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95)
- 2023(6105)
- 2022(5117)
- 2021(4629)
- 2020(3803)
- 2019(8481)
- 2018(8013)
- 2017(15178)
- 2016(8337)
- 2015(8950)
- 2014(8692)
- 2013(8579)
- 2012(7768)
- 2011(7021)
- 2010(6737)
- 2009(6225)
- 2008(6218)
- 2007(5467)
- 2006(4811)
- 2005(4252)
- 学科
- 济(29004)
- 经济(28962)
- 管理(22732)
- 业(22508)
- 企(18090)
- 企业(18090)
- 银(15673)
- 银行(15527)
- 方法(14871)
- 行(14302)
- 数学(13068)
- 数学方法(13002)
- 制(12946)
- 业务(8770)
- 农(8733)
- 度(8637)
- 制度(8632)
- 融(8510)
- 金融(8510)
- 学(8387)
- 银行制(7632)
- 财(7506)
- 贸(7482)
- 贸易(7475)
- 业经(7388)
- 易(7305)
- 中国(7292)
- 农业(6113)
- 体(5587)
- 技术(5191)
- 机构
- 大学(119156)
- 学院(117461)
- 济(46597)
- 经济(45796)
- 管理(45177)
- 研究(40772)
- 理学(39666)
- 理学院(39207)
- 管理学(38500)
- 管理学院(38315)
- 中国(36809)
- 农(33194)
- 科学(28468)
- 农业(26871)
- 业大(25015)
- 京(24704)
- 所(21846)
- 研究所(20618)
- 财(20395)
- 中心(19576)
- 银(17525)
- 财经(17122)
- 江(17087)
- 农业大学(16946)
- 银行(16765)
- 经(15837)
- 行(15538)
- 业(14930)
- 北京(14905)
- 经济学(14584)
- 基金
- 项目(87097)
- 科学(67589)
- 基金(65525)
- 家(61032)
- 国家(60574)
- 研究(53272)
- 科学基金(50782)
- 自然(36464)
- 自然科(35658)
- 自然科学(35641)
- 基金项目(35583)
- 社会(35262)
- 自然科学基金(35050)
- 社会科(33536)
- 省(33531)
- 社会科学(33526)
- 划(29139)
- 资助(25970)
- 教育(23755)
- 重点(19941)
- 计划(19211)
- 部(18576)
- 创(18569)
- 编号(18209)
- 科研(17925)
- 发(17664)
- 创新(17466)
- 科技(17378)
- 业(17105)
- 大学(15366)
共检索到167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燕梅 郭云贵 蒋细旺 余群娣 崔鹏
研究了蔗糖和其它5种有机附加物对银杏愈伤组织生长及黄酮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浓度30 g/L蔗糖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60 g/L蔗糖加入培养基中黄酮含量最高;10 mL/L椰乳、1 mL/L芦荟汁、15 mL/L蜂蜜、50 mL/L银杏胚乳汁能促进愈伤组织生物量的提高,而银杏叶汁对愈伤组织生长作用不明显;200 mL/L椰乳、5 mL/L芦荟汁、1 mL/L蜂蜜、32.6 mL/L银杏叶汁能有效提高黄酮含量,但银杏胚乳汁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房建军 阙国宁
本文以银杏幼苗茎段为外植体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测定了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积累量,并初步探索了愈伤组织生长与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关系和影响积累的有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幼苗茎段愈伤组织产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2.5mg/LNAA+1mg/LKT+200mg/LLH+30g/L蔗糖;愈伤组织生长周期约30d;为使愈伤组织维持较长时间的生长,要在其生长25~30d时用中等盐分浓度的基本培养基继代培养;光下诱导的愈伤组织中有黄酮类化合物产生;总量最高为1.0mg/gDW;其中槲皮素甙元为17.5μg/gDW,0.5mg/L2,4-D+1mg/LKT,0.5mg/LGA3+1mg/LKT有利于黄酮类化合...
