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5)
- 2023(12536)
- 2022(10319)
- 2021(9195)
- 2020(7695)
- 2019(17469)
- 2018(17389)
- 2017(32859)
- 2016(18640)
- 2015(21098)
- 2014(21631)
- 2013(21420)
- 2012(20383)
- 2011(18692)
- 2010(19091)
- 2009(17621)
- 2008(17709)
- 2007(16357)
- 2006(14554)
- 2005(13536)
- 学科
- 济(83043)
- 经济(82967)
- 业(46430)
- 管理(45180)
- 企(34024)
- 企业(34024)
- 方法(30040)
- 中国(26785)
- 农(26202)
- 数学(25947)
- 数学方法(25723)
- 地方(23887)
- 业经(19665)
- 学(19377)
- 农业(17799)
- 财(17117)
- 贸(15033)
- 贸易(15021)
- 制(14809)
- 易(14449)
- 银(14006)
- 银行(13932)
- 发(13911)
- 融(13662)
- 金融(13657)
- 行(13459)
- 地方经济(12892)
- 环境(12471)
- 和(12447)
- 技术(11435)
- 机构
- 学院(275871)
- 大学(273696)
- 济(108938)
- 经济(106451)
- 研究(105697)
- 管理(93982)
- 理学(78962)
- 中国(77924)
- 理学院(77909)
- 管理学(76242)
- 管理学院(75738)
- 科学(69948)
- 农(63053)
- 京(60843)
- 所(58068)
- 研究所(52916)
- 农业(49737)
- 财(49257)
- 业大(48568)
- 中心(46963)
- 江(45316)
- 北京(38950)
- 财经(38104)
- 范(38087)
- 师范(37598)
- 院(37531)
- 省(36423)
- 州(36066)
- 经(34375)
- 科学院(33523)
- 基金
- 项目(178832)
- 科学(136046)
- 研究(125259)
- 基金(123829)
- 家(111517)
- 国家(110538)
- 科学基金(90357)
- 社会(75981)
- 省(73516)
- 社会科(71748)
- 社会科学(71723)
- 基金项目(65114)
- 划(61642)
- 自然(58837)
- 自然科(57372)
- 自然科学(57349)
- 教育(56842)
- 自然科学基金(56280)
- 编号(51143)
- 资助(50960)
- 发(44985)
- 成果(42650)
- 重点(41911)
- 部(37524)
- 课题(37521)
- 创(36309)
- 计划(35668)
- 发展(34917)
- 科研(34500)
- 展(34348)
- 期刊
- 济(130531)
- 经济(130531)
- 研究(81549)
- 中国(61473)
- 农(60086)
- 学报(55875)
- 科学(46670)
- 农业(40205)
- 大学(40204)
- 学学(38107)
- 财(37961)
- 管理(34598)
- 教育(31991)
- 融(27336)
- 金融(27336)
- 技术(24008)
- 业经(23049)
- 业(21943)
- 经济研究(20607)
- 财经(19017)
- 问题(17835)
- 经(16415)
- 版(15829)
- 业大(14870)
- 科技(14275)
- 贸(13699)
- 图书(13682)
- 技术经济(13577)
- 商业(13021)
- 世界(12575)
共检索到430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佳璇 张妍 秦栋 刘佩 刘化禹 霍俊伟
【目的】探究蓝果忍冬主栽品种‘L4’、‘Berel’在果实采摘后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中的类黄酮种类、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比较两品种之间的差异,确定蓝果忍冬叶片的最佳采收时期,为蓝果忍冬叶片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研依据。【方法】以果实采摘后不同发育时期(06-09-08-06)的‘L4’、‘Berel’叶片为试料,采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法对不同发育时期2个品种叶片的类黄酮种类及含量进行测定,并测定叶片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FRAP)。【结果】(1)从蓝果忍冬品种‘L4’叶片中分离鉴定出了11种类黄酮成分;从‘Berel’叶片中分离鉴定出10种类黄酮成分,与‘L4’相比缺少了山奈酚3-O-芸香糖苷。槲皮素苷为‘L4’和‘Berel’叶片中主要的类黄酮化合物,占总类黄酮含量的56%~57%。(2)06-23采摘的‘L4’、‘Berel’叶片中的总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37.21和20.61 mg/g,显著高于其他时期;同时该时期叶片的抗氧化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时期,‘L4’、‘Berel’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51.90,25.07 mg/g,FRAP分别为125.66,91.73 mg/g。(3)叶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叶片中的总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L4’叶片中的类黄酮种类、含量及抗氧化能力均优于‘Berel’,可作为一种天然类黄酮提取的良好来源,06-23是蓝果忍冬叶片的最佳采收期。
关键词:
蓝果忍冬 叶片采收期 类黄酮 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宝妹 邱珊莲 张少平 林巧莉 郑开斌
【目的】探讨4个嘉宝果品种叶片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其与总多酚、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为嘉宝果叶片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巴、四季早生、福冈、阿根廷等4个品种嘉宝果嫩/老叶片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水、50%乙醇(体积分数,下同)、70%乙醇和无水乙醇进行提取,检测提取物中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分析提取物对DPPH·、·O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各嘉宝果品种均表现为嫩叶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高于老叶,其中以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273.70mg/g),阿根廷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黄酮含量最高(213.45mg/g)。各嘉宝果品种嫩叶的抗氧化活性均高于老叶,沙巴嫩叶各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在同溶剂提取物中最强,其次为四季早生嫩叶、阿根廷嫩叶和福冈嫩叶。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明显,表现为70%和50%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优于无水乙醇及水提取物。相关性分析表明,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叶片总多酚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沙巴嫩叶70%乙醇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是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关键词:
