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2)
2023(5934)
2022(4631)
2021(4094)
2020(3484)
2019(7555)
2018(7247)
2017(14139)
2016(7679)
2015(7908)
2014(7850)
2013(7561)
2012(7061)
2011(6249)
2010(5990)
2009(5298)
2008(5266)
2007(4846)
2006(3940)
2005(3603)
作者
(24161)
(20635)
(20219)
(19372)
(13262)
(9993)
(8971)
(7928)
(7703)
(7253)
(7124)
(6829)
(6766)
(6644)
(6610)
(6264)
(6187)
(6187)
(5988)
(5887)
(5353)
(4976)
(4886)
(4694)
(4664)
(4554)
(4474)
(4466)
(4393)
(4162)
学科
(27828)
经济(27792)
(21171)
管理(20319)
(17349)
企业(17349)
方法(13858)
数学(12312)
数学方法(12151)
(9616)
(8393)
中国(7152)
(6836)
(6234)
贸易(6232)
(6112)
业经(6088)
技术(5482)
(5428)
(5299)
财务(5292)
财务管理(5281)
(5254)
金融(5249)
企业财务(5109)
(5099)
银行(5073)
(4879)
农业(4802)
理论(4386)
机构
大学(109853)
学院(108381)
(42468)
经济(41644)
研究(40084)
管理(37863)
理学(33855)
理学院(33387)
管理学(32564)
管理学院(32371)
科学(28370)
中国(28347)
(25882)
(22127)
(21819)
农业(20829)
业大(20609)
研究所(20488)
(20113)
中心(17909)
财经(16746)
(15824)
(15486)
(14781)
经济学(14419)
农业大学(13499)
经济学院(13217)
北京(13147)
(13136)
(12966)
基金
项目(82043)
科学(64609)
基金(62251)
(57970)
国家(57566)
研究(51768)
科学基金(48325)
社会(34489)
自然(33806)
自然科(33142)
自然科学(33127)
社会科(32830)
社会科学(32823)
基金项目(32666)
自然科学基金(32584)
(31579)
(27490)
资助(25423)
教育(23664)
重点(19151)
(17959)
计划(17552)
编号(17504)
(17336)
(17056)
科研(16730)
创新(16331)
国家社会(15555)
科技(15429)
(15154)
期刊
(40105)
经济(40105)
研究(28580)
学报(27819)
(22792)
科学(22251)
大学(19878)
学学(19384)
中国(19047)
(15318)
农业(15313)
管理(13782)
(9726)
金融(9726)
财经(8637)
业大(8117)
(8110)
经济研究(8069)
教育(7769)
(7438)
技术(7097)
(6901)
农业大学(6783)
业经(6350)
科技(6090)
林业(5895)
问题(5233)
统计(4885)
(4811)
商业(4774)
共检索到149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于娟  唐学玺  田继远  
为研究多环芳烃 (PAHs)蒽单独胁迫以及与UV B共同作用对小新月菱形藻 (Nitzschiaclosterlum)和亚心形扁藻 (Platymonassubcordiforming)的毒害作用 ,对小新月菱形藻 ,蒽质量浓度设为 0 0、2 0 0、35 0、6 2 5、113 0、2 0 0 0 μg/L以及辐射剂量 1.3J/m2 ;对亚心形扁藻 ,蒽质量浓度设为 0 0、35 0、6 2 5、113 0、2 0 0 0、35 0 0 μg/L以及辐射剂量 2 .77J/m2 。结果表明 ,蒽单独胁迫以及蒽与UV B共同作用都使这 2种海洋微藻受到伤害 ,微藻的相对...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薛林贵  石小霞  褚可成  陈志梅  李师翁  
通过生物化学和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短期增强UV-B辐射对钝顶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794光合色素、丙二醛(MDA)、类菌孢素氨基酸(MAAs)以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未经过UV-B辐射处理的藻细胞相比,增强的UV-B(240μW/cm2)辐射可导致藻细胞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以及藻胆蛋白含量下降,以及MDA含量显著变化(P<0.05),表明螺旋藻对UV-B辐射敏感,UV-B辐射对藻细胞光合色素具有抑制和破坏作用,对螺旋藻的膜系统也产生重要影响。而UV-B辐射可导致MAAs含量增加,脯氨酸含量随辐射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说明增强UV-B辐照能诱导藻细胞屏蔽色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令强  李召虎  段留生  魏志刚  王倩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L.)幼苗为材料,研究UV_B辐射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UV_B辐射对黄瓜幼苗株高的抑制作用非常明显。低剂量UV_B辐射明显促进黄瓜幼苗根的生长,促进黄瓜幼苗根系活力,有利于黄瓜叶绿素的形成。但是高剂量的UV_B辐射抑制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对黄瓜叶绿素的破坏严重并导致黄瓜幼苗光合速率下降。低剂量UV_B处理黄瓜幼苗的SOD和POD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高剂量UV_B处理黄瓜幼苗的SOD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但其POD含量却显著高于对照。说明适当增加少量UV_B辐射对培育黄瓜壮苗有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合生  岳兵  曾汉来  戴秋杰  
