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7)
- 2023(10615)
- 2022(9401)
- 2021(8928)
- 2020(7480)
- 2019(17295)
- 2018(17574)
- 2017(33360)
- 2016(18519)
- 2015(21009)
- 2014(21207)
- 2013(20593)
- 2012(18791)
- 2011(16848)
- 2010(16665)
- 2009(15093)
- 2008(14421)
- 2007(12527)
- 2006(10782)
- 2005(9232)
- 学科
- 济(67065)
- 经济(66978)
- 管理(52974)
- 业(47964)
- 企(40838)
- 企业(40838)
- 方法(32001)
- 数学(27429)
- 数学方法(27089)
- 农(17957)
- 学(17902)
- 中国(17498)
- 财(17216)
- 业经(15067)
- 地方(14012)
- 制(13353)
- 理论(13272)
- 和(11804)
- 农业(11719)
- 技术(11263)
- 贸(11074)
- 贸易(11070)
- 务(10949)
- 财务(10878)
- 财务管理(10859)
- 教育(10814)
- 环境(10774)
- 易(10713)
- 体(10314)
- 企业财务(10291)
- 机构
- 大学(257134)
- 学院(255539)
- 管理(102270)
- 济(92918)
- 经济(90636)
- 理学(89089)
- 理学院(88057)
- 管理学(86406)
- 管理学院(85955)
- 研究(85238)
- 中国(61378)
- 科学(56652)
- 京(55389)
- 农(45156)
- 所(43338)
- 财(42440)
- 业大(42030)
- 研究所(39962)
- 中心(38161)
- 江(36725)
- 农业(35736)
- 北京(34723)
- 财经(34308)
- 范(34265)
- 师范(33850)
- 院(31473)
- 经(31202)
- 州(30006)
- 技术(29697)
- 师范大学(27274)
- 基金
- 项目(182133)
- 科学(141501)
- 研究(131741)
- 基金(130176)
- 家(114353)
- 国家(113389)
- 科学基金(96561)
- 社会(79072)
- 社会科(74699)
- 社会科学(74678)
- 省(72443)
- 基金项目(69783)
- 自然(65027)
- 自然科(63472)
- 自然科学(63455)
- 自然科学基金(62265)
- 划(61053)
- 教育(60740)
- 编号(54616)
- 资助(53670)
- 成果(44537)
- 重点(40508)
- 部(39183)
- 发(37978)
- 课题(37861)
- 创(37821)
- 创新(35195)
- 科研(35137)
- 计划(33885)
- 项目编号(33867)
- 期刊
- 济(100053)
- 经济(100053)
- 研究(72116)
- 中国(48189)
- 学报(45790)
- 农(40530)
- 科学(40262)
- 管理(36887)
- 大学(33524)
- 教育(32049)
- 学学(31524)
- 财(31183)
- 农业(28375)
- 技术(22297)
- 融(18285)
- 金融(18285)
- 业经(17063)
- 财经(15711)
- 图书(15365)
- 经济研究(15301)
- 业(14287)
- 科技(13575)
- 经(13211)
- 理论(12996)
- 问题(12772)
- 版(12545)
- 业大(12237)
- 实践(12174)
- 践(12174)
- 技术经济(11457)
共检索到363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耀华 张蕊 刘鲡 朱辉 曹扬荣
LysM类受体激酶属于多基因家族,其胞外域直接参与几丁质、肽聚糖和脂壳寡糖等糖化合物的感知,从而激活植物免疫或共生信号转导。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中第一个LysM受体基因LYK3的功能于2003年被表征。此后,越来越多的LysM类受体激酶的功能相继被鉴定。本文总结了蒺藜苜蓿LysM类受体激酶家族基因功能特征,综述了蒺藜苜蓿LysM类受体激酶家族分别在根瘤共生、菌根共生和免疫感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蒺藜苜蓿LysM类受体激酶家族基因数量的扩张导致了功能分化,但也存在部分基因间功能冗余现象。此外,研究还揭示了免疫与共生信号在LysM类受体激酶介导的受体感知层面存在着密切的交联,为后续研究蒺藜苜蓿中LysM类受体激酶家族基因提供有效参考和观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叶 廖丽丽 许婷 张怀渝 郭晋雅
为了解不同类受体蛋白激酶RLKs激酶域响应病原相关分子PAMPs信号强度的差异,本研究将拟南芥FLS2的胞外域(NT)与6种不同RLKs的激酶域(KD)组合为重组RLKs(rRLKs),构建融合基因表达载体,并通过拟南芥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的方法,将rRLKs/FLS2、35S::GUS(内参)和FRK1::Luciferase(响应报告载体)共转化到拟南芥fls2突变体叶肉原生质体细胞中;后经flg22处理后,通过对萤光素酶(Luciferase)和葡糖苷酸酶(GUS)活性的定量分析和比较,鉴定不同RLKs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鹏 邢鑫 张万筠 姜健
【目的】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Zhongmu-1)stress-induced protein kinase gene 1(Ms SIK1)进行克隆与表达研究,了解该基因的分子机制及其应用。【方法】以紫花苜蓿叶片总RNA为模板,根据同源克隆设计简并引物,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获得Ms SIK1的编码序列。利用同源性比对进行序列分析。通过SMART网站(http://smart.embl-heidelberg.de/)模拟该基因的蛋白结构。构建Ms SIK1的亚细胞定位瞬时表达载体,使用基因枪转化法将Ms SIK1与GFP在洋葱表皮细胞中融合瞬时表达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朱云 樊娜娜 于耀华 张柏顺 杨煜 晁祥建 郭宝太 金黎平 郭晓 李广存
