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3)
- 2023(9680)
- 2022(8778)
- 2021(8258)
- 2020(6963)
- 2019(16118)
- 2018(16120)
- 2017(31143)
- 2016(17238)
- 2015(19344)
- 2014(19266)
- 2013(19102)
- 2012(17337)
- 2011(15569)
- 2010(15268)
- 2009(13696)
- 2008(13115)
- 2007(11127)
- 2006(9492)
- 2005(8005)
- 学科
- 济(65014)
- 经济(64946)
- 管理(46883)
- 业(44790)
- 企(37204)
- 企业(37204)
- 方法(33286)
- 数学(29050)
- 数学方法(28738)
- 农(17385)
- 学(15773)
- 中国(15465)
- 财(14734)
- 业经(14421)
- 地方(13229)
- 农业(11759)
- 理论(11453)
- 贸(11193)
- 贸易(11188)
- 环境(10930)
- 和(10851)
- 易(10835)
- 技术(10658)
- 制(9736)
- 务(9724)
- 财务(9666)
- 教育(9657)
- 财务管理(9651)
- 划(9360)
- 企业财务(9144)
- 机构
- 大学(241668)
- 学院(239598)
- 管理(97943)
- 济(88753)
- 经济(86721)
- 理学(86406)
- 理学院(85428)
- 管理学(83858)
- 管理学院(83451)
- 研究(78478)
- 中国(54643)
- 科学(53091)
- 京(51275)
- 农(43842)
- 业大(41484)
- 所(39863)
- 财(37680)
- 研究所(37068)
- 中心(35034)
- 农业(34831)
- 江(32958)
- 范(31867)
- 北京(31839)
- 师范(31520)
- 财经(31437)
- 经(28680)
- 院(28267)
- 州(27020)
- 技术(26528)
- 师范大学(25632)
- 基金
- 项目(175151)
- 科学(136576)
- 基金(126311)
- 研究(124586)
- 家(111253)
- 国家(110339)
- 科学基金(94325)
- 社会(76053)
- 社会科(72024)
- 社会科学(72003)
- 省(69737)
- 基金项目(68572)
- 自然(63971)
- 自然科(62458)
- 自然科学(62442)
- 自然科学基金(61298)
- 划(58731)
- 教育(57171)
- 资助(51737)
- 编号(50880)
- 成果(40450)
- 重点(38920)
- 部(37738)
- 发(36804)
- 创(36554)
- 课题(34663)
- 创新(34012)
- 科研(33953)
- 计划(33158)
- 大学(32282)
共检索到327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健 孙爱东 高雪娟 陶晓赟 王姗姗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蓝莓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浓度80%,料液比1:1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min,pH为3.5;提取物浓缩后,采用聚酰胺树脂对蓝莓提取物中花青素进行纯化,得率为4.29%,样品纯度为85.75%。对纯化后蓝莓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蓝莓花青素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
关键词:
蓝莓 花青素 提取 抗氧化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肖朋 隋 勇 关亚飞 褚乾梅 孙智达 谢笔钧
以莲原花青素低聚体(lotus oligomeric proantho cyanidins,LSOPC)为添加物,研究其在菜籽油中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0.02%的原花青素低聚体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性相当于0.02%的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butylated hydroxytoluene,BHT),其含量增至0.10%时,在油脂中的抗氧化性仍明显小于0.02%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油脂在氧化过程中,酸价从0.99升至1.19;类胡萝卜素含量(β-胡萝卜素当量)从 48.4 μg/g降至0.99 μg/g;油脂的白度由24.5...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敏 袁津玮 张声华
采用比色法测定脱氧核糖铁体系中银杏叶提取物(GBE)清除·OH的效果;化学发光法检测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鲁米诺体系中GBE清除O·-2的效果。结果表明,银杏叶粗提物清除·OH和O·-2的效果均强于银杏叶精提物。探讨了GBE的抗氧化机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宇旌 李新华 张勇 冯冲
将紫花苜蓿黄酮粗提物以0.02%,0.05%,0.2%,0.5%,1%的比例加入到猪油中,70℃恒温保藏,定期取样用Na2S2O3-I2滴定法测定POV值,并与0.02%BHT、0.05%VC的抗氧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添加苜蓿黄酮粗提物对猪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中以添加0.2%者抗氧化效果最佳,但不如BHT和VC效果好;另外VC和VE等对苜蓿黄酮粗提物具有明显的协同抗氧化作用,效果优于单独添加0.2%黄酮粗提物和VC、BHT。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黄酮粗提物 猪油 抗氧化作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雪艳 黄维 陈泽明 张晓华 邹小兴 邹双全
以圆齿野鸦椿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四因素三水平的组合试验,建立了超声辅助提取果皮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即超声温度40℃,时间40 min,功率300 W,料液比1∶6.在此条件下花青素提取量为(3.740±0.058) mg·g~(-1).1,1-二苯基-2-苦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圆齿野鸦椿花青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花青素质量浓度为0.1~3.2 mg·mL~(-1)时,其抗氧化活性与浓度呈线性相关.表明超声辅助提取圆齿野鸦椿果皮花青素,效果优,时间短,浸提液用量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艳 李雨浩 岑浩彬
