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3)
2023(6116)
2022(4595)
2021(4075)
2020(3187)
2019(7209)
2018(7505)
2017(13326)
2016(7964)
2015(9009)
2014(9620)
2013(8856)
2012(8030)
2011(6991)
2010(7205)
2009(6501)
2008(6569)
2007(6119)
2006(5605)
2005(5272)
作者
(24223)
(19957)
(19864)
(19008)
(12952)
(9771)
(9018)
(8048)
(7683)
(7650)
(7079)
(7002)
(6851)
(6550)
(6404)
(6257)
(6236)
(6187)
(6086)
(5966)
(5294)
(5063)
(5054)
(4833)
(4784)
(4607)
(4585)
(4506)
(4201)
(4098)
学科
(29019)
经济(28988)
管理(19096)
(18088)
(13553)
企业(13553)
(11042)
中国(10873)
地方(10398)
业经(8642)
(8528)
农业(7549)
方法(7201)
(6616)
(6537)
(5969)
理论(5731)
数学(5481)
数学方法(5404)
(5053)
银行(5036)
环境(4856)
教育(4836)
发展(4835)
(4831)
(4823)
教学(4762)
(4760)
地方经济(4637)
产业(4635)
机构
学院(108794)
大学(104988)
研究(39799)
(36438)
经济(35409)
管理(34056)
中国(30443)
理学(27888)
理学院(27471)
科学(27411)
管理学(26728)
管理学院(26548)
(26507)
(24293)
(23435)
(21863)
研究所(19819)
业大(18331)
中心(18308)
农业(18303)
(18215)
(16865)
(16406)
(16346)
师范(16149)
(14904)
技术(14891)
北京(14032)
财经(13685)
师范大学(12588)
基金
项目(69606)
科学(52750)
研究(51136)
基金(46183)
(41631)
国家(41251)
科学基金(33764)
(30899)
社会(29538)
社会科(27669)
社会科学(27661)
(24702)
基金项目(24378)
教育(23610)
编号(22373)
自然(22078)
自然科(21444)
自然科学(21438)
自然科学基金(21005)
成果(18454)
资助(18192)
重点(17129)
课题(17121)
(16630)
(15501)
(14079)
(13949)
(13630)
计划(13346)
科研(13245)
期刊
(50016)
经济(50016)
研究(32342)
中国(27597)
(22397)
学报(21242)
教育(17664)
科学(17587)
(15459)
大学(15072)
农业(14785)
学学(14012)
管理(13662)
(11605)
金融(11605)
技术(10463)
业经(9818)
(8298)
图书(7067)
经济研究(6893)
资源(6763)
问题(6609)
财经(6443)
(6351)
职业(5967)
现代(5827)
(5574)
书馆(5479)
图书馆(5479)
(5353)
共检索到177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兆普  沈其荣  孙怀顺  任中言  李玉生  
在江苏大丰滨海强度盐渍化土壤上采用围田蓄淡养鱼改土、垦荒旱作、抛荒自然淋洗3种方法,探讨了对江苏沿海强度盐渍化土壤的改良效果.1.围田蓄淡养鱼2年的土壤脱盐率最高,为旱作的2倍,为抛荒法的4倍以上;0~20cm 土层钠吸附比(SAR)亦以蓄淡养鱼法下降最快,旱作次之,抛荒法几无变化;在土壤剖面上,3种改良途径的钠吸附比均呈倒“T”型;在0~20cm 土层,Na~+/Ca~(2+)变化趋势同SAR,在土壤剖面上,Na~+/Ca~(2+)变化除抛荒法不明显外,其它两改良途径同 SAR 在土壤剖面上变化趋势一致.2.有机质增加以蓄淡养鱼最为显著,旱作次之,抛荒无明显变化;无论何种途径,表土腐殖质结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左彤  何玲  张俊梅  
为了研究滨海土壤盐渍化的动态变化规律,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通过解译1990年、2000年、2010年三个相同季节的遥感影像,得到三期土壤盐渍化程度分布图。使用Markov模型和动态度模型分别求出了盐渍化土壤转移面积矩阵和变化速度,使用CROSSTAB模块得到土壤盐渍化程度空间变化图,并分析了影响研究区盐渍化的4个主要因素,通过MCE模块得到土壤盐渍化影响因素图集;将1990年、2000年两期解译影像输入CAMarkov模型得到2010年仿真图,同2010年实际解译影像相比,数量精度和空间精度均能接近或达到85%;进而模拟2020年黄骅市土壤盐渍化分布状况,CA-Markov模型预测结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立鹏  张士荣  娄金华  魏立兴  王凯荣  丁效东  
为探究适合滨海盐渍化土壤水稻种植的有机肥与磷肥配施比例,连续2年(2015-2016年)采用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和磷肥配施对滨海盐渍化土壤水稻产量、有效分蘖、净光合速率、磷素周转及农学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磷肥与有机肥两因素,P0:0 kg/hm2(无磷);P1:64 kg/hm2;P2:128 kg/hm2。3个有机肥(碳)水平,C0:无碳(有机肥0 kg/hm2);C1:450 kg/hm2(有机肥1 000 kg/hm2);C2:900 kg/hm2(有机肥2 000 kg/hm2)。即CK不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陶军  顾卫  许映军  林叶彬  卜丹阳  