UV-B辐射对农垦58s某些生理特性和育性的影响李合生1)岳兵1)曾汉来1)戴秋杰2)(1)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430070;2)江苏省农科院,南京210014)EFFECTOFUV-BRADIATIONONSOMEPHYSIOLOGICALCH...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艾京  李妮  马敏  贺军民  
【目的】研究UV-B辐射对青杄花粉管生长和细胞壁构建的影响,为阐明UV-B辐射对裸子植物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裸子植物青杄(Picea wilsonii)花粉为材料,首先检测在可见光背景下增补不同强度UV-B辐射后处理花粉24 h对花粉管长度和顶端宽度的影响,确定UV-B辐射处理对花粉管生长的效应及其适宜处理强度;然后对单纯可见光下以及可见光和适宜强度的UV-B辐射复合处理下生长24 h的花粉管,用荧光探针calcoflUor和水溶性苯胺蓝分别标记花粉管细胞壁中纤维素和胼胝质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它们在细胞壁中的分布,用单克隆抗体lM19和lM20分别标记花粉管细胞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左敏  周冀衡  何伟  肖志新  黄勇  
为探讨烟草对UV-B辐射强度的响应能力,以红花大金元(红大)和K326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UV-B辐射下烤烟品种生长的部分农艺性状、叶片的光合色素、多酚类物质含量、根系活力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分别经1.75W/m2和4.55W/m2剂量的UV-B辐射处理后,2个烤烟品种的株高、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叶黄素、胡萝卜素及绿原酸、芸香苷含量均得到提高;烟草的POD活性、根系脱氢酶活性也高于对照,但CAT活性低于对照;质体色素含量的增幅从大到小依次为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芸香苷含量的增幅大于绿原酸,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幅度表现出随辐射强度增加而增大.这表明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阳  孙永星  宋丽平  韩榕  
选择哥伦比亚生态型(Columbia-0)的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其POD、SOD同工酶对不同剂量UV-B胁迫的响应。结果显示,POD和SOD同工酶活性与UV-B辐射的剂量关系密切。POD、SOD同工酶活性在低剂量UV-B辐射时呈增加趋势,在中、高剂量UV-B辐射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在UV-B胁迫下,POD同工酶酶带没有发生变化;SOD同工酶酶带在胁迫下,出现了新的酶带(SOD4、SOD5)。说明拟南芥在受到低剂量的UV-B胁迫下,可以通过提高自身的保护系统来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受到较高剂量的UV-B胁迫时,会破坏植物的保护系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秋菊   吴晓杰   张晓龙   肖继坪  
【目的】探究彩色马铃薯对UV-B 辐射具有较强的耐受性的机理,通过转录组分析马铃薯对UV-B辐射响应的分子机制,为筛选马铃薯耐UV-B 辐射相关基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彩色马铃薯‘花心洋芋’为试验材料,对全生育期进行UV-B辐射处理,选取成熟期的块茎,采用Illumina HiseQ2500平台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共得到232285320个有效测序读长数,且与参考基因组比对率超过78.5%,GC含量均超过42.1%。通过分析筛选到843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包括544个上调基因和299个下调基因。GO功能分析表明,‘花心洋芋’的DEGs主要富集在代谢过程、细胞组分和催化活性。KEGG富集分析发现,‘花心洋芋’主要通过代谢途径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来响应UV-B辐射,转录因子主要是ARR-B、AP2-EREBP、MADS、bHLH和NAC等与响应光信号和环境胁迫相关的转录因子。【结论】‘花心洋芋’响应UV-B辐射的主要通路为代谢途径中的碳水化合物代谢通路,转录因子ARR-B、AP2-EREBP、MADS、bHLH和NAC均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国菲  王海光  马占鸿  
【目的】研究CO2浓度升高和UV-B辐射增强综合作用对小麦条锈病流行组分的影响,预测未来气候条件下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人工接种条锈病菌32号生理小种的不同小麦品种(铭贤169、京9428、京0045和京冬8号)为供试材料,对其进行浓度升高的CO2和辐射增强的UV-B处理,分析二者对病害流行组分的影响。【结果】高CO2浓度下,在铭贤169、京9428和京0045上,小麦条锈菌的侵染概率显著提高,病害的潜育期缩短,病斑扩展量增加,AUDPC值显著增加。UV-B辐射对侵染概率、潜育期、病斑扩展和AUDPC的影响不显著。在CO2浓度升高与UV-B辐射增强的综合作用下,4...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金玉  刘晶淼  李世奎  梁宏  廖荣伟  任三学  白月明  
用固城试验站观测的紫外UV-B辐射(QUV-B)和总辐射(Q)的资料,对紫外UV-B辐射特征及生态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紫外UV-B辐射年变化与太阳总辐射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波动的单峰型曲线,冬季1月份为全年最低,夏季6月份为全年最高,春末5月份出现低值。各季典型晴天QUV-B和Q的日变化均呈明显单峰型曲线,日出后随太阳高度角增加而增大,早晚低,中午高。各季典型晴天紫外UV-B辐射占太阳总辐射比值(ηUV-B)在0.15%~0.30%之间。其日变化在冬季和秋季呈浅"U"字型,早晚略高,而春、夏的日变化较平缓,与青藏高原的变化规律不一致。从紫外UV-B辐射增强对生物影响进行了评述,目前华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宋新章  张慧玲  江洪  余树全  
