2014年,我国蔬菜价格短期波动表现为季节性波动减弱,而价格周期性波动、不规则波动增强;果菜类价格季节性波动强度要大于叶菜类和根茎类,季节性因素是引起果菜类短期波动的重要原因,叶菜类和根茎类价格的周期性、不规则波动强度大于果菜类,非季节性因素是叶菜类和根菜类短期波动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调控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强
文章针对9类宏观经济预警指标,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并将其作为我国经济预期的代理变量。在此基础上,利用MS(2)-AR(2)模型,分析了表征我国经济"景气"状况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的非线性动态调整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对一致指数具有预测作用。并将样本期内我国经济划分为"景气"和"不景气"两种状态,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在此期间的"景气"状态的转换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强
文章针对9类宏观经济预警指标,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并将其作为我国经济预期的代理变量。在此基础上,利用MS(2)-AR(2)模型,分析了表征我国经济"景气"状况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的非线性动态调整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对一致指数具有预测作用。并将样本期内我国经济划分为"景气"和"不景气"两种状态,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在此期间的"景气"状态的转换特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倩 穆月英
近些年来,我国蔬菜价格波动频繁且剧烈,损害了农民以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通过对2008年以来蔬菜价格的波动进行分析,首先在对蔬菜价格波动的性质作出判断的基础上,对蔬菜价格超常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蔬菜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VAR模型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蔬菜价格存在长期趋势、季节波动和超常波动;蔬菜价格的波动有蔬菜生产、流通等多方面原因,蔬菜价格的主要因素是蔬菜供给量。据此,文章提出了稳定蔬菜价格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双进
本文运用近期相关月度数据,分别从批发、零售和产销差价几个层面分析近期蔬菜价格波动情况和规律特点,并从CPI涨幅变化、城市居民生活等不同视角剖析蔬菜价格波动产生的主要影响。研究表明,城市郊区菜地面积变化、蔬菜消费量、中间流通环节、城市生活成本、异常天气、投机炒作等诸多因素是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调控蔬菜市场,稳定蔬菜价格,必须从上述几个方面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机制与政策。
关键词:
蔬菜价格 产销差价 消费支出 流通环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仕红
近年来我国蔬菜价格在整体持续走高的同时,还伴随着局部的剧烈波动,损害了农户和消费者的利益。本文结合近年来相关数据分析了蔬菜价格的持续走高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生产和流通成本的上升、总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工农产品比价的改变、流通渠道环节过长等。而部分品种蔬菜价格的超常规波动,一般是源于某些突发事件,如干旱、雪灾、倒春寒等导致供求严重失衡,再进一步导致下一周期供求严重失衡,从而出现价格的剧烈波动,其根本原因是供求的结构性失衡。
关键词:
蔬菜 价格上涨 价格波动 成因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文娟
蔬菜在居民日常消费农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居民消费对蔬菜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蔬菜供求关系。本文基于中国CMDS数据库中的居民消费数据和蔬菜价格数据,建立半参数空间滞后面板数据模型,研究2008-2021年间全国36个重点城市(所有省会城市和一二线城市)蔬菜价格波动及消费价格弹性的空间差异,明确蔬菜价格变动与消费价格弹性在不同区域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蔬菜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不同城市由于所处经济地理区域的不同导致在蔬菜价格波动方面存在差异;消费价格弹性是蔬菜价格波动空间差异性的关联因素,但其影响同样存在方向性差异,36个重点城市中除东部和中部地区城市外,蔬菜价格波动都与当地居民消费价格弹性具有显著关联。基于此,要确保“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重视蔬菜主产区和其他地区的蔬菜资源均衡调控、建立良好的储备轮换机制、完善蔬菜流通体系建设。
关键词:
蔬菜价格 消费价格弹性 空间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长鸣 徐娟 章胜勇
本文在剥离蔬菜生产和零售价格季节性波动因素的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验证蔬菜价格的纵向传导机制,之后采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蔬菜生产和零售价格的主导地位,最后运用VECH模型从条件方差的角度探寻了蔬菜生产和零售价格自身的波动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蔬菜本期生产价格受预期零售价格影响,本期零售价格受预期生产价格影响;蔬菜生产价格季节性波动的剧烈程度远甚于零售价格;但相比于生产价格而言,零售价格在蔬菜市场中主导作用更强;此外,蔬菜生产和零售价格本期的波动均来自前期的波动信息,且生产和零售市场已建立稳定的联合机制,整合程度高,这种联合机制不易受外部因素的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