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21)
- 2023(14751)
- 2022(12033)
- 2021(11170)
- 2020(9211)
- 2019(20869)
- 2018(20463)
- 2017(38671)
- 2016(20854)
- 2015(23353)
- 2014(23106)
- 2013(23077)
- 2012(21267)
- 2011(19265)
- 2010(19393)
- 2009(18258)
- 2008(18321)
- 2007(16557)
- 2006(14917)
- 2005(13620)
- 学科
- 业(90101)
- 济(89582)
- 经济(89462)
- 企(72304)
- 企业(72304)
- 管理(70068)
- 农(47011)
- 方法(35862)
- 农业(31230)
- 业经(30941)
- 财(28185)
- 数学(27495)
- 数学方法(27267)
- 中国(26673)
- 制(20497)
- 务(19751)
- 财务(19736)
- 财务管理(19699)
- 企业财务(18613)
- 贸(18516)
- 贸易(18501)
- 易(18112)
- 技术(17962)
- 策(16991)
- 划(16033)
- 体(15854)
- 和(15825)
- 理论(15177)
- 学(14769)
- 环境(14239)
- 机构
- 学院(304799)
- 大学(297636)
- 济(134207)
- 经济(131758)
- 管理(117974)
- 研究(104145)
- 理学(100501)
- 理学院(99506)
- 管理学(98203)
- 管理学院(97645)
- 中国(84840)
- 农(64681)
- 京(63423)
- 财(60955)
- 科学(60711)
- 所(52513)
- 农业(49741)
- 江(47994)
- 财经(47950)
- 中心(47887)
- 业大(47694)
- 研究所(47055)
- 经(43669)
- 经济学(40942)
- 北京(39901)
- 州(37306)
- 院(37208)
- 经济学院(37004)
- 范(36120)
- 师范(35726)
- 基金
- 项目(195881)
- 科学(155456)
- 研究(146048)
- 基金(143778)
- 家(125504)
- 国家(124264)
- 科学基金(106995)
- 社会(95816)
- 社会科(90493)
- 社会科学(90469)
- 省(76304)
- 基金项目(75394)
- 自然(67097)
- 自然科(65565)
- 自然科学(65543)
- 教育(64576)
- 自然科学基金(64440)
- 划(63286)
- 编号(58763)
- 资助(57642)
- 成果(46690)
- 部(44245)
- 发(43928)
- 重点(43896)
- 创(43528)
- 业(42914)
- 国家社会(40611)
- 创新(39999)
- 课题(39824)
- 制(38711)
共检索到4726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保国 黄峰
水是制约中国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实现中国粮食安全和口粮安全的战略目标必然要求粮食的持续增产,而粮食增产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又是刚性的、不可减少的。在多部门用水需求加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农业用水量是亟待解决的科学和决策问题。文章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最新进展,总结了以"蓝水"(耕地灌溉)和"绿水"(耕地降水)理念为核心的农业水管理分析范式的转变。在基于蓝水和绿水视角下的"广义农业可用水资源"的概念和计算基础上,分析了1998—2012年中国农业(种植业中四大主要粮食作物)用水、耗水和水分生产力,并基于此提出了"农业用水红线"。根据研究时段内15年的中国粮食水分生产力的变化趋势,推导出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姚茜 景玥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诗,一片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浮现脑海。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晰认识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决不能以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为代价。面对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问题,早在12年前,习近平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福建、浙江等地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通过实地调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将理论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在实践中
关键词:
习近平 绿水青山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梅
通过对都市发展区绿线划定对比,制订技术规定来划定农业生态区绿线,并系统研究农业生态区绿线划定的方法与标准,力求在规划层面上找到促进农业生态区绿线规划、建设与保护的方法,从而对农业生态区可持续发展起到切实有效地指导作用。
关键词:
农业生态区 绿线 划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维群 张焱 徐蔚奕
江苏省苏州市地处太湖流域,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也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但苏州如果没有"稻花连陇亩",就不能称为江南水乡;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更不能算作"人间天堂",因此,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十二五"期间苏州全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50万亩,整治土地近30万亩,新增优质耕地9.6万亩,全面完成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任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德功 穆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上源
还我青山绿水特约记者林上源过去的岁月里,曾有人把工厂冒出的浓浓的黑烟写成诗一般的美丽和壮观,在环境问题日益变得严重的今天,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指责和抱怨,知道的是一些飞禽走兽的无辜消失。向大自然开战的各路英雄,疯狂地索取地球的资源,肆意破坏地球的容颜,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金书秦 张哲晰 胡钰 韩冬梅 杜志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从大水大肥到减排固碳的绿色升华。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发出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时代强音,农业绿色发展被赋予更高期待。本文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出发,系统回顾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现实压力与实际需要,分析了多功能视角下农业绿色转型的演化逻辑与路径,总结农业绿色转型的施政策略与成效,研究提出新时代适应中国国情农情的农业绿色发展战略考量: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农业绿色发展将面临三个转变,在战略上,从“攻坚战”转为“持久战”;在战术上,从问题倒逼、要素减量到主动求变、系统绿化;在战法上,从行政推动到市场驱动。具体来看,必须牢牢守住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夯实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更加注重以市场为导向探索“产品—服务—功能”的农业生态价值实现路径,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持续动力;重构种养结合产业链条,加快建设农牧共生互促、资源利用高效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形成农业全链条绿色协同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倪维秋