海冰在其成冰过程中盐分大量析出而盐度较低,可能成为干旱季节的一种灌溉水资源。海冰水改良滨海盐渍土是在渤海湾地区利用海冰融解的低盐水灌溉和淋洗高盐土壤的一种措施,该措施应用的同时也产生土壤熟化时间慢、土壤结构恶化、土壤养分的流失和土壤生物种群数量减少等问题。本文在收集和分析大量资料基础上,论述了蚯蚓与盐渍土壤的相互关系:盐碱地土壤中蚯蚓种类和盐渍土壤对蚯蚓的影响因素。根据在盐渍土壤中,蚯蚓活动能够增加有机物的分解和养分释放,同时使盐碱地土壤的团聚体结构、渗透率、生物数量和活性得以恢复和改善,进一步阐述了在海冰水改良滨海盐渍土壤中引入蚯蚓的可行性,并探讨引入蚯蚓改良滨海盐渍土壤的研究方法和存在的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星  赵虎  苏天明  王萌  赵曾菁  李琴  宋奇琦  龚明霞  何志  王日升  
【目的】研究泡水洗盐和轮作吸盐对设施盐渍土的修复效果,为广西设施土壤盐渍化修复提供参考。【方法】以设施硫基型轻度盐渍土为对象,采用免耕泡水、翻耕泡水洗盐和轮作吸盐处理盐渍土,测定土壤可溶性盐、SO_4~(2-)、养分、理化性状及微生物数量,分析洗盐和吸盐处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免耕泡水5 d处理的土壤可溶性盐和SO_4~(2-)含量显著降低,养分下降率总和最低。轮作芝麻处理的土壤可溶性盐、SO_4~(2-)、总养分、总交换性阳离子含量均降低最多,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土壤总孔隙度、微生物总数增加最多,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免耕泡水5 d+轮作芝麻"处理轻度设施盐渍土,可溶性盐含量降低60.00%以上,辣椒、苦瓜产量显著提高。【结论】免耕泡水5 d处理的洗盐率高、土壤养分下降率低、省时省工,是最优的洗盐处理;芝麻吸收盐分和养分能力强,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态环境效果好,是修复设施硫基型盐渍土理想的植物。"免耕泡水5 d+轮作芝麻"组合修复轻度设施盐渍土效果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吉志军  唐运平  张志扬  付春平  李江华  李健  陈双星  
以碱蓬为材料,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再生水景观河道8个河内中心岛上布置了不同基底处理对土壤生态修复作用的试验。在对中心岛作挖排盐暗沟、铺设排盐暗管、铺垫可降解薄膜并垫土20 cm、铺垫可降解薄膜并垫土30 cm和原土拌砂5种基底处理,并进行垫土后人工种植碱蓬。结果显示:各种措施对土壤生态修复均有效果,都提高了碱蓬生物量,降低了土壤含盐量,且土壤含盐量越低,生物量越大。各项措施中,原土拌砂效果最明显,碱蓬生物量(干重)达到对照的3.92倍;上层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了6.89、19.98和80.0 mg.kg-1;有机质含量增加了2.57 g.kg-1。铺垫可降解膜并垫土20 cm效...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祖香  陈效民  李孝良  王晓洋  陆佳俊  李秋霞  石雪源  
针对滨海盐渍土的特点,采用4种盐碱土改良剂在滨海盐渍土上单独施用和与石膏配合施用,研究施用后对盐渍土离子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改良剂与石膏后,在0~40 cm土层,盐渍土中离子组成比例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pH值、电导率、Na+、K+、Cl-和总碱度(HCO-3+CO23-)在盐渍土中分别降低了0.05~0.20、8~163μS.cm-1、10.35%~47.74%、12.07%~51.69%、3.39%~40.67%和20.18%~48.56%;Mg2+、Ca2+和SO24-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06%~13.54%、15.58%~56.20%和12.24%~76.12%。结论:改良剂与石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宏秀  张开祥  孟春梅  李宗飞  王开勇  
【目的】针对绿洲区盐渍化导致的土壤质量退化问题,研究棉粕改良盐渍化土壤对土壤团聚体中交换性盐基离子分布的影响。【方法】本试验以新疆优势资源棉粕输入对盐碱土壤质量的影响为切入点,采用田间试验小区,模拟不同梯度盐碱土壤条件,相对应施加一定的棉粕用量。【结果】两类盐化土壤中>0.25的大团聚体约占86%,其中以>5 mm粒径团聚体总量最大。各团聚体中,盐基离子平均含量的大小为Na~+>Ca~(2+)>K~+>Mg~(2+)。氯化钠型土壤交换性Ca~(2+)和碳酸钠型土壤中交换性Mg~(2+)主要储存于20~40 cm土层。在不同粒径中,碳酸钠型土壤中交换性K+和两类盐化土壤中交换性Na+主要分布于微团聚体中,交换性Mg~(2+)在各粒径团聚体中分布较为均匀,氯化钠型土壤中交换性K~+和交换性Ca~(2+)主要分布于大团聚体中。在同一土层中相同浓度和棉粕的处理下,>5 mm和2~5 mm粒径中氯化钠型土壤中(Ca~(2+)+Mg~(2+))/(K~++Na~+)含量的比值均高于碳酸钠型土壤,其余各粒径则相反。说明二价盐基离子的积累和一价盐基离子的减少促进了氯化钠型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土壤团聚性较好。【结论】棉粕对氯化钠型土壤较碳酸钠型土壤改良效果较为明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宇歆   钱思妍   杨蔚桐   田欣   李舒清   邹建文  
