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1)
2023(2213)
2022(1776)
2021(1981)
2020(1400)
2019(3367)
2018(3456)
2017(4508)
2016(3796)
2015(4466)
2014(4628)
2013(3748)
2012(3527)
2011(3428)
2010(3706)
2009(2870)
2008(2738)
2007(2562)
2006(2448)
2005(2332)
作者
(7568)
(6125)
(6093)
(6047)
(3892)
(3010)
(2982)
(2653)
(2414)
(2384)
(2157)
(2153)
(2112)
(2004)
(1977)
(1940)
(1894)
(1887)
(1883)
(1855)
(1767)
(1667)
(1643)
(1505)
(1487)
(1474)
(1402)
(1393)
(1326)
(1324)
学科
教育(18424)
中国(8866)
教学(5261)
理论(5204)
(3759)
思想(3228)
(3222)
(3199)
经济(3197)
(3167)
政治(3145)
管理(3131)
改革(3102)
发展(3095)
高等(3026)
思想政治(2975)
政治教育(2975)
治教(2975)
(2973)
德育(2954)
研究(2866)
教育改革(2763)
学校(2540)
学法(2335)
教学法(2335)
(2257)
教育学(2191)
计算(2166)
算机(2159)
计算机(2159)
机构
大学(44279)
学院(39030)
教育(25085)
研究(18467)
(17476)
师范(17437)
师范大学(14678)
(11496)
科学(10301)
职业(10243)
教育学(9740)
(9126)
技术(9118)
北京(8389)
研究所(8342)
(7798)
教育学院(7140)
职业技术(7007)
管理(6906)
中心(6720)
(6658)
中国(6600)
(6385)
技术学院(5950)
经济(5930)
(5896)
理学(5662)
研究院(5461)
理学院(5450)
教育科(5147)
基金
研究(24207)
项目(21988)
教育(20455)
科学(18428)
成果(13995)
编号(13040)
课题(12765)
社会(11880)
基金(11645)
(11511)
社会科(10870)
社会科学(10869)
(10866)
(9845)
(9280)
国家(9013)
规划(8791)
(8207)
研究成果(7733)
项目编号(7688)
年度(7529)
(7339)
(6910)
(6884)
阶段(6868)
(6828)
重点(6734)
(6675)
科学基金(6593)
教育部(6550)
期刊
教育(43599)
研究(24010)
中国(19966)
职业(10514)
(7659)
经济(7659)
技术(7518)
技术教育(6804)
职业技术(6804)
职业技术教育(6804)
高等(4943)
大学(4849)
学报(4823)
成人(4677)
成人教育(4677)
(4408)
论坛(4408)
高等教育(4386)
图书(3801)
(3798)
科学(3794)
职教(3542)
发展(3439)
(3439)
比较(3285)
书馆(3124)
(3124)
图书馆(3124)
(2850)
教研(2811)
共检索到740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慈恩  
蒙藏委员会是民国时期政府设立的专门负责管理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机构。蒙藏委员会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民国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民族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加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晓英  
民国时期,在政府边疆教育的大力推行下,甘青地区蒙藏民族的现代教育得以展开。在现代教育的影响下,甘青地区蒙藏民族的民族意识、思想观念、语言文字等都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也正是这些变化推动蒙藏人民迈出了向现代社会前进的步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伟  
民国时期,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蒙藏特别生教育政策,包括设立各种蒙藏学校,在入学程序和学习生活待遇等方面给予优惠。客观地说,民国时期蒙藏特别生教育,为边疆地区青年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空间,为边疆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8月31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与美国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ACE)主席泰德·米切尔举行视频会谈。ACE协理副主席罗宾·赫尔姆斯,学会副会长管培俊、张大良,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副秘书长郝清杰,学术与交流部主任高晓杰等出席。杜玉波会长介绍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情况和学会事业发展的新进展,
关键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邱国峰  严海宁  
本文在对30家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议事规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部门关系的定位、相互作用的具体方式及影响其互动效率的原因,并对如何加强两者间的互动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吴锡皓  
本文首先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视角出发,推导得出,强化外部审计独立性是审计委员会的基本职能之一。然而,接下来的实证检验结果却与前述的理论预期相悖,即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并不具有强化外部审计独立性的功能。接下来的分析表明,由于缺乏"独立人"的资格,导致我国审计委员会很难打破原有的均衡,从而很难强化外部审计独立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玲台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与会计师台湾政治大学周玲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andExchangeCommission)简称"证交会"(SEC),其委员会主席直接向国会负责,是地位独立而权力极大的一个机构。为了执行证券交易法及相关法令以保护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覃家琦  
本文尝试引进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来度量公司过度投资水平,并以2006~200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战略委员会的设立及特征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公司存在明显的过度投资行为;设立战略委员会的样本公司其过度投资水平显著更高;战略委员会的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平均任期、董事长是否担任战略委员会负责人这四个因素与过度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平均学历、平均年龄则与过度投资水平显著负相关;战略委员会不存在内生性问题,样本公司设立战略委员会更多的是迎合监管部门的要求。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钱华  
本文主要是从审计委员会的行为机制出发,研究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之间的区别以及如何科学定位二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文娟  陈汉文  
本文以2008-2012年我国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依据审计委员会制度相关规范文件构建审计委员会质量指标,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特征及质量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质量与企业发生内部控制缺陷显著负相关,说明高质量的审计委员会可有效发挥监督功能,从而减少内部控制缺陷的发生。进一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中,风险评估与内部监督两大要素与审计委员会质量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文亮  罗宏  
以2001~2008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薪酬委员会的设置与高管薪酬正相关,薪酬委员会的设置并没有显著影响上市公司薪酬业绩敏感性,这意味着薪酬委员会的作用有待加强。国有企业薪酬委员会的设置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在非国有企业样本中并没有发现类似证据。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存在着薪酬管制。薪酬委员会的设置使高管薪酬趋于市场化,起到了薪酬激励的作用,进而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绩效。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邓晓岚  陈运森  陈栋  
作为董事会中最重要的两个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与薪酬委员会委员交叠任职是上市公司频繁发生却被学术界忽视的现象,本文检验了交叠任职这种董事内部兼任网络对盈余管理以及经理人机会主义薪酬的影响。结果发现:审计委员会与薪酬委员会的职位交叠程度越高,公司盈余管理越严重;在经理人薪酬水平较高或内部薪酬差距较高的公司中,两个专业委员会的交叠任职与盈余管理的正相关性更强,经理人"薪酬-操纵性盈余"敏感性也更高,结果表明经理人可能与交叉任职的董事合谋来操纵会计盈余质量,进而攫取更高的机会主义薪酬,而且当经理人对薪酬的辩护需求较强时合谋的动机更强。结论表明专门委员会的交叠任职所组成的董事内部网络可能是盈余质量降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冬生  
本文主要研究薪酬委员会与高管薪酬组成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薪酬委员会不会影响高管利用盈余管理提高固定薪酬的可能性,但会减低了高管利用盈余管理提高浮动薪酬、激励薪酬的可能性。此外,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薪酬委员会,均不会影响高管利用盈余管理提高固定薪酬的可能性。而相对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薪酬委员会更能降低高管利用盈余管理提高浮动薪酬、激励薪酬的可能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姜玉梅  
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是两种不同治理模式下的监督机构,我国的公司一直都设立监事会这一监督模式,但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提到,应该在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制度。究竟是何原因导致证监会在目前上市公司设有监事会的基础上,还要设立审计委员会这一监督机构;如何设立及协调,以更有效的发挥监督作用。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了分析,并力图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