由于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类与土地生态系统之间的交互在不断加深,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持续增大,生态问题变得日益复杂,国土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在国家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生态红线对优化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区域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红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编者的话:生态保护红线是指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大创新。目前,我国已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围绕生态保护红线如何科学划定,以及未来如何有效管控,本期“封面聚焦”栏目的一组文章全面梳理了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历程,总结提炼了部分地方实践经验,并对其管控思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中国方案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长春 陈阜
水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农业是用水大户,实现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水足迹"作为量化水资源消耗与污染状况的指标,已成为国际上水资源定量核算评估的重要工具。本文梳理了"水足迹"理论的发展历程与内涵,对基于虚拟水与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两类"水足迹"核算方法进行概述,总结国内外农业"水足迹"研究的典型案例,最后探讨了"水足迹"对中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关键词:
“水足迹” 农业水资源管理 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克强 刘红梅
制约中国农业水权流转的主要因素包括对农业水权的内涵理解不全面、对水资源的所有权主体理解不准确、对水资源所有权的经济实现的认可程度不高、对水权的初始分配存在争议、灌溉用水定额管理水平低的同时农民对定额管理的期望低。制约中国农业水权流转的深层原因包括农业水权的不确定性不利于水权流转、外部性强使交易过程中的干预主体多、排他的操作性差、水权交易中的信息不充分、产权不清晰、立法存在模糊之处、管理中重行政轻法律、农业水权改革存在问题。促进水权流转的建议包括加强水权的立法、正确宣传水权的基本权利、强化水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加强农民对水资源所有权和其他权利的资产化管理、做好水权的初始分配、建立水资源使用登记制度...
关键词:
农业水权 流转 制约因素 调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华 王礼力
本文以提高农业用水有效性为指导思想,提出"农业水贫困"概念,基于农业水贫困概念界定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利用POME-两级模糊模式识别模型测度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市)农业水贫困指数,借助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STDA),从时空耦合视角分析其空间格局动态性。研究发现:中国虽然存在较严重的农业水贫困问题,但是大部分省(市)的农业水贫困程度呈缓解趋势;各省(市)大部分年份的农业水贫困具有显著的空间负相关性,空间差异呈逐渐扩大趋势;相对于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具有更加动态的局部空间结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时空依赖效应较弱;农业水贫困空间格局具有较强的空间整合性,协同高增长的省(市)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协同低增长的省(市)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各省(市)农业水贫困的局部空间联动性较弱,空间集聚性存在相对较高的路径锁定特征。此外,提出了降低农业水贫困的对策建议,为中国农业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了在全国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各个区域内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按照不同生态系统的要求,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此外,该意见还就全国不同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时间表及相关责任机制作了安排。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是我国继2015年新《环保法》施行以来最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江南
2017年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了在全国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划定各个区域内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按照不同生态系统的要求,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的功能。此外,该意见还就全国不同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时间表及相关责任机制作了安排。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是我国继2015年新《环保法》施行以来最为重要的生态保护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红蒂 陈瑜琦 汪晓帆 袁弘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17年以来,通过国家、省、市、县等多层级上下联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草等多部门横向联合,共同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评估调整工作,首次全面完成了全国陆海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实现了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为全球生态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关键词:
生态保护红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