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9)
2023(1175)
2022(1049)
2021(1071)
2020(918)
2019(1947)
2018(1995)
2017(3589)
2016(2346)
2015(2478)
2014(2535)
2013(2493)
2012(2494)
2011(2197)
2010(2288)
2009(2133)
2008(2075)
2007(1930)
2006(1560)
2005(1439)
作者
(8277)
(6937)
(6850)
(6450)
(4318)
(3327)
(3130)
(2840)
(2637)
(2575)
(2482)
(2341)
(2245)
(2244)
(2173)
(2163)
(2133)
(2052)
(2015)
(1933)
(1894)
(1780)
(1732)
(1633)
(1619)
(1541)
(1531)
(1462)
(1439)
(1428)
学科
(3957)
经济(3942)
管理(2861)
(2732)
(2681)
(1931)
企业(1931)
(1502)
(1473)
金融(1472)
中国(1322)
(1245)
(1229)
世界(1209)
银行(1201)
(1180)
及其(1093)
方法(1092)
业经(1091)
农业(1083)
(1049)
森林(1049)
(1025)
(994)
(973)
(964)
(942)
理论(930)
(900)
(861)
机构
大学(31502)
学院(30288)
研究(14234)
科学(11569)
(10250)
中国(10184)
业大(8983)
(8817)
研究所(8256)
(8233)
农业(8129)
(8105)
经济(7825)
管理(7454)
理学(6147)
理学院(6018)
中心(5970)
(5832)
林业(5761)
管理学(5710)
管理学院(5668)
(5578)
农业大学(5475)
(5465)
北京(5460)
技术(5165)
(5103)
实验(5096)
研究院(4856)
实验室(4849)
基金
项目(22091)
科学(15518)
(15016)
国家(14904)
基金(14648)
研究(12655)
科学基金(10879)
(8866)
自然(8612)
自然科(8390)
自然科学(8386)
自然科学基金(8244)
(7876)
基金项目(7521)
资助(6327)
教育(6077)
科技(5901)
社会(5825)
计划(5622)
社会科(5387)
社会科学(5385)
重点(5367)
编号(4679)
(4610)
科研(4585)
成果(4490)
专项(4436)
(4232)
课题(4198)
(4072)
期刊
学报(11039)
(9961)
(9062)
经济(9062)
科学(8571)
大学(8030)
学学(7754)
研究(7560)
中国(6756)
农业(6621)
林业(5780)
教育(4628)
业大(4048)
(3923)
管理(3162)
(2833)
金融(2833)
(2701)
科技(2656)
农业大学(2609)
(2570)
技术(2323)
(2230)
自然(2069)
科技大(1944)
科技大学(1944)
世界(1941)
自然科(1884)
自然科学(1884)
农林(1771)
共检索到48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夏金尉  张耀丽  蔡家斌  
采用5种蒸汽爆破处理(压力0.2 MPa,爆破重复10次;压力0.3 MPa,爆破分别重复5次、10次和15次;压力0.4MPa,爆破重复10次),结果表明:压力0.4 MPa、爆破10次处理的木材细胞闭塞纹孔开启程度最大,开启率为38.5%;压力0.3 MPa、爆破15次处理的开启率为31.2%;压力0.3 MPa、爆破10次处理的开启率为28.5%;压力0.3 MPa、爆破5次处理的开启率为18.3%;压力0.2 MPa、爆破10次处理的开启率仅为13.9%.落叶松木材具缘纹孔膜塞缘出现不同程度的断裂,闭塞纹孔变成非闭塞纹孔,开启了落叶松木材细胞液体流动通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青  何静  张求慧  
为研究熏蒸处理对木材颜色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氧硫化碳(COS)、溴甲烷(MB)和硫酰氟(SF)分别在3种不同质量浓度下对落叶松材进行熏蒸处理,用色差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电子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对熏蒸前后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官能团变化进行表征。结果发现:1)使用3种熏蒸剂处理后,落叶松材的颜色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COS熏蒸处理对试样的明度(L*)、红绿轴色度指数(a*)的影响最小;2)落叶松材经过COS熏蒸处理后,顺纹抗压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均下降,其中顺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喆  孙柏玲  刘君良  柴宇博  曹金珍  
为了揭示真空热处理对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木材的作用机制,以日本落叶松木材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60,180,200,220和240℃的条件下对木材进行真空-常压热处理4 h。采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热处理对木材结晶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和电子自旋共振分析了木材在热处理过程中化学基团和表面自由基的变化。结果表明:经真空度为0.05~0.09 mpa联合常压热处理后,木材纤维素结晶度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未处理材结晶度为36.21%,热处理温度为160,180,200,220和240℃时,木材的结晶度分别为43.56%,46.26%,32.09%...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思琪   沈隽   王伟东   陈宇  
