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6)
- 2023(10175)
- 2022(8516)
- 2021(7672)
- 2020(6152)
- 2019(13735)
- 2018(13386)
- 2017(25018)
- 2016(13672)
- 2015(14400)
- 2014(14104)
- 2013(13844)
- 2012(13089)
- 2011(12008)
- 2010(12002)
- 2009(10915)
- 2008(10512)
- 2007(9278)
- 2006(8342)
- 2005(7625)
- 学科
- 济(58838)
- 经济(58782)
- 业(35074)
- 管理(33100)
- 企(25105)
- 企业(25105)
- 地方(19784)
- 中国(19452)
- 农(19217)
- 方法(18414)
- 数学(15974)
- 数学方法(15851)
- 业经(14578)
- 农业(13458)
- 学(12176)
- 贸(12001)
- 贸易(11991)
- 易(11582)
- 财(11441)
- 地方经济(10959)
- 发(10487)
- 环境(10336)
- 融(10336)
- 金融(10334)
- 银(10279)
- 银行(10225)
- 制(9984)
- 行(9935)
- 技术(9732)
- 产业(8198)
- 机构
- 学院(190149)
- 大学(186309)
- 济(77488)
- 经济(76010)
- 研究(73152)
- 管理(67260)
- 理学(57618)
- 理学院(56835)
- 管理学(55759)
- 管理学院(55434)
- 中国(54214)
- 科学(48444)
- 农(45180)
- 京(40255)
- 所(39206)
- 研究所(36015)
- 农业(35945)
- 业大(34813)
- 财(33108)
- 中心(32616)
- 江(29009)
- 院(26184)
- 范(25905)
- 省(25899)
- 财经(25833)
- 北京(25497)
- 师范(25473)
- 州(23917)
- 科学院(23604)
- 经(23470)
- 基金
- 项目(130958)
- 科学(101717)
- 基金(93198)
- 研究(89555)
- 家(84803)
- 国家(84029)
- 科学基金(70049)
- 社会(57221)
- 省(54375)
- 社会科(54223)
- 社会科学(54205)
- 基金项目(49933)
- 自然(46458)
- 自然科(45391)
- 自然科学(45378)
- 划(45198)
- 自然科学基金(44550)
- 教育(39637)
- 资助(36582)
- 发(34644)
- 编号(34424)
- 重点(30355)
- 创(27828)
- 部(26844)
- 发展(26757)
- 计划(26633)
- 成果(26487)
- 展(26324)
- 创新(26056)
- 课题(25299)
共检索到291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衣娜 刘伟 谢亚均 粟有志 李冠
【目的】利用拟南芥异源表达MtROP基因并研究其功能,为蒺藜苜蓿中MtROP蛋白的功能研究,及进一步探索MtROP蛋白在蒺藜苜蓿和微生物共生互作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了蒺藜苜蓿(Medicagotructula)中与拟南芥AtROP5高度同源的ROP蛋白基因MtROP5,用MtROP5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并严格筛选转化植株,观察T2代转化植株角果、侧枝分叉、簇毛等器官的表型,并结合启动子-GUS、GFP、RT-PCR等试验手段,研究MtROP5的组织表达特性及其对各种激素的应答反应,通过拟南芥异源表达MtROP5对其功能进行研究。【结果】与对照相比,过表达CA-M...
关键词:
蒺藜苜蓿 MtROP5 角果 侧器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伟 陈爱民 冯利兴 曹连莆 孙杰 王彦章
【目的】对蒺藜苜蓿MtROP5的功能进行研究,为阐明植物ROP在共生互作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克隆MtROP5的启动子序列,并构建了MtROP5的相关表达载体。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对MtROP5启动子的表达模式以及MtROP5的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克隆了MtROP5翻译起始位点上游2.1kb左右预测的启动子序列,MtROP5启动子驱动GUS在根系的各个部位中都有表达,在维管束组织和侧根起始的分生组织中表达较强,并且其启动子转录活力在受到根瘤菌侵染后诱导增强表达;MtROP5的过量表达和组成型激活突变均能显著促进根毛的伸长,相比对照转化根系,根毛长度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伟 陈爱民 冯利兴 曹连莆 孙杰 王彦章
【目的】对蒺藜苜蓿ROP进行克隆与表达分析,为深入研究ROP在共生互作过程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RT-PCR方法克隆了蒺藜苜蓿的MtROP5,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MtROP5在蒺藜苜蓿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了MtROP5在根瘤菌侵染宿主植物根系后72h内不同时间阶段的表达水平。【结果】从蒺藜苜蓿中克隆了含有MtROP5完整编码区的cDNA序列,长度826bp,编码197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MtROP5编码的蛋白具有典型的ROP蛋白特征结构域,与其它几种植物中ROP蛋白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和相似性。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M...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索 杜丽 赵松峰 尚忠林