以湖南安化天尖、茯砖及广西六堡3种黑茶为考察对象,研究黑茶中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性能。针对超声波不同提取条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黑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清除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的能力和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热水复合浸提法提取黑茶中茶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提取功率250 W,提取固液比1∶2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5min,茯砖黑茶中茶多酚的提取率5.21%;同时测得茯砖黑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但与
关键词:
黑茶 茶多酚 提取 抗氧化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秀玲 李坤
以黑果枸杞为材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黑果枸杞精油,利用GC–MS法对精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以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黑果枸杞精油的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从黑果枸杞精油中共鉴定分离出了38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亚油酸、棕榈酸、反油酸,2,3–二氢苯并呋喃、亚油酸甲酯、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以有机酸类和酯类为主(占85.696%);抗氧化性研究结果显示,黑果枸杞精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02 21、0.007 68、0.000 09μG/μL。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志西 李元瑞 葛蕾 司翔宇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苹果渣多酚化合物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浓度、超声功率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影响显著,其优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225W,提取时间20min。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与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表明,苹果渣多酚提取物对清除羟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均有较强的作用,清除率和抑制率分别达到91.1%和93.4%。
关键词:
苹果渣 超声提取 多酚 抗氧化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艳萍
从苦荞叶中提取抗氧化性物质,用光度法测定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及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并采用碘量法研究了苦荞叶提取物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及与其他物质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苦荞叶中总黄酮含量为57g/kg;苦荞叶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有效延缓油脂脂质过氧化反应;随着苦荞叶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抗氧化作用增强,最有效的添加量为2g/kg;VC、VE和柠檬酸对苦荞叶提取物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增效次序为VC>VE>柠檬酸;苦荞叶提取物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关键词:
苦荞叶 黄酮 抗氧化作用 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可珂 陈红艳 廖蓉苏 贠延滨
研究北京地区栽种的5种不同品种玫瑰花中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能。设计正交试验,确定玫瑰花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和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体系进行抗氧化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h,液料比(V(乙醇(φ=65%))∶m(玫瑰花粉))30mL∶1g;妙峰山玫瑰中黄酮含量最高,为66.040mg/g;5种玫瑰花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DPPH自由基(DPPH.)的能力,且其清除能力和黄酮提取液浓度呈正相关;其中妙峰山玫瑰中总黄酮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清除O2-.和DPPH.的半抑制浓度(IC50)...
关键词:
玫瑰花 黄酮 提取 抗氧化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蕾 陈依 杨雅其 鲁宝君 张晶
[目的]确定花青素脂质体(An-Lip)的最佳制备工艺,并对其稳定性进行检测,为An-Lip进一步的体内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蓝莓花青素(An),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An-Lip,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1:1,2:1,3:1,4:1,5:1)、有机相(乙醚)与水相(花青素)体积比(2:1,3:1,4:1,5:1,6:1)以及温度(30,35,40,45,50℃)对An-Lip包封率的影响;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1:1,2:1,3: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3:1,4:1,5:1)及温度(35,40,45℃)3因素3水平试验,确定An-Lip的最佳制备工艺,对该工艺制得的An-Lip进行表征。用聚乙二醇(PEG)对An-Lip进行修饰,制备PEG-An-Lip。测定AnLip、PEG-An-Lip的体外释放率,对其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并检测其pH、紫外线(UV)和热稳定性。[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2: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4:1、温度为40℃时An-Lip的包封率均达最高,分别为79.98%,82.12%和82.88%。An-Lip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大豆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2:1、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4:1、温度40℃,在此条件下An-Lip的平均包封率为82.16%。形态观察表明,An-Lip为球形或椭球形,粒径为(221.52±10.3)nm,多分散系数(PDI)为0.230,Zeta电位为-31.05 mV。体外释放结果显示,An-Lip和PEG-An-Lip 48 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73.77%和53.33%。红外光谱法验证An-Lip为物理包覆。与An-Lip相比,PEG-An-Lip的pH、UV和热稳定性得到改善,能更好地保护花青素免受降解和损失,有助于增强蓝莓花青素的稳定性。[结论]An-Lip的制备工艺简单,其形态圆整,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较高;PEG-An-Lip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颀 廖婷婷 王绩 陈振民 张益民 梁运祥 胡咏梅