[目的]滨海盐渍土壤作为耕地的后备资源,具有强大的生产潜力,科学改良应用盐渍土壤的同时综合考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经济-环境的双赢。探究不同盐度滨海盐渍土N_(2)O排放规律特征,可为后续盐渍土壤盐度管控和温室效应的应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自然形成的不同盐度梯度的滨海盐渍土壤进行室内培养实验,土壤盐度分别为0.96、 2.57、4.04、15.23 mS·cm~(-1),并依次命名为Y1、Y2、Y3、Y4,采用气相色谱动态监测土壤N_(2)O的排放特征。[结果]不同盐分浓度影响下盐渍土壤N_(2)O累积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当土壤盐度在0.96~4.04 mS cm~(-1)范围内时,随着盐分浓度上升,土壤N_(2)O排放量下降;当盐分浓度达到15.23 mS cm~(-1)时,N_(2)O再次被刺激产生,排放量(2598.94 μg·kg~(-1))仅次于轻度盐渍土(5384.17 μg·kg~(-1))。盐分浓度的增加给土壤微生物生存带来压力,氨氧化细菌AOB相较于古菌AOA更易受到盐分的影响,在轻、重度盐渍化土壤(Y1、Y2、Y3)中AOA仍能保持较高丰度;而在高盐分土壤(Y4)中,AOA和AOB的相对丰度受到抑制,阻碍了硝化作用的进行。盐度梯度影响下N_(2)O累积排放量还与反硝化潜势(PDR)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反硝化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可溶性有机碳(DOC)作为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的有机碳源,在土壤中的周转受到微生物的调控。当盐分浓度持续增加,土壤类型划分为盐土(Y4)时,nosZ基因丰度显著降低,N_(2)O还原作用减弱,使得Y4盐渍土中的氮素最终以N_(2)O的形式排放。[结论]盐度梯度影响滨海盐渍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进程,二者共同推动了土壤氮素的转化,造成N_(2)O排放的差异。在EC_(2.5:1)为0.96-4.04 mS·cm~(-1)范围内,盐分浓度的提高限制硝化、反硝化作用的速率,从而表现出N_(2)O的减排;当盐分分类达到盐土标准时,由硝化作用产生的N_(2)O减少,由反硝化作用(异养反硝化和硝化细菌反硝化)产生的N_(2)O成为盐土土壤的主要排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晓冰  王克勤  
为了解西南红壤区保护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以昆明晋宁县的蔬菜大棚种植区为例,研究种植年限分别为1年、3年、5年、7年保护地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得出大棚土壤的酸度总体上高于露天蔬菜地,保护地栽培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在同一种植年限上,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同一土层上,均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含量逐渐增加。土壤硝态氮的含量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分别具有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即土壤硝态氮的含量随土壤pH值的增大而减小,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万里  刘骅  张云舒  
为了探明新疆盐渍化土壤特性与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的关系,通过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盐渍化类型和程度的新疆盐渍化土壤氮素的矿化和硝化特征。结果表明,盐渍化类型对土壤氮素矿化有重要影响。在培养过程中,碱化土壤矿质氮含量明显低于盐化土壤;在碱化土壤中,随着碱化度和pH值的升高,矿化量迅速降低;在盐化土壤中,盐化程度的增加对于土壤矿化特征影响不大,但是随着盐化程度的增加矿化率明显增加。在盐渍化土壤中,碱化土壤的氮素硝化作用较盐化土壤快;无论是碱化土壤还是盐化土壤,随着盐渍化程度的增加,氮肥硝化作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在碱化土壤中,氮素硝化率与pH、总盐含量、碱化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在盐化土壤中,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瑞喜  王卫兵  褚贵新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干旱区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磁化水灌溉改良土壤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室内土柱模拟及田间膜下滴灌条件下对比研究不同磁处理水灌溉对土壤水分入渗及淋盐作用的影响,旨在提出一种高效降低土壤盐分的新技术。【方法】采用室内土柱模拟和田间小区滴灌相结合的试验方法,土柱模拟试验磁感应强度设4个处理:分别为0、100、300和500 mT,采用由上向下入渗,入渗至整个土柱2/3处停水、取样,研究不同磁感应强度处理的水对土壤入渗、土壤剖面含水量及盐分运移的影响,小区试验分别为普通水滴灌(CK)、磁化水滴灌(T),磁感应强度为300 mT,试验在测坑内完成,测坑面积6.67 m...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彦斌   潘海珠   王磊   唐志光  