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like protein kinase,RLK)是蛋白激酶的一个亚家族,参与植物的信号转导,在植物生长发育、抗病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前期研究中自二倍体马铃薯高抗青枯病基因型ED13中获得了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StRLK。利用StRLK基因的特异区段,以pUCCRNAi为中间克隆载体、pCHF1为植物表达载体,构建了该基因的RNA干扰载体pCHF1-StRLK。进一步以ED13的茎段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CHF1-StRLK导入ED13中,获得了5株再生植株。用CaMV35S启动子特异引物对5株再生植株进行PCR扩增,均得到大小约500 bp的特异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亚栋 何近刚
基因OsBRR1是LRR-RLKs基因家族中的一员,LRR-RLKs的成员大多参与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防卫反应。本研究分别对OsBRR1的转基因干涉株系和超表达株系进行了稻瘟病抗病鉴定。结果显示,转基因干涉株系比转空载体和野生型对照株系对具有中等毒性的稻瘟病菌株研54-04显示更强的感病性;而超表达株系对三种不同的强致病力菌株97-27-2、99-31-1与中10-8-14具有显著的抗性。结果表明,OsBRR1的表达与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密切相关,参与调控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海燕 宗成志 景聪慧 单世华
LRR类受体激酶RH4基因在花生黄曲霉敏感品种发育种子的种皮中上调表达。基于这类受体激酶多由于序列的变异导致抗性的变异,笔者将数据库中花生抗黄曲霉和敏感品种相似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序列比较分析,发现抗性品种与敏感品种的类似蛋白序列有很大差别。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抗性品种KB153与敏感品种JH1012发育中不同时期的果实和部位进行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发育的早期类受体蛋白激酶的大量表达可能是导致黄曲霉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黄曲霉 花生 类受体蛋白激酶 抗性基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竞阳 王建云 熊小波 陈大松 谢福莉 李友国
以紫云英类受体蛋白激酶Nip43的S-TKS结构域构建诱饵载体,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获得17个候选的阳性克隆。经过测序分析和BlaST比对,最终确定了1个互作蛋白EpN。EpN蛋白是网格蛋白聚合反应中的配体蛋白,可调控网格蛋白的聚合反应。通过实验验证显示,靶蛋白EpN与Nip43蛋白互作最强的区域为ENTH/aNTH结构域。REal-TimE q pCR检测表明,EpN基因参与了根瘤菌早期结瘤过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麻浩 王爽 周亚丽
钙是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同时钙离子(Ca(2+))是细胞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钙依赖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DPK)作为Ca(2+)的感受器普遍存在于植物和部分原生动物中,是植物特有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型蛋白激酶,参与了多种Ca(2+)介导的信号通路,在植物发育信号和逆境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钙依赖蛋白激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结构、底物、功能以及大豆CDPK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培育抗逆植物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珍 彭克美
leptin是肥胖基因 (obesegene ,OB基因 )的蛋白产物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据现有研究发现 ,leptin具有参与调节摄食、能量代谢、激素分泌、生长、生殖和免疫等过程的功能。leptin通过其受体发挥调节作用。笔者综述了leptin的受体、生物学功能、调控动物体重的作用机理及leptin抵抗。
关键词:
肥胖基因 leptin leptin受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龙良启 熊远著
近2a来的研究表明:Leptin及其受体是动物与人体脂肪组织数量调控系统中的重要分子。Leptin,是OB基因在脂肪细胞中特异表达的指示脂肪组织数量的负反馈蛋白质因子,是连接脂肪组织中与中枢的信号。Leptin受体是DB基因表达的产物,介导Leptin信号的传递。Leptin及其受体的结构、基因及基因表达调控、信息传递分子机理的研究为脂肪组织数量调控理论和应用开拓了广阔前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晓 胡毅 熊钢 何湘蓉 王晓清