以蓝莓酒糟为原料,通过响应面试验对微波辅助提取蓝莓酒糟中花青素的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HPLC-ESI-MS方法对分离提纯的花青素单体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含量(体积分数)62%,柠檬酸含量1.25%,液固比601(V/m),微波功率420 W,微波提取时间83s。在最佳提取条件下,从1.0g蓝莓酒糟中提取到1.905±0.038mg花青素,首次提取率达86.87%。从供试的蓝莓酒糟,中共鉴定出9种花青素单体,其中主要的单体为锦葵色素3-O-半乳糖苷和锦葵色素-3-O-葡萄糖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熊颖 禹霖 柏文富 李建挥 严佳文 聂东伶 吴思政
【目的】研究不同蓝莓品种果实的品质特征、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以及多酚组成的区别,为蓝莓产品开发和生物活性物质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灿烂’‘乡铃’‘园蓝’‘昂丝萝’‘顶峰’5个适宜湖南种植的兔眼蓝莓品种果实为材料,采用直接测量法对5个品种蓝莓的品质特征(单果质量、含水量、硬度、总酸、可溶固形物、固酸比)进行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果实的抗氧化物质含量(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和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采用HPLC对果实中多酚组成进行分析。【结果】5个蓝莓品种的果实品质特征、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和多酚组成均有显著性差异。‘灿烂’和‘园蓝’果实较大,单果质量分别为1.72±0.07和1.14±0.08 g,固酸比较高,分别为6.33±0.37和5.09±0.10,3种抗氧化物质含量明显低于其他3个品种,它们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8.80±1.87%和40.51±0.38%以及40.11±1.02%和40.93±0.96%,抗氧化能力明显较弱,因此适合鲜食。‘乡铃’和‘昂丝萝’固酸比分别为4.49±0.45和4.80±0.11,含水量较低,分别为81.74±0.16%和82.40±0.24%,3种抗氧化物质含量分别为4.12±0.06 mg GAE/g、0.61±0.03 mg RE/g和1.09±0.03 mg/g以及3.73±0.14 mg GAE/g、0.97±0.02 mg RE/g和0.92±0.02 mg/g,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在5个品种中均为中等,因此既适合鲜食也适合果干类食品加工。‘顶峰’固酸比适中但含水量高达83.20±0.15%,果实中3种抗氧化物质含量较高,分别为4.63±0.13 mg GAE/g、0.72±0.02 mg RE/g和1.15±0.11 mg/g,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0.39±0.37%和50.99±1.29%,抗氧化能力明显强于另外4个品种,因此‘顶峰’适合果汁类功能食品加工。HPLC结果表明蓝莓果实中至少含有12种多酚,其中绿原酸和表儿茶素是含量最高的2种多酚,含量分别在45.77%和4.22%以上。‘灿烂’果实中的多酚组成最为复杂,至少有12种,‘园蓝’果实中仅检测出绿原酸和表儿茶素。【结论】不同蓝莓品种的品质特征、抗氧化物质含量、抗氧化能力和多酚组成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品种进行种植,对于消费水平高、鲜食蓝莓需求量大的地域和旅游区附近可适量加大推广‘灿烂’和‘园蓝’蓝莓种植面积,对鲜食蓝莓需求量少、以深加工为主的地域可推广种植种‘乡铃’‘昂丝萝’和‘顶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晓英 薛梅 樊汶樵 罗洁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叶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蓝莓叶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蓝莓叶为试验材料,设置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4种干燥处理,分别采用福林酚和亚硝酸盐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各样品的总酚、总黄酮、绿原酸和芦丁含量,采用亚铁还原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各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样品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4种干燥方式对蓝莓叶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多酚类组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真空冷冻干燥蓝莓叶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总酚(55.7 mg GAE·g~(-1) DW)、总黄酮(104.8 mg RE·g~(-1) DW)两者含量为微波干燥方式的1.2倍左右,真空和热风干燥方式的3倍左右;多酚单体绿原酸(38.3 mg·g~(-1))、芦丁(10.2 mg·g~(-1))两者含量是微波干燥方式的1.5倍左右,热风和真空干燥方式的2—6倍。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叶的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除芦丁外,其他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地保留蓝莓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且具备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微波干燥的效果略低于真空冷冻干燥,生产上可根据样品处理量的大小和具体情况选择干燥方式。
关键词:
蓝莓叶 干燥方式 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