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21)
2023(13103)
2022(10783)
2021(9893)
2020(7737)
2019(17304)
2018(17037)
2017(32107)
2016(16926)
2015(18462)
2014(17514)
2013(16562)
2012(14672)
2011(13105)
2010(13054)
2009(12053)
2008(11172)
2007(9455)
2006(8043)
2005(6964)
作者
(45256)
(38139)
(37977)
(36357)
(24019)
(18203)
(16874)
(14749)
(14361)
(13569)
(13066)
(12835)
(12032)
(11725)
(11590)
(11576)
(11254)
(11139)
(11016)
(10808)
(9276)
(9222)
(9045)
(8677)
(8664)
(8525)
(8345)
(8161)
(7551)
(7461)
学科
(65240)
经济(65185)
管理(46842)
(42218)
(34552)
企业(34552)
方法(29033)
数学(25725)
数学方法(25139)
(19190)
中国(17386)
业经(15619)
(14943)
(14066)
地方(13818)
环境(13640)
农业(12911)
(12379)
贸易(12373)
(11997)
理论(11340)
(10616)
(10244)
技术(9909)
(9576)
银行(9558)
(9533)
(9419)
金融(9416)
(9199)
机构
学院(227492)
大学(221514)
(87875)
管理(87325)
经济(86072)
理学(76369)
理学院(75555)
管理学(73721)
管理学院(73359)
研究(72645)
中国(54288)
科学(46563)
(44527)
(39926)
(35961)
(34981)
业大(34566)
中心(34115)
(32484)
财经(32470)
研究所(32209)
(30578)
师范(30278)
(29673)
农业(28420)
(27845)
经济学(27192)
北京(26973)
(26143)
技术(24868)
基金
项目(164764)
科学(131438)
基金(120144)
研究(119542)
(105713)
国家(104922)
科学基金(91121)
社会(76985)
社会科(73205)
社会科学(73185)
(66320)
基金项目(63345)
自然(59423)
自然科(58091)
自然科学(58080)
自然科学基金(56976)
教育(55816)
(55222)
编号(48612)
资助(47544)
重点(38147)
成果(36827)
(36430)
(35470)
(34953)
课题(33728)
创新(33095)
国家社会(32172)
科研(31598)
(30298)
期刊
(91761)
经济(91761)
研究(60418)
中国(41602)
学报(34953)
科学(33385)
(32987)
管理(31138)
(29210)
大学(26920)
教育(25663)
学学(25647)
农业(23056)
技术(20299)
业经(17825)
(17429)
金融(17429)
经济研究(15954)
财经(14563)
(12562)
(12322)
统计(12168)
资源(12062)
(11954)
问题(11278)
科技(11254)
(10947)
商业(10897)
决策(10220)
技术经济(10063)
共检索到318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萌茜   侯东瑞   武静   马驰   朱春阳  
为探究不同绿地调控方式对降雨径流的削减作用,以武汉市南湖汇水分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模拟分析海绵绿地改造措施下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峰值流量及峰现时间的变化规律,揭示蓝绿协同视角下城市汇水分区绿地削减雨水径流效应特征。结果显示:城市汇水分区尺度20%~30%的下凹式绿地改造,可实现年径流控制率65%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不同的海绵绿地改造措施中,复杂下凹绿地(具备蓄水层和下排管)和简单下凹绿地(无蓄水层和下排管)对于单场降雨事件的作用差异不明显,但长历时多场次降雨情况复杂下凹绿地的表现会更加显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丁金华   孙琦  
【目的】模拟预测苏南水网地区蓝绿空间格局多情景发展趋势,探究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情景方案。【方法】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南片区为例,设置自然发展、生态保护优先和城镇发展优先等3种情景,借助CA-Markov模型,对2030年蓝绿空间格局变化趋势进行多情景模拟分析,并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和景观连通性评价解读蓝绿空间景观生态结构与生态格局特征。【结果】不同发展情景下蓝绿空间规模与格局变化差异显著。自然发展和城镇发展优先情景下,蓝绿空间面积呈现加速减少趋势,分别减少了3 626.37、7 145.74 hm~2。蓝绿空间核心区、孔隙等形态类型负向变化剧烈,蓝绿空间破碎度增加,连通性降低。生态保护优先情景与自然发展和城镇发展优先情景相比,蓝绿空间面积分别增加了2 904.30、6 423.67 hm~2,蓝绿空间核心区等形态类型增幅明显,孔隙率显著降低,蓝绿空间破碎度降低,连通性增强。【结论】自然发展和城镇发展优先情景对水网地区蓝绿空间呈现负向影响趋势,生态保护优先情景在维持蓝绿空间面积与格局稳定,改善蓝绿空间连通性方面效果显著。图4表4参23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立华  杨小山  钱静  朱春磊  姚灵烨  姜之点  
