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63)
2023(3007)
2022(2611)
2021(2704)
2020(2176)
2019(4955)
2018(5206)
2017(8114)
2016(5580)
2015(6770)
2014(7317)
2013(6340)
2012(5819)
2011(5338)
2010(5652)
2009(4836)
2008(4897)
2007(4727)
2006(4139)
2005(3786)
作者
(14000)
(11427)
(11366)
(11000)
(7431)
(5535)
(5473)
(4627)
(4467)
(4412)
(3955)
(3948)
(3915)
(3821)
(3689)
(3555)
(3460)
(3378)
(3332)
(3327)
(3111)
(3089)
(2860)
(2820)
(2742)
(2667)
(2626)
(2545)
(2484)
(2447)
学科
管理(12029)
(10090)
经济(10073)
教育(9888)
(9251)
教学(8429)
理论(7992)
(7774)
企业(7774)
中国(6642)
学法(5469)
教学法(5469)
(4588)
学理(4482)
学理论(4482)
研究(3987)
(3820)
(3617)
政治(3385)
学校(3376)
思想(3358)
(3279)
思想政治(3205)
政治教育(3205)
治教(3205)
业经(3193)
德育(3189)
农业(2864)
工作(2820)
(2683)
机构
大学(67663)
学院(66247)
研究(21500)
管理(17794)
(15873)
(15707)
经济(14980)
中国(14817)
(13963)
师范(13853)
理学(13831)
(13788)
教育(13582)
理学院(13548)
科学(13520)
管理学(12948)
管理学院(12823)
技术(12211)
职业(11933)
(11079)
(10962)
北京(10599)
师范大学(10546)
(10095)
(9948)
中心(9923)
研究所(9428)
业大(8953)
技术学院(8533)
职业技术(8409)
基金
项目(35071)
研究(32344)
科学(25310)
教育(19922)
基金(18671)
编号(17197)
(17142)
成果(16289)
社会(15143)
(14870)
国家(14603)
课题(14171)
社会科(13911)
社会科学(13906)
(13833)
(12854)
科学基金(11725)
项目编号(9949)
大学(9878)
研究成果(9423)
基金项目(9365)
规划(9325)
(9068)
重点(8607)
(8448)
资助(8115)
(8052)
(8046)
阶段(8020)
(7889)
期刊
教育(32680)
研究(26619)
中国(25880)
(25095)
经济(25095)
学报(10939)
(9866)
(9787)
大学(9541)
技术(9066)
职业(9027)
图书(7844)
管理(7598)
科学(7305)
学学(6888)
农业(6662)
高等(6436)
书馆(6056)
图书馆(6056)
高等教育(5310)
技术教育(5286)
职业技术(5286)
职业技术教育(5286)
(5179)
金融(5179)
(5039)
论坛(5039)
业经(4810)
成人(4809)
成人教育(4809)
共检索到121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延明  
本文对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两位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大学校长——蔡元培、梅贻琦的大学理念进行了归纳和分析。他们的思想迄今对我们仍不乏启迪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新科  
享有"北蔡南马"美誉的两位留德学人蔡元培和马君武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担任北京大学和广西大学大学校长期间,学习借鉴并倾心践行德国大学理念,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教育思想和办学风格,为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概括总结了两人目前仍对我国高等教育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的相同点和差异之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高月春  薄海美  董亚楠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主要实践活动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重要的理论奉献根植于大学学术理念。蔡元培的学术理念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对今日大学学术规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重点评析了蔡元培关于大学学术方面的思想,以寻求当代大学的学术发展之路。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洪捷  
蔡元培的大学思想受到德国大学理念的影响,这是公论。但蔡元培系统了解德国大学观念的资料来源并不清楚。本文对照德文原文,分析了蔡元培所翻译的包尔生的《德意志大学之特色》一文,得出如下结论:一、包尔生的这一文章是蔡元培系统了解德国的大学历史与观念之始;二、文中关于德国大学及其特色,特别是大学为决定国家民族命运之关键的论述,对蔡元培影响至深,成为他日后大学理念的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鹏  
本文通过对蔡元培一些办学理念的分析与总结,探索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尝试将符合国情的理念与富有时代性的形式相结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洪捷  
蔡元培的办学思想与德国的大学观陈洪捷中国现代高等教育是在西学东渐这一大规模文化迁移的过程中诞生的,它从一开始就受到来自西方及日本的影响。高等教育的创建者们往往是这种外来观念的中介人。蔡元培无疑是这批创建者中的佼佼者,他在1917—1922年作为校长在...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剑虹  
蔡元培的学科建设理论包含着学科建设目标、文理科为中心、学术分校、文理不分科、研究所为学科建设重镇、以教授为主导的学科组织管理模式等主体内容。它具有系统性、前瞻性、求是性等特点,对近代以来的我国大学学术与学科发展产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察磊砢  
蔡元培与蒋梦麟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两位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校长。通常认为,蒋梦麟是秉承蔡元培的理念来办学的,二人的办学和治校理念如出一辙。本文的研究表明.二位校长的治校理念存在根本差异。管理模式迥异。蔡元培的理想是学者团体式管理,而蒋梦麟则推崇科层式管理。而两种治校理念都对蔡元培时代的教授治校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邓张平  
蔡元培与女子教育邓张平蔡元培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彪炳千秋,永载史册。关于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研究已有若干专著出版,但是,他对女子教育的论述及一生中从事女子教育的实践,还较少有人专门研究。笔者研究后认为,蔡元培不仅是我国近现代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为庆祝北京大学110年校庆和蔡元培先生140周年诞辰,蔡元培研究会与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共同策划主办了"纪念蔡元培先生诞辰140周年书画展"和"蔡元培手迹展"。两个展览于5月5日上午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隆重开幕。韩启德副委员长、许智宏校长、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志攀、副校长张国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2009年11月25日,中国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蔡元培(1868—1940)生平事迹展在他的母校莱比锡大学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张国有在开幕式上说,蔡元培在莱比锡大学留学期间,研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春萍  
民国初年,蔡元培手订《大学令》,为中国现代大学奠定了制度基础;五年后,蔡元培改造北京大学,方使其大学理念成为制度现实。作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创立者,他一方面锐意改革,另一方面又适时宣传和阐释其大学理念。蔡元培大学理念的制度化过程,彰显出理念与实践的密切联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民祥  
中国近代大学的学术诉求,缺乏相应的外缘条件与学者内在的人格因素。蔡元培的大学理念,在实践中面临多重矛盾。这些矛盾在急剧动荡的近代中国变得异常尖锐,表现为诸多悖论。蔡元培的"不合作主义"正是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显示了中国近代大学学术诉求所遭遇的困境。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娄岙菲  
1923年蔡元培的辞职是他与北大之间关系的转折点。这一事件不仅由此掀起了一股教育界"驱彭挽蔡"的风潮,也开启了此后数年他与北大教师学生就校长问题的"较量"。以往研究者更多关注于这一事件本身所蕴含的蔡元培敢于反抗军阀政府的政治意义及其不畏强权的高尚品德。现在看来,在此次辞职事件中,罗文干案只是一重要的导火索,而并非引发他辞职的全部原因。蔡元培选择了不合作的方式以辞职作为抗争,是五四后更趋激进的社会风向、北大突发的讲义费风潮、蔡元培内心难以调和的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