嘉宝果叶片 总多酚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英士 陈伟 杨海燕 辛志宏
从昆仑雪菊中分离纯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单体化合物。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筛选最佳的昆仑雪菊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溶剂并对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测定法(FRAP法)、1,1-二苯基-2-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法(DPPH法)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清除法(ABTS法)对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溶剂为甲醇,利用常压硅胶柱层析和Sephedex LH-20柱层析从粗提物中分离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NMR)和电喷雾质谱(ESIMS)鉴定其化学结构:化合物1为2',3,4,4'-四羟基查尔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英士1 2 陈伟1 2 杨海燕1 辛志宏2*
以抗氧化活性为指标,采用活性追踪的方法,筛选最佳的昆仑雪菊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溶剂并对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并采用铁离子还原/抗氧化力测定法(FRAP法)、1,1-二苯基-2-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法(DPPH法)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自由基清除法(ABTS法)对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溶剂为甲醇,利用常压硅胶柱层析和Sephedex LH-20柱层析从粗提物中分离得到2个单体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NMR)和电喷雾质谱(ESIMS)鉴定其化学结构:化合物1为2′,3,4,4′-四羟基查尔酮,化合物2为4,2′,4′-三羟基查尔酮。抗氧化...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瑞熠 朱梦恬 杨靖 韩永振 何天友 荣俊冬 郑郁善 陈礼光
【目的】通过研究磷胁迫下麻竹幼苗叶片的生理变化探究麻竹幼苗对低磷环境的耐受性。【方法】以麻竹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水培法进行室内控制条件下的低磷胁迫试验。按照霍格兰配方配制营养液,用KH_2PO_4分别配制0、0.2、0.4、0.8和1.6 mmol·L~(-1)磷溶液,其他营养元素含量保持相同。【结果】麻竹幼苗叶片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磷含量的提高而提高;淀粉、纤维素、MDA含量及抗氧化酶(CAT、POD、SOD)活性随磷含量的提高而降低。相比于缺磷处理(0 mmol·L~(-1)),磷浓度为1.6 mmol·L~(-1)时麻竹幼苗叶片的各个生理指标均呈显著差异,还原糖及纤维素含量分别上升了56.45%和67.08%,淀粉、可溶性糖、MDA含量及抗氧化酶(CAT、POD、SOD)活性分别下降了34.86%、14.61%、73.89%、64.19%、89.99%和65.34%;在不同浓度磷胁迫下MDA含量均呈显著差异,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最小,而POD酶活性差异最大。【结论】麻竹幼苗对低磷胁迫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在苗期能适应低磷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开跃 李晓储 樊亚苏 张双全 毕慧敏
用乙酸乙酯从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叶片中萃取出的活性物质,在进行主要成分理化检识鉴定后,以人工抗氧化剂PG(没食子酸丙酯)和天然抗氧化剂PA(植酸)为对照,测定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用两种体系DPP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和卵磷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提取物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提取物稀释10倍(92.00 mg.mL-1)时,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达最大,为29.41%,在稀释20倍(46.00 mg.mL-1)时,抑制活性氧活性达最大,达500活力单位,稀释50倍(18.40 mg.mL-1)时,非酶体系的总抗氧化能力达最大,为270活力单位。DPPH.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立刚 陈温福 马巍 赵国臣 齐春艳 刘亮 孙洪娇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以耐冷性品种吉粳81和非耐冷性品种长白9为供试材料,通过不同的磷肥施用量,研究低温胁迫下磷营养对水稻质膜透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2个水稻品种叶片电解质外渗率和丙二醛含量均先降低后升高,而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则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通过对比常温对照发现,低温下适当增磷可明显提高2水稻品种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及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幅度,减缓电解质外渗率和MDA含量的下降幅度。研究还表明,低温增磷对提升非耐冷品种长白9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家旺 冯辉 朱延姝 席海军 宋琪新
以耐弱光番茄品系1和不耐弱光番茄品系4为试材,研究光强变动对苗期叶片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MDA含量、SOD、POD和CAT活性呈波动式变化,但是,其波峰位置和波幅不同。MDA、SOD和POD波峰出现在弱光时期,而CAT出现在恢复期;品系1波幅小于品系4。对间断弱光胁迫的适应能力品系1优于品系4。番茄弱光耐受性与番茄对间断光胁迫的适应能力具有相同趋势。
关键词:
番茄 间断弱光胁迫 抗氧化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倪蔚茹 王安然 贺锡燕 徐金 吴树敬 陈学森 毛志泉 沈向