快速城市化与气候变化双重作用下,热岛效应与城市内涝成为最为突出的城市环境问题。绿化屋顶因能有效利用闲置屋面添緑、帮助城市缓解热岛和暴雨径流而受到关注。以往研究较多探讨单种气象条件下、单个小面积实验型绿化屋面的气候水文调节功能,本研究基于夏秋两季的微气候水文观测数据,定量分析不同气象条件下5种典型绿化屋顶的降温和径流削减效应。首先选择晴朗、多云、降雨3种典型夏日天气条件,分析草坪、裸土、菜地、小面积花园、大面积花园5种类型绿化屋顶与对照光屋顶之间的温度差日变化规律,探讨绿化屋顶热效应强度及时空特征;其次,选择暴雨、大雨、中雨及小雨4次典型降雨,分析大面积草坪与花园型绿化屋顶上的降雨-滞蓄过程及径流削减率。研究结果表明:绿化屋顶降温与升温效应并存,晴朗无风天气条件下,距离屋面10 cm和150 cm两个高度上,绿化屋顶最高可降低气温5.3℃和2.5℃,多云及降雨天气条件下降温强度下降,升温时段延长;白天草坪与裸土上的大气温度高于对照光屋顶,其它绿化屋顶的温度低于对照屋顶;夜间5个绿化屋顶的大气温度均低于对照屋顶,且降温效应按照大面积花园、草坪、小面积花园、裸土、菜地的顺序递减。绿化屋顶径流削减效益与绿化类型及降雨强度密切相关,花园型绿化对一次典型暴雨、大雨、中雨、小雨的径流削减率分别为50.8%、78%、100%、100%,简易型绿化的4次径流削减率分别为24.3%,58.6%,98.2%和100%。研究结果可为同气候区其他城市绿化屋顶环境设计及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瀛莉  张守红  陈明秀  阿娜尔  姜宇晨  曹书凝  谢朝帅  
【目的】定量评估雨水断接系统的径流调控效应,探寻影响其径流调控效应的主要因素,为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雨水断接系统水文设计和效益评估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参考。【方法】于2017年4—10月,取北京西山砂质壤土填充土槽(4 m长×0.6 m宽×0.25 m高),构建雨水断接试验系统并开展人工降雨试验,采用产流和峰现延迟时间及径流和洪峰削减率4个指标,定量分析绿地面积比例(25%、50%和75%)、绿地建设方式(平式绿地和深5 cm下凹式绿地)及绿地土壤前期含水量(26%~30%和35%~38%)对雨水断接系统径流调控效应的影响。【结果】本试验9组雨水断接系统的平均产流和峰现延迟时间分别为18和8 min,平均径流和洪峰削减率分别为38.9%和28.3%;雨水断接系统的径流调控效应随绿地面积比例增大而增强,绿地面积比例为25%、50%和75%的雨水断接系统的平均产流延迟时间分别为15、23和24 min,峰现延迟时间分别为5、5和15 min,径流削减率分别为29.4%、35.1%和52.2%;绿地下凹可增强雨水断接系统的径流调控效应,绿地下凹深度为0 cm和5 cm雨水断接系统的平均径流削减率分别为20.3%和52.3%,平均洪峰削减率分别为12.8%和35.4%;绿地土壤前期含水量越低(26%~30%),雨水断接系统的产流延迟时间越长(17 min),径流和洪峰削减率越高(分别为44.1%和39.1%)。【结论】雨水断接系统具有较好的径流调控效应,能有效滞蓄地表径流,降低流速,延迟产流时间和峰现时间,削减径流总量和洪峰流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辰松  邵明  葛韵宇  戈晓宇  
公园绿地相对其他城建区拥有大面积的透水性下垫面,可以配合城市管网接纳外源雨水,有效地参与城市雨洪调控。本文以迁安市滨湖东路东侧绿化带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域进行合理概化,并在区域内建立公园绿地的低影响开发(LID)模式和传统开发模式,根据项目要求引入外源雨水,运用SWMM模型模拟不同重现期(1年一遇、2年一遇、5年一遇、10年一遇、20年一遇)1 h降雨下的两种开发模式,对比分析排放口的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和峰现时间,以及2年一遇1 h降雨下各单项LID设施对径流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1)SWMM模型可以量化模拟LID设施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果,为城市进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2)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常铭鑫  曾晨  解鹏  刘述密  
