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3)
2023(8638)
2022(7821)
2021(7448)
2020(6237)
2019(14619)
2018(14681)
2017(28429)
2016(15551)
2015(17542)
2014(17477)
2013(17355)
2012(15680)
2011(13984)
2010(13730)
2009(12359)
2008(11737)
2007(9929)
2006(8475)
2005(7126)
作者
(45120)
(37227)
(37015)
(35116)
(23715)
(17901)
(16754)
(14833)
(14240)
(13188)
(12904)
(12380)
(11678)
(11660)
(11518)
(11290)
(11216)
(11114)
(10530)
(10463)
(9397)
(8962)
(8935)
(8396)
(8362)
(8307)
(8266)
(8174)
(7476)
(7457)
学科
(58482)
经济(58418)
管理(43771)
(41244)
(35022)
企业(35022)
方法(29638)
数学(25661)
数学方法(25368)
(14957)
中国(14012)
(13971)
(13766)
业经(13031)
地方(12324)
理论(10606)
(10260)
(10189)
贸易(10185)
农业(10058)
(9876)
技术(9766)
环境(9649)
(9207)
财务(9149)
财务管理(9135)
(8986)
企业财务(8654)
教育(8620)
(8444)
机构
大学(217100)
学院(214991)
管理(89790)
(79194)
理学(78971)
理学院(78126)
经济(77340)
管理学(76734)
管理学院(76369)
研究(69162)
中国(48624)
(46165)
科学(46016)
业大(35370)
(35282)
(34585)
(34241)
研究所(32060)
中心(30927)
(29278)
北京(28964)
财经(28494)
(28216)
师范(27937)
农业(27837)
(25954)
(25420)
(24513)
技术(23297)
师范大学(22711)
基金
项目(156910)
科学(121999)
研究(113201)
基金(112741)
(98652)
国家(97843)
科学基金(83847)
社会(68552)
社会科(64851)
社会科学(64831)
(61876)
基金项目(61308)
自然(56644)
自然科(55299)
自然科学(55286)
自然科学基金(54258)
(52088)
教育(51566)
编号(46632)
资助(46423)
成果(37087)
重点(34589)
(33805)
(32740)
(32675)
课题(31522)
创新(30376)
科研(30361)
大学(29195)
项目编号(29079)
期刊
(82011)
经济(82011)
研究(59859)
学报(37107)
中国(35206)
科学(33247)
管理(31764)
(31662)
大学(27526)
学学(25933)
(23950)
教育(23866)
农业(22773)
技术(18776)
业经(13966)
(13916)
金融(13916)
图书(13032)
财经(12717)
经济研究(12517)
科技(11802)
理论(11632)
实践(11032)
(11032)
(10986)
问题(10642)
(10594)
情报(10300)
技术经济(10150)
(10043)
共检索到294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俊铭  李金澎  何涛  杨勇  白晶波  姚恩超  
为探究蓖麻蒴果破壳力变化规律及破裂机理,以1987品种、通蓖7号、通蓖9号及通蓖11号为研究对象,首先计算其球度,并采用WDW-2型微机电子万能试验机进行准静压力学特性试验,测得4个含水率下的蓖麻蒴果在顶部加载及中部加载下的破壳力,并根据试验结果将破壳过程分为达到破壳力、外种皮破裂及籽粒破损三个阶段。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对球度无显著影响;品种对破壳力有显著影响,1987品种蒴果破壳力最小,通蓖7号及通蓖11号次之,通蓖9号最大;含水率对破壳力有极显著影响,破壳力与含水率呈二次曲线关系;加载方式对破壳力有显著影响。其次将蓖麻蒴果视为球体,计算其在51.26N的作用下球心应力为0.80MPa。最后以通蓖11号蒴果为例,对破壳各阶段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顶部加载下达到破壳力时室与室结合破坏,在内侧形成缺口,外种皮破裂时裂纹在缺口处延伸,单室蒴果在法向最大轴线处种皮破裂,籽粒破损时籽粒裂纹在法向最大轴线处形成;中部加载下达到破壳力时,外种皮破裂阶段与顶部加载相同,籽粒破损阶段裂纹出现在切向最大轴线处。仿真分析得到的裂纹与试验结果一致,中心点处应力计算值与仿真结果比值为1.17。研究结果可为蓖麻蒴果脱壳机关键部件的设计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俊铭  李金澎  姚恩超  白晶波  杨勇  朱红杰  
蓖麻蒴果离散元参数难以通过试验或文献直接获得,为获得蓖麻蒴果脱壳过程离散元参数需进行参数标定。以堆积试验为依据,对典型蓖麻蒴果离散元参数进行标定。选用通蓖11号和品种1987进行试验,以蓖麻休止角为响应值,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对物料离散元参数筛选出显著因素。利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优参数组合区间,设计中心组合试验,选取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通蓖11号的显著因素为蓖麻-蓖麻静摩擦系数、蓖麻-蓖麻动摩擦系数与蓖麻-Q235钢静摩擦系数,3个系数最优组合值分别为0.59,0.04,0.33,虚拟试验休止角平均值与真实值比值为94.48%;1987品种3个系数最优组合值分别为0.44,0.02,0.14,虚拟试验休止角平均值与真实值比值为96.44%。对通蓖11号3个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各系数为0.6,0.05,0.4,此时虚拟试验休止角平均值与真实值比值为98%,仿真程度提高;通蓖11号各系数均大于1987品种,其中蓖麻-蓖麻静摩擦系数占比为0.27、蓖麻-蓖麻动摩擦系数占比为0.60、蓖麻-Q235钢静摩擦系数占比为0.65。3个参数越大,脱壳时的最大速度越小,仿真时间越长,最大压力及脱壳率越大。标定后的参数可为蓖麻蒴果离散元建模及分析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勇  侯俊铭  白晶波  姚恩超  何涛  李金澎  
