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40)
- 2023(15334)
- 2022(13682)
- 2021(12817)
- 2020(10970)
- 2019(25787)
- 2018(25899)
- 2017(50280)
- 2016(27602)
- 2015(31413)
- 2014(31813)
- 2013(31436)
- 2012(29008)
- 2011(26160)
- 2010(26490)
- 2009(24400)
- 2008(23987)
- 2007(21361)
- 2006(18303)
- 2005(16024)
- 学科
- 济(112912)
- 经济(112797)
- 管理(76659)
- 业(73351)
- 企(60625)
- 企业(60625)
- 方法(56283)
- 数学(49588)
- 数学方法(48792)
- 农(30024)
- 中国(27298)
- 财(26602)
- 学(25709)
- 地方(23794)
- 业经(23585)
- 贸(20639)
- 贸易(20629)
- 农业(20033)
- 易(19994)
- 理论(19699)
- 制(18743)
- 和(17830)
- 务(17211)
- 财务(17123)
- 环境(17115)
- 财务管理(17081)
- 技术(16301)
- 企业财务(16111)
- 银(15397)
- 银行(15341)
- 机构
- 学院(396324)
- 大学(396184)
- 管理(155746)
- 济(152334)
- 经济(148772)
- 理学(135533)
- 理学院(133997)
- 研究(131230)
- 管理学(131184)
- 管理学院(130485)
- 中国(95927)
- 科学(85765)
- 京(84835)
- 农(69018)
- 所(67764)
- 财(67513)
- 业大(63402)
- 研究所(62186)
- 中心(59717)
- 江(57675)
- 财经(54724)
- 农业(54582)
- 北京(53666)
- 范(52822)
- 师范(52308)
- 经(49471)
- 院(47538)
- 州(47231)
- 经济学(44684)
- 技术(43693)
- 基金
- 项目(271659)
- 科学(211052)
- 研究(194667)
- 基金(193963)
- 家(170282)
- 国家(168882)
- 科学基金(143614)
- 社会(118075)
- 社会科(111756)
- 社会科学(111720)
- 省(108036)
- 基金项目(103341)
- 自然(96526)
- 自然科(94212)
- 自然科学(94188)
- 自然科学基金(92403)
- 划(91265)
- 教育(90974)
- 资助(81684)
- 编号(81125)
- 成果(65160)
- 重点(61337)
- 部(58975)
- 发(57690)
- 课题(56114)
- 创(55764)
- 科研(52496)
- 创新(52027)
- 计划(50681)
- 大学(50237)
- 期刊
- 济(162963)
- 经济(162963)
- 研究(110226)
- 中国(71862)
- 学报(66138)
- 农(61618)
- 科学(59817)
- 管理(54288)
- 财(50869)
- 大学(48636)
- 学学(45761)
- 教育(45296)
- 农业(42611)
- 技术(36193)
- 融(29448)
- 金融(29448)
- 业经(27639)
- 经济研究(25935)
- 财经(25309)
- 业(22776)
- 问题(21561)
- 经(21467)
- 图书(21186)
- 技术经济(19827)
- 统计(19473)
- 科技(19131)
- 版(19095)
- 资源(18925)
- 理论(18664)
- 商业(17873)
共检索到564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艳艳 刘树坤 向立云
蓄滞洪区是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通过调整蓄滞洪区的运行方式以实现洪水资源化的思路被普遍认可。如何在保证蓄滞洪区防洪功能发挥和群众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区内的水土资源,提高蓄滞洪区综合利用的整体效益,是蓄滞洪区规划和管理的一个新问题。论文基于多目标分析和情景分析技术,建立蓄滞洪区综合利用多目标情景分析模型,在分析影响蓄滞洪区各功能发挥的驱动因素基础上,设计未来发展情景,计算不同情景下效益最优的功能区规划方案。并以海河流域大黄堡洼蓄滞洪区为对象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为蓄滞洪区的综合利用规划提供参考,并有助于提高决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蓄滞洪区 情景 多目标 洪水资源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詹存卫 李伟 郑英彩
本文分析了蓄滞洪区在防洪体系中的地位及其所面临的矛盾以及国内外蓄滞洪区管理和规划的研究现状和不足 ,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治水观是蓄滞洪区防洪减灾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蓄滞洪区复合系统的分析 ,探讨了区内人口、社会、经济、资源及防洪减灾之间的关系 ,建立了蓄滞洪区复合系统的概念模型 ,提出了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并分析了其内涵。
关键词:
蓄滞洪区 可持续发展 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詹存卫 叶明
本文以蓄滞洪区复合系统为评价对象 ,在对相关子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了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并以洪湖蓄滞洪区为实例 ,对其发展资本、发展水平、防洪情势和综合发展度进行了评价 ,分析了洪湖蓄滞洪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评价结果表明 :洪湖蓄滞洪区的发展资本和发展水平都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 ,防洪情势为风险型 ,是洪湖蓄滞洪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洪湖蓄滞洪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是解决社会经济与防洪子系统之间的矛盾 ,加强防洪子系统的发展 ,改善社会经济结构 ,同时注意保护和利用环境
关键词:
洪湖蓄滞洪区 可持续发展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鹏飞 张艳芳
在描述1980—2011年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时序变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拉氏指数分解模型,考察了导致中国工农业总体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的结构因素和效率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体而言,1980—2011年期间,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在提高用工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平均而言,效率因素对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的贡献更大;分阶段看,结构因素与效率因素对水资源消耗强度下降的贡献在不同时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提出提高中国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 利用效率 结构因素 效率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莉 余红伟 徐晟
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分析了在煤矸石综合开发中以能源产业为主导的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的生态产业链,归纳了以煤矸石发电为核心的资源循环利用过程的6个关键环节,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煤矸石综合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论述了产业链中各部门存在的平衡关系以及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过程,为定量分析与理解煤矸石综合利用产业链中存在的关系、合理安排产业布局、科学治理产业链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赵涛 王心