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参与动物的生长、发育等代谢过程.GH发挥生理作用,首先是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生长激素受体(growth hormone receptor,GHR)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传导,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_like growth factor,IGF_I)的表达,再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生物体局部组织,促进细胞的代谢过程.GHR是一种特异、高效的膜蛋白.GHR对GH的功能发挥有重要的影响,其在细胞内的表达量对生长激素发挥作用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了生物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就生长激素受体及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生长激素受体 基因 结构 表达 调节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赖晓健 洪万树
许多研究发现某些孕激素受体介导的生物学反应较迅速,而经典的通过基因起作用的孕激素核受体介导的生物学反应都较慢,因此有学者提出生物体可能存在不通过基因起作用的孕激素受体,并研究了其结构和功能,探讨了其快速反应的机制。迄今为止,在鱼类已发现了3类可能的非基因作用的膜受体。第1类为孕激素脂联素受体家族(PAQR)的3个成员,即PAQR7(mPRα),PAQR8(mPRβ)和PAQR5(mPRγ),这些成员存在于多种硬骨鱼类中,具有和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相似的7次跨膜结构域。其中对mPRα和mPRβ的研究较多,它们可以诱导鱼类卵母细胞成熟和增强鱼类精子的活动性。第2类为孕酮受体膜组成部分(PG...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宁 李一星 刘燕 陈大松 李友国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结瘤受体激酶(NORK)蛋白的跨膜结构域(TM)为诱饵,进行了与其相互作用靶蛋白的筛选鉴定。结果获得41个候选阳性克隆,通过测序和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发现其中一个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互作蛋白翻译延伸因子AsEF1-α,并将该蛋白相应的编码基因命名为AsEF1-α。进一步的验证表明靶蛋白AsEF1-α与诱饵互作的关键结构域是EF1-α-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国利 唐文乔 刘东
嗅觉是鱼类感知外界环境的重要器官,参与觅食、定位、避敌以及生殖洄游等行为。嗅觉功能基于嗅觉信号通路并由嗅觉受体蛋白识别外界环境中的气味分子而实现。嗅觉受体基因编码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在脊椎动物中已发现的嗅觉受体基因有5个家族,即主嗅觉受体基因(MOR)、犁鼻器Ⅰ型受体基因(V1R/ORA)、犁鼻器Ⅱ型受体基因(V2R/Olf C)、痕量胺相关受体基因(TAAR)和甲酰基肽受体基因(FPR)。鱼类占脊椎动物所有种类的50%以上,近年有关鱼类嗅觉受体基因的研究越来越多,新的发现不断涌现,但目前国内的相关文献甚少。本文总结了鱼类嗅觉受体基因家族的研究进展,整理了研究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和相应对策,并对研...
关键词:
鱼类 嗅觉受体基因 基因家族 基因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小波 李臻 戴绍军 潘教文 王庆国 管延安 丁国华 刘炜
【目的】盐胁迫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作物的耐盐性受特定基因的调控。在前期获得谷子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SiRLK35过表达水稻株系的基础上,拟结合植株在盐胁迫下的表型,对部分盐胁迫指标及响应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和验证,解析谷子SiRLK35参与盐害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谷子SiRLK35过表达水稻株系,分别为过表达株系(over-expression,OE)-1(OE-1)、OE-2和OE-3,以野生型中花11为对照,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各株系中SiRLK35的表达情况;分别用含0、150和200 mmol·L~(-1) NaCl的MS培养液处理三叶期的对照及转基因株系幼苗,观察其表型,统计150 mmol·L~(-1) NaCl处理3d后苗长及根长;用150 mmol·L~(-1) NaCl处理四叶期幼苗,统计处理14 d后材料干重、死亡率和死叶率,对各材料的耐盐性进行评价;进一步挑选SiRLK35过表达程度高且耐盐表型好的OE-1株系,利用3,3’-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和氮蓝四唑(nitrotetrazolium blue chloride,NBT)染色检测其胁迫下过氧化物积累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的活性;并对部分盐害响应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检测。【结果】谷子SiRLK35在株系OE-1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150 mmol·L~(-1)NaCl处理3 d幼苗后,中花11苗长和根长的生长受抑制程度均大于SiRLK35过表达株系,其中OE-1的受抑制程度最小;四叶期幼苗经150 mmol·L~(-1) NaCl处理14 d后,转基因株系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降低幅度均低于对照,且幼苗死亡率和死叶率均低于对照;盐胁迫下对照过氧化染色反应明显,O~(2-)和H_2O_2的积累均高于过表达植株,SOD和POD抗氧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部分盐害响应基因在SiRLK35过表达株系中表现为上调,其中,OsLEA3在盐处理24 h的相对表达量是对照中的1.9倍。【结论】谷子SiRLK35异源转化水稻获得的过表达株系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抗性,SiRLK35可通过调控抗氧化酶活性及相关信号途径,从而参与盐害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