为研究蓖麻蒴果在脱壳时与脱壳部件之间的碰撞模型,揭示恢复系数的影响规律,基于蓖麻蒴果碰撞动力学原理和运动学方程,分别建立蓖麻蒴果碰撞过程中恢复系数的理论模型和试验装置。1)采用L8(4×23)型混合正交试验方案研究碰撞材料、含水率、下落高度和品种对蓖麻蒴果恢复系数的影响,并对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和品种进行单因素试验分析。2)利用高速摄影捕捉哲蓖4号和通蓖17号蓖麻蒴果碰撞时的反弹轨迹,并对其进行遍历循环计算,得出了蓖麻蒴果碰撞恢复系数。3)采用龙格库塔算法对碰撞动力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采用遗传算法改进的Lsqcurvefit算法对恢复系数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得出了下落高度对恢复系数影响的解析表达式。试验结果表明:蓖麻蒴果恢复系数(COR)为0.268 8~0.426 4,影响其碰撞恢复系数因素主次顺序为碰撞材料、下落高度、品种和含水率,且碰撞材料对蓖麻蒴果恢复系数影响极显著;随下落高度的增加,恢复系数依次减少,且理论解与试验值相近,改进后的算法在恢复系数求解精度上分别提高约3.25%和3.02%。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辉  程鑫鑫  李昌珠  肖志红  施亮林  
为了研究蓖麻果实的破壳力学特性和破壳影响因素,通过测定蓖麻果实的物理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破壳的力学模型,进而对其破壳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力学分析研究时可以将蓖麻果实近似看成球体,蓖麻果实外壳上的应力为二向应力状态,蓖麻果实外壳破裂力的大小随着果实含水率增加而增加,中压方式明显有利于顶压方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晓平  周定国  徐凯宏  
蓖麻Ricinus communis秆皮部、木质部和髓部的显微构造差异显著,对各个部分的原料特性、各部分对刨花板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各个不同部位的工业化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蓖麻秆的各个层次的理化性能差异显著,蓖麻秆中的酯类物质和二氧化硅主要富集于蓖麻秆的皮部和髓部。髓部主要是由薄壁细胞组成,可对蓖麻秆刨花板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将蓖麻秆的髓部去除后,除弹性模量外,板材的其他各项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板材的内结合强度增加3.3%,静曲强度增加19.7%,吸水厚度膨胀率减小18.82%。在蓖麻秆的工业化利用中宜将髓部去除;蓖麻秆皮部对人造板的性能不明显,在蓖麻秆的工业化利用中可以保留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科星  夏俊芳  陈子林  劳山峰  祝英豪  周华  鲁梦琴  
以藕身含水率82.78%~86.69%的"鄂莲5号"为研究对象,采用TMS-Pro质构仪和rGM-3005微机控制全数字化电子式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其藕身果肉部分、藕段截面及单节藕段进行压缩试验,对藕节进行弯曲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藕身果肉部分的抗压强度为0.908~1.750 MPa,弹性模量为0.451~2.529 MPa,同一藕段藕身果肉靠近表层部分相同方向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大于心部,同一藕段藕身果肉的轴向弹性模量大于径向,藕身果肉部分存在各向异性特性;藕节平均抗弯强度从藕节Ⅰ至藕节Ⅲ分别为1.337、1.227、1.153 MPa;藕节平均拉伸强度从藕节Ⅰ至藕节Ⅲ分别为0.546、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腾  胡岱松  张嘎  
土石混合料的强度与变形特性对于灾害防治及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理想铝棒材料模拟砾石,对土石混合料进行了系列化的平面应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石混合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与含石量及砾石的形状密切相关,含石量增加以及砾石磨圆度变差都会增加混合料的峰值强度和剪胀特性。试验过程中观测了砾石运动情况,结果表明:砾石主要通过提供转动阻力来阻碍剪切带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提高土石混合料的峰值强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宇杰  黄凤兰  狄建军  苏雅拉图  王云  
