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86)
2023(6091)
2022(4971)
2021(4331)
2020(3454)
2019(7505)
2018(7081)
2017(13273)
2016(7190)
2015(7413)
2014(6965)
2013(6824)
2012(6058)
2011(5280)
2010(5004)
2009(4534)
2008(4411)
2007(3715)
2006(3072)
2005(2508)
作者
(22938)
(19308)
(19240)
(17835)
(11896)
(9449)
(8360)
(7710)
(7327)
(6630)
(6555)
(6230)
(6227)
(6156)
(5981)
(5825)
(5822)
(5745)
(5494)
(5404)
(5089)
(4707)
(4390)
(4369)
(4278)
(4150)
(4146)
(4107)
(4018)
(3843)
学科
(26032)
经济(26003)
管理(22714)
(21354)
(16749)
企业(16749)
方法(12720)
数学(11615)
数学方法(11518)
(8196)
(7933)
环境(7317)
(6855)
贸易(6855)
(6712)
中国(6585)
(6503)
业经(6181)
(5594)
财务(5567)
财务管理(5563)
农业(5529)
技术(5339)
企业财务(5293)
(5008)
产业(4213)
地方(4148)
(4113)
(4068)
银行(4034)
机构
学院(100759)
大学(100362)
(40901)
经济(40294)
管理(39189)
理学(35353)
理学院(34976)
管理学(34293)
研究(34224)
管理学院(34148)
(25883)
科学(24466)
中国(24419)
业大(22464)
农业(20790)
(20452)
(18153)
研究所(17039)
(16183)
中心(15612)
农业大学(14464)
(13787)
财经(13784)
(12695)
(12688)
经济学(12452)
北京(12296)
经济管理(11851)
经济学院(11546)
(11542)
基金
项目(78425)
科学(61056)
基金(58475)
(54899)
国家(54439)
研究(48630)
科学基金(45749)
社会(32938)
自然(32222)
基金项目(31829)
自然科(31539)
自然科学(31526)
社会科(31413)
社会科学(31402)
自然科学基金(31005)
(31004)
(26484)
资助(22472)
教育(21166)
重点(17758)
计划(17298)
(17053)
(16635)
编号(16556)
(16134)
科研(16034)
创新(16029)
科技(15570)
(15454)
国家社会(14496)
期刊
(36882)
经济(36882)
学报(24900)
研究(22125)
(21897)
科学(20312)
大学(17836)
学学(17540)
中国(15482)
农业(14664)
(12686)
管理(12309)
(8025)
业大(7831)
业经(7078)
经济研究(6851)
技术(6774)
(6668)
金融(6668)
(6548)
林业(6462)
科技(6391)
农业大学(6327)
财经(6231)
(5262)
商业(5205)
问题(5191)
技术经济(4719)
资源(4612)
(4599)
共检索到131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吕建雄  黄荣凤  曹永建  伍艳梅  周永东  赵有科  吴玉章  
以毛白杨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介质热处理方法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密闭容器中以温度170~230℃、时间1~5h的处理条件对其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色饱和度差ΔC*逐渐减小、色差ΔE*和色相差ΔH*逐渐增大,说明热处理后木材的颜色由原色逐步过渡到深褐色。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比热处理时间对毛白杨木材颜色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此外,进一步得出了色差值与热处理温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回归模型。利用此特性,对一些浅色木材进行热处理,可赋予其凝重的颜色,同时还可增强其尺寸稳定性,从而提高其产品附加值,扩大应用领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荣凤  吕建雄  曹永建  赵秀  赵有科  周永东  吴玉章  
以毛白杨人工林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介质热处理方法,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密闭干燥箱内进行木材热处理,研究了处理温度170~230℃、处理时间1~5h的热处理条件下,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及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提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降低,而木质素含量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处理温度比处理时间对毛白杨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更显著;综纤维素和α-纤维素含量发生显著变化的临界温度为200℃,处理时间为2h。另外,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木材主要组分变化的原因,发现表征木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减弱,而表征木质素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强度增强。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段新芳  鲍甫成  