【目的】我国木材资源相对匮乏,每年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针叶木材,其中俄罗斯远东产落叶松占有很大的比例。落叶松木材以其生长迅速、耐腐蚀性高、力学强度大、纹理美丽等优点,成为常见的建筑、家具和人造板用材。拟将俄罗斯远东产落叶松木材为研究对象,丰富常用木材加工树种木材的气味物质数据库。【方法】以俄罗斯远东产落叶松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技术探究不同温度环境条件下木材所释放的挥发性、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组分、浓度和气味特征。【结果】俄罗斯远东产落叶松木材共释放出9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11种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包括91种气味活性化合物,芳香族类和烯烃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气味活性组分。木材关键气味活性化合物分别为1-甲基-2-(1-甲基乙基)-苯、苯、对二甲苯、1R-à-蒎烯、α-蒎烯、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莰烯、à-石竹烯、柠檬烯、乙醛、醋酸,这11种物质对俄罗斯落远东产叶松木材的气味特征影响最大。根据积分效应,鉴定到的气味共分为芳香调、木质调、甜香调、辛辣调、刺鼻调和其他调6种香型。【结论】随着温度的升高,木材释放气味活性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和气味强度明显增大,甜香调和芳香调始终为主要香型,为整体气味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军辉  张守攻  石淑兰  谭希文  程俊  
对不同树龄和不同部位日本落叶松木材的化学组成、糖类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龄日本落叶松木材的化学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树龄的增大,总碳水化合物含量逐渐降低;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和1%NaOH抽出物的含量增加;灰分含量逐渐降低;聚糖组成中葡萄糖和木糖含量降低,半乳糖含量增加。从化学组成分析看,12年生和15年生日本落叶松的木材比20a以上树龄的更适合用作造纸原料。与兴安落叶松相比,日本落叶松的水抽出物与1%NaOH抽出物含量较低,聚糖中葡萄糖含量较多而半乳糖含量较少;从化学组成来说,日本落叶松木材是一种优于兴安落叶松木材的造纸原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耀翔  姜立春  
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林业局金沙林场9株人工落叶松6825对早、晚材管胞长度样品数据为例,选择6个常用方程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把拟合精度最高的Richards模型作为早、晚材管胞长度基础模型y=β1[1-exp(-β2x)]β3+ε。基于Richards模型,利用非线性混合模型技术构建落叶松早、晚材管胞长度混合效应模型yij=(β1+b1i){1-exp[-(β2+b2i)t]}β3+b3i+εij。结果表明:当对早材管胞长度进行拟合时,b1i、b2i、b3i同时作为随机参数时早材管胞长度模型拟合最好;当对晚材管胞长度进行拟合时,b1i、b2i、b3i同时作为随机参数时晚材管胞长度模型拟合最好;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立春  刘铭宇  刘银帮  
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林业局金沙林场落叶松和樟子松人工成熟林为研究对象,在树干基部、树干1.3m处以及树高的20%、40%、60%和80%处截取5cm厚的圆盘各1个。在每个圆盘南向通过髓心锯下一个楔形木块,将每个楔形木块沿径向切割成相等的8段,测量其宽度和年轮数,并用排水法测定各样品的基本密度。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落叶松和樟子松木材基本密度的株内变异、株间变异、径向变异、沿树干方向的变异以及年轮组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落叶松和樟子松单株树木内木材基本密度存在变异,在树干不同高度处存在显著的株间变异和径向变异。落叶松树干基本密度在纵向呈现逐渐递减趋势,而樟子松呈现...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程瑞香  顾继友  
对落叶松木材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 (API)胶粘剂弦径面胶接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落叶松木材API胶粘剂弦径面胶接强度存在着差异 ,落叶松木材API胶粘剂径切板胶合强度试件的常态压缩剪切强度是弦切板的 1 4 1倍 ,而反复煮沸压缩剪切强度径切板的却比弦切板的低。落叶松木材本身弦径面顺纹抗剪强度和剪切强度率的试验结果表明 :造成落叶松胶合强度试件弦径面常态压缩剪切强度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落叶松木材本身弦径向的强度存在差异 ,木材径向的强度比弦向的大 ,文中对这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史蔷  张守攻  吕建雄  鲍甫成  孙晓梅  
落叶松是国内重要的速生人工林树种,也是我国北方林区蓄积量最大的树种。从落叶松木材基本材性特点出发,总结了几种主要的落叶松木材改性方法及研究成果,并探讨了当前亟待解决的有关落叶松木材改性技术问题以及改性后落叶松木材综合利用新途径的发展前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万里  刘一星  師岡敏朗  
为进一步探讨木材在高温高压蒸汽干燥过程中的应力释放机理,该研究以日本柳杉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新开发的耐热、耐压应力传感器和专用夹具,对高温高压蒸汽条件下木材的拉伸应力松弛特性进行了较为详细、全面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条件对木材应力松弛的影响远比应变水平的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增加、木材应力松弛急剧增大,残余应力迅速下降;木材应力的松弛除了受温度的影响外,受环境相对湿度的影响显著.无论木材的径向还是弦向,其拉伸应力松弛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和木材干燥过程中的最大收缩应力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十分吻合.该结果充分证明了木材在高温高压过热蒸汽干燥过程中的收缩应力显著降低,是由于收缩变形而引起的收缩应力在长时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涛  周志芳  王清文  
