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7)
2023(7957)
2022(6495)
2021(5209)
2020(4078)
2019(9087)
2018(8742)
2017(17011)
2016(8662)
2015(9393)
2014(9297)
2013(9493)
2012(9011)
2011(8317)
2010(8294)
2009(7556)
2008(6989)
2007(6241)
2006(5844)
2005(5464)
作者
(26212)
(22417)
(22365)
(21196)
(14094)
(10603)
(9838)
(8641)
(8383)
(7904)
(7724)
(7335)
(7173)
(7153)
(7069)
(6916)
(6624)
(6418)
(6252)
(5976)
(5578)
(5489)
(5284)
(5202)
(5140)
(5010)
(4714)
(4503)
(4484)
(4328)
学科
(67025)
经济(66994)
管理(27609)
(20153)
地方(19422)
方法(19356)
数学(17705)
数学方法(17615)
环境(16379)
(14517)
企业(14517)
地方经济(13685)
(13005)
中国(12781)
(11472)
业经(10629)
经济学(9245)
(8710)
(8575)
农业(8501)
(8282)
贸易(8274)
资源(7989)
(7911)
(7675)
(7566)
金融(7565)
(7344)
产业(6836)
(6729)
机构
学院(134685)
大学(133157)
(73499)
经济(72443)
研究(51886)
管理(49678)
理学(42719)
理学院(42259)
管理学(41684)
管理学院(41444)
中国(37893)
(29407)
科学(29204)
(26516)
(25636)
经济学(25061)
财经(23801)
研究所(23235)
经济学院(22416)
中心(22281)
(21574)
(20362)
(19582)
(18828)
业大(18249)
财经大学(17476)
北京(16711)
科学院(16475)
(15621)
师范(15488)
基金
项目(90904)
科学(72919)
基金(68664)
研究(64442)
(60384)
国家(60005)
科学基金(51770)
社会(46295)
社会科(44249)
社会科学(44239)
基金项目(35916)
(35016)
自然(31654)
自然科(30836)
自然科学(30830)
自然科学基金(30232)
(28946)
资助(27272)
教育(26815)
(22637)
编号(22354)
重点(20852)
国家社会(20826)
(19701)
(18803)
发展(18799)
(18527)
创新(17943)
(17899)
经济(17749)
期刊
(85606)
经济(85606)
研究(44310)
中国(24000)
(21326)
管理(19313)
学报(19296)
科学(18787)
(18053)
经济研究(15675)
大学(14676)
学学(14469)
财经(12616)
(12174)
金融(12174)
农业(12144)
技术(11260)
业经(11178)
(11133)
问题(11043)
技术经济(8921)
(8733)
统计(8242)
国际(7843)
世界(7550)
(7368)
资源(7093)
经济问题(6791)
商业(6642)
(6606)
共检索到207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胜  司登奎  
构建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阈值协整模型,利用完全修正的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估计。得出如下主要结论:碳排放随着经济增长周期的发展表现出非线性变化特征;蓝色经济区的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阈值协整效应发生在人均GDP增长率为9.54%和13.46%之处;从产业结构和能源使用效率对碳排放的阈值效应可看出蓝色经济区正在走产业升级和转型之路,因此需要注重培育高新产业发展环境。
[期刊] 改革  [作者] 全世文  袁静婷  
基于变协整检验和双阈值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我国1953~2015年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长期非线性协整关系和短期非对称调整效果。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协整关系在1980年前后发生了显著的结构变化,且结构变化的类型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特征。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均衡关系并不稳定。而改革开放至今两者的短期动态调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特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经济增长的回调速度更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段,碳排放的回调速度更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胜  司登奎  吴卫星  
研究经济增长差异和要素空间效应对蓝色经济区的协调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空间计量、随机森林和空间滞后模型,分析蓝色经济区内各市经济增长及要素的空间效应,结合区域矩阵和经济矩阵对蓝色经济区发展的相关性和协调性进行分析,实证结果发现:物质资本增长是蓝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且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经济增长的源泉中,物质资本积累与效率改善控制经济增长的方向,导致区域经济增长趋同,而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使得经济增长趋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廷山  郭思亮  刁艳华  
基于2005~201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地市能源消费和经济数据,文章首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然后运用一系列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5~2010年的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差异进行了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伟  柳光程  乔兆颖  
本文基于1991—2010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GDP与FDI数据,通过构建时间序列回归模型,对该地区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FDI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协同变化的一致趋势,短期看该区经济增长促进了FDI的增加,中长期看FDI对该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仇方道   刘继斌   陈然   张新林   谭俊涛  