为寻求国土空间最优碳减排路径,实现低碳绿色型国土空间格局优化,以武汉市作为案例区,采用线性规划与Markov模型,形成不同情景下武汉市2035年土地利用结构,将空间自相关效应融入到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不同用地结构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分析未来不同用地结构与空间布局下的碳排放,提出低碳土地利用模式。结果显示:自然发展情景和经济优先情景下,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有明显变动,总碳排放量分别增加8.25%和29.06%;低碳导向情景下,建设用地增速放缓,林地明显增加,总碳排放量增加5.46%。从空间形态上来看,自然发展和经济优先情景下的建设用地围绕中心城区向外扩张态势明显,远城区零散建设用地逐步合并;低碳导向情景下建设用地增加受限,远城区林地增加明显,多生态绿楔和生态廊道的全域生态框架逐步成型。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均能表现不同发展策略对武汉市国土空间格局的影响,强调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济优先情景碳排放情况不容乐观,融入低碳理念的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新格局能够在实现绿色减碳目标的同时兼顾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肖玉  王硕  李娜  谢高地  鲁春霞  张彪  张昌顺  
PM2.5导致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共同面临的问题。城市绿地对削减大气PM2.5具有一定的作用。本研究基于NDVI数据模拟北京城市绿地叶面积指数,再利用干沉降模型模拟区域绿地PM2.5削减量,最后根据大气PM2.5存量计算了绿地对大气PM2.5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北京城市绿地PM2.5削减总量分别为1 861t、2 987t和3 852t,单位面积削减量分别为22.71kg/hm2、24.64kg/hm2和33.36kg/hm2,可分别将研究区内PM2.5削减0.07%、0.12%和0.19%。苗圃与果园、社区林和路旁林的PM2.5削减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浩  朱常丽  戚晓璇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存量城区的绿地规划建设面临的挑战,总结了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通过网络联绿、见缝补绿、因地适绿、共享添绿等多元手段进行绿地建设的实践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思考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晟  解建仓  汪志荣  王少波  
以绿地为下垫面,分析了覆盖度等因素对径流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度低于80%时,草地的下渗能力较小,高于80%时显著增强,径流系数与覆盖度成非线性关系。为了准确预测绿地的产流量,根据多种影响因素与径流系数构成的多维非线性关系,提出采用-ε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绿地径流系数的预测模型,与LM-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ε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的径流系数预测模型具有泛化能力强和预测精度高的特点,为城区绿地产流量的预测提供了新的计算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匡武  芮明  张彦辉  严云志  吴添天  
从湖滨带区域环境条件及氮磷输出强度差异出发,探讨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特征及效果,选取巢湖西北岸湖滨带生态恢复区与原生灌草区内4个典型断面开展暴雨径流氮磷削减的对比试验,研究暴雨期及暴雨间期4个断面氮磷削减效果的差异及原因。结果表明:暴雨期,断面2和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效果明显,断面2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9%和60%,断面3对暴雨径流中氮、磷去除率分别为60%和58%;暴雨间期,断面2区域内水体氮磷浓度平均下降67%和63%,断面3则为59%和51%;生态恢复工程去除暴雨径流中氮、磷的效果,与暴雨径流中氮、磷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断面2对暴雨径流氮磷削减效果最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允芳  黄静  