在氯碱工业生产过程中,处理副产品盐泥的最理想办法是将盐泥综合利用,生产盐泥的下游产品。应用模糊理论,建立了盐泥下游产品选择的基于可信性测度的模糊机会约束目标规划模型,并采用两种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当模糊变量是三角模糊数时,将模糊模型转化为确定意义下的清晰等价模型进行求解;在模型推导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引理和一个定理,并给出了其详细的证明过程。对于那些无法转化为清晰等价形式的复杂情况,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模拟的遗传算法,并给出了详细的模糊模拟和遗传算法的步骤。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证明该建模思想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志强
纵观国内外财务预警理论,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财务报告所揭示的上市公司的质量好坏这个角度来说的,一般称之为财务失败预警,或财务困境预警、财务困境预测等。二是从财务报告本身的真实性与否这个视角而言的,一般称之为财务失真预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若冉 赵晓丽 张荣达
首先从氢能综合利用的发展现状入手,基于氢能电站各设备模块实际的运行特点,以及氢能电站中各设备的投资及运维成本构建技术经济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能源价格、各设备运行效率等参数模拟氢能电站运行情况,分析“氢储能套利”“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储能套利”“可再生能源制氢+氢储能套利+售氢”“氢储能套利+调频”“氢储能套利+调频+售氢”5种模式下氢能电站的经济效益,探究适合氢能电站发展更加可行的商业模式;最后,提出促进氢能电站发展的相应政策建议:允许氢能电站向下游用氢企业售氢,积极鼓励氢能电站作为独立主体纳入可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并完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氢能综合利用站 商业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庞亮
本文结合湖北省实情,首先,在多目标优化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多目标加权评价模型对湖北省10个市州的旅游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最后,具体分析了这10个市州旅游业竞争力不同的原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伦灯 李玉蕾 李平宇 杨远才 谢拥群
The research about the properties and utilization of fast growing trees have caused wide public concern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severe shortage of forest and the urgent need for its protection.According to the recent reports,we have only exploited few kind of fast growing trees, and utilize grade...
关键词:
任豆树 阻燃人造板 综合利用 工艺技术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阿兴 朱良君 史亚星 秦承志 刘军志
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为解决或减弱这一矛盾,管理者需要新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决策工具。自然地理综合研究以自然地理要素空间变化及交互过程为主要研究内容,肩负着提供管理者所需新知识体系和科学决策工具的责任。流域作为空间上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单元,其相对独立性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天然的空间单元。流域内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过程的交互机理自然成为管理者解决日益激化的矛盾所需的新知识体系,而流域系统综合模拟恰恰为建立这样的知识体系提供了极为有效的研究方式;在管理者评价各种决策的成效时,必须知道各种决策所产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基于流域系统综合模拟的情景分析为管理者提供了所需要的科学决策工具。因此,从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角度出发,流域系统综合模拟与情景分析应该成为新时代背景下自然地理学综合研究的新范式。文章结合2个小流域情景分析的研究案例,探讨了以流域系统综合模拟与情景分析为核心的现代自然地理综合研究需要解决的科学挑战,即流域系统综合模拟的系统化、空间化、定量化、易用化和决策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裕岭 沈向明 张善富 颜冬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桂媛
综合利用新的报表资料对企业进行信用分析李桂媛《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颁布实施以后,财务报表体系发生了重大变革。银行等金融机构作为企业债权人,如果继续沿用传统方法去研究新的报表资料,显然是行不通的。为此,笔者从债权人的角度,谈谈如何利用新的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道亮 丁娟娟 傅泽田 封志明 刘爱民
基于对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概念和特点的认识并考虑资料的来源和计算的可行性,建立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以河北省奕城县为例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了初步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庆 王梓凡 参木友 白海花 塔娜
为准确分析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及其综合利用现状,采取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谷物、豆类、薯类和棉花等作物产量,结合作物秸秆系数,对2009—2018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9—2018年中国秸秆产量增加12 672.54万t,年增长率为2.01%,其中玉米秸秆贡献最大;2018年中国秸秆产量分布总体呈现东部和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高、西部和南部省(自治区、直辖市)低的特点;其中,河南省、山东省、黑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苏省和安徽省的产量高,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产量低;中国耕地秸秆单产总体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高产量地区集中在第三阶梯。综上所述,中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巨大,需加大研发秸秆"五化"(秸秆肥料化、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基料化和秸秆原料化)利用核心关键技术,以提高综合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