【目的】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背景下,基于异速生长视角揭示工业增长与碳排放的耦合关系对于促进淮海经济区等典型省际边界区域工业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构建工业增长-碳排放异速生长模型,以淮海经济区为案例,整合脱钩分析、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0—2020年省际边界区域工业增长与碳排放耦合作用关系时空异质性特征,并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解释异速生长的协同机制。【结果】(1)研究期内淮海经济区工业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由弱脱钩演变为强负脱钩,处于脱钩状态的县域呈向徐州、连云港等中心城市外围集中之势。工业增长与碳排放的耦合协调性不断提高,极度及高度耦合协调类县域占比由18.64%提高到83.05%;(2)工业增长-碳排放异速生长指数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变化历程,持续处于碳排放弱扩张阶段;空间上,绝大多数县域工业相对增速高于碳排放,40%以上的县域异速生长类型呈向下演变趋势;(3)技术创新、环境规制、固碳能力等因素对工业增长-碳排放异速关系变化呈正向促进作用且有增强之势。工业化水平、资源型产业占比、省际边界的影响由正向促进转为负向抑制,工业转型及省际边界功能演化是工业碳排放异速关系演化的主要动力。(4)工业增长的市场支配力与碳排放治理的政府主导力的错位、工业发展的外推力与内源力的失配引发了淮海经济区工业增长-碳排放异速生长的时空异质性,并催生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需求,区域协同发展与工业增长-碳排放异速生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结论】工业低碳化是推动工业增长与碳排放协调发展的主要路径,而工业增长与碳排放的时空协同演化与发展有利于助推省际边界区域工业低碳绿色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爱文  李东  
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目前热点问题。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有助于实现中国2020年碳减排目标。选取1953~2008年中国碳排放量和经济增长数据,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关系),GDP增加1%,碳排放将增加0.36%,即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长期弹性为0.36;在短期内,两者存在着动态调整机制,非均衡误差项的存在,保证了两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的存在。误差修正系数(-0.669 4)为负,调整方向符合误差修正机制,并且误差修正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炎涛  
本文运用Hansen和Seo两机制阈值协整研究了中国1955—2009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总消费以及能源消费各构成部分(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与电力等)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除了石油消费和电力消费外,经济增长与其他变量都存在着非线性协整关系。(2)在正常(第一)机制中误差修正对长期均衡的调整是相对较小的,意味着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市场存在着持续的不均衡,因此有必要采取能源需求方管理政策来提高能源效率,从而使二者关系回到长期均衡状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辉  刘欣  
了解不同经济增长阶段环保投资呈现的波动特征,对实现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尤为重要。文章通过构建分阶段阈值协整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不同经济增长阶段,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环保投资的差异性影响。同时,分析了环保投资与COD排放量在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二者之间呈现的关联性影响。研究表明:我国环保投资随着经济周期的不同出现非线性波动;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阈值效应发生在人均GDP增长率为9.01%处;我国产业结构对环保投资呈现负相关且正在转型与升级;总的来看,环保投资对COD呈现出反常的正相关性,即目前环保投资对COD减排并未实质性地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苗慧珠  刘龙海  孙波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竞争科技化的必然趋势,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抉择。明确学科集群、产业集群及协同创新的概念,建立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发挥政府在集群协同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才能确保蓝色经济区建设目标的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业庭  刘会新  
认清山东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态势,对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非凡。文章重点阐述了山东蓝色经济区的内涵,并对山东蓝色经济区的范围进行了界定。最后,从山东蓝色经济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两个层次分析了其发展的态势,为山东蓝色经济区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华  汪洋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必须以海洋产业为重点,坚持海陆统筹,海洋产业与临海产业一体化发展。相对国内外比较成熟的海洋产业发展模式,山东省海洋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海洋科技创新不足,海洋环境污染严重等。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山东省发展海洋产业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森勋  
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类型,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来培养人才。作为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准确把握当地经济的特色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国家示范院校的服务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思亮  宋廷山  刁艳华  
文章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三阶段DEA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3年的生态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与评价,从内部因素、外部环境、随机误差三个方面详细解析了造成生态效率不足的原因。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少辉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蓝色经济区人才高地建设面临的现状及其所具备的条件;从职业教育、人才引进、产学研结合、人才培训等多个角度对蓝色经济区人才高地建设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