以拟南芥的野生型(ws)、异三聚体G蛋白α亚基基因GPA1缺失突变体(gpα1-1、gpα1-2)和超表达突变体(wGα、cGα)为材料,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0~0.2mg/L)NAA的培养基内,添加常用的钙通道抑制剂,对拟南芥侧根生长发育的形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在不含Ca2+的培养基内,5种基因型侧根生长发育的差异显著性明显降低。2)在含有电压依赖型钙通道有机抑制剂(异搏定和地而流卓)的培养基内,5种基因型侧根的生长发育与未施加抑制剂的差异显著性一致。3)在含有不同浓度的3价无机离子的培养基内,5种基因型侧根的生长发育与未施加抑制剂的差异显著性不一致。初步表明了在NAA诱导的拟南芥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爱荣 陈新 张冬梅 陈惠红 鲁国东 王宗华
ROP蛋白是植物特有的一类小G蛋白,在植物信号传导途径中起重要作用.拟南芥共编码11种ROP蛋白,为明确ROP蛋白在拟南芥抗病反应中的作用,将病原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pv.tomatoDC3000接种于各AtROP的激活和失活突变体后,观察其增殖情况.结果表明,AtROP2和AtROP11抑制病原菌的增殖,而AtROP10则促进病原菌的增殖,其他At-ROP对Pst.DC3000的增殖没有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立安 江涛 张忠明
分别采用RT-PCR和直接荧光免疫方法分析Ran2 mRNA在拟南芥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及Ran2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Ran2基因在拟南芥根、茎、叶和花中均有表达;Ran2蛋白在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定位于核膜周边,在后期定位于赤道板上和纺锤体上,末期又回到子细胞核膜周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玥 梁爽 梁慧珂 郁飞 齐亚飞
【目的】将拟南芥叶绿体发育必需蛋白PAC进行大肠杆菌原核表达和纯化,并免疫家兔,获得针对PAC蛋白的多克隆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研究PAC蛋白在叶绿体发育中的功能提供保证。【方法】将编码拟南芥PAC蛋白的CDNA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BL21(DE3)表达菌,经IPTG诱导后,对诱导产生的PAC蛋白进行镍柱亲和纯化和SDS-PAGE割胶纯化,并将纯化的PAC蛋白通过皮下注射免疫家兔,利用分离得到的抗血清,针对拟南芥野生型、PAC敲除突变系PAC-1和PAC过表达系PACOE的总蛋白进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成功构建了拟南芥基因PAC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PAC,在37℃...
关键词:
叶绿体 PAC蛋白 原核表达 抗体制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晨星 任育军 李燕云 缪颖
通过构建拟南芥WHIRLY2基因超表达植株和鉴定这个基因的突变体,对WHIRLY2基因调控拟南芥角果的发育过程进行了分析.表型观察结果显示过量表达WHIRLY2基因的植株角果发育异常,出现变黄、干瘪和早衰现象,角果果皮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明显比野生型少,叶绿体中淀粉粒的数目比野生型明显增多.进一步对角果发育、能量代谢、线粒体基因组稳定、叶绿体淀粉粒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进行qRT-PCR分析,发现WHIRLY2超表达植株角果中与线粒体能量代谢相关的nad1、CYTC382、Rad50和同时作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aTP9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通过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分析和蛋白质凝胶迁移试验,发现WHI...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唐芳 王敏杰 杨海峰 赵树堂 卢孟柱
根据拟南芥ATH1全基因芯片分析毛白杨维管再生过程中基因表达谱的结果,选取了在芯片中特异表达且表达量较高的MYB转录因子家族的7个基因,通过拟南芥突变体研究其对次生维管系统发育的影响及与木材形成相关的关系。通过"三引物法"的纯杂合鉴定和切片显微观察,发现其中1个突变系只有纯合突变体没有杂合体,并且茎基部维管束间纤维细胞壁和野生型相比明显增厚,细胞数量减少,细胞腔也随之减小,推测该突变体可能与次生壁的沉积有关系。
关键词:
拟南芥 突变体 MYB 木材形成 次生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飞燕 曹越 艾昊 刘秀丽 杨晶 冯冰 徐国华 孙淑斌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水稻铁氧化酶基因OsLPR5对拟南芥根系发育和养分利用的影响,从而解析其作用。[方法]通过蛋白表达、纯化及酶活性测定,确定OsLPR5蛋白具有铁氧化酶活性;利用农杆菌介导花序侵染法创制OsLPR5转化拟南芥atlpr1突变体的转基因材料,通过根系形态鉴定和多种养分含量测定,研究OsLPR5对转基因植株根系发育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p GS-21a-OsLPR5融合蛋白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低磷条件下,与突变体相比,OsLPR5转化株主根变短,根系总磷、氮、钾、钠、铁、铜和锌等多种养分含量降低,趋于野生型; OsLPR5的表达显著回补了At LPR1基因的突变对主根表型和养分含量的影响,表明OsLPR5在植株根系构型和多种养分利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结论]OsLPR5蛋白具有铁氧化酶活性,在拟南芥转基因植株中参与低磷条件下根系构型和养分利用等重要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鲜歌 贺军民