为探讨木材构造和木材染色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变化规律 ,本研究测定了 5株 34块人工林毛白杨的解剖构造及其木材染色效果 ,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毛白杨木材的染色效果与解剖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各染色效果指标与木材解剖因子间的复相关系数在 0 4 836~ 0 7998之间。采用比较多元回归分析标准回归系数的方法 ,确定出影响毛白杨木材染色效果的主要解剖因子为导管比量、木纤维比量和木射线比量等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庆章  王博文  王保垒  张曼  李百炼  张志毅  张德强  
利用直接测序法开发木材形成功能基因内一套新的核基因组SSR标记。通过对参与木材形成的16个基因在40个毛白杨基因型个体中的序列比较分析,共检测到20个SSR多态性位点。在毛白杨自然群体中,SSR多态性位点的碱基重复呈现出二碱基、三碱基、五碱基、六碱基与七碱基形式,基元重复次数变异范围为2~34次,其中以二碱基重复的位点较多,占总数的55.0%。在此基础上,依据SSR位点两侧的保守序列,设计20对SSR位点PCR扩增引物对。利用设计的引物检测开发的SSR位点在杨属内15个基因型个体中PCR扩增的有效性及SSR位点的保守性。PCR扩增结果显示,90.0%的SSR位点能够在杨属至少2个派内有效扩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青  何静  张求慧  
为研究熏蒸处理对木材颜色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氧硫化碳(COS)、溴甲烷(MB)和硫酰氟(SF)分别在3种不同质量浓度下对落叶松材进行熏蒸处理,用色差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电子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和红外光谱分析(FTIR)对熏蒸前后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官能团变化进行表征。结果发现:1)使用3种熏蒸剂处理后,落叶松材的颜色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COS熏蒸处理对试样的明度(L*)、红绿轴色度指数(a*)的影响最小;2)落叶松材经过COS熏蒸处理后,顺纹抗压强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均下降,其中顺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美宏   闫琦铭   訾龙博   雷亚芳   闫丽  
【目的】采用糠醇-环氧植物油复合改性方法,改善糠醇改性降低木材韧性的问题,促进其在建筑结构领域的应用。【方法】将环氧大豆油和环氧亚麻油2种环氧植物油以不同添加量与糠醇溶液复配制备浸渍液,采用满细胞法处理毛白杨木材,获得不同环氧植物油添加量的糠醇-环氧植物油复合改性材。利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探究糠醇、环氧植物油在木材细胞结构中的分布规律,揭示其化学反应关系。分析复合改性材的力学性能变化,优选适宜增韧剂添加量。【结果】复合改性材SEM观察并结合其增重率和密度测试结果(显著增加)证明,糠醇树脂和环氧植物油可浸渍到木材细胞结构中。FTIR分析表明,环氧植物油与糠醇发生开环反应。与糠醇改性材相比,环氧大豆油添加量为2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改性材气干/吸水饱和的弦向和体积湿胀率降低幅度最大,分别降低36.9%、20.0%和35.9%、30.7%,且抗湿胀系数(ASE)最大;环氧亚麻油添加量为40%时,复合改性材气干/吸水饱和的弦向和体积湿胀率降低幅度最大,分别降低52.5%、65.6%和41.5%、46.0%,且ASE最大,环氧植物油加入能够显著提高糠醇改性材的尺寸稳定性。环氧大豆油和环氧亚麻油添加量为20%时,复合改性材的抗弯强度(MOR)和静态硬度提高幅度最大,与糠醇改性材相比,分别提高17.9%、25.3%和30.0%、25.1%。环氧大豆油和环氧亚麻油添加量为40%时,复合改性材的抗弯弹性模量(MOE)提高幅度最大,与糠醇改性材相比,分别提高22.7%、21.1%。与其他力学性能相比,环氧植物油对糠醇改性材的韧性提高幅度最大。环氧大豆油和环氧亚麻油添加量为40%时,复合改性材的冲击韧性分别提高88.7%、59.8%。环氧植物油添加可显著提高糠醇改性材的MOE、MOR和静态硬度,改善其韧性下降问题。【结论】环氧植物油添加量20%的复合改性材物理力学性能最优。环氧植物油与糠醇发生开环反应,其长柔性脂肪链引入糠醇树脂链中可改善糠醇改性降低木材韧性的问题,且可进一步提高其物理力学性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双保  刘贤淼  高黎  陈勇平  张德荣  王晓旭  
以北京林业大学培育的人工林三倍体毛白杨为原料 ,研制以大片刨花为表层、细碎刨花为芯层的新型三层结构的木质 (刨花 )复合材料 .分析了表芯层刨花比、表芯层施胶量比、热压温度、热压时间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并且确定了生产这种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 .用该工艺生产的木质 (刨花 )复合材料 ,其物理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国家GB T4 897 92标准 .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徐华东  狄亚楠  邢涛  徐群  
研究腐朽对木材固碳量的影响规律,揭示固碳量变化的内在机理,可为木材固碳减排及木材防腐提供理论依据。当前关于腐朽对木材碳排放的影响鲜有报道,缺乏相应的量化数据。采用褐腐菌(密粘褶菌,G.t)对白杨木材试件进行为期90 d的生物腐朽试验与分析。腐朽培养期间,在不同培养周期(间隔15 d)取出试件并测定其固碳量与化学成分数值,分析腐朽时间对固碳量及各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固碳量变化规律并基于各化学成分的变化探讨固碳量的变化机理。结果表明:1)随腐朽时间增加,绝对固碳量(固碳量实测值)不降反而小幅上升,相对固碳量(相对于腐朽前木材原始质量来说,单位质量木材含有的固碳量)显著下降,表明褐腐对木材固碳量变化具有显著影响(R2=0.983,P <0.01);2)随腐朽时间增加,木材试样内木质素绝对含量和占比均小幅上升,综纤维素(包括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绝对含量和占比均明显下降。由于单位质量木质素含碳率64.08%大于综纤维素37.38%,导致木材内绝对固碳量产生了不降反升的现象。总之,褐腐过程中木质素比重变化是影响木材绝对固碳量变化的决定因素,质量损失率是影响木材相对固碳量变化的决定因素。该研究着眼于木材腐朽和木材固碳两个方面,系统分析了褐腐过程中随腐朽程度加深,白杨木材固碳量的变化规律和内在机理,为木材固碳减排及木材防腐积累了基础数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蒲俊文  宋君龙  谢益民  顾瑞军  