[目的]土壤盐渍化是全球范围内威胁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遥感技术可大范围定性和定量监测和评估土壤盐渍化,为土壤盐渍化防治和治理提供支撑。[方法]该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0-2022年期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领域相关论文的发文特征、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趋势进行定量分析,并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可视化。[结果]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外基于遥感的土壤盐渍化监测研究总体呈上升态势,中国、美国和德国是土壤盐渍化遥感研究最活跃的国家,中国科学院是最活跃的研究机构,发文量前三的期刊为《Remote Sensing》、《Geoderma》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领域与其他研究领域交叉较为广泛,涉及环境科学、遥感、水资源、电子电气工程等多领域协作,交叉融合趋势显著;(3)机器学习、气候变化、大数据遥感平台是土壤盐渍化遥感研究的热点领域,而土壤盐渍化对植被生长的影响和土壤水盐的交互效应也将成为未来土壤盐渍化遥感的重要研究内容。[结论]本研究结果展示了近20年来土壤盐渍化遥感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为相关研究挖掘出新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范晓梅  刘高焕  刘红光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黄河三角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掌握盐渍化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对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盐渍土改良措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在土壤盐渍化野外调查和对土壤样品含盐量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普通克里格和协同克里格两种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加入协变量的协同克里格模型可以普遍提高对含盐量估算的精度,而模型中主变量对各协变量的敏感度不一。从对含盐量计算精度提高的程度来说,各协变量依次为:Ph值>有机质>Cl-离子>高程值。通过插值得到的不同深度土壤含盐量分布图,为分析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分布与变异特征,以及当地的盐渍化土壤治理和...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池涛  曹广溥  李丙春  孜克尔·阿不都热合曼  王文龙  
土壤盐渍化是一种常见的土壤退化现象,尤其中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盐渍化情况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传统土壤盐渍化检测方法没有考虑到土壤含盐量、含水量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所以无法达到预期的检测精度,更没有实现到实际应用之中。为了高效精确的检测土壤盐渍化程度,减少土壤水分对检测精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土壤介电特性下土壤盐渍化实时检测系统,由正弦波信号发生模块、探针及信号处理模块和信号放大检测模块组成。通过检测极化信号的幅值差与相位差作为土壤盐渍化检测的影响因子,探究了土壤水盐含量与极化信号幅值差、相位差的相关关系,并建立预测土壤盐渍化程度的经验公式。分析结果表明:极化信号幅值差US与土壤盐渍化程度相关性为0.536,与土壤干旱程度相关性为0.68,均达到显著性相关,极化信号相位差α与土壤盐渍化程度相关性为0.147,基本不相关,而与土壤干旱程度相关性为0.976,达到显著性相关。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可以建立土壤干旱程度与幅值差US、相位差α的映射方程,精确度为95.8%。通过观察检测数据规律,建立土壤含盐量与幅值差US、相位差α的经验方程,在土壤盐渍化程度分级精度要求下,实现了75%预测精度要求。与传统四电极土壤盐分检测设备相比,检测精度从55%提高到70%,满足了土壤盐渍化程度的测量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