【目的】研究重茬土对相同砧木不同苹果品种幼苗的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缓解苹果重茬障碍的品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苹果常用砧木‘平邑甜茶’(M.hupehensis)为基砧,嫁接5种不同苹果品种(‘烟富3号’‘红将军’‘富士2001’‘宫崎短枝富士’(以下简称‘宫崎’)‘首富1号’),使用重茬土进行盆栽试验,以重茬土蒸汽消毒后种植的相同幼苗为各重茬土的对照,测定苹果幼苗生长量、叶绿素含量、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动态变化及叶片荧光参数。【结果】重茬土对同一砧木不同苹果品种幼苗株高、径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荧光参数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与消毒土(...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洪宇 王军辉 黄晓华 雷鸣 董娟娥 尉芹
自由基具有强氧化性,机体衰老及多种疾病如肿瘤、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的诱发促进机制都与自由基有关[1]。自由基的减少,不仅要靠自身的清除系统,还需要外部抗氧化剂的协助。近年来,关于合成抗氧化剂的副作用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因此,寻找安全、高效的植物源类抗氧化剂,已成为食品领域研究的热点。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为紫葳科(Bignoniaceae)梓属植物,落叶乔木,《本草纲目》记载楸树树皮、叶具有药
关键词:
楸树 无性系 总酚 抗氧化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延明 严敏 董树亭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及非条件和条件的分析方法,研究多环境下玉米吐丝后不同发育时期叶片保绿度性状的遗传主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非条件遗传分析表明控制玉米叶片保绿度在发育不同时期的各遗传效应均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并存在着表达水平上的差异;条件遗传方差分量分析表明,控制玉米吐丝后不同时期叶片保绿度表现的净遗传效应在各个发育时期均有新的不同程度的表达,对玉米由抽丝期到成熟期发育进程基因表达净效应的选择越来越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玉玲 李爽 王文佳 马泽众 刘丽君 董守坤
以黑农44(耐旱型品种)和黑农65(敏感型品种)为材料,采用EM-50和称重法相结合控制水分,在初花期设置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干旱处理,研究干旱胁迫对大豆叶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呈升高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抗氧化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最大值出现在中度干旱胁迫,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最大值则出现在轻度干旱胁迫;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SASC)、羟自由基清除能力(HRS)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重度干旱条件下,耐旱型品种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能力均显著大于敏感型品种。膜脂过氧化作用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强呈逐渐升高趋势,敏感型品种显著大于耐旱型品种。以上结果表明,黑农44适应和抵御干旱的能力显著大于黑农6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承苗 张先富 胡艳丽 沈向 陈学森 吴树敬 毛志泉
【目的】以富士/八棱海棠二年生幼树为试材,研究盆栽条件下连作土壤中施入不同浓度的有机物料发酵流体对苹果幼树叶片光合荧光参数和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试验包括重茬土(CK),重茬土中加入1%、3%、5%、7%和9%的有机物料发酵流体6个处理,测定连作条件下苹果幼树株高、地径;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叶片荧光参数PSⅡ反应中心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PSⅡ反应中心光能捕获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电子传递效率(ETR)和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晓英 薛梅 樊汶樵 罗洁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叶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蓝莓叶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蓝莓叶为试验材料,设置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4种干燥处理,分别采用福林酚和亚硝酸盐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各样品的总酚、总黄酮、绿原酸和芦丁含量,采用亚铁还原力(ferric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各样品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样品酚类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4种干燥方式对蓝莓叶中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多酚类组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真空冷冻干燥蓝莓叶中酚类物质含量最高,总酚(55.7 mg GAE·g~(-1) DW)、总黄酮(104.8 mg RE·g~(-1) DW)两者含量为微波干燥方式的1.2倍左右,真空和热风干燥方式的3倍左右;多酚单体绿原酸(38.3 mg·g~(-1))、芦丁(10.2 mg·g~(-1))两者含量是微波干燥方式的1.5倍左右,热风和真空干燥方式的2—6倍。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叶的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除芦丁外,其他酚类物质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真空冷冻干燥能较好地保留蓝莓叶中的多酚类物质,且具备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和还原能力;微波干燥的效果略低于真空冷冻干燥,生产上可根据样品处理量的大小和具体情况选择干燥方式。
关键词:
蓝莓叶 干燥方式 酚类物质 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永峰 董登峰
研究了红丝线、南板蓝、紫金牛、大叶落地生根和柳叶白前5种药用植物3个采集时期的草酸氧化酶活性及部分性质,为植物材料草酸氧化酶的评估与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种不同科属植物叶片中草酸氧化酶的活性都比较高,但在不同采集时期有明显的差异;在35~60℃范围内,5种材料的草酸氧化酶的活必均具有极强的热稳定性;红丝线、紫金牛和大叶落地生根中草酸氧化酶的活性均不受胃蛋白酶以及NaCl和CaCl2抑制,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而南板蓝和柳叶白前中草酸氧化酶的活性受NaCl、CaCl2及胃蛋白酶抑制。
关键词:
植物叶片 采集时期 草酸氧化酶 性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