随着造纸工业的持续高速发展 ,造纸原料 (特别是木材原料 )的稳定供应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倍体毛白杨具有生长快、纤维形态好等优点 ,很有希望成为我国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 .为了深入了解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特性 (特别是木质素的含量和化学结构 ) ,该研究不仅对三倍体毛白杨的纤维特性进行了分析 ,而且用硝基苯氧化法结合红外光谱、1 H -NMR详细分析了其木质素的化学结构 .研究结果证明 :三倍体毛白杨的木质素含量较普通毛白杨要低 ,但是其缩合型结构的比例比较高 ,木质素中游离酚羟基的含量也比较低 .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三倍体毛白杨的制浆造纸特性打下了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双保  赵立  鲍甫成  周海滨  王宏棣  
该文报导了以三倍体毛白杨木质纤维为主要原料 ,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 ,胶粘剂采用BN - 1号PF树脂 ,根据材料的混杂比、混杂界面数、铺装顺序等参数 ,设计并研制出二种组合形式的玻璃纤维增强木质 (纤维 )复合材料 ,并对其复合工艺进行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玻璃纤维与人工林木材———三倍体毛白杨复合 ,只要采用适当的工艺 ,制备出的复合材料其性能可以达到或超过欧共体定向结构板 (PrEN30 0 - 94OSB 4)的标准要求 ,可作为工程结构材料 .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唐荣强  鲍滨福  李延军  
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板材为试件,在170,190和210℃分别处理2,3,和4 h,对杉木板材颜色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比较了杉木心边材颜色差异,探讨了杉木热变色的原因。结果表明:杉木心材经热处理后明度L*和黄蓝色品值b*均变小,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L*和b*下降幅度逐渐增大,色差ΔE增大;心材明度变化率α和ΔE随热处理条件变化规律与边材分别相似,且两者有很强的相关性,但边材b*随温度升高是先增后减。温度对杉木颜色变化影响大于时间,在210℃时,时间的影响显著。在相同处理工艺下,热处理条件对边材影响大于心材;杉木心边材存在差异性可能与心边材中木质素含量和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齐华春  刘一星  程万里  
以日本柳杉为试材,经温度为140,160,180℃,相对湿度为0,60%,100%过热蒸汽处理后,考察并分析其在不同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吸湿解吸特性和吸湿滞后现象。结果表明:高温过热蒸汽处理木材的水分吸着等温线的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吸湿、解吸过程中,在同一环境湿度下,高温高湿处理后木材的水分吸着量低于低温处理后木材的水分吸着量;水分吸着量随处理木材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增高呈减少趋势;处理前后的木材均有吸湿滞后现象;高温高湿处理后木材的吸湿滞后现象比低温条件处理木材的吸湿滞后现象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琳  蒋璇  
This paper gives analysis on how to achieve the best ingredients to eliminate the blue-staining of Chinese White Poplar (Populus tomentosa). In the experiment, 8 kinds ingredient were analyzed by inspections and chromatic aber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ese White Poplar blue-staining were s...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魏新莉  向仕龙  
以我国种植的栓皮栎软木和葡萄牙产栓皮槠软木为试材,在热处理目标温度分别为180、200、220℃,热处理时间分别为1、2、3 h的高温热处理条件下,对软木经热处理后其材色变化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后软木颜色变深。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软木试材的明度减小。在相同的热处理温度下,软木试材随着热处理时间延长,明度减小,色差增大;热处理温度对试材明度和色差的影响远大于热处理时间的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平  张志毅  梁树平  
为改善三倍体毛白杨木材的性质 ,实验中先后用水玻璃和硫酸铝溶液处理毛白杨木材 .浸入木材的硅酸根离子与铝离子结合 ,在木材微纤丝间隙和管胞 (或纤维 )的胞腔中生成硫酸铝沉淀 ,从而使木材中填充大量的无机物 ,得到毛白杨无机复合木材 .无机复合木材的抗收缩系数可达 5 1.2 6 ,其阻燃性和硬度也有较大改善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