在城市热岛影响城市热舒适性背景下,蓝绿景观空间成为有效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途径。选取上海18条骨干河道滨水区域,采用增长回归树(BRT)模型,量化分析蓝绿景观空间形态结构因子与地表温度之间的边际效应互动影响关系。结果表明:近郊区绿地冷岛效应最强,远郊区次之,中心城区最差。在绿地结构形态指标方面,植被覆盖度和面积是影响绿地降温的主导因素。绿地覆盖度、面积、景观形状指数和地表反照率的边际效应阈值分别是0.3、50 hm~2、2和0.16。在蓝绿网络结构指标方面,水面率和距河岸距离影响作用较大。水面率越大,降温越明显。距河岸距离和生态斑块集聚度的边际阈值分别为400 m和75/100。研究可为蓝绿景观空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永杰  毕华兴  常译方  霍云梅  王晓贤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下,90%盖度狗牙根草地(以裸地为对照)对次降雨地表径流产生过程的影响以及对径流总量的削减作用。结果表明:1)与裸地相比,狗牙根草地对初始产流时间延长效果明显,最小延长4'2",最大延长29'8";对裸地径流总量的削减率最高达59.04%,平均削减率为47.76%,削减效果显著;2)狗牙根草地相比裸地能够很好地延缓峰现时间。随着坡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加,狗牙根草地和裸地产流速率趋于稳定所需时间也在缩短,狗牙根草地和裸地的稳定产流速率也在不断增大;3)随着坡度的增大,狗牙根草地和裸地稳定产流速率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狗牙根草地对总径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永杰  毕华兴  常译方  霍云梅  王晓贤  
利用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不同降雨强度和坡度条件下,90%盖度狗牙根草地(以裸地为对照)对次降雨地表径流产生过程的影响以及对径流总量的削减作用。结果表明:1)与裸地相比,狗牙根草地对初始产流时间延长效果明显,最小延长4'2″,最大延长29'8″;对裸地径流总量的削减率最高达59.04%,平均削减率为47.76%,削减效果显著;2)狗牙根草地相比裸地能够很好地延缓峰现时间。随着坡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加,狗牙根草地和裸地产流速率趋于稳定所需时间也在缩短,狗牙根草地和裸地的稳定产流速率也在不断增大;3)随着坡度的增大,狗牙根草地和裸地稳定产流速率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狗牙根草地对总径流量的削减是呈减弱的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赖月  康嘉奇  谢怀南  戈晓宇  
【目的】为探索半湿润地区城市公园绿地海绵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为设计师和决策者提供经济层面的决策参考,本文以雨水径流收集灌溉利用的成本效益为研究内容,以河北省迁安市滨湖东路已建成集雨型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半湿润地区公园绿地径流收集灌溉利用成本。【方法】根据场地径流量确定雨水调蓄池容积,基于2014-2021年逐日实测降雨数据和2022-2024年预测降雨数据,利用容积法测算年收集径流量,对比绿地完全用自来水灌溉成本和用收集径流与自来水共同灌溉成本,得到节约成本,并对比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得出建设效益。【结果】基于2014-2021年的实际降雨数据和2022-2024年的预测降雨数据与建设成本测算,在汇水面积为155.37 hm~2、灌溉面积为151.410 hm~2时,以解决径流为目的,从长期效益出发,调蓄池规模最佳选择方案为3 000 m~3,年平均节约灌溉费用101 114.15元,年平均效益65 424.15元。【结论】半湿润地区径流收集灌溉利用具有一定效益,基于某个时间段内植物的灌溉需求量作为径流收集的标准,可明显减少建设成本,增加径流利用效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铭  张文君  刘兴华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能够改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以及央行的双支柱政策,即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因此可基于中国宏观经济环境情景的模拟,对双支柱政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以2000—2020年期间中国132家商业银行为样本,运用系统GMM方法分析双支柱政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探讨双支柱政策协同作用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效应;其次,在不同的经济环境情景下,根据实证结果探讨双支柱政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既受到宏观审慎政策的影响,也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且影响效应在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作用的前提下将得到提升。相对于货币政策而言,宏观审慎政策的影响更加敏感,随着宏观审慎政策的加强,货币政策的影响将逐渐削弱。结合情景模拟,分析双支柱政策与风险承担在不同宏观经济场景中的关系后得出,应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监管,完善宏观审慎评估对象,引导商业银行适应政策环境,强化双支柱政策对风险承担的协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