【目的】了解异三聚体G蛋白在紫外线B(UV-B)辐射诱导气孔关闭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植物细胞转导UV-B辐射信号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野生型、G蛋白α亚基基因缺失突变体及其超表达株系和组成活化型株系为材料,并结合药理学试验,通过气孔开度分析确定G蛋白在0.5 W.m-2UV-B辐射诱导拟南芥叶片气孔关闭中的作用。【结果】细菌毒素试验表明,G蛋白抑制剂百日咳毒素(PTX)能显著抑制UV-B诱导的气孔关闭,而其活化剂霍乱毒素(CTX)能模拟UV-B的作用诱导可见光下叶片气孔关闭。遗传学试验显示,UV-B不能诱导异三聚体G蛋白α亚基GPA1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芳 杨娜 钱猛 甘立军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对拟南芥侧根发育的影响,揭示其调控侧根发育的机制,为生产上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型拟南芥、生长素不敏感型突变体为试验材料,外源三十烷醇处理生长5 d的幼苗,分析侧根数目、侧根密度、侧根原基数量、侧根原基密度、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基因的表达、根部内源IAA含量、生长素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外源三十烷醇处理拟南芥的幼苗,能够诱导侧根的产生,0.2、0.5和1μmol·L-1三十烷醇处理8 d,侧根密度分别增加了59.0%、97.9%和54.2%;0
关键词:
生长素 侧根 三十烷醇 拟南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兆来 孙旭东 杨永平 徐慧妮
为了进一步挖掘拟南芥LBD逆境胁迫响应基因在植物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探究拟南芥逆境胁迫响应机理,将前期筛选到的LBD15基因构建到pGBKT7酵母表达载体上,筛选与LBD15互作的蛋白。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了拟南芥全长均一化的酵母文库,在本次筛库试验中,146个样有107个测出序列,通过NCBI Blast分析,其中有96个获得了基因号,占总数的87.9%。根据基因号进行分类,得到了48个蛋白,在筛选到的48个蛋白中有59%的蛋白都是有重复的。然后把基因号通过网站TAIR(www.arabidopsis.org/index.jsp)查找其蛋白序列,通过亚细胞定位预测网站(http://cello.life.nctu.edu.tw/)分析其亚细胞定位,定位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绿体、细胞质和细胞核。利用Blast2GO进行Gene Ontology注释显示互作蛋白共参与了14个生物过程,包括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刺激响应、生物过程的调控、单组织和多组织过程及发育进程调控等。对得到的可能互作蛋白随机挑选了5个进行了互作蛋白的分离和回复验证,结果发现,AP19蛋白及其他一些蛋白的菌落能够在营养缺陷型的平板上正常生长,进一步证实了其为互作蛋白。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成功筛选为进一步研究拟南芥LBD15的分子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丽莉 陈昱 朱栋 韩怡来 崔琪 李海燕 李校堃 姜潮
【目的】获得转金属硫蛋白(MT)基因的拟南芥植株,为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MT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融合PCR方法,扩增拟南芥MT基因与油体蛋白oleosin基因的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oP上,构建重组质粒PoPoleosinMT。采用冻融法将质粒PoPoleosinMT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用PCR检测并筛选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采用sDsPAGe法检测oleosinMT融合蛋白的表达,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结晶紫法测定融合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植物油体特异表达载体PoPoleosinMT,融合蛋白oleosinMT在拟南...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拟南芥 油体蛋白 基因表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丽莉 陈昱 朱栋 韩怡来 崔琪 李海燕 李校堃 姜潮
【目的】获得转金属硫蛋白(MT)基因的拟南芥植株,为利用植物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MT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融合PCR方法,扩增拟南芥MT基因与油体蛋白oleosin基因的融合基因,将融合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OP上,构建重组质粒pOPoleosinMT。采用冻融法将质粒pOPoleosinMT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拟南芥,用PCR检测并筛选转基因拟南芥阳性植株,采用SDSPAGE法检测oleosinMT融合蛋白的表达,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结晶紫法测定融合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植物油体特异表达载体pOPoleosinMT,融合蛋白oleosinMT在拟南...
关键词:
金属硫蛋白 拟南芥 油体蛋白 基因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