关键词:
银杏,愈伤组织培养,黄酮类化合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王湘南 陈隆升 彭邵锋 马力 罗健
比较分析了蔗糖、果糖、葡萄糖、白糖和麦芽糖5种碳源以及不同蔗糖浓度对油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蔗糖为碳源,诱导率可达100%,以白糖为碳源,诱导率可达93.3%,两者无显著差异;蔗糖浓度为30 mg/L,诱导率可达100%,蔗糖浓度为20 mg/L,诱导率可达83.2%,两者无显著差异。在油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为降低成本,可以白糖做为碳源,替代分析纯蔗糖,若须使用蔗糖为碳源,浓度应为20~30 mg/L。
关键词:
碳源 油茶 愈伤组织 诱导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阮燕晔 李敏 张立军 樊金娟 崔振海
以拟南芥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拟南芥蔗糖转运蛋白基因AtSUC3经T-DNA插入突变对拟南芥愈伤组织的分化及其蔗糖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出现的时间早于atsuc3,且生长略快于atsuc3,二者质地均疏密适中;在蔗糖浸泡液中的果糖和葡萄糖不是由愈伤组织外渗的,而是转化酶作用于培养基中蔗糖的结果;野生型愈伤组织的蔗糖转化酶活性略高于atsuc3愈伤组织,野生型愈伤组织浸泡液中蔗糖的浓度始终低于atsuc3,而浸泡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高于atsuc3。因此,AtSUC3缺失使拟南芥愈伤组织的分化和生长受阻,但影响不大;atsuc3愈伤组织对蔗糖的吸收能力弱于野生型;AtSUC3T-DNA插...
关键词:
拟南芥 糖代谢 愈伤组织 蔗糖转运蛋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刚标 李美娥 郑从义 易文
本文对银杏子叶愈伤组织进行了超低温保存研究。结果表明 ,冰冻保护剂、冷冻速度对解冻后材料相对存活率影响较大 ,冻前预培养和预冻至某一温度停留一段时间也较为重要。在含高浓度山梨醇或甘露醇的培养基上预培养 2d的愈伤组织 ,用 10 %二甲基亚砜 +0 .5mol·L- 1 山梨醇作为冰冻保护剂 ,以 1℃·min- 1 速度降温 ,在 - 15℃、- 35℃分别停留 10min和 30min后 ,投入液氮中保存 1d ,细胞相对存活率可达 6 0 %以上。再培养时 ,细胞能恢复生长。
关键词:
银杏 子叶 愈伤组织 超低温保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友 王欢利 汪贵斌 曹福亮
为了探索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银杏叶黄酮合成及调控机制,本研究对两年生银杏盆栽苗进行温度和光强的两因素三水平的处理,测定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并建立黄酮类含量与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T1Q3处理40 d后和T2Q2处理20 d后,单株银杏黄酮含量相较处理前显著增加;大部分处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增量存在显著的温度效应,部分处处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增量存在显著光强效应和温度、光强交互效应;黄酮代谢过程基因表达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温度、光强及温度、光强交互效应;相关性分析表明;仅在处理10 d时,槲皮素的含量与F3H、FLS和ANS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水源 王燕 李俊凯 顾曼如 束怀瑞
对银杏叶丛枝叶黄酮类化合物、花青苷、简单酚类、木质素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分别在 7月 4日、11月 1日出现高峰 ;花青苷含量变化与黄酮类化合物类似 ,但波动幅度大、波动次数相对多 ;简单酚类含量前期上升 ,也于 7月 4日达到第 1次高峰 ,后分别在 8月 1日和 10月 17日出现低谷 ;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峰相比 ,木质素第 1次峰滞后 ,第 2次峰提前 ;在前期与后期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处于最低时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在最高峰段。黄酮类化合物与花青苷、简单酚类、木质素呈显著正相关 ,在 7月中旬至 9月底 ,与可溶性蛋白质之间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但偏相关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慕莹 赵晓燕 景丹龙 宋涵 陆海 刘頔
为了研究端粒酶在植物细胞分裂中的作用,探讨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分裂能力的相关性,本研究以银杏为材料,通过改良的TRAP法分别测定了银杏不同组织器官(种胚、叶片、小孢子、愈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研究发现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同时以银杏的成熟种胚为材料,采用培养基MS+1.0 mgL6-BA+2.0 mgL NAA诱导出银杏的愈伤组织并采用培养基MS+1.0 mgL 6-BA+2.0 mgL NAA+0.3 mgL 2,4-D+0.2%活性炭进行继代,检测不同代银杏愈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发现不同代愈伤组织均具有较高端粒酶活性。初代愈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较高,但愈伤组织...