采用分解袋法研究自然和UV-B辐射滤减2种环境下6种亚热带代表性树种(杉木、马尾松、木荷、香樟、青冈和甜槠)凋落叶的分解情况。结果表明:除个别分解阶段外,各树种凋落叶在2种UV-B辐射环境下的干质量剩余率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分解时间延长,差异逐渐加大;与对照相比,UV-B辐射滤减显著降低了6个树种凋落叶的分解速率(P<0.01),降幅为33.3%~69.6%,对香樟凋落叶分解的影响最小,对杉木凋落叶分解的影响最大;UV-B辐射处理和凋落物类型对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均有极显著影响(P<0.001),以UV-B辐射的影响更强烈;自然和UV-B辐射滤减环境下凋落叶的分解速率均与C∶N呈显著负相关(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巍  战莘晔  殷红  李雪莹  吕晓  杨璐  王一  
[目的]光合作用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对评价粳稻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适应能力至关重要。本文旨在分析UV-B辐射增强对粳稻剑叶光合作用内在机制的影响。[方法]以北方粳稻品种‘沈农265’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形式,试验设对照组CK(采用自然光照射),处理组T1、T2分别在自然光照基础上增加UV-B辐射1.05和2.1 W·m~(-2),每个处理重复3或6次。选取粳稻幼苗移栽于无孔试验桶中,紫外灯照射时间为08:00—16:00,阴雨天不进行UV-B处理,直至成熟收获。试验期间对粳稻各生长时期进行剑叶活体测量,测定光合电子流传递分配、光合响应曲线及参数,包括非环式光合电子流中参与碳还原或光呼吸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乔媛  殷红  李虎  杨振兴  高敏  
以沈农265水稻为试材,自然光为对照,研究了2种增强紫外辐射处理下(分别增加5%和10%),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两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在拔节期减少最多,叶绿素a分别下降13.87%和23.30%,叶绿素b分别下降10.76%和17.70%;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抽穗期增幅最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1.55%和31.02%。2种处理下的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在灌浆期下降最多,分别比对照下降了4.4%和7.83%;PSⅡ潜在活性(Fv/Fo)也比对照降低了9.02%和17.03%;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在抽穗期降幅较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艳   张文娟   邓昌蓉   侯全刚   刘敏   邵登魁  
为了探讨辣椒果实对UV-B辐射的生理应激反应机制,进一步阐述高UV-B辐射地区蔬菜果实品质劣变的机理,以紫外敏感型品种华美105和耐紫外型品种乐都长辣椒的幼果、青果、红果的果实为试材,研究0(CK),2,4,6 h不同UV-B辐射时长(剂量)对果实生长发育、还原型保护及营养品质相关的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华美105青果期和红果期的单果质量、纵横径显著降低,从而抑制其果实的生长;2个品种各个生育期的果实中保护性物质Vc、总酚含量随着处理时长的延长逐渐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逐渐下降,其中6 h大幅度提高了Vc、总酚的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最大,且华美105各处理下Vc、总酚、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幅度较乐都长辣椒要大;2个品种果实各生育期营养风味品质物质可溶糖随着辐射时间的延长其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纤维素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总之,UV-B对2个品种幼果期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不大,高剂量UV-B可以显著抑制紫外敏感型品种青果期和红果期的生长,并能显著增加2个品种Vc、总酚、纤维素等物质的含量,显著减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而低剂量的UV-B能大幅度提升可溶性糖含量,且上升或下降幅度为紫外敏感型品种>耐紫外性品种。因此,低于1/4致死剂量的UV-B能促进果实品质,高于1/2致死剂量的UV-B使得辣椒果实品质开始劣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海静  姚晓芹  黄亚群  赵永锋  祝丽英  陈景堂  
为了探讨玉米不同自交系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在摸拟光照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增强UV-B辐射对玉米不同自交系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五叶期UV-B辐射处理6 d后,供试的48个自交系中近一半以上材料的幼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显著降低10%以上,其材料比例分别为64.6%,47.9%,54.2%;而有62.5%的材料胞间CO2浓度表现为显著增加;相关分析发现,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值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气体交换参数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程度将48个材料分成6类,其中对增强UV-B辐射反应比较敏感的材料和能够忍耐UV-B辐射增强的材料均占12.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