采用高强度微波辐射落叶松木材,将微波处理的木材试件与未处理试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加压注水试验,测定吸水增重率(WAR),用于评价木材的渗透性。研究了试材初含水率、处理材心层温度、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等处理工艺条件与落叶松木材渗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当控制上述处理条件,高强度微波辐射处理可以改善落叶松木材的渗透性。落叶松木材适宜的初含水率范围是25%~60%;适宜的微波辐射功率与落叶松木材的初含水率有关,本文条件下辐射功率可选择9~24kW;适宜的辐射时间取决于木材的初含水率和选择的辐射功率,当落叶松木材的含水率为30%左右,9.23kW微波功率下辐射55s或20~24kW微波功率下辐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伟伦  李坚  
对以热处理介质为空气和N2下落叶松木材(热处理温度180~240℃,热处理时间4 h)的抗胀缩率(ASE)、结晶度及红外光谱进行测定和表征。结果表明:相同热处理时间下,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在180~220℃范围内,无论热处理介质是空气或N2时,落叶松木材的ASE值均达60%以上,介质为N2的木材的ASE值低于空气的;红外吸收光谱表明,3 380 cm-1附近—OH基团的伸缩振动强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且变化显著,1 730 cm-1附近羰基随温度的升高吸收强度降低,相同条件下N2保护下羟基和羰基吸收峰强度高于空气的;落叶松木材在热处理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经过不同超高温度的处理后,木材结晶...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邵亚丽  邢新婷  赵荣军  安珍  上官蔚蔚  
以4个不同林分密度下的9株长白落叶松木材为实验材料,依据国家标准(GB 1927~1943—2009)对其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和气干密度等主要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580株/hm2的长白落叶松木材的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气干密度的均值均高于其他3个林分,而且气干密度在四个不同林分间的差异水平均在0.01水平显著。相反,林分密度为200株/hm2的长白落叶松木材的各种物理力学均值最小。4个林分密度下的长白落叶松木材主要力学性质在纵向均呈现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纵向上的变异在0.05水平显著,顺纹抗压强度、气干密度均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耀翔  姜立春  
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林业局金沙林场9株人工落叶松432个样品密度数据为例,利用逐步回归技术构建落叶松木材密度模型:WD=β1+β2RN+β3RN2+β4h。利用S-PLUS软件中的LME过程,分别考虑单水平和多水平效应,拟合线性木材密度混合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单水平和多水平效应的混合模型拟合精度高于传统的基本模型,并且考虑单水平树高效应和2层次效应时的混合模型精度高于考虑单水平样木效应影响的混合模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混合效应模型不但能反映总体平均木材密度变化趋势,还能反映分组之间的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旭博  杨永锋  马扬扬  云菲  刘向真  陈小龙  陈红丽  
[目的]探索蒸汽爆破条件对烟梗品质的影响,以提高烟梗在卷烟生产中的可用性。[方法]以制丝线上膨胀前烟梗(汽梗)为研究对象,设定维压压力为0.8,1.0和1.2 MPa,保持时间为30,60,和90 s,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试验设计进行蒸汽爆破处理,测定蒸汽爆破处理(T1~T9)后烟梗的常规化学成分、总细胞壁物质、致香物质含量,检测烟梗色度和膨胀度,分析不同汽爆条件对烟梗色度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经蒸汽爆破处理后,烟梗还原糖和总糖含量降低,而烟碱含量增加,其中T5、T6处理烟梗的糖碱比和两糖比接近于优质烤烟质量,氮碱比相对较低,含氮化合物转化及化学协调性较好,其果胶质含量较汽梗分别降低7.71%和14.59%,半纤维素含量较汽梗分别降低23.95%和18.46%,总细胞壁物质和木质素含量相对较低。与汽梗相比,蒸汽爆破后烟梗的亮度(L)、黄度(b)明显降低,红度(a)和色差值(ΔE)均显著增加,饱和度(C)总体降低,其中T1、T3、T4、T5、T7处理烟梗色度同烟叶较为接近;蒸汽爆破后烟梗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显著降低,而美拉德反应物、叶绿素降解产物和中性致香成分总量明显升高,其中T5处理烟梗致香物质总量最高,促进了美拉德反应物的产生,烟梗膨胀度较高(达到153.02%),膨胀效果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蒸汽爆破维压压力和维压持续时间与烟梗主要内在品质具有显著相关性,色度与部分化学品质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蒸汽爆破维压压力为1.0 MPa,维压时间为60 s时,烟梗膨胀度达到153.02%,汽爆后烟梗的色度和内在品质相对较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