关键词:
银杏 愈伤组织诱导 组织培养 端粒酶活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水源 王燕 李俊凯 顾曼如 束怀瑞
对银杏极短枝叶片中类黄酮、水分、干物重、淀粉、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及pH值全周期测定 ,结果表明 :叶中类黄酮含量在 7月 4日、11月 1日出现高峰 ;在相关与偏相关分析中 ,叶类黄酮与叶中含水量、可滴定酸均呈显著负相关 ,与淀粉、可溶性糖之间相关达不到显著水平 ,但在 8月初至 11月底 ,叶类黄酮与可溶性糖、淀粉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其后期可溶性糖浓度与叶类黄酮含量关系更加密切 ;叶类黄酮与pH值呈极显著抛物线正相关。对叶中类黄酮与光合产物、水分及干物重、可滴定酸及pH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永梅 李东栋 甘霖 邓秀新
为了诱导冰糖橙的愈伤组织和建立胚性细胞系,以冰糖橙成熟果实中未发育胚珠为外植体,将乙烯合成抑制剂AgNO3应用于冰糖橙胚性细胞系的建立,AgNO3设有5,10,12mg/L等3个处理,以未加AgNO3的MT培养基为对照.结果表明,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AgNO3不能促进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反而抑制了胚状体的发生.然而在继代培养基中添加5mg/L的AgNO3有利于小而弱的胚状体基部形成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发生率达28%.经过5次继代处理建立了冰糖橙的胚性细胞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家胜 应叶青 曹福亮 张往祥
为探索施氮对叶用银杏叶片产量及叶黄酮含量的影响,按0,1 5,3 0,4 5和6 0g·株-1等5个水平进行施氮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银杏叶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有显著影响。施氮量在3 0g·株-1以下,氮的增施对叶产量、单叶面积、单株叶面积及单叶质量等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3 0g·株-1为最佳,超过3 0g·株-1时,苗木会受到毒害,以上各指标均下降;施氮对银杏叶片黄酮含量和黄酮总量均有显著的影响;5种施氮处理中,以1 5g·株-1的叶片黄酮含量和黄酮总量最大。1 5g·株-1可作为2年生银杏叶用园的推荐施用量,可望获得单位面积上较高的黄酮产量。表5参10
关键词:
银杏 氮肥 叶产量 黄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楼崇 唐二春 汪贵斌 张往祥 曹福亮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通过单因素和配方施肥2组试验,研究氮、磷、钾等3种肥料对银杏Ginkgo biloba2年生实生苗叶黄酮质量分数和单株叶黄酮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对银杏叶中黄酮质量分数的影响最大,2组试验各水平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氮肥次之,磷肥不显著。氮肥和钾肥对单株黄酮总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分别以施氮3.2g.株-1和钾2.4 g.株-1最好,单株黄酮总量分别达1.09 g.株-1和1.00 g.株-1。其变化趋势与相应的单株生物量的趋势较一致。磷肥对黄酮影响不大。最好的配施处理是施氮4.8 g.株-1+钾2.4 g.株-1,最差的是施氮6.4 g.株-1+磷0.8 g.株...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银杏叶 施肥 黄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水源 顾曼如 束怀瑞
报道了近年银杏叶黄酮的最新研究进展 ;银杏叶黄酮生物体内合成代谢途径 :遗传因子、生长发育进程、生态条件和栽培措施对银杏叶黄酮的影响 ;调控银杏叶黄酮的遗传和生理生化机制等 ,介绍了生物技术和化学合成在工厂化生产银杏叶黄酮方面的尝试 ,并对提高银杏叶黄酮含量的途径进行了评价及前景展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云川 叶燕萍 梁强 李杨瑞
采用45、75、105 t/hm2糖蜜酒精废液直接浇灌甘蔗,并与清水处理(对照)和常规施肥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不同用量糖蜜酒精废液对甘蔗品质及蔗糖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的甘蔗,蔗糖产量显著高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新植蔗的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和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的活性低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宿根蔗的两种酶活性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相当;施用3种定量糖蜜酒精废液,新植蔗的蔗糖分含量、蔗汁还原糖和重力纯度在工艺成熟前期低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但到工艺成熟后期与清水处理和常规施肥相当,宿根蔗的上述各项品质指标在整个工艺成熟期不同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