为验证花粉管通道法进行蓖麻转基因研究的可行性,优化花粉管通道法导入方式及导入时间,为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在蓖麻分子育种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荧光显微观察对蓖麻品种通蓖5号人工授粉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管通道法转化蓖麻的最佳时间为授粉后6~24 h。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含有GUS基因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PZP221SGN导入蓖麻品种通蓖5号。对85株T0植株进行PCR检测,得到10株阳性转化植株,阳性率约为11.8%。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辉  白鹏展  刘汝宽  柯佳见  肖志红  
为了解决蓖麻油侧限直筒压榨过程中的核心阶段—保压出油阶段,缺少蓖麻籽在蠕变试验下的流变特性模型这一问题,为蓖麻油数控直筒压榨设备的设计,特别是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蠕变试验得到蓖麻籽压榨本构方程。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利用单轴压榨试验装置进行侧限压缩蠕变试验,取得应变与对应时间的试验数据。利用试验数据,根据半理论半经验方法,用改进的广义Kelvin模型得到蓖麻籽蠕变的非线性本构方程,使用非线性回归法分段对方程中的参数进行求解,并将方程计算值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对模型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得到的蠕变试验本构方程能够较好的吻合在物料轴向高度75mm,截面圆面积1194.6mm2,压榨压...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志辉  柯佳见  白鹏展  姜俊超  刘汝宽  肖志红  
关键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红力  张永丽  高连兴  杨玉芬  佟玲  
在微机控制的电子拉压试验机上,对辽北主栽花生品种花育23和四粒红带壳花生进行了不同含水率、加载速率、不同部位的脱壳相关的力学特性试验。测得花育23和四粒红花生的物理特性及脱壳时外壳破裂受力大小。试验结果表明:花生沿不同方向加载的破壳能力有显著差异,加载速率和含水率不同时,变形与破壳载荷也均有所变化。该研究对进一步研究花生脱壳机理、脱壳方法、脱壳力学特性分析,设计新型花生脱壳机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新华  赵洲  郭文川  
为确定蒜薹的机械化采摘参数,以收获期蒜薹为对象,进行不同部位蒜薹的拉伸和压缩试验,以及整根蒜薹的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拉伸初期,拉应力与应变近似线性增长,表现出弹性材料的特征;当应变增大到一定值时,拉应力随着应变缓慢增大,表现出弹塑性材料的特征。从顶部到根部,蒜薹的最大拉应力单调递减,最大压力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蒜薹的弹性性能逐渐减弱,相同压力下的压缩变形量依次减小。当拉伸速度为20mm/min时,90%的蒜薹在根部断裂,此时最大拉应力为(1.2±0.1)mPa,最大应变为0.15±0.04。采摘机械手夹持蒜薹的最佳部位为蒜薹中部以上,夹持载荷应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晓平  周定国  周绪斌  王伟  邵颐  
蓖麻Ricinus communis秆是一种优质的纤维原料。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利用蓖麻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蓖麻秆皮部、木质部和髓部的显微结构;并利用Motic Images Plus 2.0图像处理系统测量了蓖麻秆皮部和木质部的纤维尺寸。结果表明,蓖麻秆皮部含有纤维细胞、轴向薄壁细胞和射线细胞;木质部的结构类似于散孔材,靠近髓的部位管孔较发达,具有单列或双列的异型木射线,纤维细胞壁上可见具缘纹孔,节部纤维弯曲;髓部多为多面体的薄壁细胞,可观察到螺纹导管。皮部纤维长度最大可达26.50 mm,长宽比高达540.00,壁腔比0.56~0.83;枝丫部分的纤维最长,长宽比最大;穗部...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毛伟  
伴随着全球石油化工能源的紧缺,寻找可再生、低毒、低成本的生物质能源来探讨制备一系列聚氨酯、环氧和不饱和树脂等功能型聚合物的相关研究迫在眉睫。蓖麻油作为一种常见的非粮油料作物,在我国年产量近20万吨,因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性的双键、酯键和羟基进而使其颇受关注,目前已应用于塑料、涂料、胶黏剂和橡胶等领域。本文正是以蓖麻油为原料合成了互穿网络聚合物(IPN),阻燃型环氧、阻燃型乙烯基酯等功能型聚合物,为其在高性能功能型树脂开发应用领域提供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蓖麻油(CO)为原料,经环氧化反应后制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鹏  张立军  张春兰  黄凤兰  李国瑞  陈永胜  
利用前期构建的P450基因的RNAi植物表达载体侵染蓖麻受体材料,旨在获得转P450基因的阳性株。以蓖麻品种通蓖5号为试验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蓖麻子叶节,研究影响子叶节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子叶节对Kan较为敏感,适宜筛选质量浓度为250 mg/L;外植体预培养2~3 d,侵染用农杆菌菌液OD600=0.8,侵染时间10 min,共培养3 d,可获得较高的遗传转化效率。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为转基因植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